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贤富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将初诊的高血压病患者96例经超声心动图分为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和非内-中膜增厚组,利用24h尿蛋白定量分析,分为微量蛋白尿>30mg组和<30mg组,经询问病史、体检、血脂、血糖、动态心电图各参数.结果:(1)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心率变异性RMSSD、HF、SDANN、LF、VL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与非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与非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心率变异性RMSSD、 HF、SDANN、L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尿微量蛋白尿组与非微量蛋白尿组其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MSSD、SDANN、HF、L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RMSSD、HF高者,其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微量蛋白尿发生率少,而LF、SDANN、VLF高者,其靶器官损害重.
作者:万凤福;刘传垠;王雪樵;何志;刘建文;易志强;刘端甫;肖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慢性扁桃体炎是一种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慢性扁桃体炎常引起患者反复咽痛,发热,咽喉不适.慢性扁桃体炎引起的扁桃体肿大常导致患儿吞咽、呼吸与睡眠障碍,严重影响健康和发育,甚至引发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病、肾炎及心脏病等.手术摘除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以往采用表麻下挤切法和局麻下剥离摘除法,2002年7 月以来,我们采用全麻气管内插管行扁桃体剥离摘除术12 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平;李章健;谢建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阐述功能性矫治器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轻、中度OSAS患者中,选择愿意接受功能性矫治器治疗的患者10例,治疗前后均用陪同家属调查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后在多项参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功能性矫治器在治疗OSAS中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吴光宇;李年生;刘克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自我院1998年1月至2006月1月在我院住院阴道分娩后发生尿潴留者85例.年龄19~36岁.其中会阴侧切分娩60例,产钳助产18例,臀牵引7例.排尿因难10~24h 18例,25~48h 37例,49~72h 16例,73~96h 8例,97h~产后7天6例.直接应用米索前列腺醇40例,45例在应用热敷、按摩、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封闭、针灸、导尿等方法无效后改用米索前列腺醇口服.
作者:江秋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切口脂肪液化为无菌性炎症,多发生于肥胖体形的病人,使用高频电刀切开皮下脂肪及筋膜层,手术缝合留下死腔等,造成切口愈合不良,切口延期愈合.2001年3月~2006年8月,对30例切口液化患者采用贝复济切口喷用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冬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根据疾病演变过程及临床轻重,可表现为重度甲减、轻度甲减、暂时性甲减和亚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病程迁延,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本文收集2004年3月~2006年3月入住我院的老年患者236例,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出亚临床甲减3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胡建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2组,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组60例;针灸常规治疗对照组60例;观察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结果: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运动协调功能障碍治疗效果与单纯针灸疗法无明显差异,对平衡功能障碍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治疗.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治疗有价值.
作者:唐卫东;唐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3年2月~2006年5月,我院用针灸走罐法加中药治疗背部软组织劳损78例,并设70例单用中药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予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华;周敏军;郭萍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02年5月~2007年5月间支气管扩张咯血病例共68例,均符合支气管扩张诊断标准[1],根据24h内咯血总量分为少量﹑中量﹑大量咯血(分别为每日咯血量100ml以内﹑100~500ml﹑500ml以上)[2].
作者:孙新建;李小明;饶洋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赣南地区不明原因长期感染性发热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住院符合FUO感染性疾病诊断标准的病例106例.结果:在106例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感染78例,其中包括结核29例,伤寒19例,败血症9例.病毒感染13例,恙虫病12例,真菌感染3例.结论:根据临床经验和必要的辅助检查结合当地特点可明确大多数FUO感染性发热病例的病因诊断,及早明确诊断尤其重要.
作者:周建荣;刘惟优;赖庆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98例,术中采用疝囊浆膜下注射利多卡因与肾上腺素法剥离疝囊,出血少,操作简便,易于剥离,复发少.现总结如下.
