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
目的:总结经右胸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右胸小切口的手术径路、方法以及术中可能遭遇的意外情况。方法:设立对照组。临床挑选22例8-20KG的术前超声诊断单纯性室间隔缺损的病例进入研究,随机分为右胸小切口组(R组11例),正中开胸组(S组11例)。结果:术后无死亡病例,R组较S组心肌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等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引流量、术后鸡胸畸形发生率等差异显著。结论:右胸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手术可行,避免了完全劈开胸骨,维持胸廓的完整性,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蔡隆仁;罗列;吉灵;钟丰文;吴澄;孙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中晚期鼻咽癌放疗及同期不同方案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3年11月31日期间收治的12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30例,分别采用同期不同放疗方法进行治疗,分别为单纯放疗组、同期顺铂化疗组、同期多西紫杉醇化疗组、同期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组。然后将4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4组患者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对比结果。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期顺铂化疗组、同期多西紫杉醇化疗组与同期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单纯放疗组(P<0.05)。单纯放疗组的不良反应情况轻,同期顺铂化疗组、同期多西紫杉醇化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明显无差异(P>0.05),并且好于同期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组(P<0.05)。结论:同期顺铂化疗和同期多西紫杉醇化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罗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如何减少或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316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系统性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对不良事件原因的分析使工作流程科学化,护理人力配置更合理,规范工作标准等,以达到临床护理工作安全、有效的目的。结论:通过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
作者:梅喜庆;任继凤;纪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产科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在临床上应用,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入院的1780例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促进了母乳喂养;增强了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健康护理,密切了护患关系。结论:全面的产科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围产期的保健质量,提高护士的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唐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确定紫草涂膜剂的成膜材料配比。方法:以外观,成膜时间,溶出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涂膜剂成膜的较优配比。结果:确定工艺为:5份聚乙烯醇(PVA05-88)处理后和1份自制白及胶混合,放入同一容器中,加入30份蒸馏水后,85℃水浴溶化,加入紫草提取物,搅拌至冷后,加入9份酒精制成涂膜剂。结论:通过上述试验确定的成膜配比合理,所制紫草涂膜剂符合涂膜剂质量标准。
作者:田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次研究通过控制注射用苦参总碱(冻干)中苦参总碱的质量指标和药效学的比较研究确定了佳的提取工艺为工艺Ⅲ,并对质量标准进行合理的改进和提高,以期获得符合临床制剂质量标准要求的苦参总碱,从而使注射用苦参总碱(冻干)更加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
作者:齐典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脑卒中是临床多发病,瘫痪在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患者易产生痛苦、焦虑、抑郁、悲观绝望等心理现象。做好瘫痪病人的心理护理已成为影响脑卒中患者康复一个重要的环节。
作者:相爱香;杨虹秀;胡秀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咳嗽是临床多发病,外感咳嗽包括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以咳嗽为主要特征性疾病。外感妊娠期咳嗽是咳嗽中较为严重的多发病,由于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而且副作用多,易致畸或流产,孕妇大多不愿轻易用药,失于早期治疗。桑菊饮具有疏散风热,宣肺止咳,且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镇痛、增强免疫等作用,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遵循顾护胎元,中病即止原则,桑菊饮加味可用于治疗妊娠期咳嗽。
作者:蔡莉菁;姚美玉;王欣欣;吉海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音乐疗法在产科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1月到2012年1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分娩初产妇15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音乐疗法,采用双耳机式耳机收听MP3音乐,对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第一产程中,观察组I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11.54%,≤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88.46%,对照组I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44.87%,≤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55.13%,两组患者在重度疼痛比较中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在第二产程中,观察组I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15.38%,≤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84.62%,对照组I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42.31%,≤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57.69%,两组患者在重度疼痛比较中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音乐疗法作为一项辅助分娩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它不受时间、地点和人员等的限制,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在分娩中的疼痛程度,使产妇在分娩中得到更加优质和放松的服务。
