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夫;万祥波;杨扬
以三明市公立医院年薪改革制措施为例,提出公立医院年薪制改革中应该注重外部公平、内部公平、个体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五大内涵,并对年薪制实施的意义、难点和必要条件进行分析,提出建立薪酬调查和动态调整评估机制、完善岗位分级和评价制度、选择合适的绩效考核工具、建立完备的绩效考核体系等对策建议.
作者:方鹏骞;李璐;殷晓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介绍了在江苏省淮安市实行总额控制下按病种分值结算支付方式的情况下,医院积极探索控费方法,包括全面实行成本核算与管理、制定科学的绩效分配制度、多措并举规范医疗行为、实施单病种管理制度等,以适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运行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并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作者:解满平;姜丽;翟素娟;田小丰;解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当前国家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居民健康需求与健康影响因素发生改变.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1].医疗卫生费用增速快,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至2015年卫生总费用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99%,为同期GDP平均增长速度(9.06%)的1.32倍.在医改新形势下,三明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多项举措为国内首创,引起巨大反响.本文系统梳理了三明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举措经验,深入剖析改革存在的问题难点,并提出深入推进改革的思考建议.
作者:方鹏骞;陈迎春;乐虹;张新平;李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介绍了三明市以医保为支点推进“三医”联动的做法.三明市以医保为支点,通过医保功能的充分发挥,将医疗、医保、医药三系统有效联动起来,挤压出药价中的水分,给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腾出空间,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需要关注:医保控费目标与技术进步、服务能力提升的关系,整合医保费用控制与保护居民健康的目标,关注医保、医疗、医药之间的利益均衡性,促进有序就医、分级诊疗的实现.
作者:陈迎春;常静肼;李浩淼;高红霞;金廷君;施利群;苏岱;方鹏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对护理操作技能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新入职护士能否顺利完成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换,也间接影响到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质量[1].Miller金字塔教学法基于Miller金字塔原理.Miller金字塔由低到高分为4个层次,依次为专业理论知识的记忆、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专业操作技术的演练、在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形象地说明了护士由基础知识积累到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能力发展的各个阶段[2].新入职护士工作初期是其护理理念与工作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极强[3].同时作为医院的新生力量,是医院护理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人职护士的培训工作一直受到护理管理者的重视[4].为了全面高效地对新人职护士进行操作技能训练,使之更快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临床护理工作,我们采用Miller金字塔教学法进行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王香莉;刘玲玉;张才慧;李亚琴;魏臻;郭锦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流程再造早于1990年起源于美国,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响应市场速度使企业倍速发展[1].2000年后这一理论逐渐被引入医院管理中.出院带药是患者出院后药物治疗的延续,也是诊疗效果的重要保证[2].传统的出院带药是经治医生开具出院带药医嘱,药房将药品送至病区,通常由护士发给患者[3].由于该流程环节繁琐,同时医护人员人手紧张、药学知识薄弱、重病区内轻病区外等因素,而且缺乏专业的药学指导,对患者院后康复造成不良影响[4-5].2015年6月起,我院通过流程再造,建立集约化患者出院领药发放中心,同时优化工作流程,取得较好成效.
作者:黄培;刘海英;裴泽军;邢明;易利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从江苏康复医疗集团建立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做法出发,详细介绍了该集团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落实公立医院改革重点任务的做法和成效,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策略.
作者:朱夫;万祥波;杨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重点分析了三明药品供应保障改革的政策背景、目标、关键政策举措,以及政策目标与关键政策举措之间的关系;分析政策实施的3个阶段及阶段性成效,以及政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三明药品供应保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深水区的医院改革提供政策依据与建议.
作者:张新平;陈海红;方鹏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日间手术作为一种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医疗资源整体利用效能的诊疗方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盛行,40% ~ 50%的手术通过日间手术中心完成[1].国内也在推行中,但由于医保政策、医护人员理念、患者顾虑等因素,尚处于探索阶段.2015年11月,我院推行路径化日间手术,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瞿甦;黄培;喻子儒;郝爱民;张永敏;邢明;许心周;易利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embolism,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及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经成为医院管理者和临床医务人员面临的严峻问题[1].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管理署发表声明,认为提供VTE的预防性治疗是重要的措施.但目前国内临床医生对如何规范地进行VTE风险评估和预防存在认知缺失,实践不足[2].2014年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认识到VTE防治工作的深远意义,开始逐步探索构建院内防治VTE管理体系,希望以此带动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提升.在防治工作的第1年已初见成效,院内VTE诊断例数、治疗率提高,VTE相关死亡病例、医生因素未治疗比例下降[3].为持续推动此项工作,医院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改进管理体系,现对此管理体系的应用及效果进行总结及分析.
作者:张敏;黄荷;周保利;王勇;宋清坤;尹金淑;徐建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在各级医疗机构的普遍应用,电脑已经成为医务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办公工具.因此,制定并优化医护人员办公电脑相关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操作流程对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尤为重要.目前,我院对病房医护人员电脑相关物体表面每周进行一次清洁消毒.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消毒前、消毒后立即以及消毒后第1天、3天、5天等不同时间点病房医护人员电脑相关物体表面细菌污染情况,进而优化与指导我院病房医护人员电脑相关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操作流程的修订及实施.
