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唇腭裂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邓建鸿

关键词:唇腭裂患者, 先天性畸形, 序列治疗, 外科手术, 共同参与, 发病率, 多学科, 中心, 人类
摘要:唇腭裂是人类发病率高的先天性畸形之一.目前,唇腭裂有效的治疗就是以外科手术为中心的多学科共同参与的序列治疗[1].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学生宿舍空气微生物污染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学生宿舍空气微生物污染情况,并分析造成污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对学生宿舍 126 个采样点进行空气细菌总数监测.结果:学生宿舍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1.48%,不同时间、不同性别、不同楼层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不同,各项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某医学院学生宿舍空气存在一定的微生物污染,需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王立;钟有添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从牛瘤胃液中分离使戊糖转化乙醇的菌株研究

    目的:从牛瘤胃液中分离和选育能使戊糖发酵产生乙醇的菌株,并获得乙醇高产菌株.方法:以新鲜牛瘤胃液为筛选源,通过增殖培养基,筛选培养基,发酵培养基,种子培养基,经菌落形态观察,显微形态观察,发酵分离培养,筛选出6种菌株.结果:利用筛选出6种菌株的对戊糖发酵生产乙醇进行比较,产乙醇产量高的为A1型菌和B2型菌,A1型菌落从牛瘤胃液产酒精活性高,此菌乙醇产量为0.82%,B2型菌落产酒精活性其次,此菌乙醇产量为0.53%.结论:通过实验从牛瘤胃液中分离出能使戊糖转化乙醇的6种菌株.

    作者:欧阳海平;徐尔尼;刘薇;彭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复方川芎嗪治疗颈椎动脉供血不足的体会

    本院自2005年用川芎嗪注射液加低分子右旋糖酐(以下称复方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慢性盆腔痛骶前神经切断术的治疗进展

    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目前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美国妇产科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yeyrits and gynecology,ACOG)和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of urology,EAU)将其定义为持续6月以上与盆腔结构密切相关的慢性良性疼痛.

    作者:胡彩虹;叶军;朱剑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39例肾囊肿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出现,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50 min,术后12 h进食和下床活动,1~3 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5~7 d,切口均甲级愈合.全部随访3月~3年,B超未发现囊肿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肾囊肿的较为理想方法.

    作者:张俊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簇集性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带状分布为特征的皮肤病,伴明显的神经痛为特征,患者常疼痛难忍,彻夜难眠[1].

    作者:许莉;唐卫东;陈小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彩超诊断肾癌2例

    例1,患者,男性,54岁,平素无不适症状和异常体征.体检彩超声像图表现:左肾上极探及34 mm×33 mm×39 mm不均质中等回声肿物,边界清,无包膜,边界欠规则,多切面观均为球体状,向肾表面隆凸,肾盂不扩张.CDFI:肿物内血流较丰富,呈抱球状,见动脉及静脉血流信号.

    作者:胡云怀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腔内放疗结合外照射治疗宫颈癌44例回顾性分析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宫颈癌普查、预防工作日益得到重视,但仍有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属于晚期,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治疗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Ⅱ b期以上宫颈癌患者.

    作者:吴仁瑞;钟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脑室造瘘管行空肠造瘘在胃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胃切除手术的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及消化道功能的影响,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以腹胀为常见,以吻合口瘘为严重.如何减少腹胀、尤其是吻合瘘的发生,一直是胃切除术后医生关心的问题.

    作者:苏晋捷;曾翔辉;曾祥福;刘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外科治疗室容易导致院内感染的因素及防范对策

    外科治疗室是护士配制静脉输液药液和存放大输液、注射药、口服药等的地方.外科治疗室一般分两个区,即清洁区和污染区.清洁区主要是配制药液和储存药物.

    作者:伊秀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非发酵菌耐药规律探讨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2007~2008年主要非发酵菌铜绿假单孢菌265株,鲍曼不动杆菌231株,嗜麦芽窄食单孢菌82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非发酵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AUTO-MI-CROSCAN4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铜绿假单孢菌耐药率小于20%的抗菌素分别是亚胺培南(4.2%),左氧氟沙星(5.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5%),头孢他定(13.2%),头孢吡肟(13.6%),哌拉西林(14.3%),环丙沙星(16.2%),妥布霉素(17%),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17.2%),氨曲南(17.4%).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小于20%的抗菌素是亚胺培南(0.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3%),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4.8%),左氧氟沙星(5.2%).嗜麦芽窄食单孢菌耐药率小于30%的抗菌素分别是替卡西林克拉维钾(7.3%),左氧氟沙星(7.3%),复方新诺明(24.2%),但亚胺培南耐药率100%.结论:三种常见非发酵菌耐药率普遍较高,嗜麦芽窄食单孢菌耐药率相对明显增高,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钾是治疗3种常见非发酵菌感染的较理想抗菌药.

