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酸枣仁的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进展

王茜;张艳强;杨艳婷;裴瑞霞;郑伟;王亚慧

关键词:酸枣仁, 化学成分, 应用
摘要:因现代社会工作生活压力大,失眠、焦虑等症状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对养心安神药物的研发也越发迫切。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是常用的安神药,本文对近年来关于酸枣仁的化学成分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布司他片的溶出度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布司他片溶出度的方法。方法:采用桨法,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50转,30 min取样,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布司他的溶出量。结果:在5.05~80.80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4%。3批样品在30min时的溶出度均超过标示量的80%。f2因子测定结果表明3批制剂与1批市售制剂的溶出过程相似。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合测定非布司他片的溶出度。

    作者:陆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肝癌的基因治疗探讨

    本研究探讨肝癌基因治疗的载体及治疗策略。根据临床实践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肝癌的基因治疗载体及临床治疗策略。肝癌的基因治疗载体为病毒、非病毒载体,治疗方法为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等。肝癌为常见的癌症,探讨基因治疗载体及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浔科;余亚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当胰腺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者人体无法有效地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时,就会出现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作者:贾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现代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方面的应用进展

    药品的开发和生产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一场革命。这些药物仅在它们不含杂质的合格生产和在适当量的用药时,才能使药物达到其目的,药品质量是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全面有效地控制药品质量是药物分析学的基本内容。由于药物分析学科发展依赖于分析技术的进步。而为了生产出优质合格的药品,各种化学和仪器分析方法在解决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各种分析技术和相应的分析方法在药品分析方面的应用进展。

    作者:孙庆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发生糖代谢异常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产科进行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00例,按照OGTT试验将5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析产后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结果:孕期BMI≥25、高龄、糖尿病家族史、孕期胰岛素使用史、合并子痫前期和早产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做好对孕妇预防工作。

    作者:李翠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促进社区精神病人康复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对社区精神病人康复的效果。方法:2010—2012年选择本市各社区精神病患者128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患者进入社区后维持基本的药物治疗,观察组64例患者进入社区后在维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劳动干预、家庭护理、应急处理等社区综合康复管理,管理前及管理1年后采用临床印象总表疾病严重程度(CGI-S)评价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价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且随访记录管理期间患者复发及肇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CGI-S、PSP基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年后观察组CG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S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组时GQOLI-74量表各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年后观察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显示管理组复发率和肇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能够保证治疗康复的连续性,可有效改善精神病患者病情,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并对减少复发和肇事情况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展。

    作者:李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我院109例住院患者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我院住院患者使用舒血宁注射液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跟踪调查我院109例使用舒血宁注射液的住院患者的使用情况,填写调查表。调查表项目包括患者病例号、姓名、科室、姓名、年龄、性别、诊断、个人药品不良反应史、舒血宁注射剂的给药途径、选择溶媒、单次剂量、给药频次、疗程、是否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症状及程度、所采取的措施及结果、是否联合用药。经过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男73名,女36名)平均年龄(60.8±12.8)岁,使用舒血宁注射液的平均剂量为20 ml。疗程平均为(12.53.±3.2)d,每天静脉滴注给药1次。患者出现怀疑与舒血宁注射液有关的不良反应有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2%。结论:我院的舒血宁注射液使用比较合理,按照说明书推荐的方法使用较为安全。

    作者:马佳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及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免疫性疾病。它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表现为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并伴有软骨和骨质破坏。近几年中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现对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孟涛;苏红;李国玉;郭玉岩;吕邵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安徽省206例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分析

    目的:对上市的静脉留置针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探讨静脉留置针引发的不良事件表现、类型、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加强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对安徽省药械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收集的2014年收集到的206例静脉留置针引发的不良事件报告及其质量进行综合分析,探究其发生的普遍规律和一般特点。结果:在206份不良事件报告中,护士为主要上报人员,占88.8%;其次是医师;性别上没有差异;在年龄上中青年所占比重较大,占51.0%,其次是老年人;不良事件发生时间多出现24小时之内和三天以上;不良事件主要临床表现是皮下红肿和增加疼痛,分别占36.7%和27.2%;初步原因分析是产品质量问题和穿刺技能。结论:加强日常监管,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医护技能,严密观察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确保静脉留置针的有效应用。

    作者:梁健健;良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11月于我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单纯胸腰椎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微创组与开放组(n=31)。开放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微创组则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对两组患者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进行统计以及比较。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57.3±9.5)min、术中出血量(53.1±11.4)ml、术后引流量(6.8±4.7)m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手术后Cobb’s角(4.8±3.4)°、椎体前缘高度(89.7±2.8)%,开放组手术后Cobb’s角(4.9±3.7)°、椎体前缘高度(90.1±3.2)%,均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比与传统开放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预后恢复快等优势,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鹏飞;周英杰;郑怀亮;赵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安桃乐在350例阴道顺产分娩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安桃乐在350例阴道顺产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35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除不含安桃乐吸入外,其它产科处理措施与观察组相同,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妇产程情况,失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安桃乐吸入用于分娩镇痛能减轻产妇疼痛,缩短产程,减少难产率。

