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J管在上尿路结石手术应用中的常见并发症分析

陈洪波;黄明;罗建华;陈恩;饶婷

关键词:双J管, 并发症, 上尿路结石手术
摘要:目的:分析上尿路结石手术中留置双J管出现并发症的成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304例上尿路结石手术留置双J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4例患者中出现尿路刺激症状36例;活动后肉眼血尿42例;拔除导尿管后发热2例;双J管表面结晶结石18侧.结论:上尿路结石手术中留置双J管出现的并发症通过积极治疗可避免或减轻.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气管插管吸痰治疗小婴儿重症肺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气管插管吸痰对小婴儿重症肺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小婴儿重症肺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儿80例随机分为nCPAP+气管插管吸痰组(A组)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组(B组)各4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对A组采用nCPAP给氧治疗联合气管插管吸痰,B组采用婴儿型呼吸机机械通气.观察血气分析动态检测,治疗效果、平均呼吸支持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儿在改善通气有明显效果,能取得纠正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但弱于B组改善通气效果.两组治愈率相似,两组呼吸支持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相近;治疗费用A组低于B组,经统计学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nCPAP+气管插管吸痰治疗小婴儿重症肺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安全有效,技术要求较低,容易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廖红群;罗开源;王华彬;钟小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

    患者按处方或医嘱要求用药称为用药依从性,否则称为不依从性,依从性可分为完全依从性、部分依从性(依从性差)2类[1].高血压所致心血管病病死率居我国疾病死亡率之首[2].因此,高血压患者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时间、剂量、疗程等完整的给药方案,对提高高血压的达标率和高血压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对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影响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何光华;王春晓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气管切开术后金属气管套管的堵管方法与护理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金属气管套管的堵管方法与护理.方法:使用一次性20 mL注射器活塞头上胶塞对我院30例气管切开术后使用金属气管套管患者试堵管,观察堵管效果,总结护理方法.结果:30例患者均成功堵管,无堵管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次性20mL注射器活塞头上胶塞能与临床常用8、9、10号金属气管套管外口周缘吻合,是理想的堵管材料.

    作者:廖翠红;朱淑英;余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囊肿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

    目的:探讨肾盂旁囊肿的后腹腔镜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11年9月,行后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病例7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手术疗效.结果:7例均在腹腔镜下经肾后完成手术,未中转开放,囊肿直径在4~8cm,平均6.8cm,手术时间平均45min,出血量少,术后3~5天拔除引流管,随访3~48月复查B超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后入路行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创伤少,恢复快,囊肿壁切除充分,复发率低,术中应注意保护肾血管及集合系统.

    作者:华庆生;尹心宝;吴世皓;龙兆麟;陈远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Foley导尿管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应用

    目的:对Foley导尿管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8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病人行Foley导尿管水囊扩张术,观察Foley导尿管水囊扩张术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治疗效果.结果:28例病例中24例在治疗一个月后吞咽困难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4例因扩张无效而改为放置食管支架,所有患者均无出现大出血、食管穿孔等并发症.结论:Foley导尿管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治疗中安全有效,方法简单,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澄;吉灵;钟丰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37例足月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足月儿HMD发病的高发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近3年间37例足月儿HMD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年龄分布,高发因素,临床特点,以及机械通气+PS治疗效果.结果:剖宫产者28例占75.7%,窒息者12例占32.4%,脐带异常者15例占40.5%,羊水异常者13例占35%,胎盘异常者28例占75.7%,母亲疾患者16例占43%.37例给予PS治疗者33例,使用nCPAP者11例,机械通气者26例.痊愈35例,死亡1例,自动放弃1例.结论:剖宫产、胎盘异常,母亲疾患为足儿HMD的高发因素,机械通气+PS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郭毅;陈建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河源地区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河源地区消化性溃疡穿孔(perforated peptic ulcer,PPU)状况的调查,了解PPU在本地区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PPU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急诊入院救治的540例PPU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生PPU的相关因素,包括PPU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型、吸烟、饮酒、溃疡病史及其治疗情况、H.pylori感染情况、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以及季节因素.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perforated duodenal ulcer,PDU):胃溃疡穿孔(perforated gastric ulcer,PGU)为1.66:1,不同血型构成比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以O型血多,吸烟对PPU有显著影响,>60岁的老年人比例高,服用NSAIDs对PPU有显著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达80.74%,不同季节和PPU发病率有相关.结论:年龄、O型血、吸烟、服用NSAIDs和H.pylori感染是河源地区PPU发病的危险因素,由于气候原因,河源地区自行随意服用NSAIDs较多,春末和初秋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