    作者:李韶今;乐永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剂量布吡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的研究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布吡卡因的用量和临床效果以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Ⅱ~Ⅲ择期手术患者,年龄80~95岁,随机分成二组,A组应用布吡卡因7.5 mg,B组应用布吡卡因6.0 mg.观察两组的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和麻醉平卧后、麻醉后5、15、30 min 血压、心率、血氧的变化.结果:二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输液量等无差异,二组麻醉起效时间无差异,麻醉前后两组血流动力学稳定,血压、心率A组较B组变化较大,但无统计学差异,血氧饱和度无差异,麻醉平面A组高1~2个节段,术后未出现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小剂量布吡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高龄患者.

    作者:胡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盆腔炎与宫颈炎中性传播病原体感染的差异分析

    目的:了解盆腔炎与宫颈炎患者中STD感染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盆腔炎与宫颈炎患者中STD感染情况,用X2检验其差异.结果:盆腔炎患者中 STD 总体感染率为75.00%,混合感染率为13.75%;宫颈炎患者中 STD 总体感染率为 33.75%,混合感染率为3.75%.结论:盆腔炎与宫颈炎患者中 STD 感染及混合感染无明显的差异,二者UU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STD病原体;严防STD对防治盆腔炎与宫颈炎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玉娟;曹镐禄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患者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个体化教育组.对照组采取传统说教式教育,个体化教育组采取一对一的个体化指导方式,每周定期进行知识讲座.观察教育前后患者对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个体化健康教育组病例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减少.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较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具有优越性.

    作者:罗春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Rathke囊肿的CT和MRI诊断探讨

    目的:对Rathke囊肿的CT和MRI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2例Rathke囊肿的CT及MRI资料.结果:22例Rathke囊肿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19例位于鞍内,伴鞍上延伸5例,伴鞍底下陷7例,3例位于鞍上.高度从5~30 mm,多数在10~20 mm.CT平扫呈等密度8例、低密度4例、略高密度1例、混杂密度1例.增强后3例病灶无强化,3例可见囊壁的强化.MRI平扫时,,T1WI呈低信号2例、等信号3例、稍高信号5例,高信号8例、混杂信号3例;T2WI呈高信号6例,稍高信号3例、混杂信号7例.增强14例看到囊壁的轻度或部分强化.结论:Rathke囊肿GT、MRI影像表现多样,与临床病史及其它检查相结合,可提高定性诊断价值.

    作者:徐玉球;刘晓玉;姚振威;冯晓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鼻内窥镜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5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对54例患者采用全麻鼻内镜支撑喉镜下实施声带手术,术后予以抗生素激素治疗3天,雾化吸入1周.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以上,治愈48例,好转6例,手术有效率100%.结论:鼻内窥镜支撑喉镜下实施声带手术具有暴露好,手术微创,并发症少,效果好等优点,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朱友莲;谢瑞昀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后侧小切口人路,行全髋关节置换27例27髋.结果:手术均在术前设计切口下顺利进行,术后患者随访1-5年,平均2.5年,临床效果满意,无术后并发症.结论: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快的优点,采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作者:杨争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置入长度的探讨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实用先进的技术,自2002年起我科广泛应用临床,以其操作简便、安全、减少静脉损伤,方便患儿活动,减少护理工作量,方便临床用药与紧急抢救等优点受到医护人员及患儿家属的欢迎.

    作者:方惠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偏头痛患者的TCD及MRA、DSA脑血管造影分析

    目的:探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方法:对286例符合ICHD-2偏头痛诊断标准的286例偏头痛患者进行TCD筛查,45例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者 (峰速度MCA、TICA>140 cm/s,ACA、PCA、V-BA>100 cm/s)行头颅MRI+MRA检查,其中18例TCD频谱可见涡流和/或湍流,并闻及血管杂音者行 DSA 脑血管造影.结果:MRI 5例异常(1例动静脉畸形,4例海绵状血管瘤),16 例 DSA 异常(动静脉畸形1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烟雾病4例,颈内动脉起始部中度狭窄1例,大脑中动脉狭窄4例,基底动脉轻中度狭窄2例,一侧ICA闭塞2例).结论: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存在脑血管病变基础;偏头痛患者应常规行TCD检测,以早期发现严重的脑血管病变.

    作者:余政;邓幼清;陈小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固尔苏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固尔苏应用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疗的护理方法,以提高对危重患儿的护理水平.方法:对21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采取不同的体位将固尔苏从气管插管内匀速滴入气管,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合理用药、呼吸道管理、保暖及预防感染等相应的护理措施,其中17例患儿治愈出院;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出现肺出血2例;颅内出血3例;肺炎6例.结论:早期、充足、正确的给药是保证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疗成功的关键,但在给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适宜的保暖和护理及细致的呼吸道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

    作者:李莉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