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晓梅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与辨别精细解剖结构,失血少及术后康复快等优势,在外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腹腔镜手术不同于开放手术,是利用二氧化碳气腹和脏器的重力作用来暴露手术野,术中必须使病人处于术野较好的特殊体位方可使手术野充分暴露。除了良好的手术野显露,手术体位摆放应设法减轻或消除机体各着力点在体位变化后所承受的异常压力,以及体位垫、约束带等对大血管、神经等组织可能造成的压迫。因此,体位摆放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我院2011年至2012年做的623例腔镜手术的体位摆放,与大家交流。
作者:徐爱红;王戈;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乙醇浸提法对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进一步通过铁还原能力实验和羟自由基消除率实验测定陈皮中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陈皮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达到24.43%,铁还原能力试验表明,陈皮提取物的IC50值为1.354 mg/ml,羟自由基清除率实验表明,当陈皮黄酮提取物的浓度为4 mg/ml时,清除率达到82.56%,其IC50值为1.340mg/ml。并且黄酮类化合物的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
作者:张海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神经外科(Neurosurgery)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
作者:马雪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大孔树脂在吸附苦参总碱及分离苦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的研究中有显著的特点,本文就近10年文献作一概述,以期对今后的工艺研究中有所帮助。
作者:徐铭泽;于喜水;金哲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自然环境中超过99%的微生物不能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纯培养,这大大限制了人类认识微生物世界的视野。宏基因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是通过直接提取环境中全部微生物的总基因组DNA并克隆到合适的可培养微生物宿主中来筛选目的基因的新方法。它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土壤、海洋、人体医学等各个领域,从发酵工艺到生物能源再到环境治理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都起到突出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宏基因组学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旨在说明宏基因组技术可以获得难以人工培养的微生物基因组信息,这使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环境中微生物资源多样性的认识,并使其极大的为人类有效开发利用。
作者:张冰;崔岱宗;赵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人参皂苷Rg3作为传统中药人参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转移复发的一类中药新药参一胶囊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从人参皂苷Rg3对胃癌、肺癌、肠癌、乳腺癌、肝癌等不同肿瘤的作用,以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肿瘤耐药作用、影响肿瘤信号传导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患者免疫能力等方面,对其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粘片是材料粘附到药片冲头的表面,是药品生产中持续的和昂贵的问题,是药物产品配方设计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方法可以用来解决粘附问题和开发筛选方法。专家们也在寻求增加粘附的根本原因的基本认识和开发预测模型,更迅速地找到特定的粘附问题的解决方案。
作者:王博妍;刘天宇;王博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检测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浓度,评价血清胱抑素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患者82例,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在我院40例健康体检者做对比,分析两组人员的血清肌酐(Scr)、血肌酐(Scr)、内生肌酐(CCr)和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两组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ysC水平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有较高的准确性,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惠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用舒血宁治疗,对照组用脉络宁治疗。疗程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蒋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管结石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127例结石直径大于10mm的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四组,SEST+EPBD组33例,先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切开范围小于乳头肌三分之一),然后球囊扩张,再碎石取石;EPBD+SEST组32例,先行球囊扩张术,再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再碎石取石;EST组32例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大切开(切开范围大于乳头肌三分之二)取石;EPBD组30例行球囊扩张碎石取石。