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妇女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刘顺军;徐燕

关键词:总胆汁酸, 妊娠, 胆汁瘀积症
摘要: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总胆汁酸(TBA)在妊娠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在预防妊娠性肝内胆汁瘀积症的应用.方法:选择116例非妊娠妇女为对照组,112例妊娠妇女为观察组,用酶循环发测定TBA,连续监测法测定ALT、AST,化学氧化法测TBIL、DBIL.同时对29例ICP患者的血清TBA和肝功能进行检测.结果:血清 TBA 水平:对照组(4.1±1.8)μmol/L,妊娠早期组(10.8±2.4)μmol/L,后期组(21.1±4.7)μmol/L.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例ICP患者血清TBA显著升高,肝功能各项指标轻度升高.结论:随着妊娠周期的不断增加,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呈上升趋势,动态观察,并结合肝功能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患者.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治疗室容易导致院内感染的因素及防范对策

    外科治疗室是护士配制静脉输液药液和存放大输液、注射药、口服药等的地方.外科治疗室一般分两个区,即清洁区和污染区.清洁区主要是配制药液和储存药物.

    作者:伊秀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冠心病(胸痹心痛)中医文献及病证研究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称缺血性心脏病,属于医学中胸痹心痛病症的范畴.

    作者:李彦斌;张志花;韩立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5例采用 seldinger 技术插管,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的子宫肌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症状改善及肌瘤缩小情况.结果:栓塞后25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随时间的延长,子宫肌瘤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项具有创伤小、不良反应轻、恢复快、安全有效的疗法,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冷桂香;曹洁莹;李国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蒙脱石散减少红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减少红霉素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对20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按入院单双号分为两组,观察组(104例)于静脉点滴红霉素前30 min 服用蒙脱石散,对照组(98例)单用红霉素静脉点滴,观察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及注射部位疼痛)的发生率,以及因红霉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除注射部位疼痛和被迫停药率外)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后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无差异.结论:蒙脱石散能减少红霉素的不良反应,值得儿科临床应用.

    作者:康纪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结合治疗晚期恶性淋巴瘤13例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13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以提高对恶性淋巴瘤的认识和诊断、治疗水平.

    作者:虞继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及防治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89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及易发征象,比较各种防治措施的疗效.结果: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形成、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脑组织缺氧和低血氧,脑疝时间长、严重脑挫裂伤等是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彻底清除颅内血肿、缓慢降低颅内压、术中过度通气、使用脱水剂、适当控制血压等是防治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可防治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祥璐;蒋秋华;何春明;杨瑞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量与脑血管痉挛兔基底动脉Cx43蛋白表达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兔二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实验模型,观察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基底动脉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与注血量的关系,初步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量是否通过调节缝隙连接蛋白的表达参与脑血管痉挛的形成.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和0.5mL注血组,1 mL注血组(每组n=6);建立兔二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实验模型,脑血管造影分析基底动脉的直径变化并应用 Western Blot检测基底动脉Cx4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建立兔二次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脑血管造影显示正常组7d与0d相比血管直径无明显变化(95.2±3.4)%,0.5mL注血组7d较0d血管狭窄[(82.3±4.6)%,P<0.05],1mL注血7 d较0d血管明显狭窄[(63.5±6.8)%,P<0.01].Cx43蛋白表达在正常组为(33.9±6.1)%,0.5 mL注血组为(53.4±3.5)%,(P<0.05)、1 mL注血组为(61.6±3.8)%,(P<0.01).结论:实验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兔基底动脉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与出血量成正比关系,表明蛛网膜下腔出血量的变化可能通过调节血管壁Cx43蛋白的表达参与脑血管痉挛的形成.

    作者:罗军;娄建云;洪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多巴酚丁胺与依那普利合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45例疗效观察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经休息、限盐、洋地黄制剂及利尿剂等常规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仍持续存在或心衰症状不见改善甚至恶化者.在临床上处理比较困难.

    作者:马葛明;王燕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颅多普勒对少儿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疗价值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在少儿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的病因诊断、疗效评价以及再发概率预测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患儿与健康对照组之间TCD检测的区别,以及患儿治疗后 TCD检测结果与再发概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儿与对照组之间TCD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复查TCD情况明显好转者复发率低.结论:TCD可作为少儿VVS诊断及疗效评价的辅助手段,并对预测再发概率有一定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赖丽萍;赖庆文;陈朝晖;刘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慢径不同消融终点与临床疗效关系研究

    目的:观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不同消融终点与临床疗效关系.方法: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50例,行慢径消融治疗,观察A型终点(阻断慢径且不再诱发AVNRT),B型终点(保留慢径且不能诱发AVNRT和心房回波)和C型终点(保留慢径且能诱发1~3个心房回波)对房室传导功能的影响及与AVNRT复发的关系.结果:(1)消融后A型终点77%(270例),B型终点16%(59例),C型终点7%(21例).(2)消融后A型终点病人的房室传导功能明显改善,B、C型变化不明显.(3)A、B、C三型,平均随访(4±1.5)(0.5~8)年,复发率无明显差别.结论:A型终点病人阻断慢径后房室结传导功能明显改善,B、C型无明显改善,A、B、C型近,远期复率相同.

