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雪峰
目的:肌上皮癌又称为恶性肌上皮瘤,为一种几乎所有瘤细胞都向肌上皮细胞分化的涎腺肿瘤,特征为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并有转移的潜能[1]。本文对涎腺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作者:丁志鹃;吕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牛磺酸(Taurine,Tau)对缺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中活性氧(ROS)及ERK1/2通路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PASMCs,选用第2-5代用于实验。Tau给药浓度80 mmol·L-1,作用时间24 h。实验分组为:1、常氧组2、常氧+Tau组3、缺氧组4、缺氧+Tau组。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含量,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结果:与常氧组比较,常氧+Tau组中ROS含量没有显著性变化;缺氧组中ROS显著上升,Tau可逆转缺氧诱导的ROS上升。Tau可以逆转缺氧诱导的ERK1/2磷酸化。结论:Tau可维持正常的PASMCs中ROS水平,并且抑制缺氧诱导的ERK1/2磷酸化。
作者:孙鹏;武文强;赵金凤;王晋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加常规西药组与单用常规西药组相比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晨峰异常相关心肌缺血疗效有无差异性。方法:选取2012-6至2013-5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确诊为冠心病且合并高血压晨峰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通心络组,常规治疗组予常规西药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的发生次数和时间。结果:通心络组较常规治疗组相比晨峰异常相关心肌缺血发生率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42)。结论:通心络胶囊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晨峰异常相关心肌缺血方面有一定疗效。
作者:郭娟;李佐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培训考核提高新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方法:组织新护士理论学习、模拟培训、科室培训、随机考核等方法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结果:护士的护理操作技术技能明显提高,护患沟通能力、工作协调能力、应急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新护士护理操作技能的提高,对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静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人参皂苷Rg3作为传统中药人参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转移复发的一类中药新药参一胶囊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从人参皂苷Rg3对胃癌、肺癌、肠癌、乳腺癌、肝癌等不同肿瘤的作用,以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肿瘤耐药作用、影响肿瘤信号传导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患者免疫能力等方面,对其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大孔树脂在吸附苦参总碱及分离苦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的研究中有显著的特点,本文就近10年文献作一概述,以期对今后的工艺研究中有所帮助。
作者:徐铭泽;于喜水;金哲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管结石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127例结石直径大于10mm的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四组,SEST+EPBD组33例,先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切开范围小于乳头肌三分之一),然后球囊扩张,再碎石取石;EPBD+SEST组32例,先行球囊扩张术,再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再碎石取石;EST组32例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大切开(切开范围大于乳头肌三分之二)取石;EPBD组30例行球囊扩张碎石取石。比较四组的疗效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SEST+EPBD组术后结石取净率为93.93%(31/33),EPBD+SEST组为93.75%(30/32),EST组为96.77%(30/31),EPBD组为67.67%(20/30),EPBD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ST+EPBD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45%,EPBD+SEST组为10%,EST组6.67%,EPBD组为21.42%,EPBD组与其他三组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EST与EPBD联合治疗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以有效降低经内镜治疗胆管结石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峰玉;袁莉;纪瑞霞;梁玉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核心支柱。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作用良好,它有很好的耐受性,它可作为通用名药采用。但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往往必须对病人超越二甲双胍,以获得佳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作者:王亚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右归丸加味治疗老年妇女尿道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25例患者应用中药治疗两个疗程以上,观察患者尿路刺激症状及排尿情况,确定治疗效果。结果:治愈11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结论:中药右归丸加味治疗老年妇女尿道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书莲;邢继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泡腾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C18,20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15:85:1),检测波长为324nm,样品经甲醇处理进样。结果:进样量为0.3~1.8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的回收率达到99.68%,RSD(%)=0.74%≤3.0%。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无杂质干扰,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双黄连泡腾片中绿原酸含量测定。
作者:王洪福;于海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宋立群教授认为,膜性肾病的发生责之于脾胃功能的变化,故治疗上以补肾健脾,化湿泻浊,活血解毒为治疗大法,常选黄芪、党参以益气,焦术、茯苓以健脾,同时配合益肾填、活络化瘀之品,临床上屡获奇效。
作者:宋立群;沈泓昱;李慧;代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6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治疗护理干预措施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过临床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48例患者痊愈出院,19例出现不同程度功能缺失,2例老年患者因合并高血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死亡。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及时正确治疗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病情,提高愈合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佟爱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葡萄糖酸钠原料药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B-624毛细管色谱柱(30m×0.32mm)、顶空进样法,以FID检测。结果:乙醇、丙酮均在1~2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96.1%,RSD分别为2.0%、1.7%。结论:所建立方法专属性好,简便准确,可用于葡萄糖酸钠原料药残留溶剂的限度检查。
作者:汪麟;刘立群;白政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对肝纤维化大鼠纤维连接蛋白(FN)和a-平滑肌动蛋白(a-SM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复合法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实验动物模型肝脏中FN、a-SMA表达的情况。结果:柴胡桂枝汤可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FN、a-SMA的表达,中药中等浓度组FN和a-SM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柴胡桂枝汤能够有效的控制纤维化肝脏中FN、a-SMA的高表达,抑制HSC活化,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李林蔚;周景华;刘华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家庭访视中常见问题,指导家长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提高新生儿的保健质量。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9月徐州市泉山区永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访视的316例新生儿访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访视中对家长进行指导。结果:母乳喂养率:61.7%。新生儿黄疸发生率较高,其次是面部湿疹、脐炎、红臀等。通过家庭访视,指导家长掌握了新生儿护理的正确方法,提高了预防保健意识。结论:护理人员在访视过程中宣传、指导新生儿家庭护理知识,可有效提高新生儿保健水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李永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家庭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及护理方法基本相同,而家庭康复组出院后由护士指导家庭成员早期参与康复训练;对照组出院后为常规康复训练和出院指导,未制订详细的家庭康复治疗汁划,无康复治疗师的定期指导。分别与出院时及出院后家庭康复治疗3个月、6个月测评患者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和日常生活行动能力(ADL)(采用Barthel指数)。
作者:张素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压疮又称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压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疡和坏死。压疮一旦发生,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浪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延长住院天数。
作者:阎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药粉碎主要是借助机械力将大块固体药材变成适用程度的固体颗粒,以增大表面积的操作过程。由于大块的固体药物(或中草药的根、茎、叶和果子等)无法直接制成制剂,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必须进行粉碎操作获得一定大小的固体颗粒来保证所制药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因此药物粉碎是中药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单元操作。
作者:田利英;田子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1例,1疗程为10天,观察2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19%,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李淑芸;刘悦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绿茶中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癌的功效。由于EGCG的安全性、廉价性、高效性等众多优点,使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EGCG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和作用机制。
作者:李朝;赵春建;刘帅华;刘德曼;施昆明;李春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