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苦参中三种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徐铭泽;于喜水;金哲雄

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氧化槐果碱
摘要:大孔树脂在吸附苦参总碱及分离苦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的研究中有显著的特点,本文就近10年文献作一概述,以期对今后的工艺研究中有所帮助。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留置针输液与普通静脉输液在89例儿科应用中的对照观察

    目的:对照观察儿科静脉留置针输液与普通静脉输液在穿刺次数、预防液体渗漏、导管堵塞等方面的优劣,比较有关指标有无差异,并总结有效的适用于儿科静脉输液的方法。方法:将我科2013年6月至8月开展的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168例中随机抽取89例患儿,与同期进行的普通头皮针输液210例中随机抽取的89例患儿,观察比较两种输液方式在穿刺次数、预防液体渗漏、导管脱落及静脉炎发生等方面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两者在血管穿刺总次数、预防液体渗漏、导管脱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静脉留置针组与普通输液组相比具有使用方便,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并且明显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及液体渗漏少的优点,有效预防导管脱落,值得普遍推广。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查葡萄糖酸钠中残留溶剂

    目的:建立葡萄糖酸钠原料药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B-624毛细管色谱柱(30m×0.32mm)、顶空进样法,以FID检测。结果:乙醇、丙酮均在1~2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96.1%,RSD分别为2.0%、1.7%。结论:所建立方法专属性好,简便准确,可用于葡萄糖酸钠原料药残留溶剂的限度检查。

    作者:汪麟;刘立群;白政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常用灭菌方法

    目的:研究常用灭菌方法的应用范围,使之更合理的发挥作用。方法:针对目前药品检验机构所用的灭菌方法和灭菌设备,分析其灭菌方法和原理,介绍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操作中的要点。结果:研究内容有助于消毒灭菌的选择与操作。结论:根据实践中的经验,阐述实际操作中的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分析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提出个人意见。

    作者:田胜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肺疾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单药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有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MRC评分及SGR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较沙丁胺醇单药治疗,临床效果更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作者:孟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迷迭香酸的研究现状

    迷迭香酸属酚酸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活性,因此如何提高其提取率、纯度并建立快速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迷迭香酸的提取分离、定量分析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迷迭香酸生产和应用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作者:贾佳;许璟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产前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临床观察和护理对于临产前胎儿宫内窘迫的影响,积极探索预防和护理的办法,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通过对我院79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记录胎儿窘迫发生时间、羊水性状、胎心率,观察产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相比于正常新生儿,有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较低,且窒息发生率较高。结论:临产前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可有效降低围生期新生儿的胎儿宫内窘迫的病死率,对于预防和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燕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神经外科治疗的主要疾病和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

    神经外科(Neurosurgery)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

    作者:马雪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保守治疗的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7例)仅采用单一的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n=27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和盆腔包块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4.1%)(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β-HCG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阴道停止流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方慧;全启花;梁莉;伍世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围术期的护理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据统计[1],全世界肝癌年发患者62万,年死亡60万,80%的患者确诊时已经属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而经肝动脉化疗及栓塞治疗(TACE)是经皮穿刺股动脉,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插入到肝固有动脉或其分支,注射抗肿瘤药物或栓塞剂,疗效可靠,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三年生存率,已经成为肝癌非手术疗法中首选的方法[2]。TACE是一种创伤性的非外科手术治疗,应做好围术期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5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TACE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

    作者:陈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1例,1疗程为10天,观察2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19%,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李淑芸;刘悦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动物类中药抗血栓作用研究进展

    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有关动物类中药抗血栓作用文献,总结动物类中药抗血栓的药物情况、有效成分及分离提取方法、抗血栓机制,为科研机构及临床继续开发动物类中药提供依据。

    作者:张晨曦;于海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提高新护士护理操作技能的探讨

    目的:通过培训考核提高新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方法:组织新护士理论学习、模拟培训、科室培训、随机考核等方法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结果:护士的护理操作技术技能明显提高,护患沟通能力、工作协调能力、应急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新护士护理操作技能的提高,对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静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3月在我院全科门诊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364例糖尿病患者,观察其实行综合系统管理后血压、血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影响血糖因素等。结果:经过系统管理后,血压、血糖的控制情况明显好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运动、超重等不良因素也明显少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后,疗效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闫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世界一次性使用技术在生物制药生产中的应用新进展

    在过去的五年中,生物制药行业已开始更加认真地寻求一次性使用技术为生物药物的商业化生产提供的潜力。这些技术的被引入有主要的优点,而生物药物的生产周转时间的减少,可导致产品成本的降低。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UPLC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是基于小颗粒填料的液相色谱技术。本文对UPLC的原理,小颗粒填料技术以及近年来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赵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肾内科病房24小时尿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24小时尿标本采集的合格率。方法: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讨论,制定改进预期目标,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优化工作流程,对实施前后标本合格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进后的标本合格率为91.02%,明显高于改进前的5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后的24小时尿标本收集流程更科学,采集更准确、及时,提高了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陈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现场辨别疑似假劣药品的几点体会

    为提高监管效率,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个人工作的实际,现就监督检查现场如何发现疑似假劣药品,浅谈笔者的几点体会,与同道们共同探讨。

    作者:田胜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陈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通过乙醇浸提法对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进一步通过铁还原能力实验和羟自由基消除率实验测定陈皮中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陈皮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达到24.43%,铁还原能力试验表明,陈皮提取物的IC50值为1.354 mg/ml,羟自由基清除率实验表明,当陈皮黄酮提取物的浓度为4 mg/ml时,清除率达到82.56%,其IC50值为1.340mg/ml。并且黄酮类化合物的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

    作者:张海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胃管新固定法的临床效果观察及更换时间对比分析

    目的:为了减轻病人痛苦,节约成本,减轻护士工作量,对胃管新固定方法的更换时间做了观察和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3年11月入住我科留置胃管的患者151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新的固定方法。实验组48h更换一次固定材料,对照组24h更换一次,并对两组的脱管率及皮肤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的固定效果与皮肤刺激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新方法固定胃管牢固,对皮肤刺激小,不仅能有效降低脱管率,减轻病人痛苦,还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推广。

    作者:颜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议企业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生的管理与评价

    顶岗实习生既是企业的准员工,同时又属于在校生。顶岗实习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深入企业,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却因为其特定身份,为校企双方管理增加很大难度。文中从企业角度,应该努力探索适宜的管理与评价方法,配合高职院校做好顶岗实习生管理。

    作者:关成山;周永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