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剔除术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凌莉莉

关键词:卵巢畸胎瘤, 止血, 卵巢功能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法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58例卵巢畸胎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29)。术中观察组采用缝合止血,对照组为电凝止血。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卵巢早衰发生情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雌二酮(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早衰发生率(3.6%)、术后6个月E2(256±38)、FSH(17.9±2.4)U/L,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P、LH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畸胎瘤剔除术中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影响更小,更利于卵巢手术。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75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观察两组疼痛良好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良好率为97.73%,对照组疼痛良好率为64.52%,两组疼痛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6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产科护理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付运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前后的质量控制分析

    随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普及,临床检验质量得到快速提升。该分析仪具有检验迅速、灵敏度高、试剂用量少等优点,在临床检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检验结果仍受多方面干扰,因此必须加强对全自动生化分析的质量控制,以获得更精准的生化检验结果。

    作者:王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耐药性肺结核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耐药性肺结核的效果。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老年耐药性肺结核患者86例,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予以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43例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空洞和不良反应情况。结论:研究组痰菌转阴率、空洞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耐药性肺结核具有痰菌转阴率高,空洞改善情况较好,不良反应程度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清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7例肩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温针灸组愈显率为92.31%,对照组愈显率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对于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张荣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肝癌的基因治疗探讨

    本研究探讨肝癌基因治疗的载体及治疗策略。根据临床实践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肝癌的基因治疗载体及临床治疗策略。肝癌的基因治疗载体为病毒、非病毒载体,治疗方法为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等。肝癌为常见的癌症,探讨基因治疗载体及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浔科;余亚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DSA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心肌桥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研究DSA与双源CT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进行心脏病CTA扫描的患者99例,所有患者均在24动态心电图检查中表现出了发作性的或明显的T波倒置的现象,心电图疑似心肌桥。患者首先使用DSA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明显心肌桥(挤牛奶征),使用双源CT进行冠状动脉CTA补充扫描。结果:DSA仅找到3例心肌桥,双源CT确诊了另外96例。结论:双源CT在心肌桥诊断方面的优势明显优于DSA。

    作者:刘军华;徐振锋;潘志明;潘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源性哮喘与肺源性哮喘鉴别诊断中检测hs-CRP与BNP的意义

    目的:探讨心源性哮喘与肺源性哮喘的鉴别诊断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尿钠肽(BNP)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主要以呼吸困难为主的患者260例,其中心源性哮喘患者66例,肺源性哮喘患者78例,对照组30例均为同一时期的门诊体检健康者。测定各组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血浆hs-CRP、BNP。结果:心源性哮喘组和肺源性哮喘组血浆hs-CRP、BN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EV1%和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源性哮喘组血浆hs-CRP明显低于肺源性哮喘组,血浆BNP明显高于肺源性哮喘组(P<0.05)。肺源性哮喘组中患者呼吸功能越差,血浆hs-CRP水平越高,不同呼吸功能患者血浆hs-CRP不同(P<0.05)。以BNP>150pg/ml作为阳性诊断临界值,其对心源性哮喘和肺源性哮喘的诊断敏感度为95.45%,特异度为76.92%,阳性预测值为77.80%,阴性预测值为95.24%,准确率为85.42%。结论:血浆hs-CRP和BNP检测对心源性哮喘与肺源性哮喘有鉴别诊断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伟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弧形胎儿镜下选择性胎盘血管凝结术在治疗前壁胎盘双胎输血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弧形胎儿镜下选择性胎盘血管凝结术在治疗前壁胎盘双胎输血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患有前壁胎盘双胎输血综合征的产妇,均给予患者弧形胎儿镜下选择性胎盘血管凝结术治疗,研究分析手术前后胎儿的临床指标以及术后胎儿的存活率。结果:手术后3期以上的存活率为43.75%,4期以下存活率为9.38%,单胎存活率为25.00%,双胎存活率为28.13%,总存活率为53.13%。手术后14d的羊水深度F1、羊水指数F1cm、双顶径F1、头围F1、脐动脉F1显著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壁胎盘双胎输血综合征采用弧形胎儿镜下选择性胎盘血管凝结术治疗可以提高有效改善胎儿的临床指标,提高胎儿的存活率。

    作者:罗小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侗苗山区眼外伤423例住院病人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侗苗山区眼外伤423例住院病人资料,分析其受伤与自身各方面原因的相关性。方法:对侗苗山区1994年10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外伤患者423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国侗苗少数民族山区眼外伤的发病率居中等水平,其伤势与伤情重、早期就诊率、医疗条件等密切相关。结论: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医院治疗条件对防治眼外伤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宏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白术的研究综述