作者:赖海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肠运动障碍的关系.方法:应用胃阻抗检测技术.结果:胃肌收缩频率、强度以及节律与胃蠕动规律性相关.结论:胃脘痛各证型与胃运动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
作者:韩立民;张小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与Bcl-2的表达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与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将生存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与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突变型P53或Bcl-2蛋白阳性表达组生存期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突变型P53与Bcl-2蛋白阳性表达均与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有关.
作者:邹志坚;黄小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在口腔齿槽外科手术中,拔除残冠或残根及阻生牙是常见的手术.但在拔除下颌的水平或近中阻生的第三磨牙及上下颌第一﹑二磨的残冠或残根时,由于这些牙齿所处位置﹑解剖特点以及与邻近组织的复杂解剖关系使之成为一种难度较大且风险较高的拔牙手术.笔者使用高速涡轮机对428例第一磨牙、第二磨牙残冠残根及阻生的第三磨牙实行拔除术, 其中下颌第三磨牙阻生276例,上颌第一、第二磨牙106例,下颌第一、第二磨牙46例,经临床操作及术后观察其效果良好.
作者:刘克华;吴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原发性气管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起病隐袭,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体征少,普通X线胸片及普通胸部CT平扫难于发现,临床上极易误诊误治.我院2002~2006年间共收治原发性气管肿瘤1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峰;黄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1日~2007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行择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患者,共计181例.随机分为3个组:A组(围手术期不使用抗生素)56例,男38例,女18例,平均年龄59.22±25.59岁,其中小3岁,大75岁;B组(术前一次性给予抗生素,术后不应用抗生素)61例,男40例,女21例,平均年龄63.55±21.33岁,其中小5岁,大76岁;C组(术后继续给予抗生素治疗3d)64例,男39例,女25例,平均年龄62.21±20.66岁,其中小6岁,大74岁.
作者:邱小龙;丁敏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翼状胬肉在显微镜下切除后,先用丝裂霉素C棉片贴敷,然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覆盖巩膜暴露区.结果:术后观察6~20月,手术72眼,有4眼复发,复发率5.6%.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能有效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疗效较好.
作者:宋五德;龙厚飞;梁章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白马大黄汤灌肠配合肾康宁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①选择50只小鼠采用改良寇氏法进行急性毒性实验.②治疗组30例以白马大黄汤灌肠配合肾康宁胶囊内服,与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急性毒性实验计算半数致死量为:肾康宁胶囊1000mg/kg(小鼠),白马大黄汤灌肠液16ml/ kg(小鼠).结论:采用白马大黄汤灌肠配合肾康宁胶囊治疗本病具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排泄毒素,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作用,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廖佐芹;黄居森;严金玲;汤显湖;廖娟娟;钟欣;李霞;邱立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葡萄胎患者清宫后再次妊娠的适宜时间.方法:对126例葡萄胎患者,随访1~9年,清宫术后再次妊娠78例,根据清宫术至再次妊娠的时间分为4组,分别观察各组的妊娠结局.结果:葡萄胎清宫后半年内妊娠病理妊娠发生率较清宫后半年以上妊娠者高(P<0.05);清宫后半年至两年内妊娠者与清宫后大于2年妊娠者母婴健康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葡萄胎患者清宫后,血清β-HCG降至正常水平半年,且经过数次β-HCG监测均正常,又无异常临床表现,希望妊娠者可解除避孕,再次妊娠要按高危妊娠处理.
作者:赖幼琳;胡莉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检查,PAS染色阳性证实的6例肺泡蛋白沉积症,均有X线和CT检查资料,1例行MRI检查.结果:6例病灶均发生于两肺,X线表现为两肺大片状阴影3例,毛玻璃状浸润阴影2例,两肺弥漫细小模糊结节影1例;CT表现为磨玻璃状影5例,小结节影1例,网格状影6例,支气管充气征6例,节段性肺气肿5例;1例MRI检查T1WI、T2WI均呈高信号.结论:X线平片检查对诊断肺泡蛋白沉积症很具价值,CT扫描可发现更多征像,对鉴别诊断更为有利,MRI可选择性作为鉴别诊断工具.
作者:伍忠根;刘汉池;邹建军;万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