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燕;陈敬国;方慧云;叶春华
患儿男,10月,因持续发热4天入院,体温波动于38℃~39℃.入院查体:T38.2℃、P 120次/分、R 30次/分、体重7kg,神志清楚,面色欠红润,呼吸平稳,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唇不发绀,咽部充血,舌面上覆盖一层白色凝块状膜状物,不易刮去,双侧扁挑体不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率120次/分,心律齐,心音有力,各听诊区无杂音.
作者:彭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大幅扩招,高等教育正逐步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与高教总体发展形势相对应的是,大学生就业已逐步从国家统包统分走向个人自主择业,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已初具规模.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的变化是市场在教育领域、劳动人事制度方面发生作用必然结果.这种制度的变革,给广大毕业生的择业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能否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影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入手,分析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择业观呈现出的心理误区,并从国家、学校和毕业生等方面提出解决的对策.
作者:王立;罗小林;周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由残余的中胚叶或血管细胞形成的血管瘤,是一种在婴幼儿中发病率高的先天性皮肤或皮下组织的良性肿瘤与血管畸形[1],60%~70%的血管瘤可能在8岁前消退,有相当一部分血管瘤由于持续、迅速增大蔓延,导致外形改变和功能障碍,引起患者心理不平衡和日常生活不便.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口服强的松、经皮静脉留置针热凝或整形手术综合治疗体表不同类型的血管瘤16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华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讨论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52例男性尘肺病患者,在静脉复合全麻下,用双腔导管置于病人气管与支气管内,一侧肺纯氧通气,一侧肺采用灌洗液反复灌洗,术中监测心电图、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潮气量、气道峰压、通气肺呼吸音,术后灌洗液行细胞分类检查,并于灌洗前及灌洗后分别测定肺功能.结果:52例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术后灌洗液细胞分类示:见大量巨噬细胞及部分炎细胞,灌洗前后肺功能改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全肺灌洗术疗效肯定、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不高,是治疗尘肺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春云;肖承康;李以茂;许德昌;陈怡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青年期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13例,年龄16~19岁,全部存在髋臼、股骨头、颈发育不良.采用陶瓷-陶瓷假体给予全髋置换治疗.应用Harris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13例患者Harris评分81~94分,步态正常,患髋无痛感.结论:对青年期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采取陶瓷-陶瓷假体全髋置换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但其昂贵的价格限制了使用范围.
作者:汤文辉;罗亦雄;丁焕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侧切顺产产妇产后排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720例侧切顺产后产妇的排尿困难原因及护理经验.结果:720例产妇中各种原因造成排尿困难,经心理护理及临床诱导等措施能自行排尿719例,1例经留置导尿管后第二天能自解小便.结论:关心产妇,加强心理护理并配合各种诱导方法,可促进产妇产后排尿,减少产后大出血及膀胱炎的发生,减轻产妇的痛苦.
作者:邓华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高校是一个从事教育、科研的学术团体,具有行政事业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双重属性.高等教育管理的任务是要合理调配和使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以达到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和创造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因此,高校的行政管理除具有一般管理的共性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归纳起来,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作者:严国方;徐发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方法:有剖宫产术类患子宫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者51例,随机选择同期无妇产科手术史行全子宫切除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有新式剖宫术与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史而行子宫切除患者术中出血量、开腹时间、粘连程度以及术后排气作出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有一定的负影响,应严格掌握剖宫术适应征,降低剖宫产术率,对有剖宫产术指征者应选择佳的手术方式.
作者:万慧珍;彭国兰;王健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在台上台下的教学活动中扮演了多种角色.时代发展了,人才培养模式转化了,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适应现代教学发展需要,准确为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现在要改变这些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教师而言不能说没有痛苦,但是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做出这样的选择.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教师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起.
作者:王小丽;朱修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足月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特点,探讨近年来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发病机理.方法:对有进行性呼吸困难,结合胸片,RDS有2~3级改变,需要机械通气的30例早产儿和30例足月儿RDS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足月儿胃液泡沫震荡实验大部分+或++,在生后16.2±3.1h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青紫,机械通气时间要88.3±15.4h.早产儿胃液泡沫震荡实验大部分-或+/-,在生后7.9±2.9h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青紫,机械通气时间要73.2±14.8h.结论:足月儿出现RDS症状的时间比早产儿要晚,机械通气时间要长,足月儿以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能力不足为主.
