学术投稿

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及妊娠率的影响

黄湛婷

关键词:GnRH-a, 腹腔镜手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复发率, 妊娠率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GnRH-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GnRH-a药物治疗措施,实验组采用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措施,术后12个月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治愈率和复发率,并在术后3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随访12个月,实验组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实验组12个月内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实验组随访3年患者妊娠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及妊娠率,且显著降低病症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带来康复的福音,应该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87例,将其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各29例;分别给予三组患者每天睡前服用20mg、40mg、80mg阿托伐他汀,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不同,甲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有所改善,但不明显;乙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较甲组明显的改善;丙组颈动脉硬化情况较甲组及乙组明显改善,甲、乙两组与丙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效果确切,且随着剂量增加,颈动脉硬化改善更明显,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值得在高危糖尿病患者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邱伟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海洋生物研究进展

    海洋环境与陆地环境有着显著的差异,其具有高盐、高压、低温、寡氧的特点,自身含有生物活性物质的海洋生物在极端的环境下经过长年的生长和代谢,积累了大量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活性物质等,其抗肿瘤作用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海洋抗肿瘤药物主要来源于海洋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通过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从海洋生物中寻找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开发出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海洋药物具有广阔前景。从而积极研究并深入探讨海洋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对治疗人类重大疾病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温卓;郎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混合痔疮术后应用自制排气管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自制排气管在痔疮术后改善术后并发症疼痛、腹胀、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混合痔疮患者6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00例(常规手术后自制排气管外包裹凡士林油纱布填塞肛门)和对照组300例(常规手术后凡士林纱布填塞)。观察并比较两组在术后疼痛、水肿、腹胀、尿潴留三方面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减少术后并发症包括疼痛(P<0.05)、水肿(P<0.05)、腹胀(P<0.01)、尿潴留(P<0.05)四方面都有显著疗效。结论:自制排气管在痔疮手术后使用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素美;叶群双;肖丽华;李林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防治效果。方法:从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中选取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A组为米索前列醇组;B组为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C组为缩宫素组。对比三组术中与术后2h、24h出血量。结果:对比术中与术后2h、24h出血量,A组与B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上述两组和C组相比,术中及术后2h、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C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行剖宫术后应及时运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治疗,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杨周娈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类型耳机对人听力的影响

    为探究头戴式、入耳式和平头式三种不同类型耳机对人听力的影响,对100例(200耳)正常青年人分别进行听阈测试(0.125~8.0kHz,对照组),随后对其使用三种耳机分别进行相同的白噪声干扰并测试听阈(测试组),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就频率而言,4000Hz频率听阈受影响明显(P<0.01);就耳机类型而言,使用入耳式耳机后的听阈值高于对照组多(P<0.01),其次是头戴式耳机和平头式耳机。

    作者:钟蕊霜;张骜桀;时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世界药物固定剂量组合产品开发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

    世界医药行业正在日益关注固定剂量组合剂产品的潜力。以下将研究这些产品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作者:鲍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CT灌注指导下9h内急性脑梗死的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CT灌注指导下9h内急性脑梗死的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方法:选取CT灌注显示发病时间9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CT灌注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对两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血管再通、颅内出血以及预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两组神经功能缺失(NHISS)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NHI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5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2.04%,低于对照组的4.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好”比例为7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指导下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可有效的对9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血管再通率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病人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讨论妇科千金胶囊与抗生素联用治疗慢性附件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计生站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74例慢性附件炎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将两组病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7例。针对对照组病人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增加妇科千金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通过治疗与回访后得知,治疗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与病情复发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结论:针对慢性附件炎病人,采用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具有临床疗效显著、病情复发几率低的优势,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对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继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炎立消胶囊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炎立消胶囊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方法:Diamon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冰醋酸溶液(6:94);检测波长为258nm。结果:线性范围为38.92ng~136.22ng,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8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作者:甘书明;王树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便通胶囊中枳实鉴别方法的改进

    目的:枳实鉴别方法的改进。方法:利用薄层色谱法,以辛弗林为鉴别枳实的指标。结果与结论:本方法更为科学,专属性更强,可作为便通胶囊中枳实鉴别方法。

    作者:王健;杨颃;韦小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二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研究

    目的:在梅毒诊断中寻求准确,快速,方便的检验技术。方法: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两种方法对梅毒病人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RUST和TPPA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P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T,两种方法同时检测可提高梅毒的检出率,且对既往感染和现在感染有明显的差异,对梅毒的诊断与治疗有显著意义。

