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娟
感染是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营养的主要并发症.在TPN临床应用早期并发率为20-33%,今年已降到1-3%.其感染方式主要有两种:1)局部皮肤感染:2)全身感染(败血症).TPN期间出现发热,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有些病人治疗因此而中断,甚至可危机生命.为了使TPN支持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在护理中我们必须做到绝对无菌,防止营养液的污染,加强导管的管理,这是降低TPN感染的关键问题.
作者:单显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建立盐酸地芬诺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N柱(250×4.6 mm);流动相:A相(庚烷磺酸钠27.5mg,三乙胺0.8ml,水1000ml用磷酸调DH值(3.00±0.02))-乙腈(25:75),检测波长为258nm;进样量10μl;柱温为35℃:流速:1ml/min.结果:样品线性范围:99.36μg/ml到894.24μg/ml,r=0.9999.回收率:99.52%,相对标准偏差1.0%.结论:此法简便,快速,准确,可行.
作者:孙丽;王敬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比较4个不同厂家阿奇霉素片含量及体外溶出度,证明含量基本一致的前提下,阿奇霉素在人工胃液中受酸性破坏导致影响人体吸收量,从而影响疗效.方法:采用抗生素管碟法测定4厂家阿奇霉素片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4厂家阿奇霉素片的溶出度.结果:阿奇霉素片经人工胃液破坏会影响其含量,从而影响其疗效,比较4个厂家阿奇霉素片溶出度用管碟法测定含量反映其不同厂家不同时间内的溶出度.结论:阿奇霉素片经人工胃液破坏其含量呈曲线降低趋势,说明阿奇霉素片在胃里溶出的越少,对阿奇霉素片的含量影响越小,相应的疗效也就越好.选用阿奇霉素片时注意产品质量.
作者:于代涛;李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
作者:何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发热即体温异常升高.小儿时期正常体温可波动于一定范围,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一般在36.0~37.0℃左右.临床上根据体温的高低可分为:(1)低热:<38℃;(2)中热:38~39℃;(3)高热:39~40℃;(4)极热:>41℃.
作者:卢轶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丙谷胺的有关物质的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2%乙酸铵-甲醇-乙腈(60:30:10);流速:1ml/min;检测器:UV;检测波长:240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主峰和紧邻杂质峰能得到较好分离,精密度和理论塔板数很好.结论;HPLC法可用于丙谷胺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稳定.
作者:多凯;宋红波;于新颖;杨杨;白政忠;姜连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川射干水提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射干苷为检测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射干苷,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各因素对射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影响因素主要为浸泡时间,其次是加水量,再次是提取次数.川射干水提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水量为10倍,浸泡时间为8小时,提取次数(每次2h)为3次.结论:水提取技术具有省时、高效、节能等优点,适用于川射干中射干苷的提取.
作者:柏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本文对盐酸洛贝林的必要制备原料-苯甲酰乙酸钾的合成工艺进行了初步的摸索与研究.方法:以苯甲酰氯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初始原料,经酰化、水解两步反应制得目标物.结果:合成化合物的收率为80%.结论:该法简单,反应稳定.
作者:宋毓;孙伟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草药钩吻中具有抗癌活性生物碱单体成分的提取分离,并测定其结构.方法:药材粉碎后用3% NaOH碱化后,晾干,用氟仿浸泡,回收氯仿提取液得浸膏.加酸溶解后,用氯仿萃取,碱化水层,再用氯仿萃取,得到钩吻总生物碱.然后经硅柱层析、反相ODS柱层析以及制备型HPLC层析分离纯化,并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学数据的测定鉴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共分离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经测定紫外光谱,1H-NMR数据并与文献报道相比较,初步确定两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gelscmine和kouminv.结论:通过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和HPLC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达到分离钩吻总生物碱的目的.
作者:马忠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五味子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以五味子乙素为检验指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因素对其含量的影响,从中优选出五味子佳提取工艺.结果:五味子水煎后的残核用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一小时.结论:上述试验结果可为五味子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试验依据.
作者:肖凤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治疗中的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虚弱、出汗、震颤、烦躁等低血糖症状,进食后可能缓解.发作时血糖低于2.2mmol/L(40mg/d1).有的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略高于此水平也出现症状.轻者可以寻求自我帮助,重者需要立即救治,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作者:孙继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对阿司匹林加维生素C分散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方法:处方中将枸橼酸与NaHCO3的比例调至7:1,阿司匹林迅速溶解;以乳糖为稀释剂,PVP为粘合剂.结果:所得分散片质量符合药典要求.结论:对阿司匹林加维生素C分散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所得分散片质量符合药典要求.
作者:陈宝福;赵海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优选榛子叶中鞣质的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榛子叶中鞣质的佳条件,以含量为指标确定,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含量.结果:佳工艺为60%丙酮,8倍溶剂量,超声提取60min.结论:该工艺提取榛子叶总鞣质是可行的.
作者:王家栋;于兴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学的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失调、微生态营养和微生态防治等理论,利用正常微生物群成员或其促进物质制成的能够调整机体微生态平衡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又称为促生素、利生素、活菌制剂、益生素等,可分为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三种类型.由于微生态制剂能够在数量或种类上补充肠道内所缺乏的正常微生物,可以调整或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无病防病,有病治病的作用.因此,这一学科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广大生命科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取得了迅速发展.
作者:杨晶;范秩男;刘红梅;董学伟;赵平;齐岩;周洁;王巍;邹积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们对此病的重视不够,文献报道不足,特别在X线的方面报道更少.临床资料:以腹泻,腹痛,体重减轻,发热,右下腹肿块及会阴痔为主.病理诊断:我院病理科参照国际上的诊断标准制定了我院的诊断标准如下,
作者:路庆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选择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指通过腹膜这层天然的生物膜,腹腔中腹膜透析液和腹膜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水和溶质的转换的过程.,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15%的患者接受腹膜透析治疗,还是老年、小儿和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蒋西霞;冯士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输血前对受血者血样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对保证受血者安全,降低溶血反应发生,及时寻找配合的血源,均具有实际意义.本课题共检测受血者3526例,检出抗体阳性8例(0.23%),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亚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对五个苦参主产地的药材的有害元素及农药残留进行对比考察.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对有害元素及农药残留进行考察.结果:重金属不超过百万分之二十;本品含铅、汞、砷、镉,铜应分别小于或等于5.0,0.2、2.0、0.3、6.0ppm;农药残留量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小于或等于0.1ppm.
作者:韩颂;梁静;于喜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本文对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明确提出了中药鉴定课程两阶段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提出了推广互动教学,改变期末考试为全过程考核,教学技巧等观点.中药鉴定学教学改革后学生应用能力和开发创新精神得到了很大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强调中药鉴定学教学工作者着眼于人才的培养,改变教学结构中不合理模式,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作者:金哲雄;曲中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评估了硫酸滴定液(0.05mol/L)标定过程中不确定度.通过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建立滴定液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各变量的不确定度,得出扩展不确定度.采用本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可用于滴定液标定过程中不确定度的评估.
作者:李欣;魏凯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