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盆腔痛骶前神经切断术的治疗进展

胡彩虹;叶军;朱剑芳

关键词:慢性盆腔痛, 骶前神经切断术, 泌尿外科, 妇产科学, 定义, American, College, 腔结构, 疼痛, 欧洲, 美国, 良性, EAU, CPP
摘要: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目前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美国妇产科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yeyrits and gynecology,ACOG)和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of urology,EAU)将其定义为持续6月以上与盆腔结构密切相关的慢性良性疼痛.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磁共振水成像对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MRU)对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1例输尿管异位开口的磁共振(MRI)平扫与MRU表现.结果:21例输尿管异位开口均显示清晰,3例异位开口位于子宫,8例位于阴道,9例位于阴道前庭,1例男性病人开口于前列腺水平,19例合并重复肾盂双输尿管畸形,2例合并单侧肾发育不良.结论:MRU结合MRI平扫在显示泌尿系统先天畸形,显示输尿管异位开口位置及其引流肾的对位关系较准确,对临床手术治疗有指导作用.

    作者:刘少强;邹晓峰;钟福兴;郭少华;陈惠;邱兴庭;许凡勇;王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剂量激素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小儿重症肺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镇静、吸氧、抗感染、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甲基强的松龙1 mg/(kg·次),每13 3次,连用3天,以及IVIG 0.5 g/(kg·d)t连用4 d.结果:观察组显效率68.4%和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6%和82.3%(P<0.01);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均<0.01).白细胞总数、血清降钙素元水平、CRP结果均有下降(P<0.05).结论:小剂量甲强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可降低炎症指标、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周小琴;朱章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剂量布吡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的研究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布吡卡因的用量和临床效果以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Ⅱ~Ⅲ择期手术患者,年龄80~95岁,随机分成二组,A组应用布吡卡因7.5 mg,B组应用布吡卡因6.0 mg.观察两组的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和麻醉平卧后、麻醉后5、15、30 min 血压、心率、血氧的变化.结果:二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输液量等无差异,二组麻醉起效时间无差异,麻醉前后两组血流动力学稳定,血压、心率A组较B组变化较大,但无统计学差异,血氧饱和度无差异,麻醉平面A组高1~2个节段,术后未出现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小剂量布吡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高龄患者.

    作者:胡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从牛瘤胃液中分离使戊糖转化乙醇的菌株研究

    目的:从牛瘤胃液中分离和选育能使戊糖发酵产生乙醇的菌株,并获得乙醇高产菌株.方法:以新鲜牛瘤胃液为筛选源,通过增殖培养基,筛选培养基,发酵培养基,种子培养基,经菌落形态观察,显微形态观察,发酵分离培养,筛选出6种菌株.结果:利用筛选出6种菌株的对戊糖发酵生产乙醇进行比较,产乙醇产量高的为A1型菌和B2型菌,A1型菌落从牛瘤胃液产酒精活性高,此菌乙醇产量为0.82%,B2型菌落产酒精活性其次,此菌乙醇产量为0.53%.结论:通过实验从牛瘤胃液中分离出能使戊糖转化乙醇的6种菌株.

    作者:欧阳海平;徐尔尼;刘薇;彭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护理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从而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

    作者:谢玉兰;于秀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氯胺酮、异丙酚辅助小儿腰椎穿刺术68例护理体会

    腰椎穿刺术是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方法[1],同时也是一项创伤性治疗,操作可引起清醒患儿的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常常使穿刺无法完成.

    作者:方敬;王长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空气压缩驱动布地奈德混悬液及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空气压缩驱动布地奈德混悬液及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二组患儿均常规给予综合治疗(解痉平喘、止咳化痰及病因治疗等).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加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比较二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及病程.结果:治疗组患儿在咳嗽、喘憋症状缓解、肺部哮呜音消失时间及缩短住院天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t=3.98,5.44,4.61,2.96,P<0.01).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空气压缩驱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协同作用,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优于地塞米松雾化吸入.

