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

孙淑萍;李丽华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模式, 教学法, 协作
摘要:本文从实施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参与教学模式的概念、特点、课堂组织形式、作用、结构、操作要点、原则、应注意的问题、影响因素、在药剂学课堂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告诉大家参与式教学模式是值得探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患者就医过程中门诊导医护士的作用

    门诊导医护士在传统意义上扮演的就是引路员与咨询员的角色。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对导医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准确的专业知识、端庄的礼仪、文明的语言,更要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服务意识、基层的管理能力。本文结合作者多年一线工作经验,对导医护士应具备的要求、应进行的培训及工作中要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完善导医工作、提高工作质量,使患者满意就医、提高医院的社会认可度。

    作者:高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75例女性病人的资料,对病人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使患者早日重获健康,缩短了住院天数,节省了医疗费用,提高了床位周转率。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关键,能提高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董明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静脉与口服用药治疗胃癌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静脉给药及口服用药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以来,对32例晚期胃癌患者应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的疗效观察,比较治疗组(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静脉给药加口服)与对照组(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单纯静脉给药)患者的总生存期。结果:治疗组患者比对照组总生存期平均延长2-3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其他方面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静脉用药联合口服治疗胃癌,可增强胃癌病人的抗病能力,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希荣;王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千里光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千里光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1)阿魏酸(ferulic acid),(2)木犀草素(luteolin),(3)丁香脂素(Syringarenol),(4)香草酸(vanillic acid),(5)香草醛(vanillin),(6)胡萝卜苷(daucosterol),(7)β-谷甾醇(β-si-tosterol)。结论: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朱立刚;李志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4例CHF患者根据美托洛尔治疗剂量分为两组,A组(n=37例)口服小剂量(≤75mg/d)美托洛尔治疗,B组(n=37例)口服大剂量(≥100mg/d)美托洛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HR)、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S)、左室舒张末内径(LVD)等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下降,6min步行距离明显提高,且B组提高较A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S、LVD均明显下降,而LVEF明显升高,且B组升高较A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治疗CHF时尽可能达到大剂量,可明显改善LVEF及提高6min步行距离。

    作者:何远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苦参碱栓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栓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乙腈-磷酸溶液(取水100ml加三乙胺0.2ml,用磷酸调节pH值至3.2)(4:96)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为30℃。结果:苦参碱在0.02385~0.2385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0.7%)。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测定苦参碱栓的含量。

    作者:杨杨;刘利群;白政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体质调理在防治月经不调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调理在防治月经不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原则将80名月经不调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根据患者不同体质进行个性化的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法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愈率较高,且二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调理体质对于治疗月经不调效果良好,是未来治疗疾病的新思路。

    作者:禹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右胸小切口径路行室间隔缺损修补的研究

    目的:总结经右胸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右胸小切口的手术径路、方法以及术中可能遭遇的意外情况。方法:设立对照组。临床挑选22例8-20KG的术前超声诊断单纯性室间隔缺损的病例进入研究,随机分为右胸小切口组(R组11例),正中开胸组(S组11例)。结果:术后无死亡病例,R组较S组心肌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等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引流量、术后鸡胸畸形发生率等差异显著。结论:右胸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手术可行,避免了完全劈开胸骨,维持胸廓的完整性,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蔡隆仁;罗列;吉灵;钟丰文;吴澄;孙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木香-香附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目的: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木香-香附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木香-香附药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由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木香-香附药对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相对百分含量大于1‰的化学成分共96种。其中,共有化学成分有77种,占挥发油总含量80%以上。结论: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木香-香附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应用打下基础。

    作者:陈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直接灸与白细胞减少症

    目的:观察直接灸防治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6例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将第一个化疗周期(非艾灸组)与第二个化疗周期(艾灸组)相比较。结果:直接艾灸组发生Ⅰ-Ⅳ度白细胞减少的例次均较非艾灸组明显减少。结论:直接灸可有效防治化疗后的白细胞减少。

