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宏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儿科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40例作为观察组,按临床路径接受个体化治疗护理。40例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治疗护理方式。对两组疗效、住院日、住院费用、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疗效、住院日、患儿家长满意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护理中引入临床路径管理,提高疗效,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增加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纵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杞菊地黄胶囊薄层鉴别方法,为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制剂中的枸杞子、牡丹皮、菊花进行定性鉴别研究。结果:三味药材在各自试验条件下均能获得很好的分离效果,阴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性鉴别方法。
作者:刘莉;齐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利用色谱技术对红花注射液进行成分分析并进行结构鉴定。方法:利用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为原药材,制备红花注射液,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其进行成分分析。结论:推测出17种化合物,为红花注射液在药理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及依据。
作者:齐洋;刘莉;李天翥;付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从实施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参与教学模式的概念、特点、课堂组织形式、作用、结构、操作要点、原则、应注意的问题、影响因素、在药剂学课堂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告诉大家参与式教学模式是值得探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作者:孙淑萍;李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临床实践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小儿急性阑尾炎疾病诊断中的符合率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中抽取本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98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临床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判断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结果:通过与手术病理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中阑尾炎类型相符者为90例,诊断符合率达到91.84%,误漏诊病例为8例,误漏诊率为8.16%;其中4例误诊为肠管扩张,4例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后经再次探查证实为单纯性、化脓性阑尾炎。结论:经过临床实践研究证实,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操作简单,诊断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宏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参葛降脂浓缩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人参、三七、葛根进行了定性鉴别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选用Dikma ODS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nm,柱温30℃,流速1.0mL·min-1。结果:TLC法可鉴别出人参、三七、葛根的特征斑点,且专属性强,分离度好;葛根素在1.25~8.7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05%,RSD=1.83%。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参葛降脂浓缩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韩德强;付玮辰;刘彦;王朝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尿激酶组(n=32例)胸腔注射尿激酶,地塞米松组(n=30例)胸腔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组(n=33例)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胸腔注射。观察和比较3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胸膜厚度、胸膜粘连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胸膜厚度、胸膜粘连率均明显优于尿激酶组和地塞米松组(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群芝;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西林瓶容器的气密性是有效的。方法:用微生物侵入的挑战性试验对容器密封系统的完好性进行检查。在试验中,取西林瓶,灌装入培养基,在正常生产线上压塞、压盖灭菌。此后,将容器密封面浸入高浓度运动性菌液中,取出、培养并检查是否有微生物侵入,确认容器密封系统的完好性。与此同时,需作阳性对照试验,确认培养基的促菌生长能力。结果:在挑战试验开始时,挑战用菌悬液浓度(活菌数)达到1×106CFU/ml。进行的营养试验都合格,微生物侵入试样无菌生长。确认西林瓶的气密性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樊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为有效控制恶性肿瘤病患疼痛感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研究论述疼痛护理在恶性肿瘤病患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6例恶性肿瘤病患的医疗护理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对病患进行疼痛强度评估量表(NRS)基础上实施相应疼痛护理措施。结果:通过规范有效的疼痛护理措施能够降低病患疼痛度,有效的对病患“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三方面进行保护与满足。结论:疼痛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轻病患的疼痛程度与心理焦虑度,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增强病患对抗疾病的信心。
作者:陈伟蓉;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p)A.DC.)为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灯龙棵、包袱花根、苦桔梗、玉桔梗。属多年生双子叶草本,花期7~9月,果期8~l0月。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的功效,主治外感咳嗽、胸满肋痛、痢疾腹痛,为常用中药材。桔梗不仅是一种传统中药,也是我国东北地区及日、韩等东亚国家的常用蔬菜之一,是一种很好的功能性食品。近年来,日本学者发现将桔梗提取物用于化妆品和浴液,具有独特的护肤抗衰老作用。桔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主产于我国安徽、江苏、山东等地。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各省以及广东、广西(北部)、贵州、云南东南部(蒙自、砚山、文山)、四川(平武、凉山以东)、陕西。朝鲜、日本、苏联的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南部也有。桔梗于每年春、秋两季采挖,尤以秋季的质量好,经清洗、晒干后入药。全国南北大多数省区均可以种植。桔梗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气温20℃时适宜其生长。一般土壤均能种植,以沙壤土好。一般为春秋播种。亩用种子1.5-2公斤。一年亩产150公斤干货,干鲜货为1:4.5,二年亩产300公斤干货,干鲜货:1:4。采收储藏:春、秋季采挖根,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刮去栓皮,晒干,切片备用。炮制:拣净杂质,除去芦头,洗净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作者:崔振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0岁,患脊髓型颈椎病,10年前颈椎前路手术,术前患者双下肢无力麻木,以右下肢为著,无力,颤抖,行走困难,易摔倒,尿失禁。手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术后2年开始出现不适,症状逐渐加重,症见:患者双下肢麻木无力,以右侧为著,右足踏棉感,右踝不稳,双下肢大腿外侧,小腿及足部,感觉均迟钝,右下肢肌张力下降,肌力III-IV级, MRI诊断报告示:颈椎诸椎体序列连续,生理曲度变直。颈椎诸椎体骨质未见确切异常信号影,C4及C5椎体可见融合,颈椎部分椎体缘变尖;C3-4、C6-7椎间盘超出椎体边缘,两侧椎间孔变窄,其后硬膜囊及两侧神经根受压;C4及C5椎体水平脊髓内可见小片状长T2信号影;C2-7椎间盘T2W1序列信号减低,余未见确切异常。印象诊断:(1) C3-4、C6-7椎间盘膨出;(2)C4及C5椎体水平脊髓内异常信号影,考虑脊髓变性或软化,请结合临床;(3)C4及C5椎体融合,请结合临床;(4)颈椎退行性变。
