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玲艳;郑颖锋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炎立消胶囊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方法:Diamon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冰醋酸溶液(6:94);检测波长为258nm。结果:线性范围为38.92ng~136.22ng,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8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作者:甘书明;王树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利用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改善介孔碳(MCN)的分散性,并以其为载体构建纳米给药系统,探索其生物应用的效果。方法:利用TEM观察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EG-PLGA)包裹前后MCN的大小和形态变化。稳定性检测用于评估PEG-PLGA包裹的MCN纳米粒(MCNP)的分散性。热效应实验评价MCNP的近红外(NIR)光热转化能力。构建PEG-PLGA包裹的载阿霉素(DOX)的介孔碳给药系统(MCNPD),从Zeta电荷、载药量、释放以及细胞摄取实验对其进行表征。结果:溶液静置24h后,原始MCN几乎完全聚集沉降,而MCNP仍均匀分散;NIR照射后,MCNP表现出很好的热效应;构建的给药系统MCNPD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并且呈pH-依赖释放和NIR-触发释放,同时能够很好地摄取进入细胞。结论:PEG-PLGA包裹以提高MCN分散性的方法简单可行,成功构建了一种具有良好分散性的MCN递药载体,利于生物应用。
作者:王凯苑;孟颖;阎雪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气管内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和气管内全麻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其分成A、B两组,A组采用气管内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方案,B组采用气管内全麻方案,分析比对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结果:①A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波动小于B组,术中过程较为平稳,对比具有差异,P<0.05;②A组患者清醒时长、拔管时长明显优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③B组术后疼痛评分为(5.8±0.7)分,高于A组的(2.6±1.1)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中采用气管内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方案,安全可靠,术中过程较为平稳,对减轻患者痛苦、提升预后质量及外科快速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庆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作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的白术,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如苍术酮、白术内酯Ⅰ、Ⅱ、Ⅲ及双白术内酯等,此外尚含有白术多糖及多种氨基酸等其他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具有促进肠胃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等药理作用。由于物质基础不同,对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选择白术内酯Ⅱ作为主要考察指标。近几年,对此研究颇多,因此将对白术不同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及质量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白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谢明;宗可欣;富波;张丽杰;王笑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高血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方法。方法:通过参与制定一例高血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通过提出调整抗菌药物及其他药物的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在工作中利用自己的药学知识,根据实际优化治疗方案,为临床解决问题。
作者:饶春浓;郑普光;温素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制备的研究以及对其性质进行分析。方法:先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后,再用冷冻干燥法来制备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的前体。采用电势测定仪、HPLC等方法对该脂质体的包封率、粒径、稳定性、载药量、电位、释放度等来展开系统的检查。结果: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水合后形成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粒径均值为(107.9±3.6)nm,Zeta电位的均值为(-12.2±1.6)mV,包封率可达89.4%;该脂质体在相变温度42℃下药物释放达到94%以上。结论:采用长循环热敏来制备的白藜芦醇前体脂质体含量与包封率检查方法准确、快速、简单且方法简便易行。载药量大,包封率好,工艺比较稳定。本实验可为新型白藜芦醇静脉注射用热敏脂质体的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刘平平;李津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木脂素类化合物是药用植物中一类比较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多样的结构和广泛的生物活性,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木脂素类化合物的代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促进木脂素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作者:赵楠;徐世一;阎雪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胃肠道反应是一组胃肠道综合征的总称,是以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而在病理解剖方面无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也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系统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在胃肠道进食和排泄等方面的异常,也常伴有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头痛等功能性症状。胃肠道反应在临床上相当常见,目前国内尚缺乏有关发病率的精确统计,本文旨在讨论我院临床中常见药物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及预后分析。
作者:纪建红;王春雁;彭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P-S)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在子痫前期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45例子痫孕妇和15例无子痫孕妇作为对照,采用ELISA方法检测P-选择素水平及PF4,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P-选择素水平、PF4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及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P-选择素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PF4水平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子痫前期组血清P-选择素、PF4水平升高,提示子痫前期血小板活性增强,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作者:郭灿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在急诊内科工作过程中采用应急治疗方法处理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工作,分析其应用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88例老年心衰患者,对其开展分组处理,其中44例归入对照组,通过常规模式开展治疗,其余44例纳入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另外选择美托洛尔以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实施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取得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3.