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莉莉;刘振优
临床上护士给病人输液、注射,需开启各种各样的药瓶进行配药,有玻璃安瓿、用铝盖或塑料盖封口的大小药瓶以及软包装的带拉环的大输液瓶等,型号各异、大小不同,数量众多、工作锁碎.据临床调查,一个临床科室一天需开启各种药瓶约1000~1 500支左右.在配制药品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①开启玻璃安瓿,砂轮锯划安瓿颈后,需徒手掰断安瓿.因安瓿壁厚度不同,操作中用力过度常被划伤手,造成手割伤;②锯划安瓿的砂轮小且使用频繁不易保管容易丢失,护士操作时常有寻找;③塑料软包装的大输液瓶瓶盖上的拉环、各种粉针剂药瓶上的塑料盖,均需徒手掀拉开启,重复多次,也极易造成手指疼痛及手损伤;④现有的开瓶器功能单一,不能开启多种药瓶.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研制了医用多功能开瓶器,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欧阳威;钟冬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孕妇36例,针对性地做好围生期的一般护理、用药护理和特殊护理,准确及时判断病情变化,并配合医生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结果:36例孕妇均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度过危险期,母婴平安.结论:妊娠患者,补钙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科学、细致的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保障母婴的健康.
作者:卢灵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后处理技术应用眼肌锥间隙解剖及对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单侧肌锥间隙内占位28例患者,临床症状突眼、伴或不伴视力下降,进行眼眶MSCT容积扫描,进行标准轴位、冠状位及斜矢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其中18例增强扫描.结果:28例MSCT扫描三维后处理能更好显示病变的位置及毗邻关系,多方位显示病变特征;海绵状血管瘤12例,炎性假瘤8例,视神经鞘脑膜瘤3例,视神经胶质质瘤1例,神经鞘瘤3例,转移瘤1例.结论:MSCT三维后处理技术应用可以很好揭示肌锥间隙影像解剖,多方位观察占位的位置、特征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更准确诊断其组织来源,对确定手术路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兆生;余钟建;张守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串联血液灌流时置换液配方的调整.方法:在血滤器前串联一个血液灌流器,比较串联前后患者血糖及血钙水平变化.结果:串联后,血糖及血钙水平较串联前有明显下降.结论:血液滤过串联血液灌流时置换液配方必须增加钙浓度,并由静脉输液中补充葡萄糖.
作者:谢艳梅;幸莉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28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腹腔镜下直肠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经采用多项合理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后,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12 d,1例发生肠粘连,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出血、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无死亡病例,均愈痊出院.结论:采取多种有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出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穗珍;肖彩群;李晴华;陈小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硝苯地平液体硬胶囊剂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参考《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中硝苯地平片剂的溶出度测定方法,采用桨法,以0.1%的SDS溶液9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r/min,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结果:在浓度1.0~15.0 μg/mL范围内,硝苯地平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三种浓度的加样回收率均值分别为99.5%、99.9%、101.0%,RSD分别为1.0%、1.1%、0.60%;三批样品溶出度均在90.0%以上,且溶出均一性较好.结论:该溶出度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实用,适用于硝苯地平液体硬胶囊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丁梅;刘海;曾靖;罗晓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心肌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心室增大,心肌收缩功能明显减退,可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死亡率高.相关研究认为,本病可能与家族遗传、自身免疫异常、感染及各种代谢异常有关[1-4].迄今为止,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早期预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未明确其具体的发病机制,防治措施的研究也进展较慢,治疗措施仅限于对症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在所有心肌疾病中,扩张型心肌病对心功能的影响大,且患者预后差,5~10年生存率仅为30% ~40%[5].因此,进行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显得尤其的重要和必要.
