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肺保护作用的初步探讨

欧阳谭

关键词:乌司他丁, 急性胰腺炎
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能否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呼吸功能.方法:分别设乌司他丁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8例,观察治疗前后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胸片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胸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改善.结论:乌司他丁有助于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呼吸功能.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输尿管结石致肾包膜下积液的超声表现与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 回顾我院2006~2008年经确诊并治愈的2163例输尿管结石病例,其中有18例合并有肾积水及肾包膜下积液,年龄18~52岁,平均38岁,男10例,女8例,均以突发腰部胀痛并向下腹部放射,伴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及恶心、呕吐等急腹症症状.

    作者:段临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我院40例药品不良发应监测报告分析

    本文就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二年间收集的4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掌握我院.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和改进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燕;罗新辉;黄桥华;徐小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胃癌选择性D3清除术的临床探讨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施行选择性D3清除术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近五年来诊治的各部位胃癌183例,其中行D3清除术122例,D2术33例,D1术2例,姑息性切除14例,未能切除12例.其中行D3清除术者取第二、三站淋巴结作病理学检查,共检获第二、三站淋巴结总数为1 632枚,平均每例检获13.4枚.分析第二、三站淋巴结转移度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与病灶大小的关系.结果:本组122例D3清除术中,低分化-未分化癌62例,中-高分化癌60例,第二、三站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67.7%(42/62)和46.7%(28/60),两者比较P<0.01;转移度分别为52.2%(485/930)和47.6%(334/702),转移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浸润深度不同时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T1期0(0/26),T2期35.3%(178/504),T3期56.3%(401/712),T4期61.5%(240/390),浸润深度间经多个率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病灶大小按<3cm、3~5cm、>5cm分类,其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54.4%(245/450)、50%(310/620)、47%(264/562),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分化程度越低、浸润深度越深,其胃周第二、三站淋巴结转移度越高,而病灶大小与淋巴结转移度的关系不肯定.由于国人胃癌患者就诊时以Ⅱ~Ⅳ期居多,因此,对分化程度低和/或浸润深度深者不管病灶大小,建议行D3淋巴结清除术,而非D2清除术.

    作者:张炜;崔洪尊;金德;嵇振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20例报告

    2000年Ohgami等[1]报道颈部无疤痕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开展以来,取得很好的美容效果.我们从2007年开始开展这种手术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湘南;蒋柯;宁国强;李铂;郭会文;郑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阿希米治疗宫颈糜烂临床观察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疾病,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物理治疗也有其不足之处.近期我院采用阿希米对100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观察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阑尾输出道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16例报告

    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采用阑尾输出道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患者1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志云;李彤;欧宗泉;刘凡;吴俊勇;赵树华;胡军全;谭芳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回顾我院2006年3月至9月应用超声乳化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病人疗效及护理要点,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6年3月至9月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94例(105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72例(83只眼),并发性白内障18例(18只眼),外伤性白内障4例(4只眼).

    作者:万明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脑外伤迟发血肿患者临床综合评分与前瞻性临床对策研究

    我们对本院2002年9月~2006年9月560例脑外伤患者中迟发脑内血肿67例首次CT检查及复查CT影像进行回顾性研究,同时与GCS综合评分,得出综合危险指数.并运用综合危险指数对42例脑外伤病例进行前瞻性分析和临床干预性治疗.

    作者:何春明;雷剑;曾丽霞;邓建鸿;杨瑞金;刘祥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白及大黄粉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71例报告

    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 选择自2004年4月至2007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71例,男47例,女24例,年龄大74岁,小13岁.诊断标准参照第5版本科内科学教材标准,每病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其中胃溃疡23例,十二指肠溃疡35例,复合性溃疡13例.

    作者:温添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床旁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在急诊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紧急救治,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抢救水平.方法:对44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微创治疗组死亡率、平均住院日明显低于内科保守治疗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外科开颅手术组.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提高病人的生存率,缩短疗程,节省费用,提高医院急诊抢救水平,适合在有一定条件的医疗单位的急诊科推广.

