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产儿的喂养及护理体会

张泽兰

关键词:早产儿, 喂养
摘要:目的:给予良好有效的喂养和护理,提高早产儿的健康成活.方法:通过维持体温正常范围,指导早产儿的喂养、鼻饲母乳、维持有效呼吸和预防感染等方法.结果:26例早产儿,男15例、女11例;胎龄28~36周;体重1400~2300g,除1例转院外,均健康成活.结论:精心有效的护理是早产儿健康成活的重要环节.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左肺发育不全一例

    肺发育障碍是一少见畸形,笔者在对一老年女尸进行尸检时,发现其左肺先天性发育不全,现报道如下.该女尸年龄约70岁,身高147cm,发育不佳,胸廓外观未见手术疤痕,欠对称,左侧稍小,第2至第5胸椎凸向左侧,凸处偏正中线3.5cm.打开胸膜腔后,发现纵隔及右肺明显左移,右肺3叶,形态大小正常,表面与肋、膈处壁层胸膜广泛粘连.

    作者:刘妍;刘树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低置换液流量日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69例次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低置换液流量日间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方法:选择12例对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效果不佳或难以耐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或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进行了69例次的低置换液流量日间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时的透析充分性指数、β2-微球蛋白(β2-m)清除率及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低置换液流量日间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中、小分子代谢产物的清除显著优于常规血液透析,且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显著提高.结论:低置换液流量日间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是一高效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显著提高了透析效果,克服了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时患者的严重并发症,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

    作者:方卫东;肖春玲;金晓华;谢丽珍;卓春英;肖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正常人右室整体功能

    目的:通过组织多普勒(TVI)评价正常人右室心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6例正常人进行右室Tei指数等指标的测定.结果:正常人右室Tei指数的正常值为0.45±0.05.结论:应用TVI测定的Tei指数方法是评价右室整体功能的较好指标.

    作者:游宇光;叶军;葛贻珑;陈卫华;任苓;谢谨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斯帕丰应用于活跃期6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活跃期使用斯帕丰对促进宫口扩张、加速产程进展的作用及其对宫缩、胎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的影响.方法:将180名正常初产妇随机分为A、B、C三组,于宫口开至3cm时A组静脉推注斯帕丰80mg,B组静脉推注地西泮10mg,C组不用药,观察产程.结果:A组活跃期较B、C两组明显缩短、剖宫产率下降(P<0.05),而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C组无异(P>0.05).B组活跃期虽比C组缩短(P<0.05),但新生儿Apgar评分比A、C两组均低(P<0.05).结论:斯帕丰的解痉作用可用于松弛宫颈,扩张宫口,缩短活跃期从而加速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效果优于地西泮.

    作者:谭章云;黄玉玲;李永芳;卢柳娟;赵雪芳;张碧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人胃-食管返流病致哮喘误诊心衰加重10例分析

    目的:探讨胃-食管返流病与哮喘、心衰加重的关系.方法:对10例慢性心衰合并胃-食管返流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结果:老年人胃-食管返流病(GERD)可导致哮喘样发作,易误诊为心衰加重.结论:应重视慢性心衰患者胃-食管返流病的防治.

    作者:李国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婴儿伤寒并发鹅口疮1例

    患儿男,10月,因持续发热4天入院,体温波动于38℃~39℃.入院查体:T38.2℃、P 120次/分、R 30次/分、体重7kg,神志清楚,面色欠红润,呼吸平稳,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唇不发绀,咽部充血,舌面上覆盖一层白色凝块状膜状物,不易刮去,双侧扁挑体不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率120次/分,心律齐,心音有力,各听诊区无杂音.

    作者:彭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

    由于经济、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教育界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反思,国家也大力提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并在教材编排、考试题型等方面做出了调整.但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虽然国家一再要求基础教育改变应试的现状,然而面对人数众多的受教育群体,基础教育很大程度上仍是一种应试教育.

    作者:帅萍;袁平梅;孙金元;肖海;刘四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糖化血清蛋白和血糖联合检测对判定脑梗塞高血糖原因的研究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蛋白和血糖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塞高血糖原因判定价值.方法:将有血糖升高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既往有糖尿病血糖控制较好、既往有糖尿病但血糖控制不理想、既往糖尿病史不详和无糖尿病患者4个组,使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糖化血清蛋白和血糖联合检测,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所测数值.结果: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在不同组别有较大区别,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结论:糖化血清蛋白检测是判定急性脑梗塞高血糖原因的一个可信指标,对指导患者高血糖治疗和判断病情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朱宏泉;王钇力;黄旭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高校体育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然而目前,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质和健康不容乐观,高校体育如何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切实摸索出一条适应时代需求的体育发展思路,是摆在我们高校体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部分高校现行教育体制已满足不了社会对综合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改革旧的教学以求得生存和发展,本文在对大学生的体育目的及体育认识、部分高校现行体育教师水平、课程评价和学分制管理模式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设计出高校体育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

