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孟超

关键词:沙丁胺醇, 异丙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效果
摘要:#肺疾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单药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有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MRC评分及SGR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较沙丁胺醇单药治疗,临床效果更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体检者采血后皮下血肿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体检者采血后皮下血肿不良反应的影响,为临床参考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的30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人,观察组体检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体检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皮下血肿的发生率及体检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下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检者采血时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皮下血肿的形成,对提高体检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路倩;黄季;刘雪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双黄连泡腾片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泡腾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C18,20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15:85:1),检测波长为324nm,样品经甲醇处理进样。结果:进样量为0.3~1.8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的回收率达到99.68%,RSD(%)=0.74%≤3.0%。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无杂质干扰,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双黄连泡腾片中绿原酸含量测定。

    作者:王洪福;于海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苦瓜霜抗炎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苦瓜霜的抗炎作用。方法:观察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测定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踝关节周长;测定大鼠棉球肉芽肿重量;观察组胺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结果:苦瓜霜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明显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明显抑制组胺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苦瓜霜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作者:肖春莹;王志刚;连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硬膜外麻醉在65岁以上老年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在老年病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取相应节段行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为1-1.6%利多卡因或0.5%左布比卡因液。结果:58例病人无一例失败,均获得满意效果。3例低血压予麻黄素处理,12例心动过缓予阿托品处理,30例术中辅以镇痛镇静药,未发生呼吸循环抑制。结论:术前认真诊视病人,对择期手术病人,要求各项检查要完善,力求控制在正常范围,降低麻醉用药浓度,分次少量给药,控制好阻滞平面,严密监测,合理处理好麻醉及手术中并发症,为消除病人紧张情绪,术中辅以小剂量镇痛镇静药,充分供氧,维持SPO2正常。加强围术期监测,除心电监测外,严密观察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指导术中输血输液,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维持呼吸循环平稳,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应用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TRTE)应用在前列腺癌穿刺活检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9例经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高于正常值(0-4.4ng/ml)的患者(PSA为20到100之间者4例;大于100者25例),进行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判定其组织硬度及周围浸润情况,同时行穿刺活检取病理对照。结果:29例患者中按弹性评分5分法:1分者0例;2分者3例;3分者4例;4-5分者22例,穿刺活检后病理为前列腺增生病5例,前列腺癌24例。从以上数据显示TRTE对前列腺癌诊断的阳性率为75.8%,准确率为91.6%。结论: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穿刺活检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作者:赵连春;李竞;张立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家庭访视中常见问题及护理指导体会

    目的:了解新生儿家庭访视中常见问题,指导家长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提高新生儿的保健质量。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9月徐州市泉山区永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访视的316例新生儿访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访视中对家长进行指导。结果:母乳喂养率:61.7%。新生儿黄疸发生率较高,其次是面部湿疹、脐炎、红臀等。通过家庭访视,指导家长掌握了新生儿护理的正确方法,提高了预防保健意识。结论:护理人员在访视过程中宣传、指导新生儿家庭护理知识,可有效提高新生儿保健水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李永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宋立群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经验介绍

    宋立群教授认为,膜性肾病的发生责之于脾胃功能的变化,故治疗上以补肾健脾,化湿泻浊,活血解毒为治疗大法,常选黄芪、党参以益气,焦术、茯苓以健脾,同时配合益肾填、活络化瘀之品,临床上屡获奇效。

    作者:宋立群;沈泓昱;李慧;代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输液与普通静脉输液在89例儿科应用中的对照观察

    目的:对照观察儿科静脉留置针输液与普通静脉输液在穿刺次数、预防液体渗漏、导管堵塞等方面的优劣,比较有关指标有无差异,并总结有效的适用于儿科静脉输液的方法。方法:将我科2013年6月至8月开展的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168例中随机抽取89例患儿,与同期进行的普通头皮针输液210例中随机抽取的89例患儿,观察比较两种输液方式在穿刺次数、预防液体渗漏、导管脱落及静脉炎发生等方面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两者在血管穿刺总次数、预防液体渗漏、导管脱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静脉留置针组与普通输液组相比具有使用方便,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并且明显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及液体渗漏少的优点,有效预防导管脱落,值得普遍推广。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炎支原体碳源代谢的研究进展

