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目的:在梅毒诊断中寻求准确,快速,方便的检验技术。方法: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两种方法对梅毒病人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RUST和TPPA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P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T,两种方法同时检测可提高梅毒的检出率,且对既往感染和现在感染有明显的差异,对梅毒的诊断与治疗有显著意义。
作者:梁服泉;黄森权;吕志雁;张杰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S)作为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作用机理,药理作用并探讨其不良反应,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使质子泵抑制剂发挥其佳的治疗效果。方法:阐述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机理、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结果: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先进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一类药物,通过迅速抑制胃酸的分泌来达到快速治愈溃疡性疾病,但必须注意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结论:质子泵抑制剂的特殊抑酸作用使其成为了临床不可或缺的重要药品之一。
作者:王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胃郁热型胃痛患者应用辩证施护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胃痛患者44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择2012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胃痛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胃痛的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还针对肝胃郁热症型给予中医辩证施护,对比观察两组护理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辩证施护可以显著提高肝胃郁热型胃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源性哮喘与肺源性哮喘的鉴别诊断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尿钠肽(BNP)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主要以呼吸困难为主的患者260例,其中心源性哮喘患者66例,肺源性哮喘患者78例,对照组30例均为同一时期的门诊体检健康者。测定各组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血浆hs-CRP、BNP。结果:心源性哮喘组和肺源性哮喘组血浆hs-CRP、BN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EV1%和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源性哮喘组血浆hs-CRP明显低于肺源性哮喘组,血浆BNP明显高于肺源性哮喘组(P<0.05)。肺源性哮喘组中患者呼吸功能越差,血浆hs-CRP水平越高,不同呼吸功能患者血浆hs-CRP不同(P<0.05)。以BNP>150pg/ml作为阳性诊断临界值,其对心源性哮喘和肺源性哮喘的诊断敏感度为95.45%,特异度为76.92%,阳性预测值为77.80%,阴性预测值为95.24%,准确率为85.42%。结论:血浆hs-CRP和BNP检测对心源性哮喘与肺源性哮喘有鉴别诊断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伟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对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收治的患有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手段,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而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51.7%,治疗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来讲,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10例,治疗组患者中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通过对比性研究所得,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有更为明显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的出现,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陈家前;廖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上市的静脉留置针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探讨静脉留置针引发的不良事件表现、类型、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加强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对安徽省药械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收集的2014年收集到的206例静脉留置针引发的不良事件报告及其质量进行综合分析,探究其发生的普遍规律和一般特点。结果:在206份不良事件报告中,护士为主要上报人员,占88.8%;其次是医师;性别上没有差异;在年龄上中青年所占比重较大,占51.0%,其次是老年人;不良事件发生时间多出现24小时之内和三天以上;不良事件主要临床表现是皮下红肿和增加疼痛,分别占36.7%和27.2%;初步原因分析是产品质量问题和穿刺技能。结论:加强日常监管,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医护技能,严密观察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确保静脉留置针的有效应用。
作者:梁健健;良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法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58例卵巢畸胎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29)。术中观察组采用缝合止血,对照组为电凝止血。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卵巢早衰发生情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雌二酮(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早衰发生率(3.6%)、术后6个月E2(256±38)、FSH(17.9±2.4)U/L,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P、LH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畸胎瘤剔除术中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影响更小,更利于卵巢手术。
作者:凌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耐药性肺结核的效果。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老年耐药性肺结核患者86例,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予以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43例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空洞和不良反应情况。结论:研究组痰菌转阴率、空洞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耐药性肺结核具有痰菌转阴率高,空洞改善情况较好,不良反应程度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清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产科进行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00例,按照OGTT试验将5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析产后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结果:孕期BMI≥25、高龄、糖尿病家族史、孕期胰岛素使用史、合并子痫前期和早产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做好对孕妇预防工作。