    作者:袁萍;陈斯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大豆苷元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大豆苷元的抑菌活性.方法:通过滤纸片对大豆苷元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不同浓度的大豆苷元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随着大豆苷元浓度的增加,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增强,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但大豆苷元对痢疾杆菌却无抑菌效果.结论:大豆苷元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作者:钟星明;王小丽;张乡城;曾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电视纤维喉镜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附126例报告)

    目的:观察电视纤维喉镜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电视纤维喉镜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126例.其中声带息肉75例,声带小结38例,息肉样变9例,声带脓(囊)肿4例.结果:治愈118例(93.6%),好转8例(6.4%).结论:电视纤维喉镜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疗效确切、安全、经济.

    作者:刘小平;彭韶平;廖志莹;王英斌;曾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中出现低血糖反应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药物治疗中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分析,旨在提高对糖尿病治疗中出现低血糖的认识和重视.方法:对21例低血糖组及82例非低血糖组在进餐时间、进食量、运动量、用药量四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治疗中出现低血糖反应与进餐延迟、进食量过少、一味运动量过大、用药量过大有密切关系.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治疗中出现低血糖反应的认识,指导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合理用药,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是可预防的.

    作者:李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金石汤对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碎吸术后与单纯微创血肿碎吸术疗效的比较.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对急诊住院患者按顺序分组进行对比.微创血肿碎吸术后加用金石汤组为治疗组,仅用微创血肿碎吸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死亡率的比较,治疗组死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利用中药金石汤治疗微创血肿碎吸术的脑出血病人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微创血肿碎吸术者.

    作者:郑兴荣;李民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约束带的改进与临床应用

    临床上常可遇到高热、谵妄、躁动、全身麻醉及危重病人因意识不清而发生撞伤、抓伤或拔除各种导管,既影响病人的安全,又影响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此类病人我们以往采用传统的纯棉布制作的宽约束带,但往往约束效果不好,且易引起约束部位的皮肤损伤和影响患者肢体血液循环.为此,我科对传统的约束带进行了改进,并于2003年应用于临床,使用效果理想,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芝兰;刘道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断及治疗(附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4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讨论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治问题.结果:15例经腹部X线检查确诊,5例经肠镜诊断,4例经剖腹探查确诊.14例行保守治疗,10例成功,均无并发症表现.14例手术治疗(5例扭转复位加固定术,9例乙状结肠-期切除吻合术),均痊愈出院,无吻合口漏.结论:老年男性腹痛、腹胀和便秘应考虑本病的可能.X线检查可使约62.5%的患者确诊.对于无肠坏死及腹膜炎的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有明显优点,诊断后即可试行复位,成功率高,风险小.对于有肠坏死及腹膜炎的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潘志雄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抚触疗法在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应用

    目的:探讨抚触疗法治疗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喂养困难的效果.方法:收集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共77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喂以相同奶粉,热卡不足均佐以部分静脉营养.治疗组每日2次,每次25分钟的抚触,疗程10天.观察体重的增长、胎粪排泄时间、肠鸣音及喂养不耐受的情况.结果:喂养耐受情况治疗组发生胃潴留、溢乳和吐奶、腹胀等情况后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胎粪排尽时间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t=3.6251,P<0.01).体重增长情况治疗组增长率为6.67%,对照组为2.0%,两组相比P>0.05,差异不大,可能与住院观察时间短有关.结论:抚触疗法可帮助早产儿顺利度过喂养困难关,且加快早产儿生长发育,体重增长快,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曾晓靓;张文胜;吴淑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腰椎滑脱的螺旋CT扫描应用价值探讨

    本文搜集我院使用螺旋CT半年来扫描检查的15例腰椎滑脱病例,分析其CT表现,以探讨螺旋CT扫描在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新晖;刘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Pilon骨折

    Pilon骨折是一种复杂的关节内骨折,治疗上较为困难,处理不当极易致残.我院自2000年2月~2004年12月共收治Pilon骨折29例,其中23例应用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忠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总结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手术适应症,研究术前评估LC的手术难度.方法:回顾分析123例LC的资料.结果:成功实施115例,主动中转开腹8例(7%),无手术并发症.结论:根据病史及B超检查可在术前初步判断LC的难易成度,利于制定手术方案,减少盲目性和并发症,并进一步结合术时情况对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的病人果断中转开腹是规避严重并发症的良策.

    作者:刘爱红;曾宪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试论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和深化,各高校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重大转型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在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过程中要维持正常、良好的运行状态,就要求作为其组织性、协调性力量的教育管理作出相应的变革.在信息化时代到来之际,作为支持和服务教育事业的管理活动,其自身的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非常迫切的任务.

    作者:雷音;林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