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治分析

康炳林

关键词:闭合性腹部损伤, 腹部闭合性创伤, 诊断和处理, 早期诊断, 效果满意, 临床治疗, 病情变化, 伤亡率, 并发症, 生命, 患者, 发病
摘要:闭合性腹部损伤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伤亡率高、早期诊断困难,如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处理,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笔者自1993年9月~2009年8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创伤76例,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辅助提取猴腿蹄盖蕨总氨基酸的工艺优化

    目的:探讨利用微波提取猴腿蹄盖蕨总氨基酸的佳工艺条件。方法:利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猴腿蹄盖蕨总氨基酸,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猴腿总氨基酸的含量测定。结果: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得出猴腿蹄盖蕨总氨基酸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采用水提法,料液比为1:20(m/v),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温度70-75℃,提取时间为25 min,微波提取功率为500 W,佳工艺条件下,猴腿蹄盖蕨总氨基酸的平均提取率为19.063 mg/g。结论:微波辅助提取法适用于猴腿蹄盖蕨中总氨基酸的提取,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

    作者:李蕊;任晓诗;王晓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辛伐他汀片在4种溶出介质中溶出度的比较

    目的:检测辛伐他汀片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不同时间的溶出度,绘制溶出曲线,确定溶出介质,建立溶出度检测方法。方法:在不同的溶出介质中,分别在5、10、15、20、30、40分钟取样,测定溶出度,绘制出溶出曲线,比较在不同介质中的溶出结果。结果:终选择含0.5%十二烷基硫酸钠的0.01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为溶出介质。结论:辛伐他汀片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与其自身理化性质有直接关系。

    作者:卢福强;周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水子果肉黄酮的匀浆提取工艺及响应面法优化

    目的:以水栒子为原料,应用响应面法研究匀浆法提取水栒子果肉中总黄酮的佳工艺。方法: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X1)、料液比(X2)、匀浆时间(X3)三个因素对总黄酮得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15、提取时间2 min、提取2次。结论:在此优化条件下,水栒子果肉中总黄酮的得率和纯度可分别达到3.22%和53.67%。

    作者:贾佳;许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 AO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 LPHP)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3年1月应用AO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38例。年龄41-73岁,平均62.1岁。骨折按Neer分型法, III部分骨折24例, IV部分骨折14例。均予AO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均获得5-24个月的长期随访,骨折均愈合。根据Neer评分,优26例,良8例,可3例,差1例,总优良率达89.5%。结论AO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对肱骨头血供影响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不稳定的、骨质疏松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长期随访观察,效果满意,是目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高志涛;杨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COX-2及COX-2抑制剂对肿瘤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目的: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知,COX-2除了在发热、炎症、出凝血机制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转移密切相关,所以本文通过对COX-2在肿瘤中的表达方式及COX-2抑制剂对肿瘤防治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的防治找到更加有效的新疗法。

    作者:刘丹丹;江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单臂外固定支架与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体会

    目的:探讨单臂外支架与组合式外支架在临床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对55例严重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分别采单臂外支架(25例)与组合式外支架固定(30例)。结果:25例单臂外支架固定骨折一期愈合16例,未愈合9例经更换内固定并植骨后骨愈合,4例针道感染,3例伤口感染。30例组合式外支架固定骨折一期愈合,因骨质疏松出现螺钉松动1例,2例针道感染,2例伤口感染。结论:组合式外支架较单臂外支架治疗开放性骨折具有并发症少、固定牢靠、避免二次内固定手术、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颜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产前检查对于判断胎儿畸形的优势及意义。方法随机本地区选取500名妊娠16周后的孕妇,当孕妇可以检测到成形胎儿时开始定时为孕妇做超声产前诊断,检测胎儿的肢体畸形情况,了解胎位以及生长状况,并与产后的判断比较,得出超声产前诊断的优势。结果所有产妇均顺利产下婴儿,与超声产前诊断的对比,超声可以清晰的在产前诊断出胎儿肢体畸形情况,漏诊率仅1.67%(3),超声诊断的畸形可有足内翻、肢体缺失或增多、四肢短小等,超声诊断时仅在上述三种畸形中分别有一例为漏诊。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在妊娠早期发现畸形胎儿,诊断率高,特异性高,减少畸形胎儿的出生,应成为产妇产前检查的常规检查。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ACE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目的:AC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改变的相关研究已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研究报道得很多,但结果不一。本文就ACE基因结构多态性,ACE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系统相关的功能,并总结了ACE基因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康彩霞(综述);董昌武(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产科DIC13例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产科DIC处理方法。方法:对1998年1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3例产科DIC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产科DIC的主要诱发病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子痫前期、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等;祛除病因是根本的治疗方法;早期使用肝素抗凝、及时补充血容量及血液制品是阻止DIC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相关医务人员通力合作可提高DIC抢救成功率。结论: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要重点关注,早期诊断DIC是关键,及时祛除病因、选择性应用小剂量肝素,及时补充血容量及凝血因子、必要时果断地切除子宫是治疗DIC的重要环节,相关科室通力合作是DIC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郭清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攀援耳草总三萜酸含量

