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张小波

关键词:依达拉奉注射液, 丁苯酞软胶囊, 脑梗死, 神经营养因子, 炎症反应, 神经功能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摘要:目的 研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到生理盐水150 mL中,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炎症反应、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42%、9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显著降低,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调节血清神经营养因子和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现代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贝前列素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贝前列素钠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68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到生理盐水100 mL中,输注时间1~1.5 h,1次/d,连续治疗4周.治疗组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用法用量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周;然后口服贝前列素钠片,40μg/次,3次/d,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肾功能、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65%、8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降低,而血胱抑素(Cys-C)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全血低切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前列素钠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肾功能,调节血脂和血液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泽宇;张磊;李可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消乳散结胶囊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消乳散结胶囊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饭后口服乳癖散结胶囊,4粒/次,3次/d,注意在月经期间要暂停服用该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消乳散结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治疗4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乳腺超声指标、激素水平和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34%、91.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乳腺腺体层厚度、输乳管内径、肿块直径、低回声区直径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雌二醇和催乳素水平均显著降低,而孕酮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乳散结胶囊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雌二醇和催乳素水平,提高孕酮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广磊;黄景昊;吴凤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到生理盐水150 mL中,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炎症反应、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42%、9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显著降低,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调节血清神经营养因子和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小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连花清瘟胶囊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连花清瘟胶囊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12 h;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连花清瘟胶囊,4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和胸片改善情况以及白细胞计数(WBC)、中粒细胞百分比(N%)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13%、92.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湿性啰音体征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胸片改善总有效率为83.02%,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4.3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N%和hs-CRP指标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花清瘟胶囊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可明显改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胸片结果 ,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畅;王鸿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金匮肾气丸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老年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金匮肾气丸联合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老年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3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口服克拉霉素缓释片,0.5 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匮肾气丸,9 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白细胞(WBC)计数和前列腺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12%、91.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尿路症状、生活质量和总评分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计数均显著减少,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WBC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IgA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sIg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匮肾气丸联合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老年慢性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前列腺液sIgA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辛芩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辛芩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儿23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9例.对照组患儿清晨鼻喷糠酸莫米松鼻喷剂,2喷/次,1次/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辛芩颗粒,5 g/次,2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30 d.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症状评分和体征评分以及IL-10和IgE水平改变.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15%、90.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上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10水平显著升高,IgE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儿IL-10和IgE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芩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余晓燕;黄孟捷;徐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骨痛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FD)是一种先天性、非遗传性的类肿瘤疾病.在FD患者中骨痛非常普遍,但骨痛的发生机制仍然不明.目前没有理想的药物能够彻底根治骨痛.现阶段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药物、麻醉性止痛药和二膦酸盐类药物如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盐、阿仑膦酸钠、托珠单抗和地诺塞麦,主要对上述FD骨痛的治疗药物进行综述.

    作者:房凤岭;任秀智;毛国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调中四消丸中咖啡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圆柚酮和 α-香附酮

    目的 建立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调中四消丸中咖啡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圆柚酮、α-香附酮.方法 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0~21 min在325 nm波长下检测咖啡酸;21~37 min在254 nm波长下检测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素甲醚,37~55 min在242 nm波长下检测圆柚酮和 α-香附酮;体积流量:0.9 mL/min;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 咖啡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圆柚酮、α-香附酮分别在2.48~49.60、17.56~351.20、4.59~91.80、6.76~135.20、1.92~38.40、4.26~85.20μg/mL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01%、99.27%、97.61%、99.41%、96.90%、98.58%,RSD值分别为0.77%、1.18%、0.96%、1.25%、1.48%、1.17%(n=6).结论 本方法 简单快速,可作为调中四消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

    作者:陆冰;何胜利;陆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天麻素片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天麻素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治疗的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78例,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4 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天麻素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5%、9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头痛、头晕、焦虑、失眠、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素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商丘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首次给予负荷量300 mg/次,1次/d,然后7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50 mg/次,先将20 mg加入生理盐水10 mL,并且3 min内静脉推注完毕,然后30 mg加入生理盐水90 mL,3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 d.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和临床症状、炎症和心肌酶学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07%、93.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6.74%,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0.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hs-CRP、IL-6、CK和CKMB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胸痛缓解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且心电图也得到显著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瑞亮;周红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2014—2016年辽宁省肿瘤医院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2014—2016年辽宁省肿瘤医院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2016年辽宁省肿瘤医院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的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品排序比(B/A)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的总使用金额和DDDs未出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吡柔比星的使用金额逐年递增.表柔比星、多柔比星脂质体、多柔比星使用金额逐年递减.从排序来看,表柔比星、吡柔比星与多柔比星脂质体的使用金额连续3年排前3位.表柔比星与吡柔比星的DDDs排名持续居于前2位.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的DDC及其排序相对稳定,多柔比星脂质体的DDC持续居于首位.大部分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的B/A值接近于1.00.结论 辽宁省肿瘤医院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使用基本合理,符合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原则.