作者:廖永玲;廖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制的布朗氏牵引架上多功能保护垫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使用布朗氏牵引架的牵引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使用的布朗氏架采用自制防压疮及保暖功能的保护垫,对照组使用的布朗氏架采用纱布绷带缠绕,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便利性、安全性、满意度进行观察并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便利性、安全性、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布朗氏牵引架上具有防压疮和保暖功能保护垫的应用方便了患者及护士,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卢红华;刘晓兰;肖莉;李意华;丁美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三尖瓣关闭不全(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前者远较后者常见,凡有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高压性心脏病,皆可引起三尖瓣瓣环扩张,继发功能性TR,其主要病变是瓣环扩张,瓣膜本身很少存在病理改变,使用瓣环成形术即可基本恢复三尖瓣的关闭功能,能让大多数的TR避免换瓣.本文就当前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瓣环成形术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1手术时机以往认为原发病成功矫治后,功能性TR可以逆转,但实际并非如此,许多病人在原发病得到矫治的情况下,仍然出现TR,且不断进展.并认为此过程与肺动脉压高低无明显关系,可能是三尖瓣环失去了正常的几何形态和收缩功能所致,并指出评价三尖瓣功能,三尖瓣环扩张是比三尖瓣反流更重要的指标[1].长期TR可导致右心功能不可逆损害,严重影响预后.近年来对三尖瓣关闭不全处理的态度越来越积极[1-3],当行左心瓣膜手术时,只要三尖瓣环扩大,无论有无反流,均应积极处理三尖瓣环.
作者:赖政洪;钟永华;李章红;刘子由;李树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分析相继发生的两起聚集性输液反应原因,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08年9月18日~28日,2009年12月13日~16日分别发生在普外一科和消化科的两起共计21例43例次输液反应进行个案调查,同时采集相关样本.结果:肝病患者17例(80.95%);所用药物为维生素类、中药制剂、KC1、氨基酸;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11:00-13:30;治疗室环境卫生学监测71份,合格48份,合格率67.61%;开启暴露的橡胶瓶塞表面77份,阳性21份,阳性率27.27%;剩余药液18瓶,阳性2份;血培养10份,阳性2份;送检未拆封相同批次药液、输液器、注射器共26份,进行热原检测、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考虑两起输液反应为治疗室环境不洁,护士配药操作不规范、药液配置太早,放置时间较长所致药液污染、分解或聚合产生杂质而引起的输液反应,易感人群为免疫功能低下病人.所以治疗室的清洁与消毒,护士配药过程的细节管理与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外源性输液反应的关键.
作者:蔡永红;周瑞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单纯脾脏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11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4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脾良性占位.结果:18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90 ~ 181 min,平均时间为123 min,术中出血量为50~400 mL,平均为220mL,术后住院时间为3~17 d,平均为7.6d.手术并发症3例,其中1例左侧腹壁广泛瘀斑,1例术后术野渗血,1例术后发生脾热.结论:熟悉手术适应症和腹腔镜操作技巧,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能达到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微创效果.
作者:曾祥福;盛瑶环;范琳峰;邓伟;赖剑;曾翔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容积漫游技术(VRT)对脑脊液漏漏口修补术前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例脑脊液鼻漏的薄层VRT重建表现,着重观察颅底骨折情况及漏口位置.结果:多排螺旋CT薄层VRT重建可直接显示出漏口的位置和立体形态.结论:多排螺旋CT薄层VRT重建对脑脊液漏漏口修补术前的诊断及手术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施力;涂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针灸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针灸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脉而达到增强人体“正气”和“扶正祛邪”之功效;针灸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在于扶正固本,取穴重点在于与免疫相关的强壮要穴;针灸对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具有整体性和双向性.为弘扬针灸疗法,本文就祖国医学对针灸与穴位、免疫关系的认识综述如下.
作者:黄诚;张志花;韩立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新危险因素.本文从两者的相关性和可能致病机制方面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林晔;李广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器械肠道吻合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对2007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26例结肠癌患者应用全器械行肠道端侧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均于术后48~72h排气或排便,平均住院11天;1例术后5天出现吻合口瘘,行了结肠造口术,3月后行结肠造口还纳;1例术后第二天腹胀明显,经过扩肛后症状缓解;术后切口感染2例,切口脂肪液化3例,经过换药后痊愈;肺部感染1例,经抗感染后痊愈出院.结论:吻合器技术在肠道重建吻合中的应用除具有操作简单、吻合速度快、针距均匀、暴露时间短、肠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外,还减少了长时间麻醉对心、脑、肺的损伤.
