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海琴
目的:肌上皮癌又称为恶性肌上皮瘤,为一种几乎所有瘤细胞都向肌上皮细胞分化的涎腺肿瘤,特征为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并有转移的潜能[1]。本文对涎腺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作者:丁志鹃;吕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肾功不全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肾功不全患者32例,常规二维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获取左室射血分数。取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动态图像,分析计算各节段的左室短轴应变参数,将上述指标进行两组间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RF组EDV、ESV显著增大,EF减低(P<0.05)。RF组室壁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2D-STI作为一种新技术能客观、定量评价肾功不全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作者:巨兰;杨军;李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检测水平在小儿腹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腹泻病的155例患儿,根据病因分细菌性感染组、病毒性感染组和非感染性腹泻组,每组患儿分别采用快速hs-CRP测定与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WBC测定,观察其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155例小儿腹泻病例中,hs-CRP阳性率高于WBC阳性率(P<0.05)。其中细菌性感染组hs-CRP阳性率为88.23%;病毒性感染组阳性率为15.69%;消化不良及其他非感染性腹泻患儿阳性率为3.77%,细菌性感染组hs-CRP阳性率与病毒性感染组、其它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细菌感染性腹泻中,hs-CRP阳性率明显高于WBC阳性率(P<0.01)。结论:hs-CRP检测可以作为小儿腹泻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指标,能比WBC更早、更敏感地提示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减少临床误诊,避免抗生素滥用。
作者:刘春红;闵兆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我院收集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如严格限制液体量保持液体平衡、设计个体化透析方案、改善心功能等。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静滴,每天1次,7天1个疗程,连续应用1月。随访3月。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2周、治疗1月、及治疗后3月为时间点,在相应时间点留取晨起空腹血,提取血清-80℃冰箱保存备用,相应临床指标及时送我院化验室检查,收集临床数据。结果:IL-1、IL-6、IL-8、TGF-α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是升高的,应用生脉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尿毒症患者体内IL-1、IL-6、IL-8、TGF-α的浓度。同时血清白蛋白与IL-6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生脉注射液能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体内微炎症反应,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轻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
作者:侯存;杜晓娅;刘金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3月在我院全科门诊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364例糖尿病患者,观察其实行综合系统管理后血压、血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影响血糖因素等。结果:经过系统管理后,血压、血糖的控制情况明显好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运动、超重等不良因素也明显少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后,疗效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闫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肺疾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单药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有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MRC评分及SGR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较沙丁胺醇单药治疗,临床效果更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作者:孟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及增强显示急性阑尾炎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平扫与增强比较重合较高的征象包括阑尾外径增大,阑尾扩张积液,阑尾周围脂肪条纹征,阑尾结石。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史云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检测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浓度,评价血清胱抑素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患者82例,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在我院40例健康体检者做对比,分析两组人员的血清肌酐(Scr)、血肌酐(Scr)、内生肌酐(CCr)和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两组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ysC水平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有较高的准确性,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惠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对药用大豆磷脂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从技术改进内容、技术先进性和生产具体步骤等方面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生产药用大豆磷脂的工艺进行全面研究和阐述,对采用的设备工艺改进原因进行了相关说明。结果:采用先油脚浓缩后萃取再冷冻干燥工艺制得的大豆磷脂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生产的药用大豆磷脂工艺和产品质量稳定,可用于实际生产。
作者:朱立刚;常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酸碱平衡紊乱”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必修内容。这一章的教学难度较大,教师应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精心设计,从而化难为易;还要精心设计练习题,便于学生复习所学知识、锻练思维能力,教师也可从中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与纠偏,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杨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优化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转变护士观念,提高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认识,加强细节管理来落实基础护理。结果抓好基础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结论:基础护理体现护理工作的服务性,是提高全程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孙凤香;姜永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宋立群教授认为,膜性肾病的发生责之于脾胃功能的变化,故治疗上以补肾健脾,化湿泻浊,活血解毒为治疗大法,常选黄芪、党参以益气,焦术、茯苓以健脾,同时配合益肾填、活络化瘀之品,临床上屡获奇效。
作者:宋立群;沈泓昱;李慧;代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照观察儿科静脉留置针输液与普通静脉输液在穿刺次数、预防液体渗漏、导管堵塞等方面的优劣,比较有关指标有无差异,并总结有效的适用于儿科静脉输液的方法。方法:将我科2013年6月至8月开展的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168例中随机抽取89例患儿,与同期进行的普通头皮针输液210例中随机抽取的89例患儿,观察比较两种输液方式在穿刺次数、预防液体渗漏、导管脱落及静脉炎发生等方面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两者在血管穿刺总次数、预防液体渗漏、导管脱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静脉留置针组与普通输液组相比具有使用方便,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并且明显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及液体渗漏少的优点,有效预防导管脱落,值得普遍推广。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单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复发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要加强护理,减少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彭韫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乙醇浸提法对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进一步通过铁还原能力实验和羟自由基消除率实验测定陈皮中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陈皮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达到24.43%,铁还原能力试验表明,陈皮提取物的IC50值为1.354 mg/ml,羟自由基清除率实验表明,当陈皮黄酮提取物的浓度为4 mg/ml时,清除率达到82.56%,其IC50值为1.340mg/ml。并且黄酮类化合物的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
作者:张海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喜树是我国特有树种,到目前为止,已从喜树中分离得到几十种化合物,主要包括生物碱、鞣花酸衍生物、脂肪酸、黄酮、挥发性成分等几大类化合物。本文按照化合物结构类型进行了归纳,综述了该类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同时概述了这些成分的相关药理作用,以期为喜树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德曼;李春英;李朝;何新;施昆明;卢志成;赵春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讨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心理疏导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女性病人的心理状况,并且给予对应的心理疏导。结果:60例病人当中悲观失望的为41例(68.33%)、焦虑的为45例(75.00%)、人际关系敏感的为23例(38.33%),有16例病人表现为敌对偏执(26.67%),仅有10例病人心态较为稳定(16.67%)。通过积极的治疗与心理疏导,临床治愈39例,好转4例,病情恶化的为1例,治愈率达到了71.67%。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顾虑非常多,担负着沉重的思想压力,采用心理疏导配合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愈率,病人出院以后能够积极配合其家属的管理,坚持服用药品,其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作者:胡绍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HPLC法检查头孢呋辛酯胶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0.2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甲醇(62:3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8nm。结果:方法的专属性及耐用性良好;在头孢呋辛浓度为0.7545~15.09μg/ml范围内,进样浓度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有效检测头孢呋辛酯胶囊中的有关物质。
作者:胡玉庆;姜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在过去的五年中,生物制药行业已开始更加认真地寻求一次性使用技术为生物药物的商业化生产提供的潜力。这些技术的被引入有主要的优点,而生物药物的生产周转时间的减少,可导致产品成本的降低。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压疮又称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压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疡和坏死。压疮一旦发生,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浪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延长住院天数。
作者:阎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