    作者:崔红霞;刘广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非小细胞肺癌EGFR-T790M突变药物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肺癌(简称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生率居恶性肿瘤首位.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0%.近年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EGFR-TKI)在NSCLC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随着EGFR-TKI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耐药问题日益加剧;T790M基因突变是导致EGFR-TKI获得性耐药主要的机制.全球新批准并上市的治疗NSCLC EGFR-T790M突变的药物有brigatinib、奥莫替尼、atezolizumab等;处于上市申请阶段的有丁磺氨酸、阿拉莫林盐酸盐、ABP-215;处于研发阶段的主要有naquotinib、TG-4010等.对近年来处于研发后期的NSCLC治疗药物进行详细介绍,同时对抗NSCLC药物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抗NSCLC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作者:郑礼胜;崔艳丽;金玉洁;刘东博;陈常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穿龙骨刺胶囊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骨质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穿龙骨刺胶囊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骨质增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骨质增生患者17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88例)和治疗组(89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骨肽注射液,2 mL/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餐前口服穿龙骨刺胶囊,6粒/次,3次/d.所有患者均治疗28 d.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55%、96.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麻木、疼痛、肿胀以及屈展困难等骨质增生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骨质增生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压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91%,显著高于治疗组患者的5.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穿龙骨刺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骨质增生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曾宏;涂明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苦参碱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苦参碱对U87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qPCR法检测苦参碱对U87细胞的COX2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 药物作用24 h时,与对照组比较,随着苦参碱浓度(5、50、100μg/mL)的增加,苦参碱对U87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不断地增加;相同浓度下,苦参碱对U87细胞增殖率在24、48、72 h时逐渐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通过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苦参碱100μg/mL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COX-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苦参碱通过降低COX-2的蛋白和mRNA表达来抑制U8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作者:周剑;曹爱玲;舒诚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新斯的明治疗腹部手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新斯的明治疗腹部手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腹部手术后尿潴留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肌肉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1 mg/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于三阴交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2 mL/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以及排尿时间和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31%,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8.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开始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3、6 h,治疗组患者的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新斯的明治疗腹部手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缩短小便时间、减轻痛苦,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正飞;匡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羚羊角胶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外伤后癫痫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羚羊角胶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外伤后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进行治疗的外伤后癫痫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口服丙戊酸钠片,15~20 mg/(kg·d),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羚羊角胶囊,0.6 g/次,1次/d.两组经过4个月治疗后进行效果评价.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学指标、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和癫痫发作频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49%和94.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S100β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IL-6、NSE、BDNF和S100β 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IS评分、ESS评分和PSQI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AIS评分、ESS评分和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频率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羚羊角胶囊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外伤后癫痫效果明确,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学;王增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疏风解毒胶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老年AECOPD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疏风解毒胶囊,10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血气功能、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6%、9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指标均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CO2)、IL-8和TNF-α 水平均显著降低,氧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aO2)均明显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呼吸困难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咳痰、咳嗽、喘息、胸闷等临床症状的改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够明显提高AECOPD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功能并改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多华;宋德香;奚晴超;鲍中未;奚晓峰;吴天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人参次苷H滴丸对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大鼠的抗抑郁作用

    目的 探讨人参次苷H滴丸对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 建立抑郁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9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每组16只.除对照组外各组分别孤养并接受5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造模.同时氟西汀(10 mg/kg)组、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ig给药,对照组、模型组ig相应体积(10 mL/kg)纯水.对大鼠体质量变化、糖水消耗比、敞箱实验行为学评分进行比较,对血浆皮质酮(CORT)、皮层、海马区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进行检测.尼氏染色后观察海马CA1、CA3区神经元数目和形态.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人参次苷H滴丸56、112 mg/kg组体质量显著升高(P<0.05),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糖水消耗比显著升高(P<0.01);敞箱实验中人参次苷H滴丸56 mg/kg组大鼠水平运动得分显著提高(P<0.05),56、112 mg/kg组垂直运动得分显著提高(P<0.05、0.01);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大鼠血浆CORT水平均有所降低,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人参次苷H滴丸56 mg/kg组皮层、海马BDNF水平显著升高(P<0.05),人参次苷H滴丸56、112 mg/kg组大鼠皮层、海马5-HT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人参次苷H滴丸28、56 mg/kg组大鼠皮层、海马DA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大鼠皮层、海马NE水平升高十分显著(P<0.01).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形态较为规则,排列较为松散,锥体细胞数量相对增多.结论 人参次苷H滴丸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抑郁大鼠肾上腺轴功能亢进症状,提高模型大鼠皮层与海马5-HT、DA、NE水平,上调BDNF表达,以及抑制海马CA1、CA3区神经元锥体细胞的凋亡.

    作者:杨晓琨;马晓伟;申琳;裴帅;聂朝宏;肖学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参附注射液改善心肺复苏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改善心肺复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心脏骤停复苏成功患者57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心脏除颤及肾上腺素、多巴胺、盐酸胺碘酮、碳酸氢钠等抢救治疗,恢复自主心搏后积极维持循环、亚低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抢救早期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100 mL加入到5%葡萄糖250 m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的心脏指数、血乳酸、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28 d死亡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24、48、72 h心脏指数明显高于1 h时,而12、24、48、72 h血乳酸明显低于1 h时,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48、72 h心脏指数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4、48、72 h血乳酸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第5、7天GCS评分明显高于第1天,治疗组第3、5、7天GCS评分明显高于第1天,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第3、5、7天GCS评分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28 d死亡率分别为46.43%、37.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改善心肺复苏的疗效,升高心脏指数,降低血乳酸,改善脑损伤,降低死亡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诗元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2015—2016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患者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患者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探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通过HIS信息系统调取2015—2016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患者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并使用鱼骨图探讨特殊级抗菌药使用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结果 2015—2016年特殊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率基本稳定,特殊级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注射用头孢噻利、利奈唑胺注射液用量增长,科室分布变化不大,联合用药现象较为普遍,以2种药物联用为主,且联合用药呈下降趋势.使用鱼骨图分析得出特殊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中存在药物选择、疗程剂量、药物配伍、联合用药4个方面问题.结论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较为合理,但也存在部分问题.需要通过医师、药师各司其职,依赖医院行政干预,借助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特殊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逐步合理.

    作者:王喆;赵宏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现代药物与临床杂志

现代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