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总结

刘爱红;曾宪良

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手术适应症,研究术前评估LC的手术难度.方法:回顾分析123例LC的资料.结果:成功实施115例,主动中转开腹8例(7%),无手术并发症.结论:根据病史及B超检查可在术前初步判断LC的难易成度,利于制定手术方案,减少盲目性和并发症,并进一步结合术时情况对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的病人果断中转开腹是规避严重并发症的良策.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大幅扩招,高等教育正逐步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与高教总体发展形势相对应的是,大学生就业已逐步从国家统包统分走向个人自主择业,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已初具规模.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的变化是市场在教育领域、劳动人事制度方面发生作用必然结果.这种制度的变革,给广大毕业生的择业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能否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影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入手,分析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择业观呈现出的心理误区,并从国家、学校和毕业生等方面提出解决的对策.

    作者:王立;罗小林;周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电视纤维喉镜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附126例报告)

    目的:观察电视纤维喉镜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电视纤维喉镜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126例.其中声带息肉75例,声带小结38例,息肉样变9例,声带脓(囊)肿4例.结果:治愈118例(93.6%),好转8例(6.4%).结论:电视纤维喉镜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疗效确切、安全、经济.

    作者:刘小平;彭韶平;廖志莹;王英斌;曾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侧切顺产产妇产后排尿困难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侧切顺产产妇产后排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720例侧切顺产后产妇的排尿困难原因及护理经验.结果:720例产妇中各种原因造成排尿困难,经心理护理及临床诱导等措施能自行排尿719例,1例经留置导尿管后第二天能自解小便.结论:关心产妇,加强心理护理并配合各种诱导方法,可促进产妇产后排尿,减少产后大出血及膀胱炎的发生,减轻产妇的痛苦.

    作者:邓华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外周血纸片法筛查儿童铅中毒临床应用及儿童血铅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外周血纸片法筛查儿童铅中毒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总结血铅检测和降低儿童血铅水平的方法.方法:采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童铅中毒防治研究中心提供的血铅检测专用试纸,测试结果阳性为高血铅即铅中毒,同时采静脉血2ml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血铅测定,血铅≥100μg/L为高血铅即铅中毒,对铅中毒儿童及时进行个体干预,3个月后复查血铅水平.结果:受检儿童1168例,纸片法阳性者802例,占68.7%,石墨炉法高血铅者774例,占66.3%,两种检测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6岁为铅中毒高发年龄,铅中毒儿童干预治疗后血铅水平均有下降.结论:外周血纸片法筛查儿童铅中毒操作简单,价廉,测试结果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及早干预可大限度降低铅的毒性作用.

    作者:杨武萍;周永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妇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方法:有剖宫产术类患子宫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者51例,随机选择同期无妇产科手术史行全子宫切除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有新式剖宫术与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史而行子宫切除患者术中出血量、开腹时间、粘连程度以及术后排气作出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有一定的负影响,应严格掌握剖宫术适应征,降低剖宫产术率,对有剖宫产术指征者应选择佳的手术方式.

    作者:万慧珍;彭国兰;王健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56例临床分析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特有的疾病,其特点是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及特发性黄疸和肝功能异常.ICP患者大多预后良好,但其胎儿可发生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使围产儿并发症及病死率均增加.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156例ICP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曾艳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论现代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在台上台下的教学活动中扮演了多种角色.时代发展了,人才培养模式转化了,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适应现代教学发展需要,准确为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现在要改变这些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教师而言不能说没有痛苦,但是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做出这样的选择.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教师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起.

    作者:王小丽;朱修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外伤致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外伤性脑梗塞是颅脑外伤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指颅脑损伤引起局部脑血流供应改变,组织缺血性损害及神经功能障碍.由于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率极高,越来越受神经外科界的关注.有报道创伤性大面积脑梗塞占同期颅脑损伤病人的0.75%,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2.8%.我院1998~2004年共收治12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钟学云;易显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对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5个月~4年,按王福权等功能评定标准,优47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8.2%.结论:髋动力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符合股骨近端的生物力学特点,疗效满意,操作简单,便于推广.

    作者:陈华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斯帕丰应用于活跃期6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活跃期使用斯帕丰对促进宫口扩张、加速产程进展的作用及其对宫缩、胎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的影响.方法:将180名正常初产妇随机分为A、B、C三组,于宫口开至3cm时A组静脉推注斯帕丰80mg,B组静脉推注地西泮10mg,C组不用药,观察产程.结果:A组活跃期较B、C两组明显缩短、剖宫产率下降(P<0.05),而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C组无异(P>0.05).B组活跃期虽比C组缩短(P<0.05),但新生儿Apgar评分比A、C两组均低(P<0.05).结论:斯帕丰的解痉作用可用于松弛宫颈,扩张宫口,缩短活跃期从而加速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效果优于地西泮.