作者:王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门诊导医护士在传统意义上扮演的就是引路员与咨询员的角色。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对导医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准确的专业知识、端庄的礼仪、文明的语言,更要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服务意识、基层的管理能力。本文结合作者多年一线工作经验,对导医护士应具备的要求、应进行的培训及工作中要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完善导医工作、提高工作质量,使患者满意就医、提高医院的社会认可度。
作者:高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月经初潮至绝经期任何年龄的女性,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而且给工作、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以无排卵性功血为为常见,本文就无排卵性功血的病因病理及及用药情况进行简单总结。
作者:杨飞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千里光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1)阿魏酸(ferulic acid),(2)木犀草素(luteolin),(3)丁香脂素(Syringarenol),(4)香草酸(vanillic acid),(5)香草醛(vanillin),(6)胡萝卜苷(daucosterol),(7)β-谷甾醇(β-si-tosterol)。结论: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朱立刚;李志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4例CHF患者根据美托洛尔治疗剂量分为两组,A组(n=37例)口服小剂量(≤75mg/d)美托洛尔治疗,B组(n=37例)口服大剂量(≥100mg/d)美托洛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HR)、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S)、左室舒张末内径(LVD)等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下降,6min步行距离明显提高,且B组提高较A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S、LVD均明显下降,而LVEF明显升高,且B组升高较A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治疗CHF时尽可能达到大剂量,可明显改善LVEF及提高6min步行距离。
作者:何远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栓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乙腈-磷酸溶液(取水100ml加三乙胺0.2ml,用磷酸调节pH值至3.2)(4:96)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为30℃。结果:苦参碱在0.02385~0.2385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0.7%)。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测定苦参碱栓的含量。
作者:杨杨;刘利群;白政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音乐疗法在产科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1月到2012年1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分娩初产妇15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音乐疗法,采用双耳机式耳机收听MP3音乐,对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第一产程中,观察组I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11.54%,≤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88.46%,对照组I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44.87%,≤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55.13%,两组患者在重度疼痛比较中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在第二产程中,观察组I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15.38%,≤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84.62%,对照组I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42.31%,≤II级疼痛产妇比例为57.69%,两组患者在重度疼痛比较中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音乐疗法作为一项辅助分娩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它不受时间、地点和人员等的限制,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在分娩中的疼痛程度,使产妇在分娩中得到更加优质和放松的服务。
作者:时风英;时兆芳;李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确定紫草涂膜剂的成膜材料配比。方法:以外观,成膜时间,溶出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涂膜剂成膜的较优配比。结果:确定工艺为:5份聚乙烯醇(PVA05-88)处理后和1份自制白及胶混合,放入同一容器中,加入30份蒸馏水后,85℃水浴溶化,加入紫草提取物,搅拌至冷后,加入9份酒精制成涂膜剂。结论:通过上述试验确定的成膜配比合理,所制紫草涂膜剂符合涂膜剂质量标准。
作者:田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经尿道前列腺行电切术患者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我院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术中镇痛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和术中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后血压均呈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行电切术患者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安全可靠,临床应用起效快,镇痛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纵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针对医学类院校物理实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以学生为主体的PPBL教学模式、及创新能力培养实验模式,并给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操作。
作者:付纪松;王冬梅;谢国梁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