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护理

谢玉兰;于秀春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 主动脉内膜, 中膜, 膜分离, 病理改变, 血液, 裂口, 长轴
摘要: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从而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雾化吸入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雾化吸入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使用3%0氯已定清洁口腔每日3次,治疗组辅以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残余液雾化吸人.结果:将治疗组及对照组发生口腔炎的总人数及轻度、重度口腔炎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且从两组口腔炎愈合时间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雾化吸入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具有安全、有效、方便、廉价、很好地预防及治疗口腔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特点.

    作者:李年秀;曾俊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彩超诊断肾癌2例

    例1,患者,男性,54岁,平素无不适症状和异常体征.体检彩超声像图表现:左肾上极探及34 mm×33 mm×39 mm不均质中等回声肿物,边界清,无包膜,边界欠规则,多切面观均为球体状,向肾表面隆凸,肾盂不扩张.CDFI:肿物内血流较丰富,呈抱球状,见动脉及静脉血流信号.

    作者:胡云怀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治疗对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总结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巩固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8例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护理干预的高血压病治疗组降压疗效好,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进行药物降压治疗的同时,因人而宜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指导病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加强心理护理,并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运动,可以明显巩固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红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氯胺酮、异丙酚辅助小儿腰椎穿刺术68例护理体会

    腰椎穿刺术是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方法[1],同时也是一项创伤性治疗,操作可引起清醒患儿的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常常使穿刺无法完成.

    作者:方敬;王长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无创正压通气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AECOPD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发作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将30例COPD急性发作伴有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A组)予常规化痰、抗感染、平喘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B组)予常规化痰、抗感染、平喘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A组13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3例;B组12例好转出院,5例失败后行有创机械通气,其中3例死亡,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并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陈永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染料木素抗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对抗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静脉注射乌头碱制作大鼠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观察染料木素抗心律失常作用;运用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染料木素对乌头碱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染料木素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对抗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显著降低大鼠的心律失常评分.病理组织学形态观察结果显示,染料木素能够显著减轻乌头碱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结论:染料木素具有良好的抗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

    作者:李洪亮;张道茵;曾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需求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高等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以便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师范类、理工类和医学院三种类型院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的需求调查.结果:师范类及理工类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安全性行为知识、态度、行为指导的需求程度较高,与医学院校大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类院校大学生均对同伴教育接受程度较高,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理工类和师范类大学生及医学院校低年级学生进行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并且同伴教育是大学生广为接受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李小波;李娟;袁兆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性秋水仙碱中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报道

    秋水仙碱中毒是临床少见的药物中毒,近日我科接诊一例急性秋水仙碱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1 病历简介患者,女性,21岁,于2008年12月28日凌晨2时服用秋水仙碱60片(0.5 mg/片).

    作者:黄勤;陈云;刘先发;吴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妊娠期妇女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总胆汁酸(TBA)在妊娠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在预防妊娠性肝内胆汁瘀积症的应用.方法:选择116例非妊娠妇女为对照组,112例妊娠妇女为观察组,用酶循环发测定TBA,连续监测法测定ALT、AST,化学氧化法测TBIL、DBIL.同时对29例ICP患者的血清TBA和肝功能进行检测.结果:血清 TBA 水平:对照组(4.1±1.8)μmol/L,妊娠早期组(10.8±2.4)μmol/L,后期组(21.1±4.7)μmol/L.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例ICP患者血清TBA显著升高,肝功能各项指标轻度升高.结论:随着妊娠周期的不断增加,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呈上升趋势,动态观察,并结合肝功能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患者.

    作者:刘顺军;徐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结合治疗晚期恶性淋巴瘤13例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13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以提高对恶性淋巴瘤的认识和诊断、治疗水平.

    作者:虞继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某院抗抑郁药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的处方用药趋势.方法:采用<医院处方分析>统计学方法对我院2007年第1季度、第2季度与2008年第1季度、第2季度门诊、住院部的处方数据进行动态统计比较.结果:医院抗抑郁药处方量有增长的趋势,平均每张处方量基本保持平衡.结论:我院2007-2008年抗抑郁药品消费结构趋于合理.

