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光宏;洪水翔;钟玮平
目的:通过对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分析,初步探讨其发病特点及诊治现状.方法:对90例房颤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及并发症的情况,计算超敏CRP及INR基线值的平均值.结果:(1)高血压病,冠心病为其主要并发症;(2)予西地兰静推16h后房颤转复率为17%,心室率控制有效率为55%,使用可达龙及β受体阻滞剂后房颤转复及心室率的控制明显改善;(3)超敏CRP平均值明显升高;未用华法林患者INR基线值平均值低于房颤引起栓塞的低INR值1.5.结论:对房颤合并心衰患者选用洋地黄类抗心律失常作用有限;需强调运用华法林抗凝;炎症是患者症状加重的影响因素.
作者:高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厚和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颈动脉B超技术,对178例意识清晰的脑梗死和非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颈动脉IMT和斑块进行检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08).高血压、糖尿病及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密切联系(P<0.05).但是血糖和血脂水平与斑块的形成无明确关系.颈动脉斑块组和非斑块组的吸烟、饮酒、性别和心电图缺血改变无明显差异.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5),颈总、内动脉IMT显著增厚.结论: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刘宏文;赖春梅;钟俜;钟湧辉;赵志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肛垫悬吊术(PPH)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PPH手术治疗38例Ⅲ、Ⅳ度环行脱垂内痔患者的临床体会.结果:手术平均时间约2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天,术后当日需用止痛剂6例,轻微疼痛3例,无疼痛29例,尿潴留1例,无出血、无直肠阴道瘘及感染病例.随访2~8个月,37例痔完全回缩,1例有改善.结论:PPH手术治疗重度痔具有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病人术后精细控便功能不受影响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赖建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为了得到金褐霉素高产菌株,采用紫外和化学诱变方法,再通过对突变株推理选育得到一株制霉菌素抗性的菌株NTG-UV-35的产素单位高,达到2 330.43μg/mL,比出发菌株R22-103提高了87.25%;该菌株传代的稳定性试验表明:NTG-UV-35有较稳定的产抗生素遗传特性.
作者:王华;高勇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36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观察回输前后体重、腹围、尿量、总蛋白、白蛋白、血中电解质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体重下降,腹围减少,尿量增加,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均升高(P<0.05).而且血中电解质除血氯略降低外,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对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有显著疗效.
作者:黄秀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支架的应用明显降低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引起的急性闭塞及再狭窄率,但支架同样面临着再狭窄的问题,尤其是复杂病变及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变血管,更易发生再狭窄[1].药物洗脱支架(DES)的临床应用大大降低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再狭窄率,和裸支架相比,DES使6个月的再狭窄率降至0%~9%[2、3].2003年8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为186例病人行PCI术,80%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谢东明;廖伟;钟一鸣;谢东阳;危小军;阳贻红;王小萍;廖永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肾性骨病是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并发症,包括纤维性骨炎、肾性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和肾性骨硬化症,其主要病因为1,25(OH)2D3缺乏、继发性甲旁亢,随着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普及,患者寿命的延长,肾性骨病的发生率亦随之增加、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探讨肾性骨病的有效治疗,我们从2005年8月至2006年9月对尿毒症患者给予阿法骨化醇[1,25(OH)2D3]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江林;彭红霞;聂宇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使用多的一大类药物,且品种泛多,发展迅速,在我国许多医院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1],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更有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由于肿瘤病人在手术及放疗和化疗当中,极易产生许多并发症,且易感染,临床医生为了更好控制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给患者使用一些抗菌药物.因此,有必要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用药水平的提高.本文对我院2006年580例出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粱南;李剑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PGE1对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把12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点滴丹参和胞二磷胆碱等药),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PGE1静脉点滴,连用10天,记录患者的病史,体征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TCD、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为P<0.01,未见不良反应.结论:PGE1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安全药物.
