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黄继福;刘芸

关键词:脑梗死, 颈动脉超声, 粥样斑块
摘要:目的:评价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仪检测脑梗死与无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各60例.分别记录其颈总动脉内径(CAD)、内膜-中层厚度(IMT)、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及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结果:两组间血管内径、IMT血流动力学、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有明显差别,脑梗死病人以软斑、溃疡斑发生为主;并以中-重度、重度狭窄为甚.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斑块类型、性质、颈动脉内径大小、颈动脉狭窄相关,其颈动脉狭窄以中-重度、重度为甚.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静脉留置针热凝、强的松、整形手术治疗体表血管瘤临床观察

    由残余的中胚叶或血管细胞形成的血管瘤,是一种在婴幼儿中发病率高的先天性皮肤或皮下组织的良性肿瘤与血管畸形[1],60%~70%的血管瘤可能在8岁前消退,有相当一部分血管瘤由于持续、迅速增大蔓延,导致外形改变和功能障碍,引起患者心理不平衡和日常生活不便.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口服强的松、经皮静脉留置针热凝或整形手术综合治疗体表不同类型的血管瘤16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华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婴儿伤寒并发鹅口疮1例

    患儿男,10月,因持续发热4天入院,体温波动于38℃~39℃.入院查体:T38.2℃、P 120次/分、R 30次/分、体重7kg,神志清楚,面色欠红润,呼吸平稳,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唇不发绀,咽部充血,舌面上覆盖一层白色凝块状膜状物,不易刮去,双侧扁挑体不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率120次/分,心律齐,心音有力,各听诊区无杂音.

    作者:彭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腰椎滑脱的螺旋CT扫描应用价值探讨

    本文搜集我院使用螺旋CT半年来扫描检查的15例腰椎滑脱病例,分析其CT表现,以探讨螺旋CT扫描在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新晖;刘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常见非紫绀型先心病的彩超应用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

    目的:通过对常见非紫绀型先心病的彩超与手术结果对照综合分析,探讨彩超在常见非紫绀型先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几年资料完整的常见非紫绀型先心病135例,其中VSD组60例,ASD组25例,PDA组50例.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重点观察房、室水平及大动脉水平是否存在异常缺损或通道;明确异常缺损或通道的位置、大小、形态、数目,将超声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彩超诊断定位结果与手术定位比较显示超声定位诊断总符合率90.37%,不符合的占9.63%,其中PDA组超声定位不符合率较高,占14.0%.结论:彩超对常见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缺损的定性、定位分型及大小定量可作出较全面准确的诊断,为临床外科手术或介入封堵治疗提供可靠治疗依据,是诊断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作者:陈卫华;叶军;彭凤裘;凌月蓉;葛贻珑;任苓;游宇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Pilon骨折

    Pilon骨折是一种复杂的关节内骨折,治疗上较为困难,处理不当极易致残.我院自2000年2月~2004年12月共收治Pilon骨折29例,其中23例应用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忠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侧切顺产产妇产后排尿困难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侧切顺产产妇产后排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720例侧切顺产后产妇的排尿困难原因及护理经验.结果:720例产妇中各种原因造成排尿困难,经心理护理及临床诱导等措施能自行排尿719例,1例经留置导尿管后第二天能自解小便.结论:关心产妇,加强心理护理并配合各种诱导方法,可促进产妇产后排尿,减少产后大出血及膀胱炎的发生,减轻产妇的痛苦.

    作者:邓华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丹柏液湿敷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静脉给药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许多发疱类化疗药物如红霉素、阿霉素等对局部刺激较大,而且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输注(一般60min),速度较快,可导致局部静脉炎[1].常常使静脉发红,疼痛硬化成索状,导致静脉通道建立困难,影响患者治疗,增加痛苦,严重导致化疗中断.我们从2005年1月至2005年10月,采用丹柏液湿敷30例,并与对照组30例(用20%硫酸镁湿敷)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春艳;康照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人胃-食管返流病致哮喘误诊心衰加重10例分析

    目的:探讨胃-食管返流病与哮喘、心衰加重的关系.方法:对10例慢性心衰合并胃-食管返流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结果:老年人胃-食管返流病(GERD)可导致哮喘样发作,易误诊为心衰加重.结论:应重视慢性心衰患者胃-食管返流病的防治.

    作者:李国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铅中毒与急腹症(附2例报告)

    随着轻工业、化学与装修业的发展,接触铅及其化合物而产生急慢性铅中毒的人群日益增多.其中毒症状,除失眠、头痛、肌无力和贫血症状外,有的患者出现口内金属味,阵发性脐周或上、下腹部绞痛,身体卷曲、辗转不安而误诊为胃穿孔、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外科先后收治了4例铅中毒患者,开始诊断为急腹症,后确诊为铅中毒,今择其2例报告如下.

    作者:康建华;刘天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致全脊麻一例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是临床麻醉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严重并发症之一为误入蛛网膜下隙引起全脊麻,但其发生率低,临床少见.我院近期发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致全脊麻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新荣;彭道珍;叶军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高校体育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然而目前,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质和健康不容乐观,高校体育如何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切实摸索出一条适应时代需求的体育发展思路,是摆在我们高校体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部分高校现行教育体制已满足不了社会对综合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改革旧的教学以求得生存和发展,本文在对大学生的体育目的及体育认识、部分高校现行体育教师水平、课程评价和学分制管理模式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设计出高校体育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

    作者:袁萍;陈斯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地方高校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及其激励

    由于经济、社会、心理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当前地方高校师资队伍中存在教师数量不足、学历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稳定现有师资队伍,做好教师激励工作,成为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要通过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办学效益、科学合理评价教师、加强师德环境建设等举措实现对教师的有效激励.