    作者:谢东明;钟一鸣;廖伟;谢红英;阳贻红;谢东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285例报告

    目的: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85例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使用美国Bard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治疗的 285 例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时间、术后患者疼痛、住院时间、复发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方法简便、手术指征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结论:这是一项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疝的病理生理的手术方法,具有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临床效果非常满意.

    作者:邓国军;钟阳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颅内动脉瘤破裂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rhage,SAH)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和神经功能障碍[2],其病死率、致残率极高.

    作者:娄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剖宫产切口妊娠的临床治疗体会(附20例报告)

    剖宫产后切口妊娠是指妊娠着床于子宫剖宫产切口瘢痕处,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异位妊娠.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子宫切口妊娠也不断增加,其产生的并发症也在升高[1].

    作者:刘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空气压缩驱动布地奈德混悬液及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空气压缩驱动布地奈德混悬液及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二组患儿均常规给予综合治疗(解痉平喘、止咳化痰及病因治疗等).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加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比较二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及病程.结果:治疗组患儿在咳嗽、喘憋症状缓解、肺部哮呜音消失时间及缩短住院天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t=3.98,5.44,4.61,2.96,P<0.01).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空气压缩驱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协同作用,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优于地塞米松雾化吸入.

    作者:曾令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碱烧伤后小鼠角膜新生血管表达vasohibin mRNA其蛋白

    目的:探讨碱烧伤后的小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否表达vasohibin mRNA及其蛋白.方法:15只小鼠采用碱烧伤的方法制备角膜新生血管模型.6只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烧伤后1、3、6、9d裂隙灯显微镜观察CNV情况并拍照,以NIH ImagJ 图像软件分析角膜照片,计算新生血管的面积比(新生血管占全角膜的比值).分别在这四个不同时间点提取烧伤组各3个角膜的总mRNA,另取3个正常对照组角膜作为对照,用半定量逆转录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 vasohibin mRNA在CNV中的表达水平.在烧伤后9d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vasohibin蛋白在烧伤和正常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异同.结果:vasohibin蛋白在烧伤组角膜中的新生血管内皮呈强荧光信号,而在正常角膜组织中没有荧光信号;碱烧伤后1、3、6和9d,新生血管面积比分别为0%、(12.72±1.95)%、(30.45±5.40)%、(53.09±9.14)%,vasohibin mRNA相对GAPDH mRNA的表达量为2.11±0.32、2.39±0.76、3.72±0.54 and 8.94±1.21.在观察期内,新生血管面积比值和vasohibin 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二者呈现明显的相关性(r=0.930,P<0.05).结论:碱烧伤后小鼠角膜新生血管表达vasohibin mRNA及其蛋白,但正常角膜组织中不表达.Vasohibin蛋白表达与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关系密切.

    作者:谢招莲;周世有;曾祥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鼻内窥镜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5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对54例患者采用全麻鼻内镜支撑喉镜下实施声带手术,术后予以抗生素激素治疗3天,雾化吸入1周.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以上,治愈48例,好转6例,手术有效率100%.结论:鼻内窥镜支撑喉镜下实施声带手术具有暴露好,手术微创,并发症少,效果好等优点,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朱友莲;谢瑞昀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新生儿肛门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

    先天性肛门闭锁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须行肛门成形术,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1].

    作者:钟美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微创锥颅治疗脑出血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近年来,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溢血的方法已被临床广泛采用,我科自开展立体定向技术5年来,以其定位准确、创伤小、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病人易接受,而成为神经外科治疗各种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006~2008年章贡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HBsAg检测结果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章贡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方法:对2006~2008年在章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结果:在28 831例中检出HBsAg阳性2 346例,阳性率为8.13%.结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

    作者:钟海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需求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高等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以便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师范类、理工类和医学院三种类型院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的需求调查.结果:师范类及理工类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安全性行为知识、态度、行为指导的需求程度较高,与医学院校大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类院校大学生均对同伴教育接受程度较高,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理工类和师范类大学生及医学院校低年级学生进行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并且同伴教育是大学生广为接受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李小波;李娟;袁兆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