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科健康教育在临床上应用的效果评价

唐宁

关键词: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通过产科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在临床上应用,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入院的1780例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促进了母乳喂养;增强了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健康护理,密切了护患关系。结论:全面的产科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围产期的保健质量,提高护士的整体护理水平。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C_erbB4的过度表达与结肠癌

    目的:研究HER4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7例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确诊的结肠癌术后蜡块标本重新切片,经HE染色并由该院病理科医生重新阅片确诊;另取6例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非恶性的结肠组织(视为良性结肠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HER4在结肠癌各组癌组织及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HER4在结肠癌组织及良性结肠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良性结肠组织中呈非过度表达,而在结肠癌组织中呈过度表达(P=0.023)。HER4在Dukes分期为A期的结肠癌组织中均呈非过度表达,B期过度表达率为35.71%,C期过度表达率为75.00%,D期过度表达率为80.0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8)。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过度表达率为75.00%,而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过度表达率为35.48%,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0)。结论:HER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明显增强,并且与结肠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临床分期较晚的患者HER4过度表达较高。HER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预示着肿瘤的恶性程度更高,生物攻击行为更强,发生潜在转移的可能性更大。

    作者:李希荣;葛晓峰;宋爱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欧盟GMP及其对中国制药企业的影响

    通过对欧盟GMP的概况、基本结构与内容、特点进行分析,找出欧盟GMP在实施和认证检查过程中的特征,分析对我国制药企业通过欧盟的GMP检查或认证的影响。

    作者:齐典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产科门诊对男家属的管理

    妇产科就诊患者多,家属也多,人员繁杂,良莠不齐,流动性大,门诊环境杂乱,而妇产科又有其特殊性,在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环境下,以及患者法律知识增多,维权意识增强的今天,以及空间有限的就诊环境,都需要对男家属做出恰当的管理,以改善门诊就诊环境,保护患者隐私,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高燕;王立洁;管亚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血管疾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神经内科24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有效护理措施。结果:24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人数15例,发生率为6.25%,其中呼吸道感染6例,泌尿道感染5例,胃肠道感染3例,皮肤1例;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大,脑梗死次之;年龄≥65岁、住院时间≥15天、侵入性操作及糖尿病是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需针对其危险因素给予综合管理,给予有效护理措施以降低感染的发生。

    作者:樊彬;陈艾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千里光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千里光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1)阿魏酸(ferulic acid),(2)木犀草素(luteolin),(3)丁香脂素(Syringarenol),(4)香草酸(vanillic acid),(5)香草醛(vanillin),(6)胡萝卜苷(daucosterol),(7)β-谷甾醇(β-si-tosterol)。结论: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朱立刚;李志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止痛敷贴的制备及其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止痛敷贴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需要进行静脉穿刺患者100例,穿刺部位局部外敷止痛敷贴l块,30min后揭去,按正规无菌操作进行静脉穿刺。采用自身对照法,同法使用空白敷贴后静脉穿刺。穿刺结束后行视觉模拟评分并记录。对评分统计并比较。结果:使用止痛敷贴后穿刺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空白组。与使用空白敷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痛敷贴镇痛效果明显,能明显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疼痛,且制备方法简单,便于临床护理操作。

    作者:房金芳;顾平荣;孙秀云;姚燕;杨燕;孙云;韦小翠;顾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陷胸汤煎煮提取工艺的筛选研究

    目的:进行小陷胸汤煎煮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的对比研究。方法:对传统制法与现代分煎、合煎提取方法进行了实验考察,以出膏率、浸出物、总皂苷、总碱含量为指标。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现代分煎方法科学可行。

    作者:尹蕊;韩瑞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西林瓶容器气密性检查

    目的:西林瓶容器的气密性是有效的。方法:用微生物侵入的挑战性试验对容器密封系统的完好性进行检查。在试验中,取西林瓶,灌装入培养基,在正常生产线上压塞、压盖灭菌。此后,将容器密封面浸入高浓度运动性菌液中,取出、培养并检查是否有微生物侵入,确认容器密封系统的完好性。与此同时,需作阳性对照试验,确认培养基的促菌生长能力。结果:在挑战试验开始时,挑战用菌悬液浓度(活菌数)达到1×106CFU/ml。进行的营养试验都合格,微生物侵入试样无菌生长。确认西林瓶的气密性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樊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9种中药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目的:考察目前哈尔滨市场上9种中药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方法,对从哈尔滨市药品经营单位、使用单位抽取的9种中药饮片共计113批样品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结果:二氧化硫残留量超过150 mg/kg的52批,超过400 mg/kg的4批。结论:哈尔滨市医药市场上一些中药饮片存在硫磺熏蒸现象,其安全性应引起重视。

