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音;孙宪臣;镡文泽;石丽俐
作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的白术,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如苍术酮、白术内酯Ⅰ、Ⅱ、Ⅲ及双白术内酯等,此外尚含有白术多糖及多种氨基酸等其他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具有促进肠胃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等药理作用。由于物质基础不同,对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选择白术内酯Ⅱ作为主要考察指标。近几年,对此研究颇多,因此将对白术不同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及质量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白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谢明;宗可欣;富波;张丽杰;王笑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产科进行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00例,按照OGTT试验将5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析产后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结果:孕期BMI≥25、高龄、糖尿病家族史、孕期胰岛素使用史、合并子痫前期和早产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做好对孕妇预防工作。
作者:李翠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消风止痒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Diamon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线性范围为44.8μg/ml~448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2%(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作者:甘书明;王树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当胰腺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者人体无法有效地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时,就会出现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作者:贾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672例妇女进行TCT检查,细胞学检查阳性患者进行阴道镜下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672例TCT检查结果有182例细胞学阳性,检出率3.9%。其中ASC-US有113例;ASC-H有7例;LSIL有43例;HSIL14例;SCC5例。TCT阳性患者经组织学诊断为CIN I级及以上113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结果符合率为62.09%;其中LSIL与CINⅠ级符合率(36/43)83.7%,HSIL与CINⅡ/Ⅲ级符合率(11/14)78.6%,SCC符合率(4/5)80%。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方便、快捷、准确,值得在宫颈病变筛查中推广应用,结合阴道镜下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明显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准确率。
作者:孙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温度控制方便,便于更换加热管和维修,容易保证涂胶质量,提高产品收率;方法:由原来电加热方式改为热水循环加热方式;结果:加热系统改造后,温度控制精准,维修方便,涂胶质量稳定,产品收率提高10%;结论:该套方案适用热压涂布机涂胶辊加热系统,可广泛推广。
作者:黄振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肾输尿管微创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救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014年我院经皮肾手术、输尿管硬镜、软镜手术后出现尿脓毒血症和接诊泌尿系结石并感染尿脓毒血症患者共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欧洲脓毒血症的诊断标准16例患者被及时诊断为尿源性脓毒血症,其中轻微尿源性脓毒血症11例,严重尿源性脓毒血症5例。经过合理治疗均治愈,均无明显后遗症。结论:肾输尿管微创术中以及术后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指标,及时诊断出尿源性脓毒血症并给予合理的治疗。
作者:吴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研究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时,神经烯醇化酶(NSE)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作为实验组。随机选择36例于我院接受体检结果显示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患者神经烯醇化酶水平进行检测并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同时采用CT显像技术对脑梗死体积进行测定,并结合患者病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即急性脑梗死患者NSE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的正常组患者(P<0.05),NSE检测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大小呈明显正相关性(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的NSE水平较健康患者相比明显提高,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有重要意义,NSE水平能够间接的反应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病灶的体积。
作者:余名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87例,将其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各29例;分别给予三组患者每天睡前服用20mg、40mg、80mg阿托伐他汀,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不同,甲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有所改善,但不明显;乙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较甲组明显的改善;丙组颈动脉硬化情况较甲组及乙组明显改善,甲、乙两组与丙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效果确切,且随着剂量增加,颈动脉硬化改善更明显,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值得在高危糖尿病患者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邱伟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1基本信息氨溴特罗口服液是于治疗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引起的咳嗽、痰液粘稠、排痰困难、喘息等。其用法用量为1.小儿(12岁以下):口服,一次2.5-15ml,一日2次。2.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口服,一次20ml,一日2次;症状明好转后可减至一次10ml,一日2-3次;对严重呼吸困难患者,初2-3天,口服一次20ml,一日3次。
