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野生红蓼资源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赵宇;刘程诚;刘娟

关键词:红蓼, 温度, 野外
摘要:红蓼具有适应性强,适于观赏,果实可入药等特点.近年来,随着需求的增加,栽培技术及环境条件成为研究的热点,本试验针对野生红蓼资源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红蓼的露地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内服用药和中药保留灌肠相结合的治疗护理方法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口服柳氮磺吡啶、肠道菌群调节剂,合并感染者静滴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予中药保留灌肠,灌肠方药为:槐花30g、黄柏30g、红藤15g、败酱草15g、诃子15g、陈皮10g、蒲公英15g、虎杖15g.将上述中药加水煎煮30分钟煎取200ml,每日1次,每次100ml于肛门作保留灌肠,一般10天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临床控制21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的治疗与护理方法相比较,内服用药和中药保留灌肠相结合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明显提高了疗效.

    作者:凡荣喜;龚丽萍;赵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与《药物化学》教学的结合

    《药物化学》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必考科目,由于其内容难度较大,考生在掌握难度较大的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考试通过率.这为《药物化学》的各级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认识和把握《药物化学》的教学过程,遵守《药物化学》的教学规律,采用比较灵活的教学方法,较好处理教材、学生、教学条件之间的关系,将国家执业药师《药物化学》考试的大纲内容作为授课的基本结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国家执业药师的角度去设计和分析教学案例,使学生掌握知识点达到动力定型.

    作者:王玮瑛;邵靖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厂家批号的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不溶性微粒试验结果的比较

    注射用双黄连(冻干)是《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的品种,由连翘、金银花、黄芩3味中药组成,功能清热解毒,辛凉解表.用于外感风热,邪在肺卫,热毒内盛,证见发热,微恶风寒或不恶寒,咳嗽气促,咯痰色黄,咽红肿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蝙扁桃腺炎、轻型肺炎见上述证候者,是临床常用药物.在检验中发现不溶性微粒的差别悬殊,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解剖结果证明,微粒会产生一时难以发现的、潜在的严重危害.作者按照药典方法测定了抽验或送检的2个厂家生产的规格为600mg的85批注射用双黄连(冻干),并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马辉;张克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NPPV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观察应用N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60例COPD伴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经口鼻面罩正压通气(NPPV)治疗5-7天,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和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5例患者前6h耐受性差,出现人机对抗情况,经护士调整呼吸机参数及面罩位置后烦躁症状改善,耐受性良好,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和心率好转,发绀减轻,PaO2和pH值上升,PaCO2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PN是治疗COPD伴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熟悉NPPV各时段的护理操作,确保有效通气,对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守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门诊药房退药现象的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探讨我所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处方中的759例退药处方或记录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引起患者退药的主要原因有药物不良反应、医师用药差错、药品费用过高、收费差错等.结论:医院应该针对门诊患者用药特点对药品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并通过加强学习,提高医院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强化管理,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渠道,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疑虑等对策,从根源上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作者:方铁;黄宗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皮肾微造瘘肾输尿管镜下取石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100例PNL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100例患者术前准备充分,术后对患者的观察护理仔细,治疗措施及时得当.全部病例均取石成功、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0.2天.结论:围手术期恰当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促进患者短期快速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红花注射液过敏试验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红花注射液过敏试验的检验方法.方法:红花注射液(0.6mg/ml)对豚鼠腹腔注射0.5ml/只,隔日腹腔注射,致敏三次后,在第一次腹腔注射后第14天及21天耳静脉注射1.0ml/只进行攻击.结果:未见豚鼠有任何过敏症状发生.结论:表明红花注射液在本试验条件下对豚鼠不产生过敏反应.

    作者:周恩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职院校开展技能竞赛对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一直是现在面临的重要课题,开展各种技能竞赛能够促进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是作为人才培养方式的一种手段.高职院校推行技能竞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融入到社会中.本文主要分析了开展技能竞赛对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起到什么作用进行实质剖析,希望能够对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有一些帮助.