作者:李美玲;陆庭嫣;冷姝芳;杨晓青;沈俐;朱晨琛;吕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医院感染防控日常督导的结果通常是通过纸介反馈,存在工作效率低、可追溯性差的问题.应用工作流技术,开发医院感染督查结果反馈流程,从发现问题的日常督查开始,到医院感染与临床共同提出整改措施,执行感染防控措施并持续改进,形成闭环,实现PDCA循环管理,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资料的可追溯性,形成了医院感染管理处和临床科室密切沟通的质量改进模式.
作者:马文晖;王力红;张京利;赵霞;赵会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三明市公立医院支付方式改革的实施效果.方法 利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比较DRGs支付方式改革前后三明市21家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的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用、次均门诊费用、住院医务性费用占比及住院药占比的变化趋势.结果 改革前后平均住院日保持原有趋势;三级医院人均住院费用控制效果较差,次均门诊费用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住院医务性费用占比和药占比改革后降幅较小.结论 三级医院整体门诊住院费用增速较快,可能存在不合理的费用转移,住院费用结构趋势放缓,合理性有待判断.
作者:苏岱;李浩淼;陈迎春;高红霞;金廷君;施利群;常静肼;方鹏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基于三明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政府有力主导发挥的关键作用,探讨了我国政府基于国家战略推进、实现公众利益和弥补市场必然要求应在健康保障中承担相应的责任,梳理了政府为实现公民健康保障应承担的保障、领导、监督和管理责任,针对当前政府尚存在的责任缺位和错位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大力推进健康保障法制建设、加大政府对健康保障的投入、建立健全综合监管制度、组建综合健康责任主体.
作者:陶思羽;乐虹;黄阿红;方鹏骞;王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规范建立ICD-10疾病分类标准名及代码与常用临床诊断名称或表述映射规则,系统性改进DRGs分组关键数据质量,客观评估诊断数据质量对DRGs分组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扩展临床诊断同义词或近义词概念词典,建立ICD-10疾病分类字典库规范化维护流程与映射标准.调整DRGs病种构成对疾病分类的影响程度,比较标化前后主要诊断分类一致率、DRGs分组一致率以及DRGs分组的方差减少量(RIV)与病例组合指数(CM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选取某妇幼医院2012年至2013年(72 005例)和2014年至2015年(77 705例)的妇、产、婴专科数据进行改进前后比较分析.改进前编码一致率为59.60%,改进后标化一致率提高至66.38%;改进前DRGs分组一致率为69.30%,改进后标化一致率提高至88.00%;改进前费用RIV为0.515,改进后0.576;改进后医疗机构不同院区间CMI值变化更趋合理化.结论 诊断质量控制与改进项目,提高了DRGs分组数据质量,在此基础上计算的RIV、CMI等指数,更科学地反映临床诊疗复杂性,对建立更透明、公平、合理的价值导向预付机制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章莹;韩栋;徐金龙;张哲军;王思琪;魏凌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围绕以“三医”联动推进医改的实践路径,分析了三明医改进行管理体制革新和机制创新的内在动力,重点研究了三明医改管理体制顶层设计和“三医”联动运行机制的协同作用.以三明医改取得开创性局面的主要原因和尚面临的挑战为切入点,讨论了三明医改模式的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中的问题.
作者:乐虹;陶思羽;殷晓旭;方鹏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管理体系的基础,将组织战略转化为贯穿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4个角度的具有因果关系的战略目标,从而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1].我院自2004年起将平衡计分卡引入绩效考核,但在实践中发现,平衡计分卡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强调内在的平衡性,对指标的遴选追求全面和完整,冲淡了部分核心要素的权重,弱化了绩效考核的战略导向作用.2011年,我院率先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的改进实施,将医院的战略目标逐层分解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对其实现情况进行分时段考核,从而为战略目标的完成建立起可靠的执行基础[2].
作者:周莹;胡敏敏;易利华;吴德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中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不仅显著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而且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2015年,全国各地分布着约6 800家城市公立医院.公立医院是体现公益性、解决基本医疗、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主体,矛盾问题比较集中.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公立医院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切合实际,制定发展战略,探索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为此,我刊专访了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院长许海雄.
作者:《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介绍了“医药分开”背景下医院合理用药绩效考核方案及其效果,发现医院药占比逐年下降,处方合格率持续维持在99%以上,次(例)均药费明显降低,抗菌药使用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并趋于合理.合理用药绩效考核是促进医师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有效工具.
作者:宋志清;张仁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影响我国药品价格形成的基础性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1].以零售高限价为核心的药品价格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医改的形势变化,药品定价机制改革势在必行.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是近年国内药品价格改革的新名词,类似国外的医保药品支付参考价.国外研究表明,制定医保药品支付参考价,有助于降低药品价格、减少患者就医负担[2-3].国内学者也认为,医保药品支付标准的制定,将会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强医保的控费作用4-5].目前,国内多个地区已经开展基本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改革试点工作,但在诸如支付标准理论梳理、支付标准改革覆盖范围、支付标准制定方法、支付标准与实际中标采购价的差额处理等方面,还存在争议和难点.本研究对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支付标准(以下简称支付标准)工作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的改革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肖黎;李东华;艾丽唤;陈俊伶;吴冠华;唐艳艳;张治国;徐娟;卢实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