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勇;肖佳音;李庆忠
目的:总结近年来已有报道的葛根素缓控释制剂,概述其新剂型研究工艺,对提高葛根素的生物利用度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于曼;王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检测市售红花增重手段。方法:随机抽查样品,采用化学检验和物理检测相结合。结果:红花盐类掺伪增重比例较高,以钠盐、硫酸盐和钾盐为主,沙石增重较为常见。结论:管控好红花生产流通环节,提高检验人员素质。
作者:赵宇;孙睿婷;崔晓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控释药物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已被传统的用于扩展产品的生命周期,例如,通过将现有的需要每日多次给药的药物产品改进到每日一次的配方,保持超过通用名药的竞争优势[1][2]。虽然这一理论今天依然如此,而配制成控释系统的化合物的数量正在增加,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公认的诸如改进的系统生物利用度的优点,更有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例如,在所需范围内维持药物浓度,不暴露患者潜在的有毒或亚治疗水平),减少副作用和更好的患者依从性等[3][4][5]。从战略角度看,控释药物释放的商业和工业优势,除了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还包括专利的延伸,市场的拓展和产品的差异化。
作者:刘天宇;王博妍;王博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中药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 (L.) ;Kitam.]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等手段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5,7,4’-三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5,7,4'-trihy-droxy-6-methoxy-flavanone,1),对羟基苯乙酮(4'-Hydroxyacetophenone,2),原儿茶酸甲酯(protoeatechuic-acid-methyl-ester,3),胡萝卜苷(daucosterol ,4), L-2-O-甲基-手-肌醇(L-2-O-methyl-chiro-inositol,5)间苯三酚(phloroglucinol,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线叶菊中分离得到。
作者:吕明明;方振兴;周媛媛;王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炎症、肿瘤、炎症与肿瘤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探讨中药抗炎有效成分在抗肿瘤中的作用,本文概述了目前黄酮类、苯丙素类、醌类、鞣质、皂苷、生物碱、多糖类等多种中药有效成分在抗炎、抗肿瘤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各类成分的作用机制,探讨当今抗炎、抗肿瘤天然产物研究发展的新方向,这为有效使用中药有效抗炎成分在抗肿瘤治疗中带来启示,造福于人类。
作者:付聪;杨硕;王立;贾琦;雒江菡;高原;洪涛;王福玲;李蔚;周游;阎力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比较多种辅酶A测定方法总结出适合注射用辅酶A的效价测定方法。方法:对多批注射用辅酶A制剂进行3种方法的效价测定,分别为《卫生部颁标准二部六册》上的磷酸转乙酰化酶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辅酶A测定试剂盒法,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H7.0)-甲醇(90:10)为流动相,采用 Phenomenex C18色谱柱,流速1.0ml/min,259nm为检测波长同时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200nm-400nm波段进行监视,并利用磷酸盐缓冲液(pH5.8)对样品进行溶解后进行测定。辅酶A试剂盒法是采用BioVision的Coenzyme A Assay Kit,BioVision公司开发了一种简单快捷的检测多种生物样本中辅酶A水平的方法,利用探针技术捕获游离的辅酶A,生成的产物在可见光波段有吸收下。后对3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辅酶A在1U/ml-100U/ml的范围内,峰形及线形关系良好(r2=1),样品溶液室温放置长时间稳定。试剂盒法中辅酶A在每孔0.032U-3.2U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r2=0.997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辅酶A测定试剂盒法要优于磷酸转乙酰化酶法。实现了室温条件下稳定测定多批注射用辅酶A,改良后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作为辅酶A效价测定的裁定方法,试剂盒法可以作为快速筛查与检验的方法。
作者:张昊天;赵艳秋;孙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可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连翘苷、绿原酸,3种质控成分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为Welchrom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B)水溶液,梯度洗脱,分段变波长测定;柱温:30℃;体积流量1.0 mL/min。结果:3种成分的线性关系均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均低于2%,加样回收率为95%~120%。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可靠,重现性较好,可用于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贺国彬;李津明;赵金凤;武文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保证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与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一直是临床试验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主要从临床试验的三个重要主体---药品监管者、研究者、申办者的角度对目前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进行探讨,以提升我国临床研究的质量。
作者:齐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闭合性腹部损伤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伤亡率高、早期诊断困难,如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处理,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笔者自1993年9月~2009年8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创伤76例,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康炳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检测辛伐他汀片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不同时间的溶出度,绘制溶出曲线,确定溶出介质,建立溶出度检测方法。方法:在不同的溶出介质中,分别在5、10、15、20、30、40分钟取样,测定溶出度,绘制出溶出曲线,比较在不同介质中的溶出结果。结果:终选择含0.5%十二烷基硫酸钠的0.01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为溶出介质。结论:辛伐他汀片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与其自身理化性质有直接关系。