    作者:曾令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C-反应蛋白、血脂的关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正常对照组及90例T2DM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并分析DR各期上述物质的变化.结果:T2DM患者CRP、TCH、TG、LDL-C、FPG、2 h PG、HbA1C明显增高,HDL-C降低,且CRP分别随DR病变的加重逐渐升高,DR的病变程度与CRP呈正相关.结论:CRP、血脂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风险并估计其严重程度,并且相对血脂而言,CRP更能反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许荣;廖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互动式健康教育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互动式健康教育,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实施以家庭为单元,由病人、家属、护师共同参与的互动式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一般健康教育;对两组病人进行服药依从性评定.结果:住院期间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随访调查,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互动式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作者:蔡连秀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颅内动脉瘤破裂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rhage,SAH)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和神经功能障碍[2],其病死率、致残率极高.

    作者:娄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患者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个体化教育组.对照组采取传统说教式教育,个体化教育组采取一对一的个体化指导方式,每周定期进行知识讲座.观察教育前后患者对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个体化健康教育组病例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减少.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较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具有优越性.

    作者:罗春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性脑病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肺性脑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观察23例肺性脑病患者无创通气前后动脉血气指标(pH、PC02、P02)、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和住院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NIPPV前后pH、PC02、P02有显著改善(P<0.05),BP无明显改变(P>0.05),病死率下降(P<0.05).结论:NIPPPV对部分存在意识障碍的肺性脑病患者仍是有效安全的.治疗过程中,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加强生命征的监测.

    作者:马志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40例毒蛇咬伤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在急诊救治的措施,总结毒蛇咬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0例患者40例住院治疗(其中4例死亡,2例有并发症),200例急诊治疗后24 h治愈出院.结论:毒蛇咬伤后应尽快采用结扎、放血等治疗,并配合季德胜蛇药片和抗蛇毒血清治疗,早期疗效显著.

    作者:丁美祥;徐福兴;李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彩超诊断肾癌2例

    例1,患者,男性,54岁,平素无不适症状和异常体征.体检彩超声像图表现:左肾上极探及34 mm×33 mm×39 mm不均质中等回声肿物,边界清,无包膜,边界欠规则,多切面观均为球体状,向肾表面隆凸,肾盂不扩张.CDFI:肿物内血流较丰富,呈抱球状,见动脉及静脉血流信号.

    作者:胡云怀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性秋水仙碱中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报道

    秋水仙碱中毒是临床少见的药物中毒,近日我科接诊一例急性秋水仙碱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1 病历简介患者,女性,21岁,于2008年12月28日凌晨2时服用秋水仙碱60片(0.5 mg/片).

    作者:黄勤;陈云;刘先发;吴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横纹小切口治疗500例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体会

    2004年3月~2010年3月我科共收治小儿易复性腹股沟斜疝500例,均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清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心房自律性及收缩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心房自律性及收缩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豚鼠离体右心房测定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其自律性、收缩幅度、收缩速度、舒张速度的影响.结果:3'-大豆苷元磺酸钠可降低豚鼠离体右心房的自律性,明显降低豚鼠离体右心房的收缩幅度、收缩速度、舒张速度.结论:3'-大豆苷元磺酸钠可抑制豚鼠离体右心房的自律性,明显降低豚鼠离体右心房的收缩幅度、收缩速度、舒张速度,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作者:黎晓;黄志华;李良东;叶和杨;曾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30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失败后的非手术治疗体会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的骨折,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经过常规手法整复与外固定治疗多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但一旦手法复位失败后大多医生则往往主张手术治疗[1],而多数老年患者因自身状况等因素常拒绝手术.

    作者:谢小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口服伊曲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381 例疗效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381例均为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本院妇科门诊收治的符合阴道念珠菌病(VVC)的诊断标准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32~51岁,以25~30岁居多.

    作者:朱延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妊娠期妇女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总胆汁酸(TBA)在妊娠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在预防妊娠性肝内胆汁瘀积症的应用.方法:选择116例非妊娠妇女为对照组,112例妊娠妇女为观察组,用酶循环发测定TBA,连续监测法测定ALT、AST,化学氧化法测TBIL、DBIL.同时对29例ICP患者的血清TBA和肝功能进行检测.结果:血清 TBA 水平:对照组(4.1±1.8)μmol/L,妊娠早期组(10.8±2.4)μmol/L,后期组(21.1±4.7)μmol/L.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例ICP患者血清TBA显著升高,肝功能各项指标轻度升高.结论:随着妊娠周期的不断增加,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呈上升趋势,动态观察,并结合肝功能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患者.

    作者:刘顺军;徐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