    作者:程辉;廖林虹;曾祥俊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是一种以有价值的科学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患者实施佳的护理方法[1],它改变了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护理习惯和行为,以客观、明确的新、科学的临床护理研究成果为证据,指导护理实践的全过程,成为21世纪护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并逐步被应用于护理实践中,我科将其应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中,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赖小芳;李颖珠;陈玲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本文选择了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早产儿,采取早期教育干预方法,对早产儿进行了连续两年的随防干预,以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作者:邱文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无痛结肠镜下电凝切小儿肠息肉30例分析

    目的:探讨无痛电子结肠镜下小儿结肠息肉的电凝切治疗.方法:通过对30例无痛肠镜下电凝切小儿结肠息肉的治疗经过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共切除息肉39枚,均未发生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无痛结肠镜下使用高频电治疗小儿结肠息肉无痛苦,创伤小,治疗全面彻底.

    作者:蔡洪;黄晓焰;谢宁生;兰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新生儿胃穿孔临床分析(附6例报告)

    新生儿胃穿孔是新生儿急腹症之一,典型临床表现有拒乳、呕吐、明显腹胀,一般情况迅速恶化,并出现发绀、呼吸困难、腹部静脉曲张、肝浊音消失,继而出现弥漫性腹膜炎征象,晚期则出现肠麻痹、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病死率高.

    作者:胡晓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压氧治疗并发中耳气压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中耳气压伤是由于中耳鼓室内外压力不能平衡而产生的一种病理改变,是高压氧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7年5月开展高压氧治疗以来共有8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序的中耳气压伤,现就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以减少中耳气压伤的发生.

    作者:伍国华;朱延丹;钟江;王春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5例毒蕈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在广大山区农村和乡镇,误食蘑菇中毒的事件比较普遍,城市居民则多食用混杂大干蘑菇而发生中毒,几乎每年都有严重中毒致死报告,曾经被作为多发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1].我院急诊科从2007年4月~2008年7月治疗15例毒蕈中毒患者,治愈率达86.6%,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根秀;宋祥金;曾书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诊断(附11例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结果: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征象为: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增厚堵塞后鼻孔7例,合并副鼻窦炎3例,合并慢性扁桃体炎1例.结论:CT检查可以明确病灶的范围及其合并症.

    作者:祝国兵;汪卫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种气管套管适应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2种气管切开套管在气管切开术后应用的效果、适应症.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均无器质性疾患)需作气管切开患者分别采用一次性PVC聚脂类套管和金属套管各30例.观察2组患者使用后痰痂堵管、出血、反流误吸、与呼吸机衔接脱落的发生率.结果:金属套管组痰痂堵管者显著低于一次性PVC聚脂类套管组(P<0.01),一次性PVC聚脂类套管组反流误吸发生率显著低于金属气管组(P<0.01).出血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一次性PVC聚脂类套管组与呼吸机衔接脱落发生率显著低于金属套管组(P<0.01).结论:一次性PVC聚脂类套管适宜病情危重随时需使用呼吸机,带管时间短,颅内高压的患者;金属套管适宜预计带管时间长,或无需连接呼吸机及拔管前的试堵阶段的患者.

    作者:邓志士;邓惠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在宫颈癌病人新辅助化疗期的应用

    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缩小肿瘤体积,减小肿瘤负荷,消灭癌灶周边的微小转移灶,缩小肿瘤灶,提高手术效率及成功率,有效地杀灭亚临床病灶的肿瘤细胞,减少转移和局部复发,是一种新的宫颈癌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谢成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6例脊髓型多发性硬化临床分析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但有时仅以脊髓的病灶为主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称之为脊髓型MS.我院从1999年至2007年收治80例MS中,脊髓型MS16例占20%,现分析如下.

    作者:温茂林;李广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