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内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临床探讨

糜咏

关键词:髌骨骨折,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 环形钢丝8字张力带, 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
摘要:目的:探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环形钢丝8字张力带及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收治的髌骨骨折98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横断型髌骨骨折组(横断组)和粉碎型髌骨骨折组(粉碎纽).横新组中分别采用了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和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法;而粉碎组中分别采用了环形钢丝8字张力带和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法.组内分别在合并并发症,术后锻炼Oswestry疼痛功能评分,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Lysholm评分系统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横断组中,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法和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法有统计学差异(P<0.05);粉碎组中,环形钢丝8字张力带内固定法和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法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组和其他两种内固定法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肝益肾活血汤治疗肝肾阴虚瘀阻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肝益肾活血汤治疗肝肾阴虚瘀阻型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66例高血压病(肝肾阴虚瘀阻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依那普利10mg,每日1次降压治疗,治疗组(33例)加服补肝益肾活血汤水煎剂,每日2次;对照组33例,只给予依那普利10 mg,每日1次;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为7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单项症状、体征改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肝益肾活血汤治疗肝肾阴虚瘀阻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有明显疗效.

    作者:高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断及治疗(附57例分析)

    目的:总结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对57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其中28例明确诊断,19例系钡灌肠检查显示“鸟嘴征”而作出诊断,7例通过结肠镜检查获得诊断,3例经剖腹探查证实本病;4例误诊或漏诊.非手术疗法7例,6例成功,5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乙状结肠单纯复位15例,乙状结肠复位后固定6例,一期切除吻合术19例,10例行一期坏死肠袢切除结肠造口、二期降结肠直肠吻合术.治愈51例,死亡4例,复发2例.结论:老年腹痛、腹胀和便秘应考虑本病的可能.X线为首选检查.对于无肠坏死及腹膜炎的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有明显优点,对于有肠坏死及腹膜炎的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一期肠切除吻合术宜慎用.

    作者:宋长河;韩升;刘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的家庭护理指导

    化疗目前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化疗药物外渗会对皮肤或深部组织造成红肿,剧痛,甚至坏死,溃疡,因此PICC置管是肿瘤患者首选的静脉输液途径之一,可以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外渗对皮肤及外周静脉的损害.因此,做好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的家庭护理指导,确保留置期间的安全,才能保证化疗顺利的完成.

    作者:杨惠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双黄清热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双黄清热颗粒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柴胡、金银花、白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处方中黄芩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0.3%磷酸溶液(46∶54);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 mL.min-1,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结果:双黄清热颗粒定性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双黄清热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1192 μg ~0.5960 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3% (RSD=0.32%,n=6).结论: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双黄清热颗粒的质量.

    作者:张涛;司学玲;赫玉芳;南敏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胆囊腹腔镜手术摘除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胆囊腹腔镜手术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胆囊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一般监测及护理、营养及饮食的护理的研究分析,总结出护理的重点及方法.结果:98例中97例痊愈,1例产生并发症.结论:加强对胆囊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监护,选择得当的护理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可降并发症,加快病人的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金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Leep刀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宫颈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在宫颈Leep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行宫颈Leep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0例,Leep术后患者口服和局部应用康复新液.对照组:80例,单纯Leep术治疗(不用康复新液).对患者阴道流血及宫颈创面愈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阴道排液量、排液时间、出血量、出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Leep刀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宫颈疾病疗效显著,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Leep刀治疗,减少阴道排液及出血量,缩短排液、出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感染及宫颈管粘连、狭窄的发生;更易被患者接受,且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维U颠茄铝胶囊质量标准中TLC鉴别方法的改进

    目的:建立了维U颠茄铝胶囊TLC鉴别的改进方法.方法:改进了原标准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增加了氢溴酸山莨菪的TLC鉴别.结论:新建方法的样品提取率较原方法高,专属性较原方法更强.

    作者:于新颖;刘天扬;杨杨;白政忠;田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无创性检测幽门螺杆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对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检测成功率.方法:通过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试验过程及目的的了解,消除其紧张、担忧心理.结果:所有经健康教育宣讲的患者均能够主动配合检查,提高了检测准确率.结论:对患者实施整体的宣教意义重大,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使患者能正确的认识检查的重要性,配合检查,并能及时复查.

    作者:王靖;李莉;张方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DN)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在常规降糖,优质蛋白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每晚一次;厄贝沙坦150 mg,每日一次.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UAER、BUN、Scr、TC、LDL-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UAER、TC、LDL-C明显下降(p<0.01),两组BUN、Scr在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有效减少尿蛋白排泄,降低血脂,延缓DN的进展.

