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抑郁的临床研究

景坚;许俊;张珩忠

关键词:帕金森病, 抑郁情绪
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60例帕金森患者行帕金森病严重程度量度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检查,另60例神经内科病人作为对照.结果:帕金森组抑郁的发生率为38.3%,对照组为3.3%.帕金森病组中伴抑郁的病例中,病程要长于无抑郁病例,汉密顿抑郁量表值和帕金森病评定量表值也大于无抑郁病例.结论:帕金森病患者中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其抑郁程度与帕金森病患者病程和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笑气吸入分娩镇痛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笑气吸入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4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除不给笑气外,其他产科处理措施与观察组相同.观察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等.结果:观察组的阵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活跃期和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笑气吸入分娩镇痛产程时间短,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

    作者:胡健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喉乳头状瘤癌变1例报告

    患者男性,52岁,因声嘶3年,加重1月于2001年11月19日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嘶,未诊治,有时伴咳嗽、痰少,1月前症状加重,偶有痰中带血,伴活动后气促.有多饮、多食、多尿病史,未治疗.1周前于我院门诊行纤维喉镜下右声带新生物活检术,病理报告:乳头状瘤部分癌变.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作者:张国民;康霜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解剖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作用与体会

    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大量多媒体素材的展示,将传统教学中难于表达清楚的内容,通过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手段,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直观深刻地学习内容、开拓思路,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工作强度,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教研室较早开展制作解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笔者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系统解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和《影像断层解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大型课件的制作,并且分别获省高校优秀多媒体课件展评一、二等奖,积极了不少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启华;盛瑶环;陈学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抑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60例帕金森患者行帕金森病严重程度量度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检查,另60例神经内科病人作为对照.结果:帕金森组抑郁的发生率为38.3%,对照组为3.3%.帕金森病组中伴抑郁的病例中,病程要长于无抑郁病例,汉密顿抑郁量表值和帕金森病评定量表值也大于无抑郁病例.结论:帕金森病患者中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其抑郁程度与帕金森病患者病程和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景坚;许俊;张珩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Pilon骨折

    Pilon骨折是一种复杂的关节内骨折,治疗上较为困难,处理不当极易致残.我院自2000年2月~2004年12月共收治Pilon骨折29例,其中23例应用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忠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糖化血清蛋白和血糖联合检测对判定脑梗塞高血糖原因的研究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蛋白和血糖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塞高血糖原因判定价值.方法:将有血糖升高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既往有糖尿病血糖控制较好、既往有糖尿病但血糖控制不理想、既往糖尿病史不详和无糖尿病患者4个组,使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糖化血清蛋白和血糖联合检测,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所测数值.结果: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在不同组别有较大区别,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结论:糖化血清蛋白检测是判定急性脑梗塞高血糖原因的一个可信指标,对指导患者高血糖治疗和判断病情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朱宏泉;王钇力;黄旭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约束带的改进与临床应用

    临床上常可遇到高热、谵妄、躁动、全身麻醉及危重病人因意识不清而发生撞伤、抓伤或拔除各种导管,既影响病人的安全,又影响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此类病人我们以往采用传统的纯棉布制作的宽约束带,但往往约束效果不好,且易引起约束部位的皮肤损伤和影响患者肢体血液循环.为此,我科对传统的约束带进行了改进,并于2003年应用于临床,使用效果理想,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芝兰;刘道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雷米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时,伍用不同剂量的雷米芬太尼对气管内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ASA Ⅰ~Ⅱ)全身麻醉的患者,先依次静注咪唑安定、依托咪酯、罗库溴铵,再给予雷米芬太尼.根据雷米芬太尼剂量不同随机分为三组:Ⅰ组:缓慢静注(30s以上)雷米芬太尼0.5μg·kg-1后泵注0.25μg·kg-1·min-1维持;Ⅱ组缓慢静注雷米芬太尼1μg·kg-1后泵注0.5μg·kg-1·min-1维持;Ⅲ组缓慢静注雷米芬太尼1μg·kg-1后泵注0.25μg·kg-1·min-1维持.1min后气管内插管.观察并记录基础值(T0)、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和10min(T6)各时点的SBP、DBP、MAP、HR和SPO2.结果:与基础值相比,三组患者诱导后SBP、DBP、MAP和HR较基础值均有所下降(P<0.05),需要干预的低血压,三组依次为1、3、2例,心动过缓为0、2、1例,各点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插管后Ⅰ组的SBP和HR较插管前显著上升(P<0.01),并持续到插管后3min(P<0.05);Ⅱ、Ⅲ组插管后较插管前血压和HR均无明显升高(P>0.05),但与基础值相比,Ⅱ组插管后3min HR出现明显减慢(P<0.01),5min后SBP、DBP、MAP出现明显降低(P<0.05);Ⅲ组插管后5min HR出现减慢(P<0.05),但减慢次数小于Ⅱ组(P<0.05),未达到心动过缓的标准,血压未出现明显降低.结论:在使用咪唑安定、依托咪酯、罗库溴铵诱导时,雷米芬太尼首次剂量1μg·kg-1并加0.25μg·kg-1·min-1维持可有效预防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且不良反应少,为气管插管诱导时较为合理的剂量.

