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访视对乳腺癌患者手术焦虑水平的影响

田秋玉

关键词:乳腺癌, 术前访视, 焦虑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对乳腺癌患者手术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和健康教育外,还由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并比较两组手术的焦虑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可降低其手术的焦虑水平,使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的康复.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碘酸钾滴定液(0.01667mol/L)制备的不确定度评价

    目的:对滴定液配制过程中的不确定度进行估算.方法:以碘酸钾滴定液为例,建立对滴定液配制不确定度计算模型,对滴定液制备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扩展不确定度U为0.00002mol/L k=2.结论:采用本方法建立的计算模型可用于滴定液配制过程中不确定度的评价.

    作者:吕文军;柏学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HPLC-MS/MS法检测兔离体角膜实验中妥布霉素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

    目的:建立测定谷胱甘肽–碳酸氢钠林格液(GBR)溶液中妥布霉素的液质方法,并对其在家兔离体角膜实验中的药动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以GBR溶液为释放介质,用液质联用法测定妥布霉素在兔离体角膜中的累积释药量.色谱柱为Waters XTerra RP C18柱(150mm×4.6mm,3μm);流动相为2mM·L-1醋酸铵缓冲液(用甲酸调节pH至3.2)–甲醇(90:10);流速0.6mL·min-1;柱温40℃;采用选择反应监测方式,定量分析的离子分别为m/z468.2→163.0(妥布霉素)和m/z448.2→160.0(内标西索米星).结果:对照组和冰片组中妥布霉素的渗透释药曲线均符合零级药代动力学方程,线性浓度范围为0.217μg·mL-1~108.5μg·mL-1,低定量浓度为0.217μg·mL-1.天然冰片组及合成冰片组比对照组的累积渗透量增加近4倍,但冰片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别.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捷,可用于妥布霉素离体角膜透过实验的监测及药动学研究.

    作者:寻延滨;敖红光;于楠楠;杨洪滨;多凯;姜连阁;杭太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40例新生儿窒息复苏体会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所引起的一系列呼吸衰竭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造成心、肺、肾、脑、肠道和代谢等多器官多系统缺氧性损害,严重者造成不可逆的后果,是造成新生儿残废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从2006年2月至2009年12月共抢救新生儿窒息40例,现将有关资料做一初步临床分析,并对复苏方法及体会进行讨论.

    作者:丁道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乙酰谷酰氨氯化钠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乙酰谷酰氨氯化钠注射液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本试验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无菌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采用方法验证试验进行乙酰谷酰氨氯化钠注射液的无菌检查,供试品无菌生长,而阳性对照菌生长良好.结论:采用验证过的试验方法进行乙酰谷酰氨氯化钠注射液的无菌检查可行.

    作者:张凌艳;李贺一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酒石酸布托啡诺与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比较

    目的:评价新型镇痛药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60 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 例,酒石酸布托啡诺组1 mg 静脉推注,芬太尼组50 μg 静脉推注.观察静脉给药前及给药后5,10,15,30 min 时镇痛,镇静评分,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术后1,2,3,4 h 镇痛评分(VAS),使用杜冷丁人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使用酒石酸布托啡诺或芬太尼后,患者的疼痛评分降低(P = 0.015),镇静评分升高(P = 0.006),酒石酸布托啡诺组患者的镇静评分高于芬太尼组(P﹤0.05).术后使用杜冷丁的人数低于芬太尼组(1vs 2,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术后病人按常规临床剂量使用酒石酸布托啡诺镇痛能有效缓减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酒石酸布托啡诺临床镇静效果强于芬太尼,镇痛维持时间较长.

    作者:齐孟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熊胆眼用凝胶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熊胆眼用凝胶中牛磺熊去氧胆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甲醇-0.03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65∶30)(用磷酸调pH值至4.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结果:牛磺熊去氧胆酸在1~11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回归方程为Y=68825X-619.12,平均回收率为102.49%,RSD=0.21%(n=6).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熊胆眼用凝胶的质量控制.

    作者:于海岩;臧红波;宋成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急性感染性疾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病理机制为炎症反应.临床常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的高低来初步判断急性感染,但血常规结果受到是否治疗、生理状况(贫血、营养不良)、年龄、应激等很多因素的影响.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各种急、慢性感染、组织损伤时,其浓度可显著升高,与疾病的急性期反应密切相关[1].