    作者:邱昆全;刘石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非发酵菌耐药规律探讨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2007~2008年主要非发酵菌铜绿假单孢菌265株,鲍曼不动杆菌231株,嗜麦芽窄食单孢菌82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非发酵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AUTO-MI-CROSCAN4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铜绿假单孢菌耐药率小于20%的抗菌素分别是亚胺培南(4.2%),左氧氟沙星(5.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5%),头孢他定(13.2%),头孢吡肟(13.6%),哌拉西林(14.3%),环丙沙星(16.2%),妥布霉素(17%),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17.2%),氨曲南(17.4%).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小于20%的抗菌素是亚胺培南(0.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3%),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4.8%),左氧氟沙星(5.2%).嗜麦芽窄食单孢菌耐药率小于30%的抗菌素分别是替卡西林克拉维钾(7.3%),左氧氟沙星(7.3%),复方新诺明(24.2%),但亚胺培南耐药率100%.结论:三种常见非发酵菌耐药率普遍较高,嗜麦芽窄食单孢菌耐药率相对明显增高,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钾是治疗3种常见非发酵菌感染的较理想抗菌药.

    作者:李韶今;乐永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自制注射器负压封闭引流器在腹部外科手术Ⅲ类切口防治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

    切口感染是腹部外科手术Ⅲ类切口常见的并发症,开放换药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的传统方法,其不足是治疗时间较长,住院时间长,频繁换药,加重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负压封闭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一种全方位、高效能的引流方法,能显著加快感染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防止细菌入侵,有效防止感染[1],我们自行设计并制作了一次性注射器负压封闭引流的方法,2008年以来应用腹部外科手术Ⅲ类切口,无1例切口感染、皮下积液,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建中;谢元才;叶林娇;肖美萍;钟鼎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及安全性.方法:62例患者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术,观察操作成功率、并发症(渗血、血肿、动静脉瘘及手部麻木、缺血等现象)、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结果:62例成功,2例失败,其中1例桡动脉过度迂曲畸形,导管无法通过,未成功.另1例由于桡动脉痉挛,经鞘管注入硝酸甘油200 μg 和利多卡因10mg后,痉挛仍不能完全缓解.本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具有止血容易,患者卧床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途径.

    作者:王雪樵;何志华;刘传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唇腭裂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唇腭裂是人类发病率高的先天性畸形之一.目前,唇腭裂有效的治疗就是以外科手术为中心的多学科共同参与的序列治疗[1].

    作者:邓建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护理体会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就是将病人进行大剂量的放化疗预处理后,把事先采集好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回输体内,重建造血与免疫的过程[1],是目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根治手段.

    作者:盛忠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互动式健康教育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互动式健康教育,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实施以家庭为单元,由病人、家属、护师共同参与的互动式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一般健康教育;对两组病人进行服药依从性评定.结果:住院期间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随访调查,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互动式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作者:蔡连秀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解脲脲原体耐药性变迁研究

    解脲脲原体(Uu)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之一[1].近年来,其耐药性己引起广泛关注,我们对2004~2006年从本院临床标本中检出的515株解脲脲原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刘让万;钟宏文;蔡建红;吴庆发;钟军;杨寿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剂量激素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小儿重症肺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镇静、吸氧、抗感染、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甲基强的松龙1 mg/(kg·次),每13 3次,连用3天,以及IVIG 0.5 g/(kg·d)t连用4 d.结果:观察组显效率68.4%和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6%和82.3%(P<0.01);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均<0.01).白细胞总数、血清降钙素元水平、CRP结果均有下降(P<0.05).结论:小剂量甲强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可降低炎症指标、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周小琴;朱章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蒙脱石散减少红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减少红霉素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对20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按入院单双号分为两组,观察组(104例)于静脉点滴红霉素前30 min 服用蒙脱石散,对照组(98例)单用红霉素静脉点滴,观察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及注射部位疼痛)的发生率,以及因红霉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除注射部位疼痛和被迫停药率外)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后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无差异.结论:蒙脱石散能减少红霉素的不良反应,值得儿科临床应用.

    作者:康纪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