作者:曾贱法;刘振优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在临床上,小剂量多巴胺和呋塞米合用,称为利尿合剂.利尿合剂使用的好处是多巴胺能直接激动β受体和间接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同时小剂量多巴胺能扩张肾血管、肠系膜及冠状血管,从而能改善肾循环,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改善心、肾功能,促使腹水回收,与呋塞米联合使用后能明显叠加呋塞米的利尿效应.因此,呋塞米注射液与盐酸多巴胺注射液是临床上经常联合应用于急性肾衰竭、心功能衰竭、水肿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少尿或无尿等疾病治疗的两个药物.据有关资料,浓度为10 mg/mL的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和浓度为10 mg/mL的呋塞米注射液的配伍是属于配伍禁忌类.在临床使用中,时常出现结晶现象,现就多巴胺注射液与呋塞米注射液配伍禁忌1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莉莉;刘振优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外周型肺部肿块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3例外周型肺部肿块CT透视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23例穿刺成功率占86.9%(20/23);其中恶性肿瘤16例,穿刺确诊14例,占87.5% (14/16);结核性炎症2例,非特异性炎症改变2例,炎性假瘤2例,假阴性1例.共有6例发生气胸占26% (6/23).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定性诊断外周型肺部肿块是较为理想的安全方法.
作者:赵亮;周建辉;吴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鼻咽炎的MRI表现及与鼻咽癌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或/和临床随访证实的32例慢性鼻咽炎和67例鼻咽癌的影像学特征,讨论其MRI表现的异同点.结果:32例慢性鼻咽炎中有26例MRI表现为鼻咽顶壁、后壁、双侧壁、咽鼓管圆枕粘膜弥漫性、对称性肿胀增厚,病变呈等T1稍长T2异常信号,信号均匀,表面光滑;无肌层受累,肌间隙及咽旁脂肪间隙形态、信号正常,无受压、推移征象;无颅底骨质破坏;增强扫描为病灶呈均匀显著强化,粘膜线完整.67例鼻咽癌中有61例MRI表现为鼻咽腔不对称狭窄或肿物隆突,表面不规则,粘膜层和肌层、肌间隙同时受累;病变多呈等T1稍长T2异常信号,病变信号不均匀,多有咽旁间隙受累及受压、推移改变;多有颅底骨质破坏;增强扫描为病灶呈中等不均匀或均匀强化.结论:MRI检查在慢性鼻咽炎的诊断以及慢性鼻咽炎和鼻咽癌的鉴别诊断中可以提供可靠的信息.
作者:彭吉东;曾康华;钟俊远;肖道雄;刘晓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2/100 Hz电针(EA)刺激不同穴位组合对人体NK细胞活性和吞噬指数的影响.方法:应用形态学和MTT方法,给予健康人每天2/100 Hz EA 30 min,观察电针刺激不同穴位组合对NK细胞活性和吞噬指数的作用.结果:2/100 Hz EA刺激右曲池-右中渚、左承山-左昆仑穴位组合后NK细胞活性和吞噬指数均无明显变化;而刺激大椎-右曲池、左足三里-左三阴交穴位组合,在末次EA的当天和停EA后第1d的NK细胞活性和吞噬指数均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2/100 Hz EA刺激大椎、曲池、足三里和三阴交等穴位组合可加强NK细胞活性和吞噬指数,证实了电针调节免疫功能具有穴位特异性.
作者:胡志苹;陈水亲;李舒梅;黄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LEEP刀(宫颈电热圈环切术)在CIN(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用LEEP刀治疗的128例病理提示有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EEP术治疗CIN一次成功率高,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标本的病理诊断有差异.结论:LEEP诊治CIN操作简单、安全,治疗效果明显,避免了二次手术和过度治疗,患者不用住院即可治疗的优点,并且能保留完整、连续的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并且对早期诊断宫颈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邱慧林;曾夷;赖国清;杨锦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