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萍;陈斯彬
患儿,男,4天,以出生后吐唾液、呛咳、阵发性紫绀4天为主诉于2004年7月27日入院.出生体重为3.55kg.查体:双肺呼吸音增粗,可闻及痰鸣音.胸正侧位片示:新生儿肺炎.食管钡透:插入胃管,注入少量稀钡,见上段食管扩张,钡剂潴留,盲端位于第4、5胸椎水平.胃肠道中见气体,提示有气管食管瘘存在.诊断:①先天性食管闭锁并远端气管食管瘘.②新生儿肺炎.2004年8月2日在气静全麻下经右胸后外侧切口,第4肋间隙进胸,结扎切断奇静脉,分离下段气管后壁,奇静脉下方见气管食管瘘.分出下段食管,距气管约3mm切断远端食管,可吸收缝线修补气管瘘口.游离食管上端,并牵向下方,将盲端切开.将上、下段食管两端对拢无明显张力,可吸收线间断全层缝合,胃管通过吻合口送入胃腔.返ICU后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次日病情平稳,拔除气管插管,经胃管注入3ml母乳,观察无溢乳后,逐渐增加量和次数.术后3天胸片发现左肺膨胀不全,经拍背、超声雾化吸入,次日复查,左肺完全复张.术后第13天痊愈出院.1年半后随访,患儿发育正常,体重已达12.5kg.
作者:林江泉;吴健;刘志芳;傅敏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即重叠综合征的夜间低氧状况及相应的诊疗措施.方法: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PSG)连续监测7小时,分为重叠综合征组12例,单纯的COPD组16例,并于睡眠监测前后作动脉血气分析,记录睡眠潜伏期、呼吸紊乱指数、夜间低血氧饱和度、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结果:COPD合并OSAS患者体重大,夜间打鼾,睡眠潜伏期短,呼吸紊乱指数大,夜间低血氧饱和度降低,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延长.结论:COPD患者合并OSAS时夜间低氧血症加重,对及时诊断和在治疗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培英;郭西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患者,男,40岁.因被人用拳击伤耳前区2小时入院.患者因2小时前被人击伤耳前区,感疼痛,张口受限.专科检查:右耳前区肿胀,皮肤青紫.右颞颌关节区压痛明显,张口受限,张口度约2em,张口型右偏.双侧颞颌关节未闻及弹响,咬牙合关系正常.张口位曲面断层X线片显示:右下颌骨喙突基底有一斜向前下方骨折线,骨折无明显移位.诊断:右下颌骨喙突骨折.治疗:经抗炎、消肿,限制下颌运动一周后,耳前区肿胀消退,右颞颌关节无压痛,张口型、张口度及咬牙合关系均正常.
作者:万志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老年性正常颅压脑积水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86例老年性正常颅压脑积水且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有明显病因者分流手术效果较好,分流术后步态障碍,尿失禁症状改善明显,但智力改善效果较差.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是治疗老年性正常颅压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作者:邓培刚;何安慰;熊进挺;黄庆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临床上常可遇到高热、谵妄、躁动、全身麻醉及危重病人因意识不清而发生撞伤、抓伤或拔除各种导管,既影响病人的安全,又影响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此类病人我们以往采用传统的纯棉布制作的宽约束带,但往往约束效果不好,且易引起约束部位的皮肤损伤和影响患者肢体血液循环.为此,我科对传统的约束带进行了改进,并于2003年应用于临床,使用效果理想,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芝兰;刘道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特有的疾病,其特点是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及特发性黄疸和肝功能异常.ICP患者大多预后良好,但其胎儿可发生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使围产儿并发症及病死率均增加.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156例ICP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曾艳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手术适应症,研究术前评估LC的手术难度.方法:回顾分析123例LC的资料.结果:成功实施115例,主动中转开腹8例(7%),无手术并发症.结论:根据病史及B超检查可在术前初步判断LC的难易成度,利于制定手术方案,减少盲目性和并发症,并进一步结合术时情况对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的病人果断中转开腹是规避严重并发症的良策.
作者:刘爱红;曾宪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胃-食管返流病与哮喘、心衰加重的关系.方法:对10例慢性心衰合并胃-食管返流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结果:老年人胃-食管返流病(GERD)可导致哮喘样发作,易误诊为心衰加重.结论:应重视慢性心衰患者胃-食管返流病的防治.
作者:李国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川崎病患儿40例,分析其急性期临床表现、实验室、UCG检查及诊断时间.结果:40例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典型病例25例(62.5%),不典型病例8例(20%),疑似病例7例(17.5%).急性期临床表现发生率:结膜充血80.0%,皮疹70.0%,淋巴结肿大67.5%,口腔黏膜改变95.0%,手足硬肿、膜状脱皮65.0%,卡介苗接种处再现红斑5.0%,肛周皮肤潮红脱皮12.5%.结论:川崎病急性期部分呈不典型病例及疑似病例,易延误诊断,KD面容,ESR、WBC显著升高、UCG、肛周皮肤潮红脱皮、卡介苗接种处再现红斑,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赖伟权;余莲芝;冯建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和深化,各高校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重大转型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在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过程中要维持正常、良好的运行状态,就要求作为其组织性、协调性力量的教育管理作出相应的变革.在信息化时代到来之际,作为支持和服务教育事业的管理活动,其自身的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非常迫切的任务.