    作者:权艳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煤工尘肺合并慢性胃炎患者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在煤工尘肺患者慢性胃炎中的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探讨HP在两组中的感染情况及其差异.方法:尘肺组55例与对照组50例均经纤维胃镜观察取胃窦部粘膜4~5块送病理检查.标本经石蜡切片、HE染色,病理学确诊,将全部切片行Warthin-Starry法染色,慢性萎缩性胃炎切片做AB-PAS染色,进行光镜观察.结果:煤工尘肺组HP阳性感染率61.82%(34/55);对照组HP阳性感染率40.00%(20/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中,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率(煤工尘肺组72.41%、对照组52.38%)与慢性表浅性胃炎HP感染率(煤工尘肺组33.33%、对照组17.39%)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中,异型增生HP感染率(煤工尘肺组87.50%、对照组83.33%)与慢性表浅性胃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煤工尘肺患者患慢性胃炎时,更易导致HP感染.

    作者:王丽娟;庞敏;孙晶;王广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鱼腥草素钠栓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鱼腥草素钠栓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采用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乙腈-水-10%四丁基氢氧化铵(75:125:0.6);检测波长283nm,流速为1.0ml/min.结果:通过辅料干扰试验,高温、光照、过氧化氢、酸和碱的破坏性试验等一系列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专属性和耐用性.结论:该方法能够较好控制本品有关物质.

    作者:谢华;孙大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高频彩超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8例甲状腺癌病人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显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8例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占63%(24/38);甲状腺癌多表现为:肿块内部呈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形态欠规则,边界不整,边缘无包膜;内部微小钙化;肿块内部血供较丰富;常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彩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抑郁、焦虑、病程对帕金森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和情绪健康状况,探讨各种因素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中文版简表附加帕金森病生存质量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生存质量和心境健康状况调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各种因素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帕金森病患者(n=80)有抑郁情绪者占56.25%,有焦虑情绪者40%.3个因素按影响作用大小依次是病程、抑郁和焦虑.结论:合并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病程长是帕金森病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作者:肖玲;冯涛;王连堃;祝鸿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麻醉意识深度指数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SI)监测对全凭静脉麻醉用药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单纯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CSI 组(A组)、对照组(B组),每组各25例患者.均采用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双通道靶控输注.记录术中麻醉药用量、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语言指令反应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A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B组(P<0.05).而且其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语言指令反应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CSI监测可减少丙泊酚用量并改善麻醉苏醒质量.

    作者:李远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观察

    目的:本文探讨米非司酮配合羊膜腔内利凡诺引产术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米非司酮配合羊膜腔内利凡诺引产术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者为观察组,以羊膜腔内利凡诺引产术的非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者为对照组,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引产时间明显缩短且同时出血量明显减少.结论:米非司酮配合利凡诺引产是一种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邱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高职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实践

    高职药学专业教育不能再沿用本科学科型的教育模式,而需要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教育体系,让高职药学专业教育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而不是作为本科药学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

    作者:刘玉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脂肪乳剂的研究

    脂肪乳剂是一种水包油性乳剂,其结构和代谢过程类似于乳糜微粒,能够提供能量,临床应用脂肪乳剂的意义在于提供必需脂肪酸和能量,维持细胞结构和人体脂肪组织的恒定.现对脂肪乳剂的发展和各类脂肪乳剂的情况等做一综述.

    作者:刘伟;王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析脂肪肝的药物治疗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及预防保健措施相对滞后,脂肪肝发病率不断在上升,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本文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论述了临床上常见治疗脂肪肝的药物,为脂肪肝患者选择正确的药物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韩秋伟;赵亚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乳酸菌制剂检验法的修改

    目的:提高乳酸菌制剂检验法中牛奶凝固力鉴别标准.方法:改善牛奶培养基制备方法.结果:修改的方法能够使牛奶培养基呈正常凝固现象.结论:修改的方法简便、可行.

    作者:岳云飞;张丽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小儿清肺散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在原有小儿清肺散质量标准基础上,建立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以此来提高其质量标准.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法测定黄芩的主要成分黄芩苷的含量.结果:黄芩苷与其他组分分离良好,并且不受其他组分干扰;其质量浓度在0.005015~0.12036g/L 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8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61%,精密度RSD值为1.04%(n = 6).结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清肺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武桂萍;任立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以心肌酶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临床表现常累及多个系统,症状呈多样性且多不典型,临床上极易出现误诊、漏诊.现报告1例心肌酶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甲减.

    作者:刘传敏;王宝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酮洛芬β一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及质量评价

    目的:介绍了酮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及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通过溶出性能测定、稳定性研究及动物体内试验来评价β-环糊精包合物质量.结果:实验证明,酮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有利于增加药物的溶出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在动物体内).结论:酮洛芬β-CYD包合物制备可达设计目的.

    作者:韩瑞亭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