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宇;陈旭
顽癣净具有祛风止痒,保湿杀虫的功能,用于手癣、脚癣、股癣、体癣等各种皮肤癣症.其主要成份为紫荆皮酊、水杨酸、苯甲酸.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国药准字号药品.我院皮肤科门诊在2009年3月至2009年10月,应用顽癣净治疗股癣、体癣病例共计76例,其中股癣45例(59%),体癣31例(41%).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证明顽癣净治疗股癣、体癣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周洪军;翟琼;李汝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自党的十五大确立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开放的目标,全国上下都在进行建立市场经济的实践与探索.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目前突出的问题是效益问题,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生存与发展.作为医药商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效益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受到传统质量观念的影响,只重视产品本身的技术质量,而忽视对药品质量的全面经营.只有全面加强医药商品质量经营,才能不断提高医药商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李卫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米索配合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1~2007.10、停经17-26周在我院住院引产的健康孕妇采用上述方法,并与单用利凡诺引产对比.结果: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凡诺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利凡诺.结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成功率高.
作者:吕艳华;刁秋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将90例持续疼痛1个月以上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甲钴胺治疗组30例、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30例及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组30例.分组治疗中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止痛时间和止痛效果.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9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3周后,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组患者疼痛治疗总有效率86.67%,甲钴胺治疗组患者疼痛治疗总有效率66.67%,神经生长因子组患者疼痛治疗总有效率60%,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组在止痛效果上与甲钴胺治疗组和神经生长因子组相比较差异意义非常显著(P <0.01).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两种药物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优于单独应用一种药物.
作者:周茵;刘英;郭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优化HPLC法测定尼麦角林原料药的含量的色谱条件.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磷酸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6.8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用三乙胺调节pH为7.0)-甲醇-乙腈(30:3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8nm.结果:尼麦角林在10-500mg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7,回收率在99.0%-101.5%之间,RSD(%)均小于1%.结论:该法可靠性高,准确性和重复性好,适合于该产品的质量检验分析.
作者:邢薇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颌颈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颌颈部肿块的患者首先用二维超声显示颌颈部肿块的形态、结构、内部回声及周边比邻和血管的关系,再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其血流情况.患者手术后行病理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42例颌颈部肿块,颌面部及涎腺囊肿14例,B超诊断符合12/14;涎腺混合瘤10例,B超诊断符合率8/10;颈部淋巴结肿大9例,B超诊断符合率9/9;涎腺慢性炎症6例,B超诊断符合率5/6;恶性肿瘤3例,B超诊断符合率3/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颌颈部肿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无创伤,简便易行,且能较准确地判断肿块的良恶性,为手术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作者:高祀琴;张永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运用多媒体把教学变成可视、可读、可听、可回放易于联想记忆的直观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效果.方法:重组教学结构,运用多媒体丰富的视频、动画能力,实际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回放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联想记忆和理解.结论:多媒体课件有机地融合到整体的教学系统中,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双向交流互动、不断循环和不断调控的过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作者:徐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锁定型高尔夫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术中植骨,以锁定型高尔夫钢板固定的治疗方法.结果:根据Merchant标准优良率达到84.9%.结论:严格遵循手术适应症,恰当选择内固定物及手术时机,充分估计并尽可能避免可能的并发症,手术治疗本病能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济锋;赵晓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实行治疗药物监测(TDM),进行给药方案个体化,可使治疗指数小、安全范围窄、毒性反应较大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安全、有效.在治疗器官功能减退的患者时,尤为重要.
作者:赵琪;董鹏达;张特立;孙莉君;张琨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生脉饮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其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21例生脉饮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生脉饮可致消化、皮肤等系统不良反应,尤以皮肤过敏为主.结论:临床人员应了解生脉饮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发病机理,规范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宝莹;陆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医药企业对家庭过期药品进行回收处理是目前社会上重要的药品回收处理可行途径之一,然而由于回收处理工作投入较大、收益甚微使得医药企业动力不足,参与者屈指可数,出现了市场失灵现象.在总结目前医药企业回收药品现状的基础上,对该途径下药品回收中的市场失灵原因做了理论分析并针对药品回收存在正外部效应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肖增敏;罗凤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医院药学是一门集药学、管理于一体的综合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实践性强.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医药技术的日新月异,医院药学的发展面临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赋予医院药学新的内涵,要求住院部药房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必须要达到更深更高的层次,才能适应新时期药学服务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提供临床药学服务,指导合理用药,全方位和全程保证公众健康.
作者:杨凤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小肠肿瘤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肠肿瘤发病部位以回肠多见,其次为空肠、十二指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良性肿瘤行局部肠或肠段切除,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或姑息性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24例恶性肿瘤均得到1~5年的随访,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5%、62.5%和29.2%.结论:小肠肿瘤术前诊断困难,综合采用各项检查是提高术前诊断率的关键.手术治疗是主要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克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漆酶是一种底物范围十分广泛的多酚氧化酶,可催化多种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本文综述了漆酶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及新型有机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作者:李泰仑;杜美惠;刘哲君;韩颂;卢磊;赵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术前、术中、术后的配合和护理.方法:对2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换血术的术前、术中、术后的配合和护理.结果:2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前血清胆红素平均为462.6μmol/L,换血后为219μmol/L,换血后黄疸未加重,均未出现胆红素脑病.24例均未出现感染、空气栓塞、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加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配合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换血术的成功率,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
作者:曹萍;陈慧;陈丽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厂家牡丹皮药材中丹皮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Hypersil C18柱(5μm,4.6mm×250m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流速为1.0mL/min ,检测波长为274nm.结果:丹皮酚线性范围为0.026416~0.079248μg,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325% ,RSD 为1.22%.结论:采用HPLC 以丹皮酚含量为指标比较牡丹皮饮片质量,该法简便易行.
作者:张咏梅;刘晓燕;张月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青少年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对四例血液透析患者及家长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能让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获得佳治疗效果.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青少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和愈后,效果显著.
作者:崔晓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穿孔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我院199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4例胃癌合并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性穿孔修补术2例,穿孔修补加胃空肠吻合术6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4例,胃癌根治术2例,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胃癌根治术平均生存期分别为5个月、12个月、35.5个月.结论:及时诊断和手术治疗,选择正确的术式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黎胜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预防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衰的疗效.方法:40例70岁以上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曲美他嗪组(治疗组),比较两组一年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及心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曲美他嗪组发生心衰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有效预防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改善心功能,延长生存期.
作者:郭华;华智强;万鹤鸣;郁昊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对于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银杏叶总黄酮有较明显的降低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的作用[1],并且能够预防家兔的动脉粥样硬化.Aviram M和Fuhrman B[2]研究发现,健康受试者饮用红葡萄酒后,他们血浆中携带抗氧化黄酮类的LDL明显增加;而对apoE缺失的大鼠的实验表明葡萄酒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刘蕊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