    作者:曾新华;刘仰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院前溶栓对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升高且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院前溶栓对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升高且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观察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院前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升高且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8例,治疗组24例,予院前尿激酶静脉溶栓,对照组24例,院前不予溶栓,其他抢救措施不受限制,追踪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冠脉再通情况及TIMI分级和短期内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治疗组冠脉再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短期心脏事件发生明显减少(P<0.05).结论:院前静脉溶栓可以提高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升高且ST段抬高的ACS的血管再通率,减少短期心脏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

    作者:梁俊雄;梁棕;吕博文;张剑峰;赵德明;李荣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先天性食管闭锁一期修复成功1例

    患儿,男,4天,以出生后吐唾液、呛咳、阵发性紫绀4天为主诉于2004年7月27日入院.出生体重为3.55kg.查体:双肺呼吸音增粗,可闻及痰鸣音.胸正侧位片示:新生儿肺炎.食管钡透:插入胃管,注入少量稀钡,见上段食管扩张,钡剂潴留,盲端位于第4、5胸椎水平.胃肠道中见气体,提示有气管食管瘘存在.诊断:①先天性食管闭锁并远端气管食管瘘.②新生儿肺炎.2004年8月2日在气静全麻下经右胸后外侧切口,第4肋间隙进胸,结扎切断奇静脉,分离下段气管后壁,奇静脉下方见气管食管瘘.分出下段食管,距气管约3mm切断远端食管,可吸收缝线修补气管瘘口.游离食管上端,并牵向下方,将盲端切开.将上、下段食管两端对拢无明显张力,可吸收线间断全层缝合,胃管通过吻合口送入胃腔.返ICU后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次日病情平稳,拔除气管插管,经胃管注入3ml母乳,观察无溢乳后,逐渐增加量和次数.术后3天胸片发现左肺膨胀不全,经拍背、超声雾化吸入,次日复查,左肺完全复张.术后第13天痊愈出院.1年半后随访,患儿发育正常,体重已达12.5kg.

    作者:林江泉;吴健;刘志芳;傅敏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单纯下颌骨喙突骨折1例

    患者,男,40岁.因被人用拳击伤耳前区2小时入院.患者因2小时前被人击伤耳前区,感疼痛,张口受限.专科检查:右耳前区肿胀,皮肤青紫.右颞颌关节区压痛明显,张口受限,张口度约2em,张口型右偏.双侧颞颌关节未闻及弹响,咬牙合关系正常.张口位曲面断层X线片显示:右下颌骨喙突基底有一斜向前下方骨折线,骨折无明显移位.诊断:右下颌骨喙突骨折.治疗:经抗炎、消肿,限制下颌运动一周后,耳前区肿胀消退,右颞颌关节无压痛,张口型、张口度及咬牙合关系均正常.

    作者:万志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谈医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其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立体化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在医学教学中更是得到广泛的应用.要想运用好CAI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其关键是要设计和制作出符合学科教学要求和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在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中,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才能充分发挥CAI的优势,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盛瑶环;李启华;陈学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强直性脊柱炎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强直性脊柱炎中,男50例,女6例,平均发病年龄28岁;首发症状为慢性腰痛者43例占76.78%;关节外表现仅见虹膜炎10例占17.85%;骨盆正位片全部有骶髂关节炎占100%;HLA-B27阳性52例占92.85%;25例误诊占44.64%;治疗药物主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柳氮磺胺吡呤(SSZ)、甲氨蝶呤(MTX)、糖皮质激素等.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年男性,其首发症状多为慢性腰痛,临床易误诊,骨盆正位片、骶髂关节炎及HLA-B27阳性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吴建农;张晓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先天性左肺发育不全一例

    肺发育障碍是一少见畸形,笔者在对一老年女尸进行尸检时,发现其左肺先天性发育不全,现报道如下.该女尸年龄约70岁,身高147cm,发育不佳,胸廓外观未见手术疤痕,欠对称,左侧稍小,第2至第5胸椎凸向左侧,凸处偏正中线3.5cm.打开胸膜腔后,发现纵隔及右肺明显左移,右肺3叶,形态大小正常,表面与肋、膈处壁层胸膜广泛粘连.

    作者:刘妍;刘树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学院校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作用的研究

    当前对大学生加强包括本民族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共识.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农医类院校普遍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如何加强理工农医类院校学生包括传统文化教育在内的文化素质教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我校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作了调查与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在医学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既有知识和能力又有健康人格、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高质量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刘联;蓝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仪检测脑梗死与无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各60例.分别记录其颈总动脉内径(CAD)、内膜-中层厚度(IMT)、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及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结果:两组间血管内径、IMT血流动力学、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有明显差别,脑梗死病人以软斑、溃疡斑发生为主;并以中-重度、重度狭窄为甚.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斑块类型、性质、颈动脉内径大小、颈动脉狭窄相关,其颈动脉狭窄以中-重度、重度为甚.

    作者:黄继福;刘芸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