    目的: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用超声辅助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攀援耳草总三萜酸含量。结果表明:攀援耳草中总三萜酸的相对百分含量为2.827%,精密度实验RSD为2.05%;齐墩果酸对照品在0~100g/mL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113x-0.0177,相关系数R2=0.9991。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能为攀援耳草药用价值的开发及扩大资源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何可群;李相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葛根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中提取分离出的一种单体,属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药效明确,药理活性强,药理作用广泛。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葛根素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血脂、降血糖、增加脑血流量、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神经细胞、抗氧化、抗酒精中毒、调控骨代谢、降低眼压作用等。现就葛根素的药理作用作如下综述。

    作者:伟唯;江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番泻叶滴丸的成型工艺

    目的:确定番泻叶滴丸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硬度,外观,黏连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滴丸成型工艺的较优工艺条件。结果:确定工艺为:药物(番泻叶提取物)与基质(PEG4000与PEG6000的比例为1:2)以1:3比例混合均匀,90℃保温下倒入滴丸机中,以滴距5 cm滴入液体石蜡冷凝剂中,冷却,固化成丸。结论:通过上述试验确定的成型工艺合理,所制滴丸符合滴丸质量标准。

    作者:田凤;王艳萍;张琳;安娜;谢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刺玫果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况

    目的:刺玫果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含有大量的对人体有利的活性物质,对人体有益无害,其药理作用很广。本文对刺玫果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为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刺玫果提供依据,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韩竞;金哲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治分析

    闭合性腹部损伤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伤亡率高、早期诊断困难,如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处理,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笔者自1993年9月~2009年8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创伤76例,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康炳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于提高我国临床试验质量的探讨

    目的:保证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与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一直是临床试验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主要从临床试验的三个重要主体---药品监管者、研究者、申办者的角度对目前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进行探讨,以提升我国临床研究的质量。

    作者:齐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解析磷酸盐加药工程设计与运行

    目的:磷酸盐的加药装置主要是用来直接向汽包内加药的设备,能够在客观上减少工作步骤,降低一定的成本。对于磷酸盐加药装置而言,现阶段已经达到了一个技术的较高标准,主要表现为能够使汽包系统工作在佳的状态,不会过于迅速或者过于迟缓。另一方面,此种装置还可以有效的延长热力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原来不定期更换设备的情况。现阶段的磷酸盐加药工程需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节奏,在设计与运行方面需要一定的革新。

    作者:陈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五官超短波联合中频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60例分析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又有相同或相似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的总称。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运动障碍、关节区弹响等综合征,其治疗较为困难,且易复发。

    作者:邢攸军;余德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体会

    目的:临床研究关于局部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本文研究中将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近三年间收治的116例局麻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术后麻醉效果等其它手术指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含麻醉在内)实验组(50.4±8.1)min与对照组(78.3±7.9)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早期离床时间(2.5±1.4)h明显早于对照组(9.2±2.6)h;实验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其他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麻醉满意度同样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随访,实验组未出现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临床研究时在局麻状态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指征明显拓宽,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术后疼痛较轻,术后患者可尽早下床活动,明显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因此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姚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巧用橡皮筋预防无创呼吸机面罩漏气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越来越多应用于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病人,它可使部分患者免于气管插管,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策略能明显缩短了有创机械通气的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无创通气时通过呼吸机面罩与患者面部连接,而面罩与患者面部连接处难以做到完全密闭,尤其对于留置胃管的病人,带上面罩后气体易从面部与面罩连接处的间隙泄露,造成漏气。漏气量与吸呼切换延迟密切相关,漏气量越大切换延迟越多见。我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橡皮筋将胃管“之”形折叠捆扎成团置于面罩内,有效避免了漏气。

    作者:兰莫莉;钟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世界通过渗透系统控制药物释放的开发应用新进展

    控释药物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已被传统的用于扩展产品的生命周期,例如,通过将现有的需要每日多次给药的药物产品改进到每日一次的配方,保持超过通用名药的竞争优势[1][2]。虽然这一理论今天依然如此,而配制成控释系统的化合物的数量正在增加,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公认的诸如改进的系统生物利用度的优点,更有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例如,在所需范围内维持药物浓度,不暴露患者潜在的有毒或亚治疗水平),减少副作用和更好的患者依从性等[3][4][5]。从战略角度看,控释药物释放的商业和工业优势,除了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还包括专利的延伸,市场的拓展和产品的差异化。

    作者:刘天宇;王博妍;王博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