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在82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生辉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糖尿病,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总结糖尿病患者护理的有效经验。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显著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龙葵提取物凝胶微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采用超速离心法测定了凝胶微粒对澳洲茄胺的包封率,并以包封率为指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处方及工艺。方法:离心条件:转速为30000r/min;离心时间为30min。结果:通过正交设计筛选出优处方组成:海藻酸纳浓度为1.5%,海藻酸钠与药物的比例为1:2,氯化钙浓度为0.1mol/L。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制备条件温和,收率高。

    作者:李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精氨酸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肺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精氨酸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盐酸精氨酸加醒脑静、对照组仅用醒脑静治疗,2组其他基础治疗相同。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昏迷时间缩短,清醒人数明显增多;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精氨酸联合醒脑静治疗肺性脑病有促进清醒的作用,疗效满意。

    作者:周连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146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超声弹性成像的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在146例临床患者中,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79.5%、准确性为84.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虽存在一定缺陷,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建英;黄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西林瓶容器气密性检查

    目的:西林瓶容器的气密性是有效的。方法:用微生物侵入的挑战性试验对容器密封系统的完好性进行检查。在试验中,取西林瓶,灌装入培养基,在正常生产线上压塞、压盖灭菌。此后,将容器密封面浸入高浓度运动性菌液中,取出、培养并检查是否有微生物侵入,确认容器密封系统的完好性。与此同时,需作阳性对照试验,确认培养基的促菌生长能力。结果:在挑战试验开始时,挑战用菌悬液浓度(活菌数)达到1×106CFU/ml。进行的营养试验都合格,微生物侵入试样无菌生长。确认西林瓶的气密性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樊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发展至脑梗死的各类危险因素,为临床上脑缺血的治疗和脑梗死的预防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23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列回顾性调查,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并引发脑梗死,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61例)与非脑梗死组(169例),并详细记录下两组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230例TIA患者中有61例为脑梗死组;其中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53例中有32例(20.9%)发展为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77例中有29例(37.7%)发展为脑梗死;两个系统的脑梗死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第一次TIA发作后没有立即接受治疗、发作多次以后才接收到治疗及发作超过30min或3个月内发作超过5次的TIA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的概率显著升高(0.01

    作者:王安娜;纪元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4例CHF患者根据美托洛尔治疗剂量分为两组,A组(n=37例)口服小剂量(≤75mg/d)美托洛尔治疗,B组(n=37例)口服大剂量(≥100mg/d)美托洛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HR)、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S)、左室舒张末内径(LVD)等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下降,6min步行距离明显提高,且B组提高较A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S、LVD均明显下降,而LVEF明显升高,且B组升高较A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治疗CHF时尽可能达到大剂量,可明显改善LVEF及提高6min步行距离。

    作者:何远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视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分析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是较常见的眼部急症,主要表现患眼视力骤降或丧失,瞳孔散大,早期眼底表现基本正常,病因多见于交通事故、高处坠下及暴力击伤。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常致永久性是功能丧失。随着交通事故等外伤的增多,本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作者:刘巧玲;刘旭忠;邱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预存式自体输血对前置胎盘患者血常规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预存式自体输血对有前置胎盘患者血常规结果的影响,同时预估对产后出血情况。方法:筛选自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在笔者单位实施分娩的本市前置胎盘产妇78例,78例产妇在经过医护人员解释后同意采用预存式自体输血,观察78例患者在预存自体血后24h、72h时的血常规和预存血之前血常规结果,同时和分娩后血常规结果对比。结果:预存血之前RBC(3.75±0.46)×1012,Hb(108.31±6.45)g/L,Hct(0.32±0.21),Plt(183.22±40.37)×109/L;采血后48hRBC(3.34±0.28)×1012,Hb(100.75±5.94)g/L,Hct(0.28±0.14),Plt(202.36±41.16)×109/L;采血后96hRBC(3.59±0.36)×1012,Hb(104.17±4.78)g/L,Hct(0.31± ;0.19),Plt(190.71±43.02)×109/L;分娩后RBC(3.36±0.41)×1012,Hb(99.89±7.63)g/L,Hct(0.30±0.27),Plt(209.55±48.47)×109/L,各时间段对比血常规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预存式自体输血是一种经济安全的输血方式,对有前置胎盘的产妇在实施预存式自体输血血常规各指标变化不明显,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陈裕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75例女性病人的资料,对病人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使患者早日重获健康,缩短了住院天数,节省了医疗费用,提高了床位周转率。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关键,能提高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董明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成形术治疗围手术期的康复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疾病的患者60例,30例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和检查配合,术前超前镇痛,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康复指导等措施,另外30例予以一般骨科常规护理。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组的患者在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生活基本自理时间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实施骨科常规护理组的患者。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可迅速减轻疼痛并改善功能,而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是手术成功的保障,可以缓解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手术满意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及生活基本自理时间。