作者:卢福强;周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97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7例)采用急症手术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n=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脑水肿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9.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脑水肿面积(20.21±0.25)cm2与对照组(20.42±0.31)cm2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脑水肿面积(12.23±0.43)cm2明显较对照组(18.42±0.67)cm2缩小(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快速减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水肿面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远维;徐进;卢贤贵;朱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肌电图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肌电图仪检测65例糖尿病患者肢体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肌电图可发现早期无症状的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周围神经损伤性改变。结论:糖尿病人肌电图可作常规检查,肌电图检测是发现无症状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良好检测手段。
作者:丰化微;惠凯;张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2005年以来用内服“红藤饮”和外敷“大黄泥”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36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9-63岁,以20-30岁居多。本组病例具有以下特征:①右下腹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痛。②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或伴腹肌紧张。③右下腹扪及包块(经B超探查证实,大者12cm×11cm,小者5cm×6cm)。④血白细胞升高至(13.1-25.8)×109/L,中性粒细胞0.85-0.96。⑤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腻或燥,脉象滑落。
作者:高利红;况晓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颅脑损伤是危及生命、死亡率很高的疾病。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提高,颅脑损伤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我科自2010年10月-2012年1月共收治重度颅脑损伤病人128例,均实行了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高利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测定注射用磷霉素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注射用磷霉素钠含量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大小进行分析评定。结果:量化了各分量的不确定度,并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取k=2(置信概率95%)得到本次含量测定的扩展不确定度。结论:在现有条件下使测定结果受控,并可通过分析各分量不确定度的大小来优化实验,使测定结果更加可靠。
作者:于佳;张鑫;刘云飞;杨利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AC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改变的相关研究已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研究报道得很多,但结果不一。本文就ACE基因结构多态性,ACE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系统相关的功能,并总结了ACE基因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康彩霞(综述);董昌武(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流化床一步制粒法影响清开灵颗粒收率的因素。经过试验其结论为:影响清开灵颗粒收率的因素大小顺序为:供业电压>润湿粘附剂浓度>粘合剂用量。
作者:邢继芳;黎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以水栒子为原料,应用响应面法研究匀浆法提取水栒子果肉中总黄酮的佳工艺。方法: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X1)、料液比(X2)、匀浆时间(X3)三个因素对总黄酮得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15、提取时间2 min、提取2次。结论:在此优化条件下,水栒子果肉中总黄酮的得率和纯度可分别达到3.22%和53.67%。
作者:贾佳;许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肥胖将会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大敌人”。因为肥胖能给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甚至可引起一系列疾病,从而导致生命的结束。但是,人们对引起肥胖的原因、肥胖与膳食营养关系、怎样预防肥胖等许多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孟滕;孟凡文;任学坤;孙文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野西瓜是山柑科的一种,主要成分为挥发油、生物碱、萜类、黄酮类、甾体类、脂肪酸类、糖和苷类等,在我国及许多国家被广泛用作的驱虫药、利尿剂、通便剂、止痛剂和滋补剂,具有清热去湿、抗炎止痛、止咳利尿、免疫调节、抗病毒、清除自由基、降血糖、驱虫等药理作用,近年来研究还表明野西瓜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有较高的药用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该植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诉,以便于今后对其作进一步研究、开发与利用。
作者:赵吉宇;东方;于淼;董承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