作者:李翠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护理中,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从我院急救中心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接收的严重创伤患者中各选取36例,观测两个阶段,急救抢救室停留时间、预后情况。结果:实施前,急救抢救室停留时间为(23.1±17.4)min,24例成功治愈,12例死亡,成功率为66.67%;实施后,急救抢救室停留时间为(16.3±13.6)min,30例成功治愈,6例死亡,成功率为83.33%。结论:在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抢救中,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利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97例ACS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UA组(n=52例)和AMI组(n=45例),按院内死亡风险分为低危组(n=21例)、中危组(n=39例)和高危组(n=37例),同期选择5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 H-FABP、IMA、cTnI、CK-MB 阳性率及血清H-FABP、IMA表达水平。结果:UA组和AMI组H-FABP、IMA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TnI、CK-MB(P<0.05),且AMI组H-FABP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UA组(P<0.05),而UA组和AMI组IMA诊断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ACS患者血清H-FABP、IM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危险程度加重,血清H-FABP、IM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H-FABP、IMA联合检测在ACS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丽燕;彭丽娴;江先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当胰腺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者人体无法有效地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时,就会出现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作者:贾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70岁及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的临床经过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3例70岁及以上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一般情况、冠状动脉病变、合并疾病、治疗情况、术中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死亡1例(病死率1%),随访5年死亡4例,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低心排综合征、脑梗死等并发症49例,经积极对症治疗均恢复良好,未出现脑血管意外,呼吸功能衰竭及肾衰竭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少,死亡率低,预后好,疗效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冬;王伟林;严文俊;马韵生;闫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对朱顶红中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作者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朱顶红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的结构式、分子质量、药理作用以及开发前景等方面进行总结。为朱顶红中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王永祥;辛国松;李莹琳;张璐;杨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气管内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和气管内全麻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其分成A、B两组,A组采用气管内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方案,B组采用气管内全麻方案,分析比对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结果:①A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波动小于B组,术中过程较为平稳,对比具有差异,P<0.05;②A组患者清醒时长、拔管时长明显优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③B组术后疼痛评分为(5.8±0.7)分,高于A组的(2.6±1.1)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中采用气管内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方案,安全可靠,术中过程较为平稳,对减轻患者痛苦、提升预后质量及外科快速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庆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制备的研究以及对其性质进行分析。方法:先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后,再用冷冻干燥法来制备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的前体。采用电势测定仪、HPLC等方法对该脂质体的包封率、粒径、稳定性、载药量、电位、释放度等来展开系统的检查。结果: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水合后形成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粒径均值为(107.9±3.6)nm,Zeta电位的均值为(-12.2±1.6)mV,包封率可达89.4%;该脂质体在相变温度42℃下药物释放达到94%以上。结论:采用长循环热敏来制备的白藜芦醇前体脂质体含量与包封率检查方法准确、快速、简单且方法简便易行。载药量大,包封率好,工艺比较稳定。本实验可为新型白藜芦醇静脉注射用热敏脂质体的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刘平平;李津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90后”大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引发一系列问题。为提高实习质量,本文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制药类专业近几年的学生顶岗实习为例,论述了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文章建议企业方实行合理管理,给予实习生系统化培养;学校方则应在完善实习管理机制方面积极探索新路径。
作者:于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安桃乐在350例阴道顺产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35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除不含安桃乐吸入外,其它产科处理措施与观察组相同,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妇产程情况,失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安桃乐吸入用于分娩镇痛能减轻产妇疼痛,缩短产程,减少难产率。
作者:吴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5例胃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经验。结果:手术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吸入全麻下进行,原则为整块切除包括癌肿和可能受浸润胃壁在内的胃的全部或大部,及大小网膜和局部淋巴结,并重建消化道。经过手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前准备、手术前评估、手术中与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的配合、手术后抗感染、各种引流管的护理、营养支持、疼痛的护理、并发症的防治、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手术取得成功,患者康复出院。结论: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建清;金菊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从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选取72例,均行鼻内镜手术。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术后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13.89%)远远低于对照组(30.56)(P<0.05)。结论:对行鼻内镜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应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手术成功率,还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江玲艳;郑颖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