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方;李大全;钱桂杰
开展临床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主要是改革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论脱离实际,动手能力差的问题;解决当前药学教育过程中产、学、研脱节问题;使各门药学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改进实践教学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加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提高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结合以及实验课的科研含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科研设计能力.
作者:胡荣;张娟;刚宏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西方化生活方式转变等,糖尿病的患病率迅速增加,并已成为继心血管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问题[1],世界糖尿病联盟已明确表明,21世纪的糖尿病将会在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流行.糖尿病的治疗由教育、饮食、运动、药物、监测五大要素构成.其中胰岛素治疗是佳的药物之一,目前各种胰岛素笔应运而生,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使用万邦笔和万苏林30R笔芯皮下注射糖尿病患者40例,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亚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6年12月至2007年11月我科应用丝白祛斑霜治疗黄褐斑6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病人为我科门诊病人,其中男4例,女56例,年龄18岁至54岁,平均病程5.65年,入选病例近2年内无应用激素及免疫方面用药,无应用其它祛斑用药及祛斑用品,其中无明显病因的特发型19例,由妊娠、绝经、避孕药物及户外日光引起41例,面部皮损泛发型29例,局限型31例.
作者:王明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也是重要的问题.2005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对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标准重新规定,不管是否空腹状态,只要血糖值≤3.9mmol/L,就应按低血糖处理[1].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白天发生低血糖常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而夜间尤其是凌晨出现低血糖不易发现并处理,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心脑等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现将我科2007年1月~12月48例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时出现夜间低血糖的原因及护理作如下总结,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夜间低血糖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作者:赵阿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天麻素注射液组)58例,对照组58例,用药14d.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液速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临床症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旸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本文对06、07、08年三年共18年月来院就诊的妇科病人为统计资料,共计19293.结果表明:阴道炎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它已向社会发出一个危险信号,关系到民族素质的大事,应引起各级卫生部门的重视.
作者:马方;李大全;钱桂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嗜铬细胞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嗜铬组织的肿瘤.该瘤细胞可阵发性或持续性分泌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从而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代谢异常等一系列症状.由于嗜铬细胞瘤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如何尽快保持平稳状态,平安渡过手术,对嗜铬细胞瘤病人进行相应的术前治疗及护理是关系到手术成败的关键.近来随着外科技术和麻醉技术的提高,手术死亡率降至l%-5%,但未做术前准备者手术死亡率仍高达50%[1].可见术前准备是极其重要的.从1992年至2007年,我们对18例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玲;许瑛;兰映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本文报告16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患者,均采用Fogarty取栓导管经股浅动脉取栓,术前充分作好各项准备,同时作好监测心功能的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加强肝素抗凝治疗期间的护理,注意观察切口渗血情况,根据病情通知主管医生调整剂量.严密监测肢体的皮温变化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作好心功能监测及治疗,防止心源性栓子脱落复发.注意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和护理.对再次手术者尤应加强上述护理措施.
作者:王玉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10-羟基喜树碱注射液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建立测定小鼠血浆中10-羟基喜树碱内酯形式的HPLC-荧光检测法,小鼠尾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后不同时间点进行眼眶静脉丛取血,测定血浆中内酯形式的血药浓度,并用PKBP-N1药动学程序对血药浓度进行处理.结果:10-羟基喜树碱内酯形式可与血浆中的其它成分较好地分离,在1.25~2500ng·ml-1的血药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10-羟基喜树碱两种给药方式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基本相似.结论:与静脉注射给药方式比较,腹腔注射可以提高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减轻药物对全身的副作用.
作者:刘恒平;张晶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与睡眠障碍发病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对2006年4月至 2007年4月门诊睡眠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SCL-90测评.结果:睡眠障碍患者多有较重的心理压抑.结论:护士应指导患者保持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和有氧锻炼及有效心理护理.
作者:季冬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槲寄生毒肽(Viscotoxin)在选择性摧毁癌细胞、阻断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方面均有独特的作用.本文对槲寄生提取物--槲寄生毒肽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目前的药源情况以及开发前景.
作者:孙红梅;肖明辉;张丽波;闫玉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头孢菌素作为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适应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它的不良反应较少,但用药后饮酒而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人愈来愈多,值得注意.
作者:周本华;刘燕;鲁开红;吴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C6胶质瘤细胞在大鼠脑内成瘤后,苦参碱对其作用.方法:采用脑立体定向术建立胶质瘤大鼠模型,通过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苦参碱对胶质瘤大鼠模型肿瘤细胞的作用.结果: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Fas表达结果均显示在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苦参碱具有诱导体内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Fas的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刘微;邢春艳;张淑君;昝丽坤;贾影;滕国鑫;戚基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结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加用中药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缓解心衰竭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更好.
作者:张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报道患者注射莲必治注射液致严重肾功能衰竭1例,莲必治注射液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的不良反应希望广大医务人员引起警戒
作者:吴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超临界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简称SFE)是近三十年代发展起来一项新技术,因其工艺特点和超临界CO2流体的特性, 备受研究工作者的重视,已广泛应用于中药生物碱、醌类、皂苷及多糖、挥发油等成分的提取分离.
作者:宿廷敏;王敏娟;阮时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对比研究奥克斯都保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COPD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抗炎、平喘、祛痰及爱全乐雾化,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奥克斯都保吸入1吸/次 2次/天,疗程一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FEV1、FEV1/FVC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奥克斯都保治疗COPD急性期安全有效.
作者:范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对重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酸分泌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组:奥美拉唑组、雷尼替丁组;所有病例均于应用抑酸药前、用药后3,12,24,72h监测胃液pH及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重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胃液pH值低,奥美拉唑组较雷尼替丁组能显著升高胃内pH P<0.05.结论:重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胃酸呈高分泌状态.奥美拉唑对应激性溃疡的胃酸抑制和止血效果均优于雷尼替丁.
作者:孙飞;赵建平;王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感染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后病死率达100%,所以重在预防.在我国,1990年以前狂犬病死亡人数一直位居25种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之首,1991年开始下降,近5年我国人间狂犬病发病率又呈上升趋势[1],为掌握流行现状,探讨其发病原因,从而做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现在将我院在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间收治的20例临床诊断的狂犬病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胫腓骨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损伤.由于解剖的特点,胫骨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发生率较高,临床上治疗较为棘手[1].我院近3年来共收治胫腓骨骨折178例,采用急诊、早期、择期手术治疗,疗效满意,从中对胫腓骨骨折钢板内固定、交锁髓内钉、骨外固定支架及非手术疗法的选择及疗效的再认识如下.
作者:宋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