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9%,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44例患者无一例患者出现临床并发症或后遗症,无死亡病例,对照组44例患者中治疗无效终死亡的有2例,另外还有2例患者由于过量使用利尿剂引发严重后遗症;试验组治疗后NYHA、LVEE、BNP等临床治疗优于对照组,但是各项指标水平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心力衰竭患者,在急诊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采用美托洛尔以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联合治疗,能够大大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林峰;郑小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为了解供电企业野外作业人群对紫外线危害的认识程度、自身防护情况及3种防晒化妆品的防晒效果,以问卷调查200名供电企业野外一线工作人员,并在其中选40人分成4组,分别用3种不同的防晒化妆品和安慰剂,对使用不同防晒化妆品前后的肤色变化情况拍照记录并用进行图象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调查人群中日光灼伤的患病率达12.5%,89%人了解紫外线的危害,70%的人认为紫外线能引起皮肤光老化,88%的人认为紫外线能引起皮肤肿瘤。14%的人平时比较注意防晒,78%的人知道防晒化妆品,15%的人知道防晒系数SPF( Sun Protection Factor)的含义。供电企业人员野外工作期间,肤色普遍加深,11%的人每天用防晒化妆品,12%的人偶尔使用,77%的人不使用。3种不同防晒化妆品的保护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在供电企业特殊作业人群中要加强防晒的宣传教育,采用正确的防晒措施,对防晒化妆品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选用正确的防晒化妆品。
作者:李红彦;孙成勋;朱宝余;高阳;孙文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耐药性肺结核的效果。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老年耐药性肺结核患者86例,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予以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43例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空洞和不良反应情况。结论:研究组痰菌转阴率、空洞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耐药性肺结核具有痰菌转阴率高,空洞改善情况较好,不良反应程度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清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对朱顶红中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作者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朱顶红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的结构式、分子质量、药理作用以及开发前景等方面进行总结。为朱顶红中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王永祥;辛国松;李莹琳;张璐;杨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冻干粉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30天后观察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显效率、总体疗效及降低血脂及肝功能血清转氨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药物,两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中治疗组未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世秀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532nm激光对49例(74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患者采用 VISU-LAS532nm眼底激光治疗仪进行视网膜激光光激术,术前经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或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视野、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术后3~6个月再次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对无灌注区或新生血管未消退者追加光凝。随诊6个月~1年。结果:49例(74眼)中,视力提高58眼(78.4%),视力无变化14眼(18.9%),视力下降2眼(2.7%)。期间2眼病情不同程度有所发展,均与血糖控制不稳定有关。视网膜病变改善有效率79.7%,新生血管大部分萎缩,视网膜水肿消退,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作者:王海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针对我省药品监管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提出我省药品监管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内部控制意识不高、内部控制制度欠缺、内部控制执行不畅和内部控制监督不力,提出了解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主要是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执行和建立内部监督机构。探讨了我省药品监管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解决对策,旨在说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期为内部控制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肖音;孙宪臣;镡文泽;石丽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测定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HPLC),Inertsil C18分析柱,流动相为庚烷磺酸钠溶液-甲醇-乙腈(25:30:18)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62nm,柱温30℃。结果:双氯芬酸钠线性范围为3-30 g·L-1,线性良好(r=0.9998,n=9),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的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为1.05%。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的含量的测定。
作者:陈艳;汪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研究DSA与双源CT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进行心脏病CTA扫描的患者99例,所有患者均在24动态心电图检查中表现出了发作性的或明显的T波倒置的现象,心电图疑似心肌桥。患者首先使用DSA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明显心肌桥(挤牛奶征),使用双源CT进行冠状动脉CTA补充扫描。结果:DSA仅找到3例心肌桥,双源CT确诊了另外96例。结论:双源CT在心肌桥诊断方面的优势明显优于DSA。
作者:刘军华;徐振锋;潘志明;潘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予以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必要时给予吸氧。观察组3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两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研究探讨肝癌基因治疗的载体及治疗策略。根据临床实践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肝癌的基因治疗载体及临床治疗策略。肝癌的基因治疗载体为病毒、非病毒载体,治疗方法为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等。肝癌为常见的癌症,探讨基因治疗载体及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浔科;余亚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