    作者:李慧玲;叶军明;单热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正常人右室整体功能

    目的:通过组织多普勒(TVI)评价正常人右室心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6例正常人进行右室Tei指数等指标的测定.结果:正常人右室Tei指数的正常值为0.45±0.05.结论:应用TVI测定的Tei指数方法是评价右室整体功能的较好指标.

    作者:游宇光;叶军;葛贻珑;陈卫华;任苓;谢谨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47,XYY综合症一例报告

    患儿,男,第二胎,4岁,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37kg,发育良好,出生时父亲年龄27岁,母亲年龄25岁,身体健康,非近亲婚配,母亲孕期无服药史和放射线接触史.体检:身高84cm,体重13kg,能行走,智能正常,心肺及其它脏器正常.细胞遗传学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计数3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6个分裂相,患儿核型为47,XXY.

    作者:吕军华;刘菲予;俞剑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即重叠综合征的夜间低氧状况及相应的诊疗措施.方法: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PSG)连续监测7小时,分为重叠综合征组12例,单纯的COPD组16例,并于睡眠监测前后作动脉血气分析,记录睡眠潜伏期、呼吸紊乱指数、夜间低血氧饱和度、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结果:COPD合并OSAS患者体重大,夜间打鼾,睡眠潜伏期短,呼吸紊乱指数大,夜间低血氧饱和度降低,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延长.结论:COPD患者合并OSAS时夜间低氧血症加重,对及时诊断和在治疗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培英;郭西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院前溶栓对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升高且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院前溶栓对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升高且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观察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院前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升高且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8例,治疗组24例,予院前尿激酶静脉溶栓,对照组24例,院前不予溶栓,其他抢救措施不受限制,追踪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冠脉再通情况及TIMI分级和短期内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治疗组冠脉再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短期心脏事件发生明显减少(P<0.05).结论:院前静脉溶栓可以提高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升高且ST段抬高的ACS的血管再通率,减少短期心脏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

    作者:梁俊雄;梁棕;吕博文;张剑峰;赵德明;李荣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析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大幅扩招,高等教育正逐步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与高教总体发展形势相对应的是,大学生就业已逐步从国家统包统分走向个人自主择业,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已初具规模.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的变化是市场在教育领域、劳动人事制度方面发生作用必然结果.这种制度的变革,给广大毕业生的择业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能否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影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入手,分析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择业观呈现出的心理误区,并从国家、学校和毕业生等方面提出解决的对策.

    作者:王立;罗小林;周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现代教育观念下的医学教学模式

    社会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大潮扑面而来.知识经济社会要求人才的质量不仅应具备专业知识,综合素质更要提高.知识创新在未来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据首要地位,因为知识创新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面对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各高等学校培养知识创新人才是发展的主旋律.医学教育日益突出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才能,提高科学素养功能[1].

    作者:陈学洪;肖美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学院校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作用的研究

    当前对大学生加强包括本民族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共识.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农医类院校普遍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如何加强理工农医类院校学生包括传统文化教育在内的文化素质教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我校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作了调查与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在医学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既有知识和能力又有健康人格、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高质量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刘联;蓝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素质探析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和人才市场的不断发展,高校就业率的高下成为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高校扩招也使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因此,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高质量地实施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

    作者:甘雅芬;周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专业化现状

    随着医学分科的不断细化,护理也在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护理专业化标志着护理工作的进步,它意味着护理工作已从全面接触转向了注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特定操作范围的模式,所以护理专业化是护理发展的一个方向.在护理众多的实践领域中,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是应用多的一项实践活动.据统计,90%~95%的住院病人需要静脉输液治疗,为了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实施成功的静脉穿刺,减轻病人痛苦,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正在走向专业化,并逐渐地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科学.

    作者:王腾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青年期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全髋置换治疗

    目的:探讨青年期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13例,年龄16~19岁,全部存在髋臼、股骨头、颈发育不良.采用陶瓷-陶瓷假体给予全髋置换治疗.应用Harris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13例患者Harris评分81~94分,步态正常,患髋无痛感.结论:对青年期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采取陶瓷-陶瓷假体全髋置换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但其昂贵的价格限制了使用范围.

    作者:汤文辉;罗亦雄;丁焕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网络环境下采编工作的思考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正迈入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的时代,信息呈现出载体多元化、生产分散化、传递快速化、内容无序化的特点.图书馆采编工作网络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做好采编工作是每个采编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作者:欧小琴;姚慧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老年性正常颅压脑积水86例分析

    目的:总结老年性正常颅压脑积水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86例老年性正常颅压脑积水且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有明显病因者分流手术效果较好,分流术后步态障碍,尿失禁症状改善明显,但智力改善效果较差.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是治疗老年性正常颅压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作者:邓培刚;何安慰;熊进挺;黄庆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