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咳喘宁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

赵淑侠

关键词:咳喘宁胶囊, 鉴别,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本制剂中的黄芩苷含量.结果:HPLC法测定的黄芩苷在0.07984μg~0.3992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为1.7%(n=6).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方法.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注射技术在预防接种中的观察与应用

    目的:研究无痛注射技术,提高儿童接受注射的易受性,减少药液外溢,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将接受注射的健康儿童3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19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规范操作,实验组在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加用无痛注射法.观察儿童疼痛反应.结果:实验组的低平分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P< 0.01),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通过无痛注射技术接种注射,可以降低儿童预防接种注射的疼痛反应,增加婴儿接受注射的依从性.

    作者:任继风;李俊玲;宫丽萍;陈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与《药物化学》教学的结合

    《药物化学》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必考科目,由于其内容难度较大,考生在掌握难度较大的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考试通过率.这为《药物化学》的各级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认识和把握《药物化学》的教学过程,遵守《药物化学》的教学规律,采用比较灵活的教学方法,较好处理教材、学生、教学条件之间的关系,将国家执业药师《药物化学》考试的大纲内容作为授课的基本结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国家执业药师的角度去设计和分析教学案例,使学生掌握知识点达到动力定型.

    作者:王玮瑛;邵靖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浅谈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1、中药指纹图谱的概念和本质特征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种(或某产地)中药材或中成药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提取其化学信息并加以描述,得到的能够标志该中药材或中成药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中药指纹图谱的一个优点是通过指纹图谱的特征性,能有效鉴别中药材或中成药的真伪;另一个是通过指纹图谱主要特征峰的面积和比例的制定,能有效控制中药材或中成药的质量,保证样品质量的相对稳定.目前指纹图谱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或天然药物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詹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支原体肺炎患儿11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和护理经验.结果:以大环内酯类抗支原体治疗为主,采用一般护理、发热的护理、用药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心理护理、肺外并发症的护理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本组显效93例(80.2%),有效22例(19%),无效1例(0.8%),总有效率99.2%.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以大环内酯类抗支原体治疗为主,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保证疗效、促进患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剑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ICU抢救治疗观察

    目的:研究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人的疗效.方法:25例MODS病人行CVVH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尿素氮、肌酐、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的变化,电解质、酸碱平衡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心率、呼吸频率显著下降(P<0.05),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明显升高(P<0.05).高钾血症、酸中毒得到纠正(P<0.05),Na+、Ca2+、C1-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VVT能有效缓解MODS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病人脏器功能,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能有效提高MODS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珍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脑卒中患者49例,在临床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康复训练、针灸以及电疗等方法多种干预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完全康复21例,能正常生活和参与社会,19例能生活自理,9例患者需要他人照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早期多举措的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及透析病人生存率的提高,老年不再是血液透析的禁忌症.近几年来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日益增多,据欧洲肾脏病学会报道,1995年慢性肾衰竭进入透析治疗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8岁,其中>60岁者52%[1].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为10.0%-30.0%[2],居首位,而老年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至使透析过程更易出现低血压,发生率高达43.5%[3],血液透析致低血压一般可引起超滤困难,透析低血压常使患者难以达到干体重,导致透析充分性降低和超滤困难,引起心血管事件,从而增加患者病死率[4],故一定要做好预防及相关护理措施.本科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对32例急、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1152例次,透析中发生低血压反应163例次,现将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袁如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rhEPO蛋白亲和层析条件的探索

    亲和层析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的分离和纯化,对那些分离流程长、难度大、浓度低、杂质多,采用常规方法难以进行分离的生物分子来说,亲和层析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本文采用亲和层析法对含rhEPO蛋白的细胞上清液进行初步纯化,旨在探索其佳洗脱条件.

    作者:杨凤铎;李明;董春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红花注射液过敏试验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红花注射液过敏试验的检验方法.方法:红花注射液(0.6mg/ml)对豚鼠腹腔注射0.5ml/只,隔日腹腔注射,致敏三次后,在第一次腹腔注射后第14天及21天耳静脉注射1.0ml/只进行攻击.结果:未见豚鼠有任何过敏症状发生.结论:表明红花注射液在本试验条件下对豚鼠不产生过敏反应.

    作者:周恩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洁净室尘埃粒子多点在线监测探讨

    通过对洁净室尘埃粒子多点在线监测,实时掌握洁净室动态

    作者:何玉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常见问题与护理对策

    胰岛素泵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1],且有实验证明胰岛素泵是强化治疗的佳选择,可使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明显降低[2].2010年01月--2012年07月我院共对72例血糖控制不理想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泵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药学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应用与研究

    本文结合我院药学专业核心课程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阐述以现代高职教育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具体介绍了药学专业一体化教学的特点,一体化教学课程组织实施方法和效果.

    作者:黄翠贤;刘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帕瑞昔布钠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以减少花生四烯酸(AA)转化成前列腺素(PGs)等炎症介质,达到抗炎镇痛的目的,是目前疼痛治疗的常用药物.非选择性的NSAIDs大部分都是口服型药物,虽能同时阻断COX-1和COX-2,起到抗炎和止痛作用,由于对胃肠道、心血管、肾脏和血小板等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术后急性疼痛中应用,并且对于术后恶心、呕吐以及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也不是理想选择.Pharmacia公司研制开发的帕瑞昔布钠(parecoxib sodium)是可以通过静脉和肌肉注射的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有研究表明其可减少手术患者对阿片类镇痛药的需求,在治疗术后疼痛过程中,帕瑞昔布钠40mg比吗啡4mg更有效.本文就其药理作用、术后镇痛方面临床应用及安全性作一综述.

    作者:宋德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期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2年9月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所有患者一般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头孢呋辛钠联合加替沙星,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或者加替沙星单一药物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2%和76.5%,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联合用药,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史进;周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包括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必要时洋地黄制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组再加用曲美他嗪(20 mg口服,3次/d),疗程3个月,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缩短分数(FS)、6min步行试验(6MWT)及检测血浆BNP值.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76.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心脏超声指标:LVEDD、LVESD、LVEF、FS、6MWT、BNP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在LVEF、FS、6MWT距离的提高和BNP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亚芬;李献良;曹锐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从风险控制角度谈药品的安全照明

    根据新版GMP风险管理,论述照明对药品质量的潜在风险,应当根据每个药物的特性,制定局部照明要求,降低质量风险,提高用药安全和人民健康水平,使我们的制药行业技术水平提高一个新的层次.

    作者:路宁;赵志远;刘光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如何填写《药品抽样记录及凭证》

    讨论如何填写《药品抽样记录及凭证》,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作者:张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缓释滴丸的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综述了缓释滴丸的研究现状,开发缓释滴丸的目的及意义,以及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以及质量评价,同时对缓释滴丸的发展做了展望.

    作者:辛嫣琼;王金;潘辉;闻丽君;曲韵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浅析

    室性早搏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气促、晕厥、乏力、胸痛等症状,可致使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危及患者生命.在我国,由于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因此,治疗室性早搏,减少患者发病率、死亡率,已引起了医药界的广泛重视.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对室性早搏有确切的疗效.本文拟对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作者:魏罡杰;宋聪琳;张琳;刘兴奎;赵鑫;吴华慧;孙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门诊药房退药现象的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探讨我所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处方中的759例退药处方或记录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引起患者退药的主要原因有药物不良反应、医师用药差错、药品费用过高、收费差错等.结论:医院应该针对门诊患者用药特点对药品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并通过加强学习,提高医院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强化管理,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渠道,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疑虑等对策,从根源上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作者:方铁;黄宗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