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体检者采血后皮下血肿的影响

路倩;黄季;刘雪红

关键词:护理干预, 体检者采血, 皮下血肿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体检者采血后皮下血肿不良反应的影响,为临床参考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的30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人,观察组体检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体检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皮下血肿的发生率及体检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下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检者采血时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皮下血肿的形成,对提高体检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苦参中三种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大孔树脂在吸附苦参总碱及分离苦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的研究中有显著的特点,本文就近10年文献作一概述,以期对今后的工艺研究中有所帮助。

    作者:徐铭泽;于喜水;金哲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滤过治疗48例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并发皮肤瘙痒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并发皮肤瘙痒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患者皮肤瘙痒缓解程度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有效率和临床护理满意度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结论:对血滤和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病人的皮肤瘙痒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认知护理、行为护理及药物饮食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立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用舒血宁治疗,对照组用脉络宁治疗。疗程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蒋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骨关节炎软骨组织退变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OA有明确的致病原因,如创伤、炎性关节病、先天性或发育性骨关节病、代谢性或内分泌性疾病等;原发性OA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年龄增长、过度使用、损伤、肥胖、遗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然而,OA分子作用机制是复杂的,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治疗。

    作者:鲜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甲状腺激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T3、TT4、TSH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住院2型糖尿病的患者202例,测定患者血清空腹血糖、三碘甲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83例血清做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TT3、TSH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4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高血糖与空腹低血糖组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浓度水平,对评估此类病人的病情以及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跃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胃管新固定法的临床效果观察及更换时间对比分析

    目的:为了减轻病人痛苦,节约成本,减轻护士工作量,对胃管新固定方法的更换时间做了观察和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3年11月入住我科留置胃管的患者151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新的固定方法。实验组48h更换一次固定材料,对照组24h更换一次,并对两组的脱管率及皮肤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的固定效果与皮肤刺激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新方法固定胃管牢固,对皮肤刺激小,不仅能有效降低脱管率,减轻病人痛苦,还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推广。

    作者:颜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动物类中药抗血栓作用研究进展

    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有关动物类中药抗血栓作用文献,总结动物类中药抗血栓的药物情况、有效成分及分离提取方法、抗血栓机制,为科研机构及临床继续开发动物类中药提供依据。

    作者:张晨曦;于海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成药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的合理应用

    痔疮是指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又名痔、痔核、痔病、痔疾等。临床上痔疮又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它是慢性肛肠疾病中的一种。该病的发病原因很多,久坐久站、饮食不节、遗传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痔疮。痔疮是一高发病率的疾病,由于病后心理因素、羞于启齿或不屑于治疗,患者大都没有及时医治,痔疮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我国古代就有“十人九痔”的说法,加之其又是一种不可根治且易复发的疾病,就使该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显出市场潜能。

    作者:滕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更正声明

    发表于年第期《黑龙江医药》的文章《炎琥宁针治疗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中表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比较,Ⅰ组显效例数应为例。因勘校错误特向作者致歉。

    作者:黑龙江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黑龙江省医药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黑龙江省的制药工业具有辉煌的历史,在本世纪初期作为黑龙江省的传统优势产业曾经一度跻身于全国医药行业的前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产品科技含量低、粗放式经营管理、企业呈小散乱分布等弊端逐渐显现,造成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经济效益大幅滑坡。本文从产业布局、资源配置、政府扶持等多个角度,分析了黑龙江省2005年至2012年间的医药产业相关历史数据,深层次探讨了黑龙江省医药工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黑龙江省医药工业发展提出建议。

    作者:谭宏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陈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通过乙醇浸提法对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进一步通过铁还原能力实验和羟自由基消除率实验测定陈皮中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陈皮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达到24.43%,铁还原能力试验表明,陈皮提取物的IC50值为1.354 mg/ml,羟自由基清除率实验表明,当陈皮黄酮提取物的浓度为4 mg/ml时,清除率达到82.56%,其IC50值为1.340mg/ml。并且黄酮类化合物的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

    作者:张海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科室分布及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

    肺炎克雷伯菌(KPN)广泛分布于各种环境,通常携带于人体皮肤、鼻咽部、肠道等,随着抗菌药物大量使用,肺炎克雷伯菌(KPN)目前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耐药性日趋严重[1],我院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实行)》的通知,制定相关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李春香;孙冰梅;纪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48例对胎膜早破产妇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胎膜早破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特殊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妇的剖宫产率、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降低,孕妇的产后出血量也明显减少,新生儿平均体重显著增加。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胎膜早破产妇的总体母婴健康水平,改善母婴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大黄附子汤灌肠治疗慢性肾衰及护理体会

    我科自2005年2月~2012年12月共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病人36例,应用大黄附子汤灌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中医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利红;魏文先;况晓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流化喷雾制粒技术在清开灵颗粒制剂中的应用

    将薄膜包衣和喷雾干燥等多种技术应用于流化床喷雾制粒,阐述了清开灵颗粒流化床喷雾制粒过程控制中多参量的考察与应用,对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多种技术措施综合应用于流化床喷雾制粒。

    作者:邢继芳;何书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应用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TRTE)应用在前列腺癌穿刺活检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9例经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高于正常值(0-4.4ng/ml)的患者(PSA为20到100之间者4例;大于100者25例),进行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判定其组织硬度及周围浸润情况,同时行穿刺活检取病理对照。结果:29例患者中按弹性评分5分法:1分者0例;2分者3例;3分者4例;4-5分者22例,穿刺活检后病理为前列腺增生病5例,前列腺癌24例。从以上数据显示TRTE对前列腺癌诊断的阳性率为75.8%,准确率为91.6%。结论: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穿刺活检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作者:赵连春;李竞;张立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改变湿化管道连接方式对降低气道阻力的作用

    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如果对人工气道湿化不够,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形成痰痂,引起气道堵塞,对肺功能将造成一定的损害,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临床上常用一次性注射器连接头皮针置入人工气道内湿化;将一次性氧管鼻塞处剪掉连接头皮针软管置入人工气道内吸氧。根据Hagen-Poiseuille方程:△P=V×8× n×L/π×r4,△P代表管道两端压力差,V代表气体流速,n代表气体的粘滞系数,L代表管道长度,r代表管道半径。在驱动压不变时,管道内径变细将导致流速降低。将上述两根管道合二为一,可降低气道阻力。

    作者:兰莫莉;钟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涎腺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目的:肌上皮癌又称为恶性肌上皮瘤,为一种几乎所有瘤细胞都向肌上皮细胞分化的涎腺肿瘤,特征为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并有转移的潜能[1]。本文对涎腺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作者:丁志鹃;吕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首乌旱莲滴丸中葡萄糖苷的含量

    目的: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首乌旱莲滴丸中葡萄糖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流动相选用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本品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X=99.6%,RSD%=1.75%。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制剂质量。

    作者:孙大雨;王德民;王彦波;张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体检者采血后皮下血肿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体检者采血后皮下血肿不良反应的影响,为临床参考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的30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人,观察组体检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体检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皮下血肿的发生率及体检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下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检者采血时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皮下血肿的形成,对提高体检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路倩;黄季;刘雪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