作者:施丹明;李惠明;王晓玲;王欣;黄小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在社区开展小年龄儿童的视力保健,早期发现视力异常的患儿,并给予早期治疗.通过早期干预提高社区儿童整体健康水平. 方法:建立筛查标准,优化治疗方案,于2003~2006年间对本社区0~5岁3 411名社区儿童进行视力保健工作,筛查分析视力异常情况,对视力低常及弱视者进行治疗. 结果:通过社区干预,视力异常检出率降低,弱视患儿可早期发现且治疗效果良好,降低了今后低视力的发生. 结论:婴幼儿的视力筛查及优化的弱视治疗方案取得实效,积极预防了社区儿童低视力的发生,对普遍提高儿童整体健康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黄漫清;李晓凤;陈回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应用Thinprep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及TBS诊断系统,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细胞学特点.方法:对839例受检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TCT检测和TBS分类诊断,将ASCUS以上病变列为细胞学阳性病例,分析不同宫颈病变及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839例受检者TCT标本满意率为96.36%,细胞学阳性病例103例,总检出率12.28%,其中ASC-US+AGUS占6.32%;LSIL占2.74%;HSIL占3.10%;CA占0.12%;HPV感染87例(10.37%).在103例TCT阳性病例中:宫颈光滑-轻糜组与中-重糜组分别占51.74%和48.26%;正常或轻度炎组占40.05%,中度炎组占27.53%,重度炎组占32.42%.结论: TCT和TBS系统能准确反映宫颈病变情况,HPV是宫颈CIN的重要相关因素,预防HPV感染、筛查和监测HPV感染对象、治疗及阻止CIN病变升级是防止宫颈癌的关键.
作者:钟守军;米贤军;段立锋;黄永霞;黄兆华;陈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在感冒的患者中,常常伴有耳鸣,经治疗感冒症状消失后,往往耳鸣并未消失,经五官科检查耳部并未见异常,笔者2000~2005年应用银翘散加减治疗外感耳鸣54例患者,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戚莎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生殖道感染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妇科体检方法对18 763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普查.结果:RTI总发病率61.3%,其中城市43.3%,农村72.8%,发病率高为宫颈炎.RTI发病率以文化程度(P<20.01)、个人卫生状况(P<0.05)、性伴侣卫生状况(P<0.01)、多个性伴侣及性生活频繁(P<0.05)有关,避孕方式中使用避孕套者发病率低(P<0.01).结论:本地区RTI发病率高于经济发达地区.提高个人素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使用避孕套有助降低RTI发病率.
作者:曾青莉;郭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糖尿病病人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改变饮食习惯困难;②对运动疗法认识不足,运动量控制不当;③服药不当;④自测血糖不及时,不正确;⑤胰岛素注射存在技术问题;⑥缺乏对各种并发症的认识等.针对以上各种表现,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
作者:李跃琼;范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观察和预测断指再植术后高凝状态.方法:对223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术前、术后24h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试验、纤溶酶原和抗凝血酶Ⅲ活性试验检测指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值越高断指再植失败率也越高.(2)失败组术前血小板计数值比成活组高,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成活组术前、术后24h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试验、纤溶酶原和抗凝血酶Ⅲ活性试验检测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失败组术前、术后24h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试验、纤溶酶原和抗凝血酶Ⅲ活性试验检测指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监测断指再植患者术前、术后24h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试验、纤溶酶原和抗凝血酶Ⅲ活性试验检测指标,能及时预测和发现患者的高凝状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断指再植的成功率.
作者:曾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追踪随访我院2004年1月~2006年5月高频彩超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85例患者,经临床抗炎治疗证实80例、手术证实2例.阑尾炎4例,恶性淋巴瘤1例.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符合率达94.0%.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需要注意与阑尾炎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鉴别.
作者:王菊云;危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近节指背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及用掌背筋膜皮下组织瓣修复此类缺损的疗效. 方法:应用掌背翻转筋膜皮下组织瓣加植皮修复15例近节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结果:对全部病例随诊6~16个月,平均9个月,15例筋膜皮下组织瓣及植皮全部成活,手指外形无臃肿,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功能正常,患者对术后外形较满意. 结论:掌背筋膜皮下组织瓣是修复近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蔡幸健;郭来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卒中偏瘫患者在社区进一步康复的模式和途径. 方法:将社区87例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ADL训练+综合治疗)48例,被动治疗组(采用综合治疗)39例,对治疗前后两组病例进行Barthel指数评定(the barthel index of ADL)比较两组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率. 结果:按ADL评价主动病例恢复总有效率为43.8%,被动病例恢复总有效率为23.1%,χ2=4.070,P<0.05.结论:主动渐进性功能康复锻炼,能改善社区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残障肢体的功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与被动随意的锻炼有显著的差异.
作者:刘德安;孙保和;任雪雷;周晓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小切口保守性手术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76例输卵管妊娠小切口保守性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卵管妊娠小切口保守性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输卵管妊娠小切口保守性手术具有创伤小、效果好、瘢痕细、切口美等特点,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邱永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是造成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感染,往往需要取出内固定物,同时行病灶清除,控制感染,二期再处理骨折,治疗起来非常困难,从1994年至2006年,我们共收治了15例内固定术后感染,但无症状导致骨折不愈合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金如;姚连根;洪卫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