    作者:谭章云;黄玉玲;李永芳;卢柳娟;赵雪芳;张碧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院前溶栓对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升高且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院前溶栓对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升高且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观察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院前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升高且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8例,治疗组24例,予院前尿激酶静脉溶栓,对照组24例,院前不予溶栓,其他抢救措施不受限制,追踪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冠脉再通情况及TIMI分级和短期内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治疗组冠脉再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短期心脏事件发生明显减少(P<0.05).结论:院前静脉溶栓可以提高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升高且ST段抬高的ACS的血管再通率,减少短期心脏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

    作者:梁俊雄;梁棕;吕博文;张剑峰;赵德明;李荣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严重退变性膝骨关节病联合手术疗法

    目的:采用多种手术方式联合治疗严重膝骨关节病.方法:68例(80膝)严重膝骨关节病采用膝关节腔清理术、硬化骨切除钻孔减压术或开窗术、胫骨高位截骨术、胫骨结节前移术等多种术式组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55例(62膝)获得平均5年1个月的随诊,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优40膝,占64.5%,良16膝,占25.9%,可6膝,占9.6%,无差级,优良率达90.4%.结论:多种术式的联合应用治疗严重膝骨关节病具有缓解疼痛,提高步行能力及恢复关节活动度的良好效果.

    作者:邹建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喉乳头状瘤癌变1例报告

    患者男性,52岁,因声嘶3年,加重1月于2001年11月19日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嘶,未诊治,有时伴咳嗽、痰少,1月前症状加重,偶有痰中带血,伴活动后气促.有多饮、多食、多尿病史,未治疗.1周前于我院门诊行纤维喉镜下右声带新生物活检术,病理报告:乳头状瘤部分癌变.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作者:张国民;康霜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3例孕产妇死亡尸体解剖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存在医疗纠纷的死亡孕产妇尸检病理结果分析,探讨存在医疗纠纷的死亡孕产妇主要死因.方法:从1994~2004年10年间,存在医疗纠纷的尸检病例中,选择其中23例死亡孕产妇尸检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3例存在医疗纠纷的死亡孕产妇尸检病例中,因产科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死亡15例(65.4%),羊水栓塞死亡1例(4.3%),其它原因死亡7例(30.3%).失血性休克主要由产道严重撕裂伤出血、子宫破裂出血、宫外孕破裂出血、低位前置胎盘残留和胎盘滞留出血等产科出血引起.误诊是产生失血性休克死亡的重要因素,15例失血性休克病例中,临床诊断符合率60.0%(9/15),误诊率40.0%(6/15).结论:产科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效降低误诊率和防治产科出血,可减少孕产妇死亡,有利于减少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朱贤森;杨庆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11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异位妊娠(EP),包括宫内、宫外同时妊娠(HP)的发病率及好发因素,并评价其各种诊断和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IVF-ET)后EP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EP病人中,其中HP 3例占27.5%,全部经阴道B超确诊,11例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全部11例宫内妊娠均能继续.结论:输卵管病变是IVF-ET后EP发生的常见原因,阴道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和HCG测定是有效的诊断方法,腹腔镜下手术是治疗HP的较好方法.

    作者:黄绮梨;张广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致全脊麻一例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是临床麻醉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严重并发症之一为误入蛛网膜下隙引起全脊麻,但其发生率低,临床少见.我院近期发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致全脊麻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新荣;彭道珍;叶军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现代教育观念下的医学教学模式

    社会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大潮扑面而来.知识经济社会要求人才的质量不仅应具备专业知识,综合素质更要提高.知识创新在未来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据首要地位,因为知识创新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面对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各高等学校培养知识创新人才是发展的主旋律.医学教育日益突出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才能,提高科学素养功能[1].

    作者:陈学洪;肖美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即重叠综合征的夜间低氧状况及相应的诊疗措施.方法: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PSG)连续监测7小时,分为重叠综合征组12例,单纯的COPD组16例,并于睡眠监测前后作动脉血气分析,记录睡眠潜伏期、呼吸紊乱指数、夜间低血氧饱和度、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结果:COPD合并OSAS患者体重大,夜间打鼾,睡眠潜伏期短,呼吸紊乱指数大,夜间低血氧饱和度降低,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延长.结论:COPD患者合并OSAS时夜间低氧血症加重,对及时诊断和在治疗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培英;郭西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腹腔粘连探讨

    目的:探讨两种剖宫产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以期改良现有术式,减少腹腔粘连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有新式及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史的病人进行比较,因再次妊娠在本科进行再次剖宫产术共112例.结果:比较两种剖宫产术中及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重度腹腔粘连、术后病率、术后24小时内排气时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新式剖宫产导致粘连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严重,给再次手术增加难度和风险,可能与不缝合腹膜有关.

    作者:罗瑞珍;言齐;罗治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仪检测脑梗死与无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各60例.分别记录其颈总动脉内径(CAD)、内膜-中层厚度(IMT)、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及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结果:两组间血管内径、IMT血流动力学、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有明显差别,脑梗死病人以软斑、溃疡斑发生为主;并以中-重度、重度狭窄为甚.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斑块类型、性质、颈动脉内径大小、颈动脉狭窄相关,其颈动脉狭窄以中-重度、重度为甚.

    作者:黄继福;刘芸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