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香
粘片是材料粘附到药片冲头的表面,是药品生产中持续的和昂贵的问题,是药物产品配方设计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方法可以用来解决粘附问题和开发筛选方法。专家们也在寻求增加粘附的根本原因的基本认识和开发预测模型,更迅速地找到特定的粘附问题的解决方案。
作者:王博妍;刘天宇;王博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核心支柱。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作用良好,它有很好的耐受性,它可作为通用名药采用。但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往往必须对病人超越二甲双胍,以获得佳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作者:王亚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慢性盆腔炎在妇产科临床中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116位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即盆腔炎汤治疗组与安西林加甲硝唑对照组,人数均为58人,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检查指标、体征以及症状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的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盆腔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加常规西药组与单用常规西药组相比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晨峰异常相关心肌缺血疗效有无差异性。方法:选取2012-6至2013-5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确诊为冠心病且合并高血压晨峰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通心络组,常规治疗组予常规西药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的发生次数和时间。结果:通心络组较常规治疗组相比晨峰异常相关心肌缺血发生率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42)。结论:通心络胶囊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晨峰异常相关心肌缺血方面有一定疗效。
作者:郭娟;李佐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我院收集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如严格限制液体量保持液体平衡、设计个体化透析方案、改善心功能等。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静滴,每天1次,7天1个疗程,连续应用1月。随访3月。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2周、治疗1月、及治疗后3月为时间点,在相应时间点留取晨起空腹血,提取血清-80℃冰箱保存备用,相应临床指标及时送我院化验室检查,收集临床数据。结果:IL-1、IL-6、IL-8、TGF-α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是升高的,应用生脉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尿毒症患者体内IL-1、IL-6、IL-8、TGF-α的浓度。同时血清白蛋白与IL-6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生脉注射液能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体内微炎症反应,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轻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
作者:侯存;杜晓娅;刘金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用舒血宁治疗,对照组用脉络宁治疗。疗程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蒋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主要总结了高效液相色谱中确定死时间的经验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中死时间是重要的基础参数,在进行色谱条件优化及定性鉴定时均应考察。在方法学研究中,死时间的确定使杂质检验的符合性判断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吴雨川;于新颖;刘天扬;白政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与联合输尿管封堵取石导管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157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联合应用输尿管封堵取石导管甲组41例,未应用乙组1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上移率、结石一次清除率、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甲、乙两组结石上移率4.8%(2/41)和16.3%(19/116)、结石一次清除率分别为92.7%(38/41)和81.9%95/116)、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5±3)min和(45±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4.5±0.5)d和(4.3±0.5)d、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4/41)和8.62%(10/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联合输尿管封堵取石导管比单纯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能显著减少术中结石上移、提高结石清除率、不增加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进军;叶琼香;汪训保;徐军;王智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照观察儿科静脉留置针输液与普通静脉输液在穿刺次数、预防液体渗漏、导管堵塞等方面的优劣,比较有关指标有无差异,并总结有效的适用于儿科静脉输液的方法。方法:将我科2013年6月至8月开展的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168例中随机抽取89例患儿,与同期进行的普通头皮针输液210例中随机抽取的89例患儿,观察比较两种输液方式在穿刺次数、预防液体渗漏、导管脱落及静脉炎发生等方面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两者在血管穿刺总次数、预防液体渗漏、导管脱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静脉留置针组与普通输液组相比具有使用方便,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并且明显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及液体渗漏少的优点,有效预防导管脱落,值得普遍推广。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过渡到一次性使用技术对生物制药的应用往往是破坏性的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了。然而,随着生物制药业不断看到整合这些技术已被证明的益处,并在某些情况下,会完全过渡到将它们的在上游发生的模式转变进入下游的方式。
作者:杨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临床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资料回顾分析,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策略。方法: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各类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7266人次输血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5人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76%,主要表现为过敏及发热反应,其中过敏反应33人次,占60%,以输注血浆引起为主,发热反应20人次,占36.36%,以输注悬浮红细胞引起为主,其他反应2人次,占3.64%。结论:重视科学合理用血及输血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姜学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优化虎眼万年青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选用乙醇为提取溶剂,以总皂苷含量为指标,运用单因素实验对虎眼万年青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虎眼万年青总皂苷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80%乙醇以1:15固液比,在70℃水浴下提取3次,每次3h。结论:优化虎眼万年青总皂苷的提取工艺,为其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邹翔;林淋;曲中原;王超;刘影;季宇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管结石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127例结石直径大于10mm的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四组,SEST+EPBD组33例,先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切开范围小于乳头肌三分之一),然后球囊扩张,再碎石取石;EPBD+SEST组32例,先行球囊扩张术,再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再碎石取石;EST组32例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大切开(切开范围大于乳头肌三分之二)取石;EPBD组30例行球囊扩张碎石取石。比较四组的疗效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SEST+EPBD组术后结石取净率为93.93%(31/33),EPBD+SEST组为93.75%(30/32),EST组为96.77%(30/31),EPBD组为67.67%(20/30),EPBD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ST+EPBD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45%,EPBD+SEST组为10%,EST组6.67%,EPBD组为21.42%,EPBD组与其他三组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EST与EPBD联合治疗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以有效降低经内镜治疗胆管结石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峰玉;袁莉;纪瑞霞;梁玉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压疮又称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压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疡和坏死。压疮一旦发生,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浪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延长住院天数。
作者:阎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24小时尿标本采集的合格率。方法: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讨论,制定改进预期目标,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优化工作流程,对实施前后标本合格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进后的标本合格率为91.02%,明显高于改进前的5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后的24小时尿标本收集流程更科学,采集更准确、及时,提高了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陈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对药用大豆磷脂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从技术改进内容、技术先进性和生产具体步骤等方面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生产药用大豆磷脂的工艺进行全面研究和阐述,对采用的设备工艺改进原因进行了相关说明。结果:采用先油脚浓缩后萃取再冷冻干燥工艺制得的大豆磷脂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生产的药用大豆磷脂工艺和产品质量稳定,可用于实际生产。
作者:朱立刚;常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体检者采血后皮下血肿不良反应的影响,为临床参考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的30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人,观察组体检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体检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皮下血肿的发生率及体检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下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检者采血时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皮下血肿的形成,对提高体检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路倩;黄季;刘雪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苦瓜霜的抗炎作用。方法:观察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测定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踝关节周长;测定大鼠棉球肉芽肿重量;观察组胺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结果:苦瓜霜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明显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明显抑制组胺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苦瓜霜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作者:肖春莹;王志刚;连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喜树是我国特有树种,到目前为止,已从喜树中分离得到几十种化合物,主要包括生物碱、鞣花酸衍生物、脂肪酸、黄酮、挥发性成分等几大类化合物。本文按照化合物结构类型进行了归纳,综述了该类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同时概述了这些成分的相关药理作用,以期为喜树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德曼;李春英;李朝;何新;施昆明;卢志成;赵春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将薄膜包衣和喷雾干燥等多种技术应用于流化床喷雾制粒,阐述了清开灵颗粒流化床喷雾制粒过程控制中多参量的考察与应用,对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多种技术措施综合应用于流化床喷雾制粒。
作者:邢继芳;何书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