作者:胡彦龙;刘力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实施心肺复苏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急诊科接诊的心脏骤停患者中选取54例,对其复苏方法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结果:37例复苏成功,成功率为68.52%;9例在存活12-34h后死亡;立刻复苏的成功率达到了95.00%,存活率为85.00%。结论: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干预可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但需要把握复苏的佳时间,才能够在保证成功率的同时,提高存活率。
作者:麦少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当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的状况。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盐田区在我市疾控中心的1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咽拭子病毒分离,并检测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原学。结果:通过对150例患者病原学进行检查,其中阳性的患者有40例,总阳性率为26.67%,在对单项病毒感染的患者进行调查,显示合胞病毒的患者有12例,占比例为30.00%,甲3型流感病毒的患者有10例,占有的比例为25.00%,乙型流感病毒的患者为7例,占有比例为17.50%,副流感病毒I的患者有5例,占有的比例为12.50%,腺病毒的患者有5例,占有的比例为12.50%,混合感染(合胞病毒+甲3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的患者有1例,占有的比例为2.50%。结论:当前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
作者:钟冠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PICC置管中经常会发生因为外周血管条件差、套件穿刺针过粗及深静脉迂曲或血管变异而导致穿刺及送管失败,这些特殊原因导致的床边置管失败,称之为难置型PICC。血管超声仪及改良赛丁格技术(MST)使PICC穿刺套针过粗(16G)、肘部血管显示不清或触摸不到导致穿刺困难已经得到有效的解决。如何判断并提高深静脉迂曲或血管变异导致的置管困难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院PICC专科小组与介入科合作在2010年6月到2013年12月对14例采用传统或MST技术置管失败的难置型PICC患者尝试采用介入法联合PICC技术进行PICC置管,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平;吴香菊;管海丽;张彩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制备的研究以及对其性质进行分析。方法:先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后,再用冷冻干燥法来制备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的前体。采用电势测定仪、HPLC等方法对该脂质体的包封率、粒径、稳定性、载药量、电位、释放度等来展开系统的检查。结果: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水合后形成白藜芦醇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粒径均值为(107.9±3.6)nm,Zeta电位的均值为(-12.2±1.6)mV,包封率可达89.4%;该脂质体在相变温度42℃下药物释放达到94%以上。结论:采用长循环热敏来制备的白藜芦醇前体脂质体含量与包封率检查方法准确、快速、简单且方法简便易行。载药量大,包封率好,工艺比较稳定。本实验可为新型白藜芦醇静脉注射用热敏脂质体的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刘平平;李津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75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观察两组疼痛良好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良好率为97.73%,对照组疼痛良好率为64.52%,两组疼痛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6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产科护理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付运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90后”大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引发一系列问题。为提高实习质量,本文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制药类专业近几年的学生顶岗实习为例,论述了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文章建议企业方实行合理管理,给予实习生系统化培养;学校方则应在完善实习管理机制方面积极探索新路径。
作者:于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因现代社会工作生活压力大,失眠、焦虑等症状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对养心安神药物的研发也越发迫切。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是常用的安神药,本文对近年来关于酸枣仁的化学成分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茜;张艳强;杨艳婷;裴瑞霞;郑伟;王亚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胃肠道反应是一组胃肠道综合征的总称,是以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而在病理解剖方面无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也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系统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在胃肠道进食和排泄等方面的异常,也常伴有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头痛等功能性症状。胃肠道反应在临床上相当常见,目前国内尚缺乏有关发病率的精确统计,本文旨在讨论我院临床中常见药物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及预后分析。
作者:纪建红;王春雁;彭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是属于锦葵科植物,全球有150多种,其根、茎、叶等部分药用提取物可用于治疗淋病、风湿、泄泻等疾病。苘麻属植物多含有机酸类、黄酮类、皂苷类、萜类等化合物。本文综述了近年在苘麻的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施昆明;李春英;李朝;何新;卢志成;赵春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环醇片100 mg/d,熊去氧胆酸胶囊250 mg/d,均1天1次,连用6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1天1次,连用6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96,P<0.05)。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恢复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疗程结束后两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恶化及其他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肝功能状况恢复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邵德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