    肺炎支原体(M. pneumonia,Mp)由于基因组小,其代谢网络包括了由129个酶催化完成的189个反应,因此其合成和分解代谢的能力差,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主要从外界摄取,在体外培养时培养基中包含了19种基本营养物质。本文通过近年来,对MP代谢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代谢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酶具有多种功能以及代谢产物的作用。

    作者:曹阳;张树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拟理肺温胆汤治疗岭南地区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应用体会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的高反应性[1]。主要表现为慢性刺激性干咳,尤以夜间发作性干咳多见,病程超过8周,有的患者甚至长达数年。咳嗽变异哮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智伟;张碧海;门九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情绪成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肿瘤科放疗患者焦虑情绪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分别于入院时、第一次放疗后、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评定焦虑情绪,分析患者心理状态,治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给予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结果: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情绪来源于自身经济条件、生活质量期望值、对肿瘤治疗手段的认知水平、近3年负性生活事件、家庭和睦状态。治疗后,干预组SAS评分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其的生活质量。

    作者:尹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陈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通过乙醇浸提法对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进一步通过铁还原能力实验和羟自由基消除率实验测定陈皮中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陈皮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达到24.43%,铁还原能力试验表明,陈皮提取物的IC50值为1.354 mg/ml,羟自由基清除率实验表明,当陈皮黄酮提取物的浓度为4 mg/ml时,清除率达到82.56%,其IC50值为1.340mg/ml。并且黄酮类化合物的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

    作者:张海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天灸治疗脏腑各系统疾病350例临床疗效探讨

    的临床疗效。结果:分析三年天灸治疗诸系统疾病线性统计图可知,治愈率与显效率逐年递增,过敏性疾病疗效较为显著,且就线图A点与C点样本均数与标准差统计可知,A点与C点比较:t=-0.697(P=0.001<0.01)两组有显著差异,可以认为三年连续天灸治愈率要高于一年。结论:不同系统疾病的疗效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天灸疗法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慢性疼痛均有较好疗效,且如能确保三年疗程,临床疗效会更佳。

    作者:廖珈;刘向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肺结核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服务的探索

    目的:提高患者对肺结核的认识,积极控制疾病传播,促进肺结核患者康复。方法:对患者实施一系列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知识宣教、心理疏导、饮食与活动指导及服药指导。结果: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保健意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健康教育是治疗肺结核的重要方法。

    作者:阚晓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苦杏仁与甜杏仁的鉴别研究

    杏仁有甜杏仁和苦杏仁之分,两者来源相近,功效类似,但甜杏仁较苦杏仁药力缓和,苦杏仁偏降气止咳,而甜杏仁偏于润肺止咳,故二者不可混淆使用。本文从来源、性状、功效、成分几个方面进行对比,总结二者的异同点,为杏仁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王玲波;徐文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头孢呋辛酯胶囊的有关物质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HPLC法检查头孢呋辛酯胶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0.2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甲醇(62:3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8nm。结果:方法的专属性及耐用性良好;在头孢呋辛浓度为0.7545~15.09μg/ml范围内,进样浓度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有效检测头孢呋辛酯胶囊中的有关物质。

    作者:胡玉庆;姜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肾内科病房24小时尿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24小时尿标本采集的合格率。方法: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讨论,制定改进预期目标,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优化工作流程,对实施前后标本合格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进后的标本合格率为91.02%,明显高于改进前的5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后的24小时尿标本收集流程更科学,采集更准确、及时,提高了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陈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喜树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喜树是我国特有树种,到目前为止,已从喜树中分离得到几十种化合物,主要包括生物碱、鞣花酸衍生物、脂肪酸、黄酮、挥发性成分等几大类化合物。本文按照化合物结构类型进行了归纳,综述了该类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同时概述了这些成分的相关药理作用,以期为喜树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德曼;李春英;李朝;何新;施昆明;卢志成;赵春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音乐电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音乐电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音乐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别。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电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元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明确目标,全面设计并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质量意识和质量监控手段,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云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