    作者:王玮瑛;邵靖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噬菌体展示技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IsdB蛋白抗原表位的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S.aureus)感染已经成为世界难题,其耐药性的迅速出现及传播更加剧了它的危害.S.aureus疫苗研究中,一些表面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疫苗候选物.IsdB是一种表面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其抗原表位的确定对于以此蛋白为基础的单一蛋白疫苗或融合蛋白疫苗的研究和制备有很大意义.本论文以IsdB的单克隆抗体3B6株McAb为配基,从噬菌体随机七肽库中筛选抗体识别的模拟肽.经测序及序列比对分析,发现IsdB的抗原表位为空间构象,集中在NEAT结构域前端.本研究对于IsdB疫苗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丁芬;邹继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参芍通络片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目的:制备参芍通络片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赤芍和葛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芍药苷在0.305μg~1.5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66% (RSD=0.27%).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江延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茵黄合剂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茵黄合剂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口服茵黄合剂加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治疗.结果:血清胆红素浓度及治愈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茵黄合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

    作者:卞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眼外伤的急救和护理

    目的:探讨眼外伤的临床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对110例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眼外伤患者进行临床急救和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110例患者病情都得到有效地控制,经过精心的护理,患者得以康复出院.结论:眼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眼外伤的急救处理要求动作轻柔,稍微疏忽就能造成重大的事故,急救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孙晓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玉液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玉液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知母、葛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芒果苷的含量.结果:知母、葛根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HPLC含量测定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为0.61%(n=6).结论:该方法可以准确定性、定量检测,可以用于玉液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曲林;周爽;吕晓霞;刘文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切口采用赫美OP0812补片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14例效果分析

    随着微创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技术逐渐被广大患者接受,在基层医院中缺乏此类技术的外科医生倍感压力.我院从微创技术之中受到启发,从2010年10月开始行小切口采用赫美OP0812补片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取得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14例,男性11例,女性1例,年龄20-84岁,平均51岁,单侧13例,1例为双侧,本组中1例因疝囊较大分离困难而延长手术切口.

    作者:陈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儿脑性瘫痪家庭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家庭康复训练方法并观察疗效.方法:采用康复教育、家长培训、运动疗法、作业疗法、患儿良姿住的保持、保持脑瘫患儿的正确的被抱姿势、语言训练、心理支持及其他方法(物理治疗、推拿治疗、音乐疗法、中药浴等)等家庭康复护理方法,对脑性瘫痪76例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结果:76例小儿脑瘫患儿经过3个月的家庭康复治疗,显效37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9.47%.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有效率下降,不同年龄组组间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长培训、早期干预、坚持家庭康复、综合治疗、家长与医院和医生长期密切配合是脑瘫患儿康复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明光;乔淑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苦参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苦参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活性和应用价值的传统中药,主要含有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异戊烯基类黄酮和齐墩果烯型三萜等成分,其中含量高、药理活性和药用价值较突出的成分是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提取、分离苦参中的生物碱,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工艺、药理、药效和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年来苦参生物碱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了综述和评价,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苦参生物碱提供依据,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杨霄;于喜水;金哲雄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有关物质检验方法分析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有关物质检验方法.方法:在固定某一温度的情况下,更换不同厂家色谱柱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供试品溶液中杂质峰相对主峰保留时间的值波动较大.结论:应进一步完善标准,提高有关物质检验方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作者:孙超;张昊天;尹燕杰;赵艳秋;邓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包括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必要时洋地黄制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组再加用曲美他嗪(20 mg口服,3次/d),疗程3个月,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缩短分数(FS)、6min步行试验(6MWT)及检测血浆BNP值.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76.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心脏超声指标:LVEDD、LVESD、LVEF、FS、6MWT、BNP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在LVEF、FS、6MWT距离的提高和BNP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亚芬;李献良;曹锐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011~2012年某院降脂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本院2011 ~ 2012年降脂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我院2011 ~ 2012年降脂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进行统计、综合分析.结果:2012年间降脂药物用药金额年增长率为46.27,用药频度不断升高.他汀类药物为我院主要使用的降脂药物,其中阿托伐他汀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两年均排在首位,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是用药频度增长速度快的药物.结论:两年来我院降脂药物应用稳定,使用合理,他汀类药物在我院降脂药物使用中占主导地位.

    作者:刘小平;夏军;张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从风险控制角度谈药品的安全照明

    根据新版GMP风险管理,论述照明对药品质量的潜在风险,应当根据每个药物的特性,制定局部照明要求,降低质量风险,提高用药安全和人民健康水平,使我们的制药行业技术水平提高一个新的层次.

    作者:路宁;赵志远;刘光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