    作者:李立涛;王华丽;司丕成;宁海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2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1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予缩宫素20U肌注,同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55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予缩宫素20U肌注.观察两组产妇胎儿娩出后至产后2h的阴道出血量.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体重及新生儿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胎儿娩出后至产后2h的阴道出血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疗效优于单用缩宫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建平;丁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h以及产后2h至24h三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1].此为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产科危症之一,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2].产后大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常常出乎意料之外,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位居我国产妇死亡的首位.2009年2月~2010年1月,我院分娩产妇1100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22例,经及时采取积极抢救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曾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丙戊酸镁对颅脑损伤后兴奋躁动的辅助治疗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对颅脑损伤后兴奋躁动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丙戊酸镁+利培酮)和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各30例,以PANSS兴奋因子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有效,≤3%为无效,与治疗前及治疗3天、7天、2周进行评定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3天起PANSS兴奋因子评介显著降低,而对照组治疗1周时兴奋因子才降低到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研究组PANSS兴奋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镁作为辅助用药有利于颅脑损伤患者兴奋症状的急性控制.

    作者:崔竹生;吴联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视网膜母细胞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RB)是儿童眼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一般认为RB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层视网膜感受器幼稚细胞的先天性疾病,造成患儿视力障碍,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约占儿童全部恶性肿瘤的4%[1].本文对11例RB患儿的资料进行了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探讨.

    作者:肖秋香;罗穆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三种类型标本检测Coombs试验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三种标本Coombs试验,评价不同类型标本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128例送检Coombs试验的病人同时检测EDTA抗凝、枸橼酸钠抗凝和非抗凝血三种标本,单独完成直接抗球蛋白(direct antiglobulin test,DAT)和间接抗球蛋白(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IAT)试验,并从中选择Coombs阳性及阴性标本各10份观察标本稳定性.结果:三种类型标本检测结果一致,DAT与IAT均阳性12例,DAT阳性IAT阴性14例,DAT与IAT均阴性102例;标本稳定性试验与当天检测结果一致.结论:三种类型的标本均可独立用于检测Coombs试验,包括DAT与IAT,因EDTA抗凝标本为血常规所用,故为实用.

    作者:肖作淼;余路虎;钟磊;钟华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阴道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机体应激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机体应激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月选择经阴道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各45例,测定2组术前、术后24h和术后72 h皮质醇、C反应蛋白.结果:两组术后24h皮质醇、C反应蛋白均较术前升高(P<0.05),但经阴道组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72 h经阴道组皮质醇、C-反应蛋白接近术前水平(P>0.05),而开腹组仍高于术前水平,且显著高于经阴道组(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比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机体应激小,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贺婷;龙雪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茚三酮比色法测乙肝宁水提物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

    目的:建立乙肝宁复方水提物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乙肝宁复方水提物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为指标,对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佳除蛋白的乙醇浓度和药液比进行筛选;采用茚三酮比色分光光度法,于568 nm,测定乙肝宁复方中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醇浓度为70%,生药浓度为1g/mL(生药比1∶6)可较好除去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减少测定干扰;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标准曲线方程为:A=0.055 9C-0.225 3(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2.07%(n=9),线性关系良好.该法测得乙肝宁复方药材中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为1.47%,乙肝宁浸膏中含量为5.6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乙肝宁复方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邹龙;李仲秋;刘辉;夏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尿毒症合并青光眼经血液透析后眼压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尿毒症合并青光眼经血液透析后眼压变化作临床观察及记录,并分析原因.方法:对18例(31只眼)患者尿毒症合并青光眼在血液透析前后1h做眼压测量、记录,跟踪观察1月~2年.结果:18例(31只眼)尿毒症合并青光眼经血液透析后眼压有明显升高,升高的幅度约(10±4.5)mmHg.结论:尿毒症合并青光眼经血液透析后眼压变化为眼压升高,眼压升高的可能原因是:(1)血液透析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进而引发房水生成增加、眼内容物体积增大,眼压升高.(2)血液透析加重了尿毒症合并青光眼患者本身的视网膜微循环障碍,加重网膜缺血、缺氧、加重瞳孔缘、房角、小梁网处的新生血管收缩、加剧房水排出障碍.(3)血液透析中使用肝素透析,加重网膜、虹膜的新生血管出血、进而眼压升高.(4)血液透析后依前列醇(PGI)反射性分泌增多、血管扩张、血-房水屏障通透性增加,房水增多、眼压升高.