    作者:王玲;李希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系统的心理护理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治疗15天后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结果:系统的心理护理15天后,两组韦氏评分情况比分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P<0.01)。讨论:对肿瘤患者系统的心理护理,可调整不良心态,改善焦虑心理,提高治疗信心,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

    作者:王霞;李普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紫草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器官及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的影响

    目的:探讨紫草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对小鼠腋下移植实体肉瘤S180进行体内抗肿瘤药效学实验;采用ELISA法检测荷瘤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含量的影响。结果:各剂量组紫草多糖均表现出一定的抑瘤作用,能够抑制S180实体瘤的生长;ZCP能明显诱导荷瘤小鼠体内TNF-α和IFN-γ的生成。结论:紫草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来实现的。

    作者:倪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牛初乳蛋白多肽胶囊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牛初乳蛋白多肽胶囊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方法。样品经磷酸盐缓冲液提取,以Pharmacia HI-Trap Protein G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测定,用保留时间定性及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色谱条件下,其峰面积在质量浓度0.1572~1.5720 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37,样品加标回收率115.56%,RSD为7.81%(n=9),低检出浓度为0.2 mg/g。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及灵敏度高,为此类产品的测定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支持。

    作者:王丽群;国立东;岳云飞;王常禹;张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延伸性护理在58例根治性子宫全切除术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延伸性护理在根治性子宫全切除术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确诊并行根治性子宫全切除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术后给与延伸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术后给与常规护理,出院后6个月回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6个月后回访,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根治性子宫全切除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出院后应用延伸性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高症围产期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妊高症患者围产期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妊娠高血压围产期患者72例,对其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分娩,无母婴伤亡,其中18例经产道自然分娩,54例剖宫产手术。结论:对妊高症围产期患者,积极的临床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确保患者分娩成功,保障母婴安全,有效地降低其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李春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注射用苦参总碱(冻干)中苦参总碱的提取工艺实验研究

    本次研究通过控制注射用苦参总碱(冻干)中苦参总碱的质量指标和药效学的比较研究确定了佳的提取工艺为工艺Ⅲ,并对质量标准进行合理的改进和提高,以期获得符合临床制剂质量标准要求的苦参总碱,从而使注射用苦参总碱(冻干)更加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

    作者:齐典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再植指术后加小切口放血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再植指术后加小切口放血治疗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8例(52指)再植指术后出现静脉栓塞及离断指指损伤严重,找不到适宜的静脉吻合,而采取吻合指动脉并于指端的侧方即非工作面侧小切口或拔除指甲甲划痕放血治疗,配合稀释肝素注射液湿敷小切口,严密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结果:52指再植指术后出现血管危象后采取小切口放血疗法,加肝素外用,加强护理,47指再植指成活。结论:再植指术后出现血管危象,采取小切口放血疗法,并加强护理,大大提高了再植指的成活。

    作者:黎丕华;吕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在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儿科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40例作为观察组,按临床路径接受个体化治疗护理。40例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治疗护理方式。对两组疗效、住院日、住院费用、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疗效、住院日、患儿家长满意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护理中引入临床路径管理,提高疗效,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增加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纵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他唑巴坦钠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他唑巴坦的有关物质液相方法(HPLC)。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KromasilC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缓冲液(取1.32g磷酸氢二铵溶于900ml水中,滴加稀磷酸调pH为2.5,加水至1000ml)-乙腈(1000:30);流速:1.5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为35℃。结果:他唑巴坦在0.009~0.471mg.ml-1的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成线性关系,他唑巴坦杂质A在0.000027~0.00346mg.ml-1的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成线性关系;他唑巴坦杂质A的回收率为104.1%,符合测定要求。结论:该方法可准确、快速地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他唑巴坦钠有关物质。

    作者:潘朝晖;张利红;肖洪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艾条灸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艾条温和灸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条温和灸+中药疗法,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条温和灸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作者:欧阳龙妹;欧阳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