作者:雷音;林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活跃期使用斯帕丰对促进宫口扩张、加速产程进展的作用及其对宫缩、胎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的影响.方法:将180名正常初产妇随机分为A、B、C三组,于宫口开至3cm时A组静脉推注斯帕丰80mg,B组静脉推注地西泮10mg,C组不用药,观察产程.结果:A组活跃期较B、C两组明显缩短、剖宫产率下降(P<0.05),而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C组无异(P>0.05).B组活跃期虽比C组缩短(P<0.05),但新生儿Apgar评分比A、C两组均低(P<0.05).结论:斯帕丰的解痉作用可用于松弛宫颈,扩张宫口,缩短活跃期从而加速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效果优于地西泮.
作者:谭章云;黄玉玲;李永芳;卢柳娟;赵雪芳;张碧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食道静脉曲张内镜下结扎术术中配合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不同程度食道静脉曲张的病人进行单环及多环结扎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术前病人及器械准备完善,术中医生、护士及病人的默契配合,术后正确的护理对顺利完成食道静脉曲张内镜下结扎术,减轻病人痛苦起重要作用.
作者:江萌;刘海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方法:有剖宫产术类患子宫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者51例,随机选择同期无妇产科手术史行全子宫切除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有新式剖宫术与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史而行子宫切除患者术中出血量、开腹时间、粘连程度以及术后排气作出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有一定的负影响,应严格掌握剖宫术适应征,降低剖宫产术率,对有剖宫产术指征者应选择佳的手术方式.
作者:万慧珍;彭国兰;王健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常见非紫绀型先心病的彩超与手术结果对照综合分析,探讨彩超在常见非紫绀型先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几年资料完整的常见非紫绀型先心病135例,其中VSD组60例,ASD组25例,PDA组50例.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重点观察房、室水平及大动脉水平是否存在异常缺损或通道;明确异常缺损或通道的位置、大小、形态、数目,将超声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彩超诊断定位结果与手术定位比较显示超声定位诊断总符合率90.37%,不符合的占9.63%,其中PDA组超声定位不符合率较高,占14.0%.结论:彩超对常见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缺损的定性、定位分型及大小定量可作出较全面准确的诊断,为临床外科手术或介入封堵治疗提供可靠治疗依据,是诊断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作者:陈卫华;叶军;彭凤裘;凌月蓉;葛贻珑;任苓;游宇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大豆苷元的抑菌活性.方法:通过滤纸片对大豆苷元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不同浓度的大豆苷元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随着大豆苷元浓度的增加,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增强,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但大豆苷元对痢疾杆菌却无抑菌效果.结论:大豆苷元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作者:钟星明;王小丽;张乡城;曾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早产并胎膜早破80例.结果:80例早产并胎膜早破中71.25%有发病因素,28.75%为原因不明.比较孕28~34+6周,与孕35~36+6周的新生儿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前者高于后者,而剖宫产率前者低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早产并胎膜早破应积极治疗,尽可能延长胎龄至≥35周,则可明显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加强监护,降低母体并发症.
作者:王招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高校体育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然而目前,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质和健康不容乐观,高校体育如何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切实摸索出一条适应时代需求的体育发展思路,是摆在我们高校体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部分高校现行教育体制已满足不了社会对综合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改革旧的教学以求得生存和发展,本文在对大学生的体育目的及体育认识、部分高校现行体育教师水平、课程评价和学分制管理模式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设计出高校体育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
作者:袁萍;陈斯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患儿男,10月,因持续发热4天入院,体温波动于38℃~39℃.入院查体:T38.2℃、P 120次/分、R 30次/分、体重7kg,神志清楚,面色欠红润,呼吸平稳,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唇不发绀,咽部充血,舌面上覆盖一层白色凝块状膜状物,不易刮去,双侧扁挑体不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率120次/分,心律齐,心音有力,各听诊区无杂音.
作者:彭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存在医疗纠纷的死亡孕产妇尸检病理结果分析,探讨存在医疗纠纷的死亡孕产妇主要死因.方法:从1994~2004年10年间,存在医疗纠纷的尸检病例中,选择其中23例死亡孕产妇尸检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3例存在医疗纠纷的死亡孕产妇尸检病例中,因产科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死亡15例(65.4%),羊水栓塞死亡1例(4.3%),其它原因死亡7例(30.3%).失血性休克主要由产道严重撕裂伤出血、子宫破裂出血、宫外孕破裂出血、低位前置胎盘残留和胎盘滞留出血等产科出血引起.误诊是产生失血性休克死亡的重要因素,15例失血性休克病例中,临床诊断符合率60.0%(9/15),误诊率40.0%(6/15).结论:产科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效降低误诊率和防治产科出血,可减少孕产妇死亡,有利于减少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朱贤森;杨庆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气胸为临床急症,为寻求快捷、有效的治疗手段,我院自2003年1月起开展应用16号带气囊导尿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31例,收到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建荣;李树林;刘惟优;赖庆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