    作者:关晓月;闫冰;孙睿婷;尹燕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护理经验。方法:选取自2008年1月~2010年9月我院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指导、行为干预等综合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规范方式治疗老年高血压,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屈萍;史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直接灸与白细胞减少症

    目的:观察直接灸防治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6例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将第一个化疗周期(非艾灸组)与第二个化疗周期(艾灸组)相比较。结果:直接艾灸组发生Ⅰ-Ⅳ度白细胞减少的例次均较非艾灸组明显减少。结论:直接灸可有效防治化疗后的白细胞减少。

    作者:王玲;李希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尿激酶组(n=32例)胸腔注射尿激酶,地塞米松组(n=30例)胸腔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组(n=33例)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胸腔注射。观察和比较3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胸膜厚度、胸膜粘连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胸膜厚度、胸膜粘连率均明显优于尿激酶组和地塞米松组(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群芝;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桂枝加葛根汤的临床应用

    《伤寒论》中桂枝加葛根汤为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而设。临证若能抓住疾病的病机关键所在,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以此方为基本方,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加减用药,对于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会起到很好的疗效。

    作者:胡丽伟;张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75例女性病人的资料,对病人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使患者早日重获健康,缩短了住院天数,节省了医疗费用,提高了床位周转率。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关键,能提高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董明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再植指术后加小切口放血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再植指术后加小切口放血治疗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8例(52指)再植指术后出现静脉栓塞及离断指指损伤严重,找不到适宜的静脉吻合,而采取吻合指动脉并于指端的侧方即非工作面侧小切口或拔除指甲甲划痕放血治疗,配合稀释肝素注射液湿敷小切口,严密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结果:52指再植指术后出现血管危象后采取小切口放血疗法,加肝素外用,加强护理,47指再植指成活。结论:再植指术后出现血管危象,采取小切口放血疗法,并加强护理,大大提高了再植指的成活。

    作者:黎丕华;吕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聚甲酚磺醛阴道栓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研究

    目的:建立聚甲酚磺醛阴道栓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进行方法学验证试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的回收率均大于70%。结论:采用平皿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可有效检测聚甲酚磺醛阴道栓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作者:胡玉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搭建我国药品应急检验数据库网络平台的构想

    目的:研究并探讨大件国家应急检验数据库网络平台的设计方案。方法:分析搭建该网络平台的必要性及包括的功能和内容。结果与讨论:为有效控制突发的药品安全事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药品应急检验数据库网络平台,该平台包含了满足实际药品检验工作需要的各项功能,在设计和实施上具有可行性。

    作者:王桂姬;张德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苦参碱栓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栓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乙腈-磷酸溶液(取水100ml加三乙胺0.2ml,用磷酸调节pH值至3.2)(4:96)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为30℃。结果:苦参碱在0.02385~0.2385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0.7%)。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测定苦参碱栓的含量。

    作者:杨杨;刘利群;白政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发展至脑梗死的各类危险因素,为临床上脑缺血的治疗和脑梗死的预防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23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列回顾性调查,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并引发脑梗死,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61例)与非脑梗死组(169例),并详细记录下两组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230例TIA患者中有61例为脑梗死组;其中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53例中有32例(20.9%)发展为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77例中有29例(37.7%)发展为脑梗死;两个系统的脑梗死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第一次TIA发作后没有立即接受治疗、发作多次以后才接收到治疗及发作超过30min或3个月内发作超过5次的TIA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的概率显著升高(0.01

    作者:王安娜;纪元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木香-香附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目的: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木香-香附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木香-香附药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由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木香-香附药对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相对百分含量大于1‰的化学成分共96种。其中,共有化学成分有77种,占挥发油总含量80%以上。结论: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木香-香附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应用打下基础。

    作者:陈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