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

丁秀芝

关键词:脑出血, 护理干预, 康复
摘要: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率较高,临床抢救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的幸存者,恰当的调养方法,连续的治疗及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康复及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婴幼儿急疹护理

    婴幼儿急疹又称婴幼儿玫瑰疹,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导致的婴幼儿期发疹性疾病,特点是持续高热3-5天,热退疹出.我院近两年来收治婴幼儿急疹43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韩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胰岛素局部注射促进会阴感染切口愈合的体会

    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我们对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7例,除常规处理外,局部注射胰岛素,对照组7例,仅常规处理.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旋光法测定头孢氨苄颗粒剂中头孢氨苄含量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头孢氨苄颗粒含量的方法.方法:以水为溶剂,采用旋光法测定头孢氨苄胶囊含量.结果:头孢氨苄在1.5~7.5mg/ml范围内浓度与旋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0035+0.7628X(r=0.9999),平均回收率99.2%,RSD为0.85%(n=5).结论:本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作为头孢氨苄颗粒剂的质控方法.

    作者:张新芹;周礼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槲寄生毒肽的研究进展

    槲寄生毒肽(Viscotoxin)在选择性摧毁癌细胞、阻断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方面均有独特的作用.本文对槲寄生提取物--槲寄生毒肽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目前的药源情况以及开发前景.

    作者:孙红梅;肖明辉;张丽波;闫玉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消化性溃疡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了解消化性溃疡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出院患者随访1156例,经胃镜诊断消化性溃疡.对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溃疡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1156例患者中36%有忘记服药的经历,23%的患者主动放弃服药,25%的患者变更用药种类.影响消化性溃疡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主要有: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生活的规律性、对疾病知识缺乏、经济困难等.结论: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对策,可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止复发,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庆华;杨晓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辅料对阿司匹林片剂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片剂辅料对阿司匹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淀粉,β-环糊精,乳糖作为辅料制作阿司匹林片剂.用经典恒温实验法考察不同片剂的稳定性,并预测其有效期.结果:用淀粉做辅料的片剂的有效期为17.38h,用β-环糊精做辅料的片剂的有效期为162.1h,用乳糖做辅料的片剂的有效期为645.5h.结论:辅料对阿司匹林片剂的稳定性影响很大.

    作者:周礼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阴道炎发病情况分析及防治

    本文对06、07、08年三年共18年月来院就诊的妇科病人为统计资料,共计19293.结果表明:阴道炎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它已向社会发出一个危险信号,关系到民族素质的大事,应引起各级卫生部门的重视.

    作者:马方;李大全;钱桂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手热压伤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

    热压伤是手部常见挫伤之一,临床上这类损伤轻则引起神经、肌腱的损伤,导致手部功能障碍,重则引起桡、尺动脉的栓塞,影响手部血液供应,甚至引起手部血供中断,导致手坏死.手部热压伤的治疗包括早期清创和择期皮瓣修复,而皮瓣的选择多以带蒂腹部皮瓣移植为常见.我科自2003-2007年运用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治疗手热压伤20例,术后皮瓣均成活,并顺利断蒂,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朱玲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妇产科手术病人腹部切口的护理体会

    手术病人腹部切口的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是很重要的,贯穿于手术病人护理的全过程,通过我科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及时有效地健康宣教,减少了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早日康复,现将手术切口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倪浩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莲必治注射液致严重肾衰1例

    报道患者注射莲必治注射液致严重肾功能衰竭1例,莲必治注射液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的不良反应希望广大医务人员引起警戒

    作者:吴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脾动脉瘤自发性破裂1例

    患者女,59岁,汉族,已婚,哈尔滨市人.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中上腹剧痛10min,晕厥20min急诊入院.

    作者:高志忠;迟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输卵管结扎术的心理护理

    输卵管结扎术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女性绝育手术,而输卵管结扎术的心理护理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心理调节作用,直接关系到计划生育工作有效开展.为此笔者针对输卵管结扎术受术者特殊心理特征及不良反应,全程引入心理护理,观察探讨心理护理对输卵管结扎术的影响.

    作者:何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榛子叶鞣质的镇痛作用初探

    我国榛子资源丰富,其鞣质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促消化、保肝利胆及调节免疫系统等方面的药理作用[1-4].本实验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法[5]测得榛子叶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而通过热板法测得榛子叶提取物具有镇痛作用,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其成为抗炎镇痛的天然新资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郝联春;金哲雄;吴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HPLC测定连蒲双清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连蒲双清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ODS色谱柱;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三乙胺(60:40:0.1)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66nm;结果:盐酸小檗碱与其相邻杂质峰能完全分离,盐酸小檗碱在8.16~10.22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盐酸小檗碱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0.9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排除其他成分的干扰,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的评价.

    作者:黄燕萍;阙海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311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报告

    目的:绝经后妇女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存在,患者不仅有周身不适、腰腿酸痛、心烦意乱等症状,而且容易发生骨折,是中老年妇女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通过本组病例回顾,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方法:应用促进钙吸收、促进骨形成的西药与补肾益脾的中药治疗,治疗前、治疗后进行定量超声骨量分析,检测骨密度值.结果:2~4个疗程治疗有效率为9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危害中老年妇女健康,影响中老年妇女生活质量,应积极防治,运动、日光、饮食三要素是预防的措施,中西结合治疗是有效方法.

    作者:许健;桑杨兰;秦定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川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 调节干预抑制肺泡巨噬细胞(PAM)核因子(NF-kB)活化,减轻失血性休克并内毒素诱发的急性肺损伤.虎晓岷等[1]用家兔模拟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LPS)诱发的急性肺损伤(ALI)建立模型,实验分模型组、川芎嗪干预组、对照组.

    作者:杜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盐酸洛美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甲硝唑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目的:考察盐酸洛美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甲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5℃、37℃条件下放置6小时内配伍液中两组分含量,并观察输液的外观及pH值的变化.结果:在25℃、37℃下,盐酸洛美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甲硝唑注射液配伍稳定.结论: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秦安龙;李蓉;于红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前列地尔的剂型及研究新进展

    本文依据国内外研究文献对有关前列地尔(PGE1)的剂型进行综述,介绍和评价PGE1已上市和在研的各种剂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存在问题,介绍PGE1新剂型研究的进展.PGE1的新剂型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药物稳定性及疗效,降低了副作用,有些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学工;肖明辉;唐晓波;孙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对护理队伍管理的一些思考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水准的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护理不仅仅是对疾病的护理,而要重视人的心理、生理的护理,更要重视人对健康问题的身心反应,而不仅仅是器官或组织的病变,需要把病人当作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社会人;护理范畴的拓宽、护理内容的延伸、护理对象的多元化、护理角色的多样化、护理工作涉及到预防、保健、治病、康复等全方位.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曹渺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外伤性脑梗死(附28例临床分析)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01-2007.12间本院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28例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治愈23例,死亡1例,轻残4例.结论:颅脑损伤致脑梗死并不少见,重视外伤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时进行CT或MRI检查,早期积极治疗是关键.

    作者:吴建宏;徐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