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袁如冰

关键词:老年患者, 血液透析患者, 透析中低血压, 原因分析, 慢性肾衰竭, 血液净化技术, 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疾病, 透析低血压, 透析充分性, 平均年龄为, 低血压反应, 透析治疗, 透析病人, 基础疾病, 护理措施, 防治措施, 发生原因, 超滤, 生存率
摘要:随着血液净化技术及透析病人生存率的提高,老年不再是血液透析的禁忌症.近几年来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日益增多,据欧洲肾脏病学会报道,1995年慢性肾衰竭进入透析治疗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8岁,其中>60岁者52%[1].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为10.0%-30.0%[2],居首位,而老年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至使透析过程更易出现低血压,发生率高达43.5%[3],血液透析致低血压一般可引起超滤困难,透析低血压常使患者难以达到干体重,导致透析充分性降低和超滤困难,引起心血管事件,从而增加患者病死率[4],故一定要做好预防及相关护理措施.本科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对32例急、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1152例次,透析中发生低血压反应163例次,现将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口外手法复位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口外手法复位治疗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3例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患者行口外手法复位治疗.结果:53例患者中,口外法复位成功51例,成功率96.23%;41例一次复位成功,一次性复位成功率80.39%;复位时间均在3分钟以内.结论:颞下颌关节脱位口外复位法较常规传统口内复位法优越,简单易行,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昌雄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血清TGF β1,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GF-β 1,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水平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和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ELASA法测定6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8例健康者的血清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血清TGF-β 1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UAER正常组和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肾病组进一步根据UAER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肾病组.结果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血清TGF-β 1,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患者各组的血清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随UAER增高依次增加(P<0.01);糖尿病各组间血清TGF-β 1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TGF-β 1水平均高于正常人,血清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TGF-β 1与DN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血清Ⅳ型胶原可以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指标,血清Ⅳ型胶原还是反映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预测指标.

    作者:杜正驰;赵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吗丁啉治疗糖尿病胃轻瘫82例的临床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吗丁啉辅以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方法:选择2010.4~12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用复方阿嗪米特与吗丁啉联合治疗,同时辅以护理干预,对照组单用吗丁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要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有3例和4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和9.7%,经卡方检验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吗丁啉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并辅以护理干预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更多应用.

    作者:曹风霞;窦金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银杏叶提取物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及工艺的研究

    本文首先是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我们采用70%乙醇热回流提取工艺提取银杏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物中的银杏叶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并相互比较.选择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方法,作为银杏叶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并加以推广应用.同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测量手段,以总黄酮的收率为指标,对银杏叶的提取与精制工艺进行研究和探讨,确定了提取溶剂、时间、次数及浓缩、干燥温度等提取工艺参数,比较了树脂吸附一次洗脱和二次洗脱以及超滤与树脂吸附相结合的精制工艺对产品质量及银杏叶总黄酮收率的影响.结果满意.

    作者:刘雪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011~2012年某院降脂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本院2011 ~ 2012年降脂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我院2011 ~ 2012年降脂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进行统计、综合分析.结果:2012年间降脂药物用药金额年增长率为46.27,用药频度不断升高.他汀类药物为我院主要使用的降脂药物,其中阿托伐他汀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两年均排在首位,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是用药频度增长速度快的药物.结论:两年来我院降脂药物应用稳定,使用合理,他汀类药物在我院降脂药物使用中占主导地位.

    作者:刘小平;夏军;张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玉液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玉液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知母、葛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芒果苷的含量.结果:知母、葛根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HPLC含量测定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为0.61%(n=6).结论:该方法可以准确定性、定量检测,可以用于玉液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曲林;周爽;吕晓霞;刘文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支原体肺炎患儿11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和护理经验.结果:以大环内酯类抗支原体治疗为主,采用一般护理、发热的护理、用药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心理护理、肺外并发症的护理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本组显效93例(80.2%),有效22例(19%),无效1例(0.8%),总有效率99.2%.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以大环内酯类抗支原体治疗为主,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保证疗效、促进患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剑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空心胶囊中铬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评定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空心胶囊中铬含量的不确定度,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方法: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有关规定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利用回归方程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本实验中空心胶囊中铬的含量表示为0.24±0.03 mg·kg-1(包含因子k=2).结论: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空心胶囊中铬含量时,标准曲线计算铬含量产生的不确定度对总不确定度的影响大.

