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及大黄粉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71例报告

温添生

关键词:白及, 大黄粉, 奥美拉唑, 住院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 十二指肠溃疡, 内科学教材, 病例选择, 胃镜检查, 临床资料, 标准参照, 性溃疡, 胃溃疡, 诊断, 年龄, 复合, 病人, 本科
摘要: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 选择自2004年4月至2007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71例,男47例,女24例,年龄大74岁,小13岁.诊断标准参照第5版本科内科学教材标准,每病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其中胃溃疡23例,十二指肠溃疡35例,复合性溃疡13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颞部发际小切口治疗单纯颧弓M型骨折体会

    颧骨颧弓位于面部突出的部位,是面部骨折的好发区域.颧骨的颞突与颞骨的颧突连接成颧弓,较细窄,常单独发生骨折.由于其位置较深,临床上复位比较困难.复位方法有口内和口外两种径路.

    作者:饶坚;曾素英;李兰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无痛结肠镜下电凝切小儿肠息肉30例分析

    目的:探讨无痛电子结肠镜下小儿结肠息肉的电凝切治疗.方法:通过对30例无痛肠镜下电凝切小儿结肠息肉的治疗经过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共切除息肉39枚,均未发生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无痛结肠镜下使用高频电治疗小儿结肠息肉无痛苦,创伤小,治疗全面彻底.

    作者:蔡洪;黄晓焰;谢宁生;兰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的症状,是围产期婴儿残废的主要原因,也是分娩后产科的危重急病.窒息可引起呼吸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代谢功能障碍等一毓综合症.

    作者:刘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养血清脑颗粒对小鼠糖代谢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小鼠血清中乳酸(LD)、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养血清脑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12天后,摘眼球取血,测定血清LD含量、LDH及SOD活性.结果:养血清脑颗粒低中高各剂量组的LD水平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养血清脑颗粒低剂量组LDH活性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中高剂量组的SOD活性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以降低小鼠血清LD、LDH水平,升高SOD活性,提示养血清脑颗粒具有提高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及改善代谢的作用.

    作者:欧阳娟;程洁;黄宜兰;马芳芳;黄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脑外伤迟发血肿患者临床综合评分与前瞻性临床对策研究

    我们对本院2002年9月~2006年9月560例脑外伤患者中迟发脑内血肿67例首次CT检查及复查CT影像进行回顾性研究,同时与GCS综合评分,得出综合危险指数.并运用综合危险指数对42例脑外伤病例进行前瞻性分析和临床干预性治疗.

    作者:何春明;雷剑;曾丽霞;邓建鸿;杨瑞金;刘祥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白及大黄粉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71例报告

    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 选择自2004年4月至2007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71例,男47例,女24例,年龄大74岁,小13岁.诊断标准参照第5版本科内科学教材标准,每病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其中胃溃疡23例,十二指肠溃疡35例,复合性溃疡13例.

    作者:温添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种气管套管适应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2种气管切开套管在气管切开术后应用的效果、适应症.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均无器质性疾患)需作气管切开患者分别采用一次性PVC聚脂类套管和金属套管各30例.观察2组患者使用后痰痂堵管、出血、反流误吸、与呼吸机衔接脱落的发生率.结果:金属套管组痰痂堵管者显著低于一次性PVC聚脂类套管组(P<0.01),一次性PVC聚脂类套管组反流误吸发生率显著低于金属气管组(P<0.01).出血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一次性PVC聚脂类套管组与呼吸机衔接脱落发生率显著低于金属套管组(P<0.01).结论:一次性PVC聚脂类套管适宜病情危重随时需使用呼吸机,带管时间短,颅内高压的患者;金属套管适宜预计带管时间长,或无需连接呼吸机及拔管前的试堵阶段的患者.

    作者:邓志士;邓惠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普萘洛尔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疗效(附72例报告)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除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外,肝硬化上消化道的常见出血原因之一,普萘洛尔已广泛应用于门静脉高压症,普萘洛尔可通过阻断心脏β1.

    作者:张衍强;刘鸿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35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5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率为60.00%(21/35),治愈率31.43%(11/35),死亡率11.42%(4/35);采用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静滴与口服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静滴等方法治疗,其中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效果好,治愈率37.50%(6/16).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率及病死率高,治愈率低.佳药选治疗方案为两性霉素B与5-氟胞嘧啶的联合方案.

    作者:李国傧;张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酒石酸布托啡诺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应用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在剖宫产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与不良反应并与吗啡相比较.方法:将180例剖宫产病人分为布托啡诺组(A组)与吗啡组(B组),分别行硬膜外镇痛(PCEA),比较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1)镇痛效果评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良反应:A组呕吐、尿潴留、皮肤骚痒明显低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用于硬膜外镇痛(PCEA)效果好,呕吐、尿潴留、皮肤骚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毕生龙;丁称生;李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干扰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伴肝炎病毒感染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临床观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tic purpura)是临床血液学上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目前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金凤;邓瑜君;肖为;胡飞;罗萍;胡苏;黄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在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0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术中用体重校正低分子肝素钠(LMWH);B组为PCI术中常规用普通肝素(UFH).结果: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组与B组手术成功率(97.9%和98.8%)、30d内再次血运重建(1例与3例)、急性血栓形成和周围血管并发症(0例与1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PCI术中的应用是有效的、安全的.

    作者:王小萍;廖伟;高木英;邓伟;钟一鸣;赖小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二例特殊肋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

    胸部损伤鉴定中肋骨骨折鉴定占很大的比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肋骨骨折鉴定所引发的争议也比较多,致使当事人不服,影响案件的处理.本文就作者近年来所遇到的两例比较典型的案例加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静;陈海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诊断(附11例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结果: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征象为: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增厚堵塞后鼻孔7例,合并副鼻窦炎3例,合并慢性扁桃体炎1例.结论:CT检查可以明确病灶的范围及其合并症.

    作者:祝国兵;汪卫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采样拭子对女性解脲脲原体检测结果的影响

    1 临床资料我院2005~2006妇产科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除淋球菌外由其他病原菌引起的尿道炎,NGU)女性患者181例,年龄18~62岁,平均30.5岁.女性不孕患者(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两年而未受孕者)120例,年龄23~42岁,平均28.3岁.

    作者:邱东海;孙晓琴;冯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小儿静脉置针穿刺方法成功率不高,我科采用左手持续绷紧皮肤,右手大拇指放在Y管接口处送套管,右手食指退针芯,将针芯全部退出,然后固定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芳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桥小脑角肿瘤的手术治疗(附24例报告)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桥小脑角肿瘤24例.结果:本组24例,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死亡1例,23例恢复良好.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妥善处理和保护血管、神经和脑干是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张宏;杨晶珍;王柏群;周晓忠;邹连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126例疗效观察

    白癜风是一种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是常见的损容性疾病之一.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还未完全清楚,治疗较困难.我科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白体表皮移植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病人126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相勇;曾海;曾祥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操作方法,探讨手术适应症,分析临床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均在腰椎间盘镜下完成突出节段腰椎问盘髓核摘除术.结果:本组80例患者,随访时间6~24个月,疗效评定:优65例,良8例,可4例,差3例.结论:腰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损伤小、出血少的微创手术.严格掌握适应症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焕诗;许峰;金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Salter髂骨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Salter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Salter截骨手术进行治疗的15例3~10岁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例.结果:随访1~9年,平均随访时间5.7年,按照周永德等的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2%.结论:Salter髂骨截骨术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效果可靠的方法之一.

    作者:温煦;陈庆真;高辉;姬广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