作者:陈小燕;陈敬国;方慧云;叶春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肺发育障碍是一少见畸形,笔者在对一老年女尸进行尸检时,发现其左肺先天性发育不全,现报道如下.该女尸年龄约70岁,身高147cm,发育不佳,胸廓外观未见手术疤痕,欠对称,左侧稍小,第2至第5胸椎凸向左侧,凸处偏正中线3.5cm.打开胸膜腔后,发现纵隔及右肺明显左移,右肺3叶,形态大小正常,表面与肋、膈处壁层胸膜广泛粘连.
作者:刘妍;刘树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病因诊断,特别是结核性胸液与恶性胸液的鉴别诊断,一直是困扰呼吸科医师而又必须解决的临床难题之一.现就我院从1999~2003年收治的105例胸腔积液病人的诊断情况做一分析,特别是诊断程序和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胸腔积液的诊断水平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赖庆文;赖丽萍;刘惟优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原发性圆锥角膜是一种双侧非炎症性角膜扩张性疾病,通常起于青春期,可终止于任意年龄,严重患者需行角膜移植手术治疗.由于临床比较常见,且患者多为年轻人并伴有高度近视,随着眼屈光手术的迅速发展,原发性圆锥角膜成为众多眼科学者热衷研究的课题.近年来,对圆锥角膜的发病情况、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作简要综述.
作者:刘万蓉;文道源;曾祥云;王辉;蒋贻平;罗瑛;刘波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镍钛记忆合金内聚髌器与双克氏针及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镍钛记忆合金内聚髌器组14例,男9例,女5例,平均年龄46岁.双克氏针及张力带钢丝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42岁.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24周患侧与健侧相比屈曲损失角度.两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结果:镍钛记忆合金内聚髌器组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0 ±3.0周,术后24周与健侧相比屈曲平均损失11±6.3°,均未出现并发症.双克氏针及张力带钢丝组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3±3.8周,术后24周与健侧相比屈曲平均损失18±6.2°.其中2例因拔针张力带钢丝松动,分别采用了石膏外固定和再次手术.结论:镍钛记忆合金内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髌骨周围软组织刺激症状较少、手术操作简单、内固定更为稳定,双克氏针及张力带愈合时间相对缩短,且无并发症发生;但其远期效果及并发症的评估尚待长期随访.
作者:朱国华;刘付仲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患者男性,52岁,因声嘶3年,加重1月于2001年11月19日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嘶,未诊治,有时伴咳嗽、痰少,1月前症状加重,偶有痰中带血,伴活动后气促.有多饮、多食、多尿病史,未治疗.1周前于我院门诊行纤维喉镜下右声带新生物活检术,病理报告:乳头状瘤部分癌变.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作者:张国民;康霜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正迈入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的时代,信息呈现出载体多元化、生产分散化、传递快速化、内容无序化的特点.图书馆采编工作网络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做好采编工作是每个采编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作者:欧小琴;姚慧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组织多普勒(TVI)评价正常人右室心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6例正常人进行右室Tei指数等指标的测定.结果:正常人右室Tei指数的正常值为0.45±0.05.结论:应用TVI测定的Tei指数方法是评价右室整体功能的较好指标.
作者:游宇光;叶军;葛贻珑;陈卫华;任苓;谢谨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患者,男,40岁.因被人用拳击伤耳前区2小时入院.患者因2小时前被人击伤耳前区,感疼痛,张口受限.专科检查:右耳前区肿胀,皮肤青紫.右颞颌关节区压痛明显,张口受限,张口度约2em,张口型右偏.双侧颞颌关节未闻及弹响,咬牙合关系正常.张口位曲面断层X线片显示:右下颌骨喙突基底有一斜向前下方骨折线,骨折无明显移位.诊断:右下颌骨喙突骨折.治疗:经抗炎、消肿,限制下颌运动一周后,耳前区肿胀消退,右颞颌关节无压痛,张口型、张口度及咬牙合关系均正常.
作者:万志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置换液流量日间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方法:选择12例对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效果不佳或难以耐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或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进行了69例次的低置换液流量日间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时的透析充分性指数、β2-微球蛋白(β2-m)清除率及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低置换液流量日间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中、小分子代谢产物的清除显著优于常规血液透析,且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显著提高.结论:低置换液流量日间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是一高效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显著提高了透析效果,克服了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时患者的严重并发症,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
作者:方卫东;肖春玲;金晓华;谢丽珍;卓春英;肖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并伴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予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25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滴,每天一次,同时予甲钴胺500μg肌肉注射,每天一次,对照组42例,单用甲钴胺500μg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神经生理学指标.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P<0.01),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加(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在神经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方面也有改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与甲钴胺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比单用甲钴胺疗效更好.
作者:陈杭军;余毅;孙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