    作者:董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C_erbB4的过度表达与结肠癌

    目的:研究HER4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7例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确诊的结肠癌术后蜡块标本重新切片,经HE染色并由该院病理科医生重新阅片确诊;另取6例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非恶性的结肠组织(视为良性结肠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HER4在结肠癌各组癌组织及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HER4在结肠癌组织及良性结肠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良性结肠组织中呈非过度表达,而在结肠癌组织中呈过度表达(P=0.023)。HER4在Dukes分期为A期的结肠癌组织中均呈非过度表达,B期过度表达率为35.71%,C期过度表达率为75.00%,D期过度表达率为80.0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8)。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过度表达率为75.00%,而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过度表达率为35.48%,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0)。结论:HER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明显增强,并且与结肠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临床分期较晚的患者HER4过度表达较高。HER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预示着肿瘤的恶性程度更高,生物攻击行为更强,发生潜在转移的可能性更大。

    作者:李希荣;葛晓峰;宋爱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桑菊饮加味治疗外感妊娠期咳嗽

    咳嗽是临床多发病,外感咳嗽包括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以咳嗽为主要特征性疾病。外感妊娠期咳嗽是咳嗽中较为严重的多发病,由于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而且副作用多,易致畸或流产,孕妇大多不愿轻易用药,失于早期治疗。桑菊饮具有疏散风热,宣肺止咳,且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镇痛、增强免疫等作用,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遵循顾护胎元,中病即止原则,桑菊饮加味可用于治疗妊娠期咳嗽。

    作者:蔡莉菁;姚美玉;王欣欣;吉海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高症围产期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妊高症患者围产期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妊娠高血压围产期患者72例,对其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分娩,无母婴伤亡,其中18例经产道自然分娩,54例剖宫产手术。结论:对妊高症围产期患者,积极的临床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确保患者分娩成功,保障母婴安全,有效地降低其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李春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48例宫颈癌术后尿滞留的影响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尿滞留的效果。方法:将96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配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采取护理干预包括进行腰部、腹部及盆底肌肉锻炼,加强心理护理及留置导尿护理,对照组在手术后只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两组术后残余尿量、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在术后的残余尿量、尿潴留的发生率指标上均小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宫颈癌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可促进术后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预防和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李文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牛初乳蛋白多肽胶囊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牛初乳蛋白多肽胶囊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方法。样品经磷酸盐缓冲液提取,以Pharmacia HI-Trap Protein G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测定,用保留时间定性及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色谱条件下,其峰面积在质量浓度0.1572~1.5720 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37,样品加标回收率115.56%,RSD为7.81%(n=9),低检出浓度为0.2 mg/g。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及灵敏度高,为此类产品的测定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支持。

    作者:王丽群;国立东;岳云飞;王常禹;张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护理经验。方法:选取自2008年1月~2010年9月我院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指导、行为干预等综合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规范方式治疗老年高血压,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屈萍;史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议新形势下地市级药检机构的发展对策

    目的:通过总结新形势下地市级药检机构的发展现状,尝试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发展对策。方法:从人才、仪器设备及科研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地市所应从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硬件投入及提高科研能力等方面入手,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作者:左登平;秦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中盐酸赖氨酸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中盐酸赖氨酸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氢二钾2.2822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用磷酸调pH值至4.8后,加1.08g辛烷磺酸钠)-乙腈(895ml:105ml)为流动相,流速为0.5ml/min,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30℃。结果:盐酸赖氨酸在0.2435~1.9480m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8%)。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测定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中盐酸赖氨酸的含量。

    作者:杨杨;刘永成;刘利群;白政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他唑巴坦钠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他唑巴坦的有关物质液相方法(HPLC)。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KromasilC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缓冲液(取1.32g磷酸氢二铵溶于900ml水中,滴加稀磷酸调pH为2.5,加水至1000ml)-乙腈(1000:30);流速:1.5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为35℃。结果:他唑巴坦在0.009~0.471mg.ml-1的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成线性关系,他唑巴坦杂质A在0.000027~0.00346mg.ml-1的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成线性关系;他唑巴坦杂质A的回收率为104.1%,符合测定要求。结论:该方法可准确、快速地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他唑巴坦钠有关物质。

    作者:潘朝晖;张利红;肖洪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音乐疗法在产科分娩镇痛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音乐疗法在产科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1月到2012年1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分娩初产妇15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音乐疗法,采用双耳机式耳机收听MP3音乐,对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第一产程中,观察组I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11.54%,≤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88.46%,对照组I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44.87%,≤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55.13%,两组患者在重度疼痛比较中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在第二产程中,观察组I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15.38%,≤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84.62%,对照组I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42.31%,≤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57.69%,两组患者在重度疼痛比较中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音乐疗法作为一项辅助分娩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它不受时间、地点和人员等的限制,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在分娩中的疼痛程度,使产妇在分娩中得到更加优质和放松的服务。

    作者:时风英;时兆芳;李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