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萍
粉针制剂使用的丁基橡胶塞需经清洗、灭菌、干燥三个过程,此项工作进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粉针成品质量,本着对患者用药安全的原则,确保药品质量,目前我厂采用了CDDA-R型全自动胶塞清洗机,胶塞的清洗、灭菌、干燥三项合一,该清洗机清洁效果通过检验,生产实践证明:胶塞清洗、灭菌、干燥达到GMP要求,同时节省能源,减少了劳动强度.
作者:张亚辉;高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血稠是引发脑中风、心肌梗死、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常见的危险因素,不仅在老年人当中发病率高,而且近年来有向中年人发展的趋势.当前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使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疲劳状态.
作者:李轶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旋光异构体,在抗感染治疗上以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不良反应常见为消化道反应,如厌食、恶心、便秘、腹泻等.
作者:徐菊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用水煎煮提取赤芍中芍药苷的方法.方法:以芍药苷为指标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系统考察了不同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芍药苷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提取方法对芍药苷的含量有影响.结论:赤芍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水8倍量,每次提取2小时为提取工艺.
作者:汤羽;梁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作为一名护士,做好人际沟通是做好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基本的素质.正确恰当地与病人沟通,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护士做好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
作者:汪文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成为三大致死疾病之一.护士在做好脑血管病人的临终护理时,应为患者提供佳护理,提高生命临终质量,使之平静地死去.
作者:孙德娟;邱碧秀;毛铁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产科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多年来我科非常注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使我科的医院感染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1.59%-3.69%),符合卫生部制订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的标准.
作者:赖珍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在体外模拟人胃液的条件下,研究了榛叶提取物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比色法及紫外光解法测定了榛叶提取物对二甲基亚硝胺(NDMA)体外合成的阻断作用及对亚硝酸钠的清除作用.结果:榛叶提取物对亚硝胺合成的大阻断率为94.24%,对亚硝酸钠的大清除率为91.18%.结论:榛叶提取物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较强.
作者:朱慧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体外培养宫颈癌细胞株,免疫化学方法检测阻断HSP70前后的表达;方法:TUNEL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热休克蛋白70单抗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单抗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经不同浓度热休克蛋白70单抗后,免疫化学方法检测HSP70的表达显著受到抑制.TUNEL技术检测出细胞凋亡;结论:表明热休克蛋白70单克隆抗体明显诱导宫颈癌细胞调亡.
作者:刘哲;姚晓颖;张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外科手术对于病人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焦虑是常见的应激反应之一.我院手术室为解除或减轻病人围术期焦虑情绪,于1997年8月开始对2200例病人实施了术前心理护理.
作者:耿华;刘丽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左氧氟沙星是新型长效的第三代喹诺酮类人工合成抗生素.为了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成年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笔者将其与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嵇小彦;臧传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自2003年6月至2005年5月,我院普外科共收治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56例,由于我们加强了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杜乐英;程素芹;王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精确观测卵泡发育和估计排卵时期,一直是妇产科临床和人类生殖工程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课题.运用B超能连续观察直接反映排泡的形态学改变,了解卵泡发育排卵的全过程,目前已成为监测卵泡发育排卵的重要手段.
作者:姬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使用药物,一直是临床药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目前大多数医疗单位不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实行用药方案个体化的实际情况下,为了使处方用药发挥其大效益,医,药,患三者之间必须密切协调、正确用药,药房药品调剂人员必须严把处方调剂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陈晓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我科从2000年6月至2003年4月共收治20例失调型脑瘫患儿,对其进行观察,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例患儿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0个月-3.5岁.
作者:辛宁;杨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上升,已成为临床面临的严重问题.为了遏制抗菌药物的滥用,笔者认为应对抗菌药物的使用严格管理,将所有抗菌药物分成一、二、三级用药,具体措施如下.
作者:高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技术,是在0.10至100纳米的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的崭新技术.如何利用纳米技术诊断、治疗各种疾病,已成为世界各国21世纪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之一.纳米技术在恶性肿瘤中巨大的应用价值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现将近年来纳米技术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与前景综述如下.
作者:高晋生;宋爱英;李囿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高压氧舱内的治疗压力高于一个大气压,是一个特殊的治疗环境.在高压氧环境下采集动脉血(如做血气分析等)的操作方法与常压时相同,但需要传递出舱后才能送检.
作者:王玉杰;郝吉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静脉穿刺(venous puncture,简称VP)是临床应用广泛、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我们每天的护理工作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VP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急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和临床疗效,同时也是对护士基本功的衡量和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
作者:赖江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平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又名平贝,主产于东北,已有百余年历史.平贝母在临床上与川贝、浙贝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多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等症.
作者:侯立波;陈延宝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