    作者:浦祥玲;沈和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儿脑瘫的高压氧治疗及综合康复

    小儿脑瘫是未成熟大脑受损所致的一种状态.是指脑发育期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的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综合征[1].它主要影响患儿的运动控制能力,表现为:肌张力异常、肌无力、随意运动不良、姿势控制障碍、反射异常,可伴智力落后及癫痫发作,感觉障碍等,是小儿常见和严重的运动残疾,是导致儿童残疾的严重疾患之一,给家长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0~6岁的脑瘫患儿共有31.4万,且每年以4.6万例的速度递增,其中,约有72.3%的患儿需要康复训练与服务,52.4%的患儿需要通过机构进行康复[2].传统的治疗方法多是以物理治疗(运动疗法、Bobath法、引导式教育)为主.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并配合全面、细致的护理,加用了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乔淑兰;田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抑那通治疗儿童性早熟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观察抑那通治疗儿童性早熟的效果,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治方法和护理经验.结果:在采用抑那通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有氧运动、保证睡眠质量、用药护理,30例性早熟得到有效控制,抑那通治疗三个月后治疗前后第二性征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那通治疗儿童性早熟疗效肯定,加强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保证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顾忠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在胃癌检测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检测对胃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经胃镜下观察和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胃癌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非胃癌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观察组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测率85.0%、对照组检出率为4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存在较高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在胃癌诊断上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燕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世界固定剂量复合剂开发应用进展

    结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效成分的单一剂型被称为复合药物或固定剂量复合剂(FDC).一种固定剂量复合剂明显的益处之一是:它减少了必须服用的药丸的数量,从而导致改善患者的顺从性.然而,固定剂量复合剂也是被关注的话题,主要是因为增加不良事件的感知潜力.世界制药业的一些研究人员讨论了探索固定剂量复合剂(FDC)的益处和所关注的问题,和其中涉及到的一些挑战.

    作者:朱全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椎板开窗潜式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5例体会

    目的:探讨椎板开窗潜式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25例腰椎狭窄症患者采用椎板开窗潜式扩大减压术治疗,采用Eule法对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与自觉症状进行评估.结果:25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优15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达92.0%.结论:椎板开窗潜式扩大减压术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术式.

    作者:莫金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78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和一般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两组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护患双方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率及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李婉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茵黄合剂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茵黄合剂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的疗效比较.方法:将96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茵黄合剂治疗,一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治疗后的疗效指标和分娩结局.结果:在疗效上,茵黄合剂组能降低血甘胆酸值,消除瘙痒,总有效率(显效+有效)达89%,高于熊去氧胆酸组(59%).在分娩结局上,两组在早产和产后出血率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在排除其他因素后因胎窘或ICP为第一指征所做的剖宫产率相比上茵黄合剂组优于熊去氧胆酸组.结论:茵黄合剂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疗效优于熊去氧胆酸.

    作者:张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PICCO监测在ARDS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制定操作流程、置管配合、测量的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结果:22例患者通过早期采用了PICCO监测,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均未出现并发症,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例患者放弃治疗,其余18例患者均成功脱离呼吸机支持.结论:对ARDS患者早期进行PICCO监测,能对患者进行更准确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有效协助液体管理,保证组织有效灌注条件下,大限度降低肺水,有利于尽早脱机,对改善预后有益.

    作者:郑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检查在窦口鼻道复合体变异与鼻窦炎性疾病相关性研究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窦口鼻道复合体(OMC)变异与鼻窦炎性疾病相关性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经鼻内镜及多层螺旋CT检查验证副鼻窦炎患者的影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OMC变异患者经鼻窦冠状位或横断位扫描及高空间分辨率算法成像分析,OMC变异所致的各种鼻窦炎均能清晰显示.其中,鼻中隔偏曲46例,占70.77%;中鼻甲气化4例,占6.15%;中鼻甲反向弯曲5例,占7.69%;Hall气房6例,占9.23%;钩突偏曲、气化或肥大4例,占6.15%.各种变异所致的间隙狭窄61例,占93.85%.各组鼻窦炎性表现分布:额窦粘膜增厚7例,积液2例,上颌窦积液和(或)粘膜增厚55例;筛窦积液33例,积液31例;其中,36例患者为多个窦腔受侵,占55.38%.结论:各种形式的OMC变异均能导致程度不同的副鼻窦炎性改变,多层螺旋CT检查能清晰显示各种变异的形态和特征,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

    作者:虞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放射性核素131Ⅰ治疗甲状腺癌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131Ⅰ治疗甲状腺癌的护理要点、护理措施.方法:46例进行131Ⅰ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C)患者行个性化、全方位的护理即:患者心理的护理、饮食指导、防护指导、治疗配合指导、出院指导等.结果:治疗效果较好,患者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配合各项治疗护理工作,未出现一例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在131Ⅰ治疗DIC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作者:张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例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和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术前全身情况检查、眼部检查、心理护理、器械和药品及手术间的准备、手术中与术者积极配合和护理、手术后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出院指导和宣教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本组200例(245眼)白内障患者均成功植入了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满意,出院后门诊随访复查,未见人工晶体脱位、前房积血、角膜严重水肿混浊、眼内感染、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马志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