    作者:梁服泉;黄森权;吕志雁;张杰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弧形胎儿镜下选择性胎盘血管凝结术在治疗前壁胎盘双胎输血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弧形胎儿镜下选择性胎盘血管凝结术在治疗前壁胎盘双胎输血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患有前壁胎盘双胎输血综合征的产妇,均给予患者弧形胎儿镜下选择性胎盘血管凝结术治疗,研究分析手术前后胎儿的临床指标以及术后胎儿的存活率。结果:手术后3期以上的存活率为43.75%,4期以下存活率为9.38%,单胎存活率为25.00%,双胎存活率为28.13%,总存活率为53.13%。手术后14d的羊水深度F1、羊水指数F1cm、双顶径F1、头围F1、脐动脉F1显著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壁胎盘双胎输血综合征采用弧形胎儿镜下选择性胎盘血管凝结术治疗可以提高有效改善胎儿的临床指标,提高胎儿的存活率。

    作者:罗小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癌痛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与分析癌痛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的优缺点,做好护理工作。方法:抽取医院2012~2014年100例相关病例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癌痛患者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控制疼痛起效快,镇痛效力强,操作简单,癌痛均得到良好地控制,提到了护理质量。

    作者:庄丽;张冠婕;范晓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农药残留分析检测中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农药已经被大量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但由于有些农药的监管能力不足或使用不当,使得农药残留问题十分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提高和完善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检测技术。在这个分析检测过程中,样品的前处理技术也是尤为的关键。文章综述了一些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以及它们的新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对固相微萃取、微波辅助萃取以及免疫亲和色谱技术等进行了逐一的介绍。文中不仅综述了农药残留分析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针对各类问题,提出了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的挑战以及更高的要求。

    作者:关美琳;郎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分阶段目标培训法在儿科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实践与应用

    探讨儿科专科护士培训方法与实践,培训方式为分阶段定目标培训,提高了儿科专科护士的人文素质和护理技能,保证了医护协同发展。

    作者:宫丽萍;彭静;任继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比微柱凝胶技术与传统试管法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与传统试管法在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来自本市各医院的新生儿溶血病患者及其母亲血液标本各一份,总共600份,检测新生儿与母亲血型是否相同,将ABO-HDN患者血液标本均分为两份,标记为传统检测组及凝胶技术组,每组各包含新生儿血液标本共295份,然后对传统检测组新生儿血液标本进行传统试管法检测;凝胶技术组则进行微柱凝胶技术法检测。分析比较两组检测效果。结果:血型检测结果为300例患儿中ABO-HDN295例(98.33%), RH-HDN4例(1.33%),其他新生儿溶血病患者1例(0.33%);传统检测组295例标本中有197例(66.78%)被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低于凝胶技术组221例(74.92%);传统检测组中改良Coombs试验阳性44例(14.92%)低于凝胶技术组68例(23.0%);游离抗体试验阳性50例(16.95%)低于凝胶技术组110例(37.29%),抗体释放试验阳性197例(66.78%)低于凝胶技术组221例(74.9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检测效果较传统试管法显著。

    作者:刘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专题参与式互动教学法”在中医药院校《医药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提出了根据《医药数理统计》教学大纲的知识点要求选择合适的章节、知识点,确定教学专题,在教学中实施“专题参与式互动教学法”,总结了《医药数理统计》教学应用“专题参与式互动教学法”的教学实施过程。通过“专题参与式互动”教学模式的建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陈婷婷;陈林林;王贺;王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肾输尿管微创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肾输尿管微创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救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014年我院经皮肾手术、输尿管硬镜、软镜手术后出现尿脓毒血症和接诊泌尿系结石并感染尿脓毒血症患者共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欧洲脓毒血症的诊断标准16例患者被及时诊断为尿源性脓毒血症,其中轻微尿源性脓毒血症11例,严重尿源性脓毒血症5例。经过合理治疗均治愈,均无明显后遗症。结论:肾输尿管微创术中以及术后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指标,及时诊断出尿源性脓毒血症并给予合理的治疗。

    作者:吴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血栓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的血栓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讨论其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62例糖尿病患者,测定治疗前和饮食及运动控制联合口服降糖药1个月后的血小板水平、随机血糖水平和血栓相关指标等,并取同期的健康人62例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饮食及运动控制前的TXB2、tPAAg、vWF等血栓指标及血小板水平等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饮食及运动联合口服降糖药控制后1个月TXB2、tPAAg、vWF等血栓指标及血小板水平等明显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结论:测定血清中的血小板水平、TXB2、tPAAg、vWF等血栓指标可预测糖尿病的高凝状态的出现并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良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苘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是属于锦葵科植物,全球有150多种,其根、茎、叶等部分药用提取物可用于治疗淋病、风湿、泄泻等疾病。苘麻属植物多含有机酸类、黄酮类、皂苷类、萜类等化合物。本文综述了近年在苘麻的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施昆明;李春英;李朝;何新;卢志成;赵春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