    作者:李欣;吴昊;王跃;王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海马三肾丸补肾壮阳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海马三肾丸的补肾壮阳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去势雄性大鼠各附性器官重量、雄性大鼠交配能力、阳虚症小鼠抗寒抗疲劳影响的实验研究,观察药物的补肾壮阳作用.结果: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海马三肾丸能明显增加阳虚症雄性小鼠耐寒、抗疲劳能力,对去势雄性大鼠各附性器官有明显增重作用,对正常雄性大鼠扑提、射精潜伏期有明显缩短作用.结论:海马三肾丸具有补肾壮阳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马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脑卒中患者49例,在临床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康复训练、针灸以及电疗等方法多种干预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完全康复21例,能正常生活和参与社会,19例能生活自理,9例患者需要他人照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早期多举措的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药刺五加抗衰老作用的研究进展

    五加科植物刺五加自古便被用于“扶正固本”,强身健体的常用中药,现代药理学实验亦从多角度证明其抗衰老的功效.本文主要从刺五加清除自由基、抗疲劳、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改善学习记忆力、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等多个角度综述刺五加抗衰老研究进展情况,为刺五加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旗;任梦璐;张腾娇;杨雪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医院药学人员的心理学应用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如何进一步全面提高医院药学部门人员的服务质量.一是临床药师在进行药学服务过程中如何利用药学心理学服务,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依从性;二是药师在药品调剂过程中如何利用一些心理学知识,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不断完善药学服务质量;三是培养PIVAS人员的“慎独”精神,保证患者用到安全药、放心药.

    作者:秦安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在老年青光眼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老年青光眼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老年青光眼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整体护理方法,治疗组在整体护理基础上应用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两组住院时间、院内感染率及护患双方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管理能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率及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王金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虎眼万年青(Ornithogalum Caudatum)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本文对虎眼万年青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近况进行系统文献整理,总结了虎眼万年青中皂苷类、多糖类、黄酮类和萜类等化学成分的研究情况,对其的抗肿瘤、免疫增强和抗炎等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虎眼万年青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孙志伟;邹翔;曲中原;王雨蒙;林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苦参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苦参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活性和应用价值的传统中药,主要含有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异戊烯基类黄酮和齐墩果烯型三萜等成分,其中含量高、药理活性和药用价值较突出的成分是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提取、分离苦参中的生物碱,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工艺、药理、药效和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年来苦参生物碱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了综述和评价,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苦参生物碱提供依据,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杨霄;于喜水;金哲雄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骨刺丸中欧前胡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骨刺丸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检测波长:300rm;流动相:甲醇-水(60:40);柱温:35℃;流速:1.0mL·min-1.结果:欧前胡素进样量在0.0284μg~0.1137μg之间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97.0%,RSD=0.99%(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好,可以作为骨刺丸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李学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无痛注射技术在预防接种中的观察与应用

    目的:研究无痛注射技术,提高儿童接受注射的易受性,减少药液外溢,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将接受注射的健康儿童3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19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规范操作,实验组在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加用无痛注射法.观察儿童疼痛反应.结果:实验组的低平分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P< 0.01),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通过无痛注射技术接种注射,可以降低儿童预防接种注射的疼痛反应,增加婴儿接受注射的依从性.

    作者:任继风;李俊玲;宫丽萍;陈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NPPV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观察应用N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60例COPD伴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经口鼻面罩正压通气(NPPV)治疗5-7天,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和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5例患者前6h耐受性差,出现人机对抗情况,经护士调整呼吸机参数及面罩位置后烦躁症状改善,耐受性良好,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和心率好转,发绀减轻,PaO2和pH值上升,PaCO2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PN是治疗COPD伴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熟悉NPPV各时段的护理操作,确保有效通气,对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守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野生红蓼资源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红蓼具有适应性强,适于观赏,果实可入药等特点.近年来,随着需求的增加,栽培技术及环境条件成为研究的热点,本试验针对野生红蓼资源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红蓼的露地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宇;刘程诚;刘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儿脑性瘫痪家庭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家庭康复训练方法并观察疗效.方法:采用康复教育、家长培训、运动疗法、作业疗法、患儿良姿住的保持、保持脑瘫患儿的正确的被抱姿势、语言训练、心理支持及其他方法(物理治疗、推拿治疗、音乐疗法、中药浴等)等家庭康复护理方法,对脑性瘫痪76例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结果:76例小儿脑瘫患儿经过3个月的家庭康复治疗,显效37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9.47%.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有效率下降,不同年龄组组间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长培训、早期干预、坚持家庭康复、综合治疗、家长与医院和医生长期密切配合是脑瘫患儿康复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明光;乔淑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