    作者:吴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血栓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的血栓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讨论其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62例糖尿病患者,测定治疗前和饮食及运动控制联合口服降糖药1个月后的血小板水平、随机血糖水平和血栓相关指标等,并取同期的健康人62例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饮食及运动控制前的TXB2、tPAAg、vWF等血栓指标及血小板水平等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饮食及运动联合口服降糖药控制后1个月TXB2、tPAAg、vWF等血栓指标及血小板水平等明显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结论:测定血清中的血小板水平、TXB2、tPAAg、vWF等血栓指标可预测糖尿病的高凝状态的出现并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良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糖及炎性因子的测定及瑞舒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糖及炎性因子变化,探讨瑞舒伐他汀临床应用价值。方法:T2DM合并AMI的患者136例为观察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将136例患者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各68例。另选取100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给药前后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内脂素及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FBG、FIns、Homa-IR、内脂素、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A组与B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瑞舒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除Fins外,治疗B组FBG、Homa-IR、内脂素、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A组(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除了能降低T2DM合并AMI患者内脂素及炎性因子水平之外,还能改善T2DM合并AMI患者血糖代谢,改善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ACTH、CRP和COR水平在颅脑创伤患者早期病情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探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水平的变化在颅脑创伤患者早期伤情判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按GCS评分标准对86例颅脑创伤患者进行伤情评估,得分3—8分者为重-特重度伤情患者,得分9—15分者为轻一中度伤情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重—特重型组50例,轻一中型组36例,选取2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在24h内ACTH、CRP及COR的浓度水平,分析ACTH、CRP、COR水平与颅脑创伤患者早期伤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的ACTH、CRP和COR浓度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一特重度组患者ACTH、CRP和COR浓度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CTH、CRP和COR水平是颅脑创伤的敏感指标,浓度越高伤情越重,三项指标能够对颅脑创伤患者的早期病情程度进行准确及有效的判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陈汀劳;赵鹏洲;冯日祥;杨杰章;欧阳兆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S)作为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作用机理,药理作用并探讨其不良反应,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使质子泵抑制剂发挥其佳的治疗效果。方法:阐述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机理、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结果: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先进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一类药物,通过迅速抑制胃酸的分泌来达到快速治愈溃疡性疾病,但必须注意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结论:质子泵抑制剂的特殊抑酸作用使其成为了临床不可或缺的重要药品之一。

    作者:王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苦参总黄酮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苦参提取物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苦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KMA C18柱(250mm×4.6mm,粒度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0μl。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不同批次苦参总黄酮的HPLC图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建立了苦参提取物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以苦参酮为参照峰,对10批苦参总黄酮成分进行指纹图谱分析,标定了13个共有峰,10批提取物的相似度均>0.9。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可为苦参提取物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明玉;单柏松;张凤娇;杨志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97例ACS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UA组(n=52例)和AMI组(n=45例),按院内死亡风险分为低危组(n=21例)、中危组(n=39例)和高危组(n=37例),同期选择5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 H-FABP、IMA、cTnI、CK-MB 阳性率及血清H-FABP、IMA表达水平。结果:UA组和AMI组H-FABP、IMA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TnI、CK-MB(P<0.05),且AMI组H-FABP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UA组(P<0.05),而UA组和AMI组IMA诊断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ACS患者血清H-FABP、IM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危险程度加重,血清H-FABP、IM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H-FABP、IMA联合检测在ACS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丽燕;彭丽娴;江先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龄心衰在急诊内科中实施应急治疗的有效性

    目的:在急诊内科工作过程中采用应急治疗方法处理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工作,分析其应用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88例老年心衰患者,对其开展分组处理,其中44例归入对照组,通过常规模式开展治疗,其余44例纳入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另外选择美托洛尔以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实施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取得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3.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9%,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44例患者无一例患者出现临床并发症或后遗症,无死亡病例,对照组44例患者中治疗无效终死亡的有2例,另外还有2例患者由于过量使用利尿剂引发严重后遗症;试验组治疗后NYHA、LVEE、BNP等临床治疗优于对照组,但是各项指标水平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心力衰竭患者,在急诊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采用美托洛尔以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联合治疗,能够大大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林峰;郑小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子宫颈4672例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672例妇女进行TCT检查,细胞学检查阳性患者进行阴道镜下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672例TCT检查结果有182例细胞学阳性,检出率3.9%。其中ASC-US有113例;ASC-H有7例;LSIL有43例;HSIL14例;SCC5例。TCT阳性患者经组织学诊断为CIN I级及以上113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结果符合率为62.09%;其中LSIL与CINⅠ级符合率(36/43)83.7%,HSIL与CINⅡ/Ⅲ级符合率(11/14)78.6%,SCC符合率(4/5)80%。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方便、快捷、准确,值得在宫颈病变筛查中推广应用,结合阴道镜下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明显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准确率。

    作者:孙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性肺炎70例临床观察及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我院的70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老年肺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7.8±2.9)d ,抗菌素平均使用时间(19.8±1.3)d,经治疗后痊愈13例(18.6%),好转54例(77.1%),未愈自动出院2例(2.9%),死亡1例(1.4%)。结论:老年肺炎患者症状不典型,病情多样化且进展较快,临床医生应该学会总结和积累经验,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静;何学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