比较四组的疗效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SEST+EPBD组术后结石取净率为93.93%(31/33),EPBD+SEST组为93.75%(30/32),EST组为96.77%(30/31),EPBD组为67.67%(20/30),EPBD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ST+EPBD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45%,EPBD+SEST组为10%,EST组6.67%,EPBD组为21.42%,EPBD组与其他三组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EST与EPBD联合治疗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以有效降低经内镜治疗胆管结石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峰玉;袁莉;纪瑞霞;梁玉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保守治疗的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7例)仅采用单一的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n=27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和盆腔包块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4.1%)(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β-HCG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阴道停止流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方慧;全启花;梁莉;伍世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HPLC法检查头孢呋辛酯胶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0.2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甲醇(62:3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8nm。结果:方法的专属性及耐用性良好;在头孢呋辛浓度为0.7545~15.09μg/ml范围内,进样浓度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有效检测头孢呋辛酯胶囊中的有关物质。
作者:胡玉庆;姜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加常规西药组与单用常规西药组相比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晨峰异常相关心肌缺血疗效有无差异性。方法:选取2012-6至2013-5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确诊为冠心病且合并高血压晨峰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通心络组,常规治疗组予常规西药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的发生次数和时间。结果:通心络组较常规治疗组相比晨峰异常相关心肌缺血发生率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42)。结论:通心络胶囊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晨峰异常相关心肌缺血方面有一定疗效。
作者:郭娟;李佐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24小时尿标本采集的合格率。方法: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讨论,制定改进预期目标,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优化工作流程,对实施前后标本合格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进后的标本合格率为91.02%,明显高于改进前的5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后的24小时尿标本收集流程更科学,采集更准确、及时,提高了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陈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发表于年第期《黑龙江医药》的文章《炎琥宁针治疗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中表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比较,Ⅰ组显效例数应为例。因勘校错误特向作者致歉。
作者:黑龙江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黑龙江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截至2013年12月31日,合计对省内48家药品生产企业组织实施了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本文对检查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企业在实施新修订药品GMP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者:李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银纳米粒子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对生物可能存在的毒性及潜在的毒性也更多的受到关注;斑马鱼胚胎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作为脊椎动物模型经常在毒理学实验的研究。本文就银纳米粒子对斑马鱼胚胎的毒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珊珊;张硕;曹秀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对天然药物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检测方法作一综述,天然药物中生物碱的存在形式为盐和游离生物碱,所以通常选用无机酸水进行生物碱提取,将有机酸盐生物碱置换成无机酸盐生物碱,进而增加生物碱的溶解度;游离生物碱或其盐均可溶于甲醇、乙醇,可用醇回流加热提取或超声波醇提法;而且很多生物碱尤其是游离型生物碱都是亲脂性的,故可用CH3Cl、C6H6及CH2Cl2等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游离生物碱。提取得到的多是各生物碱的混合物,根据生物碱类别、碱性强弱、溶解度差异、生物碱特殊官能团等对生物碱混合物进行分离。然后对分离出的单体进行检识。
作者:刘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一线治疗方案治疗艾滋病的疗效,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施多宁(EFV组)和克力芝(LPV/r组),分别在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基础上加用EFV和LPV/r,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CD4+T细胞计数,免疫学有效率、用药及病毒载量情况。结果:EFV组和LPV/r组治疗后的CD4+T细胞计数为(272.3±76.0)×106L和(264.6±65.8)×106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免疫有效率、换药及病毒载量情况亦无差异(P>0.05);LPV/r组的皮疹发生率低于EFV组(P<0.05)。结论:AZT+3TC+EFV方案与AZT+3TC+LPV/r方案治疗艾滋病的效果相当,但后者的不良反应较低。
作者:杨欣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在老年病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取相应节段行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为1-1.6%利多卡因或0.5%左布比卡因液。结果:58例病人无一例失败,均获得满意效果。3例低血压予麻黄素处理,12例心动过缓予阿托品处理,30例术中辅以镇痛镇静药,未发生呼吸循环抑制。结论:术前认真诊视病人,对择期手术病人,要求各项检查要完善,力求控制在正常范围,降低麻醉用药浓度,分次少量给药,控制好阻滞平面,严密监测,合理处理好麻醉及手术中并发症,为消除病人紧张情绪,术中辅以小剂量镇痛镇静药,充分供氧,维持SPO2正常。加强围术期监测,除心电监测外,严密观察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指导术中输血输液,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维持呼吸循环平稳,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