    作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的白术,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如苍术酮、白术内酯Ⅰ、Ⅱ、Ⅲ及双白术内酯等,此外尚含有白术多糖及多种氨基酸等其他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具有促进肠胃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等药理作用。由于物质基础不同,对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选择白术内酯Ⅱ作为主要考察指标。近几年,对此研究颇多,因此将对白术不同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及质量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白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谢明;宗可欣;富波;张丽杰;王笑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我院109例住院患者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我院住院患者使用舒血宁注射液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跟踪调查我院109例使用舒血宁注射液的住院患者的使用情况,填写调查表。调查表项目包括患者病例号、姓名、科室、姓名、年龄、性别、诊断、个人药品不良反应史、舒血宁注射剂的给药途径、选择溶媒、单次剂量、给药频次、疗程、是否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症状及程度、所采取的措施及结果、是否联合用药。经过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男73名,女36名)平均年龄(60.8±12.8)岁,使用舒血宁注射液的平均剂量为20 ml。疗程平均为(12.53.±3.2)d,每天静脉滴注给药1次。患者出现怀疑与舒血宁注射液有关的不良反应有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2%。结论:我院的舒血宁注射液使用比较合理,按照说明书推荐的方法使用较为安全。

    作者:马佳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现代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方面的应用进展

    药品的开发和生产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一场革命。这些药物仅在它们不含杂质的合格生产和在适当量的用药时,才能使药物达到其目的,药品质量是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全面有效地控制药品质量是药物分析学的基本内容。由于药物分析学科发展依赖于分析技术的进步。而为了生产出优质合格的药品,各种化学和仪器分析方法在解决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各种分析技术和相应的分析方法在药品分析方面的应用进展。

    作者:孙庆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依托泊苷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对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对该制备工艺进行方法学及制剂质量考察。方法:应用薄膜分散法制成VP-16长循环热敏脂质体,进一步借助冷冻干燥技术进行依托泊苷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的制备;采用zeta电势测定仪及HPLC等技术进行方法学考察,主要包括脂质体的包封率、粒径、载药量、电位、释放度、稳定性。结果:VP-16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水合形成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粒径为(105.2±3.4) nm,Zeta电位为(-11.9±1.7)mV,包封率可达96.8%;该脂质体在相变温度42℃下药物释放达到96%以上。结论:VP-16长循环热敏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稳定,脂质体载药量大,包封率高;药物含量及包封率的测定方法简单、快速而准确,因而,该研究可为VP-16开发成静脉注射用新制剂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王江威;李津明;刘平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予以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必要时给予吸氧。观察组3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两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ACTH、CRP和COR水平在颅脑创伤患者早期病情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探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水平的变化在颅脑创伤患者早期伤情判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按GCS评分标准对86例颅脑创伤患者进行伤情评估,得分3—8分者为重-特重度伤情患者,得分9—15分者为轻一中度伤情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重—特重型组50例,轻一中型组36例,选取2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在24h内ACTH、CRP及COR的浓度水平,分析ACTH、CRP、COR水平与颅脑创伤患者早期伤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的ACTH、CRP和COR浓度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一特重度组患者ACTH、CRP和COR浓度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CTH、CRP和COR水平是颅脑创伤的敏感指标,浓度越高伤情越重,三项指标能够对颅脑创伤患者的早期病情程度进行准确及有效的判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陈汀劳;赵鹏洲;冯日祥;杨杰章;欧阳兆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临床实践分析肋骨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的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本文研究中随机性选择天津市胸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78例肋骨骨折病例,对照分析X线片与双源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影像资料的诊断准确度。结果:经X线片诊断结果显示肋骨骨折者42例,可疑骨折10例,骨折总数126处;CT 3D VR诊断结果显示肋骨骨折者59例,可疑骨折者3例,骨折总数187处,CT 3D VR图像显示骨折例数、骨折总数均明显多于X线片结果(P<0.05)。结论:CT 3D VR图像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特异性、敏感性明显优于X线片,可准确定位骨折位置并直观显示骨折部位基本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图像信息支持。

    作者:杨雅朋;张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温针灸对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疼痛、僵硬改善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方法在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的治疗中是否较普通针刺治疗方法优越,从而为临床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8例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温针灸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则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疼痛、僵硬、功能困难三个维度及治疗后总体疗效评价的差异。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3)两组患者关于疼痛、僵硬、功能困难的评分,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疼痛、僵硬评分的组间比较及治疗前后评分组内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活动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及单纯针刺对于类风湿性膝关节炎具有明显的疗效,相比单纯的针刺治疗,温针灸对于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疼痛、僵硬程度方面有更明显改善,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林婉敏;吴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一例高血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高血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方法。方法:通过参与制定一例高血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通过提出调整抗菌药物及其他药物的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在工作中利用自己的药学知识,根据实际优化治疗方案,为临床解决问题。

    作者:饶春浓;郑普光;温素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促进社区精神病人康复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对社区精神病人康复的效果。方法:2010—2012年选择本市各社区精神病患者128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患者进入社区后维持基本的药物治疗,观察组64例患者进入社区后在维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劳动干预、家庭护理、应急处理等社区综合康复管理,管理前及管理1年后采用临床印象总表疾病严重程度(CGI-S)评价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价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且随访记录管理期间患者复发及肇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CGI-S、PSP基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年后观察组CG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S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组时GQOLI-74量表各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年后观察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显示管理组复发率和肇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能够保证治疗康复的连续性,可有效改善精神病患者病情,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并对减少复发和肇事情况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展。

    作者:李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酸枣仁的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进展

    因现代社会工作生活压力大,失眠、焦虑等症状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对养心安神药物的研发也越发迫切。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是常用的安神药,本文对近年来关于酸枣仁的化学成分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茜;张艳强;杨艳婷;裴瑞霞;郑伟;王亚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