    作者:赖飞明;余娟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双腔气囊导尿管致尿道损伤的治疗体会(附24例报告)

    目的:总结分析双腔气囊导尿管致男性尿道损伤的原因和治疗体会,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我院收治的24例双腔气囊导尿管致尿道损伤患者均采用F18~F20 Foley三腔导尿管重新置管导尿,同时对患者根据具体症状给予止血、对症和预防感染治疗.结果:23例患者治愈,恢复良好,可自行排尿.1例患者出院后出现尿道狭窄,经定期扩张尿道好转,其余患者均未留下明显的后遗症.结论:医护人员熟悉尿道的特点,了解双腔气囊导尿管的内部结构,同时严格操作规范,掌握正确的插管、拔管方法,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双腔气囊导尿管致尿道损伤的发生.患者尿道损伤后及时治疗可以预防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龙滨;奚晶;钟阳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恩度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38例ⅢB期和IV期的NSCLC患者,包括鳞癌15例,腺癌21例,腺磷癌2例,均采用恩度加GP方案化疗.恩度剂量为15mg/次,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静滴3~4 h,第1~14天连续给药.GP方案为吉西他滨(GEM)1000mg/m2第1、8天,DDP 25 mg/m2第1~3天给药,所有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根据WHO疗效评定及毒副反应分级标准,观察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疾病进展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38例NSCLC患者中,获得CR1例(2.63%),PR16例(42.1%),SD11例(28.9%),PD10例(26.37%).中位TTP为4.3个月,1年生存率为15/38(39.5%).治疗毒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肌肉关节疼痛和心血管毒性等.结论:恩度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客观疗效较高,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黄作超;曾春生;刘怡;康诏询;郭守俊;张才友;罗会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缩宫素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

    目的:探讨缩宫素对腰-硬麻醉下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100列选择剖宫产孕妇,随机分成4组,Ⅰ、Ⅱ、Ⅲ、Ⅳ组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娩出胎儿后宫腔注射缩宫素10 u,随后静脉输注5 u(Ⅰ组)、10 u(Ⅱ组)、15 u(Ⅲ组)、20 u(Ⅳ组)四种不同剂量缩宫素,观察输注缩宫素时T0、T1(5 min)、T2(10 min)、T3(15min)、T4(20 min)、T5(30 min)时血压及心率,并记录麻黄碱用量,恶心呕吐及出血情况.结果:四组使用缩宫素血压均下降、心率增快,Ⅳ组血压下降明显,麻黄碱用量大,恶心呕吐列数多,四组在出血量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缩宫素可加重腰-硬麻醉下产妇低血压,增快心率,随着缩宫素剂量增加效果明显.

    作者:段志胜;焦丰;陈华敏;吴文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5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提高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认识,针对其常见的原因,提出合理预防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收集到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在53例ADR中,轻度不良反应者占73.58%,中度不良反应者占20.75%,重度不良反应者占5.67%.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在临床较为常见,并非无毒无害,应提高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安全性.

    作者:肖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细节护理对预防剖宫产麻醉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从护理角度探讨做好细节护理对减少剖宫产术中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4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分为传统护理与细节护理组各70例,分别予以传统护理和细节护理.记录二组患者实施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细节护理组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显著降低.结论:做好细节护理是保证剖宫产手术成功的前提之一,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麻醉配合质量,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钱华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