作者:时风英;时兆芳;李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救治和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对重度43例患者通过给予催吐洗胃、催醒剂治疗,并加强观察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结论:通过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积极救治和护理,使患者减轻或消除病痛症状。
作者:林丽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大件国家应急检验数据库网络平台的设计方案。方法:分析搭建该网络平台的必要性及包括的功能和内容。结果与讨论:为有效控制突发的药品安全事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药品应急检验数据库网络平台,该平台包含了满足实际药品检验工作需要的各项功能,在设计和实施上具有可行性。
作者:王桂姬;张德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预存式自体输血对有前置胎盘患者血常规结果的影响,同时预估对产后出血情况。方法:筛选自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在笔者单位实施分娩的本市前置胎盘产妇78例,78例产妇在经过医护人员解释后同意采用预存式自体输血,观察78例患者在预存自体血后24h、72h时的血常规和预存血之前血常规结果,同时和分娩后血常规结果对比。结果:预存血之前RBC(3.75±0.46)×1012,Hb(108.31±6.45)g/L,Hct(0.32±0.21),Plt(183.22±40.37)×109/L;采血后48hRBC(3.34±0.28)×1012,Hb(100.75±5.94)g/L,Hct(0.28±0.14),Plt(202.36±41.16)×109/L;采血后96hRBC(3.59±0.36)×1012,Hb(104.17±4.78)g/L,Hct(0.31± ;0.19),Plt(190.71±43.02)×109/L;分娩后RBC(3.36±0.41)×1012,Hb(99.89±7.63)g/L,Hct(0.30±0.27),Plt(209.55±48.47)×109/L,各时间段对比血常规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预存式自体输血是一种经济安全的输血方式,对有前置胎盘的产妇在实施预存式自体输血血常规各指标变化不明显,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陈裕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对策。方法:对某医院2012年10-12月收集的血液标本4015份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15份血液标本中,检测不合格218份,百分比为5.43%;通过对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可知,主要有样本量少、溶血、抗凝不全、容器不当、输液同侧采集、受检者准备不足、送检不及时及标本污染等方面。结论:为了使得临床检验血液标本更为合格,即保障检测准确性,就需要相应科室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且相关人员应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及专业技能等,大化减少不合格的风险,促使检验更加准确。
作者:黄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儿科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40例作为观察组,按临床路径接受个体化治疗护理。40例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治疗护理方式。对两组疗效、住院日、住院费用、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疗效、住院日、患儿家长满意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护理中引入临床路径管理,提高疗效,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增加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纵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西林瓶容器的气密性是有效的。方法:用微生物侵入的挑战性试验对容器密封系统的完好性进行检查。在试验中,取西林瓶,灌装入培养基,在正常生产线上压塞、压盖灭菌。此后,将容器密封面浸入高浓度运动性菌液中,取出、培养并检查是否有微生物侵入,确认容器密封系统的完好性。与此同时,需作阳性对照试验,确认培养基的促菌生长能力。结果:在挑战试验开始时,挑战用菌悬液浓度(活菌数)达到1×106CFU/ml。进行的营养试验都合格,微生物侵入试样无菌生长。确认西林瓶的气密性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樊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针对医学类院校物理实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以学生为主体的PPBL教学模式、及创新能力培养实验模式,并给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操作。
作者:付纪松;王冬梅;谢国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缩写为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每年威胁全世界近一百万人的生命。
作者:姜旭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ICU是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即重症监护病房。重症医学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重症监护病房(ICU)把危重患者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重症监护病房(ICU)设有中心监护站,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每个病床占面积较宽,床位间用玻璃或布帘相隔。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设备必须配有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
作者:王启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从实施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参与教学模式的概念、特点、课堂组织形式、作用、结构、操作要点、原则、应注意的问题、影响因素、在药剂学课堂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告诉大家参与式教学模式是值得探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作者:孙淑萍;李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146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超声弹性成像的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在146例临床患者中,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79.5%、准确性为84.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虽存在一定缺陷,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建英;黄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