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庆胜;刘小蓉
目的:探讨隐动脉皮瓣在修复下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例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隐动脉皮瓣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术,其中2例为膝部损伤,3例为踝关节前方皮肤缺损,2例为足跟部损伤,1例为足底皮肤溃疡恶变.皮瓣大切取面积12cm×8cm,小8cm×5cm,平均为10cm×7.5cm.结果:8例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至二年不等,皮瓣效果满意. 结论:隐动脉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损伤及其他原因所致皮肤缺损,效果可靠,质地满意,不牺牲主要动脉,成功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文;徐能全;罗穆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纤维胆道镜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对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治疗116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中行检查治疗83例,其中肝左外叶切除辅以术中纤维胆道镜应用8例,肝内结石取净率为82%,确诊胆囊出血2例,远端癌2例,确诊肝门部胆管癌1例,确诊胆总管远端重度炎症狭窄3例.术后行纤维胆道镜检查治疗33例,结石取净率95%,Oddi括约肌开口狭窄经纤胆镜扩张治愈2例,肝门部胆管癌用微波凝灼治疗后置镍钛合金支架1例.结论:纤维胆道镜在胆道疾病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易沪萍;曾庆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胆红素代谢与陈旧性心肌梗死(OMI )和急性心肌梗死(AMI )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OMI、AMI患者血清甘油三脂(TG)、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OMI组TBIL、IBI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MI组TBIL、IBIL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TBIL、IBIL明显高于DMI(P<0.01).结论:OMI(稳定期)时,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胆红素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AMI时,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其可能有抗心肌缺血作用.
作者:谢基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干复杂性骨折的方法.方法: 应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干复杂性骨折19例并进行临床随访评定效果.结果:19例经1~3年(平均19个月)随访,骨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3周.结论:不扩髓带锁髓内钉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副作用少的优点,对于胫腓骨干复杂性骨折的治疗,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是一种比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廖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治疗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减少复发率的方法.方法:对照组45例,单纯用激光治疗,治疗组54例,用激光配合肌内注射干扰素α 2a300万U,qod,10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均为100.0%,而复发率对照组33.33%,治疗组7.41%,差异有极显著性(χ2=55.58,P<0.01).结论:激光加干扰素α2a全身治疗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是一种复发率低的好方法.
作者:赵正云;邱建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吉妮宫内节育器(IUD)放置后临床效果.方法:177例选择吉妮IUD的经产妇,经妇检及阴道分泌物检查无放置禁忌症,置后1、3、6、12个月随访,对其避孕效果,副反应及经闭率进行观察.结果:177例均放置成功,其中脱环率1.1%,带器妊娠率0.6%,因症取出率0.5%,1年经闭率97.7%.结论:吉妮IUD避孕安全性和可接受性好,适用于广大育龄妇女,值得推广.
作者:成琨;张慧弘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不稳定肱骨骨折的经验.方法:对37例开放性不稳定肱骨骨折患者进行彻底清创,伤口显露骨折端,以1~2枚加压螺钉固定骨折端,外侧用单边外固定支架固定,伤口常规放置引流,感染性伤口延迟一期或二期关闭伤口,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37例均愈合,4例出现针道感染,3例出现5度以内成角畸形.本组无血管神经损伤.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不稳定肱骨骨折,能克服创口感染,保护软组织及骨折端血运,骨折端稳定固定,防止骨不连发生,是有效、简单、确切的一种治疗方法.早期功能锻炼防止骨折病发生.
作者:陈子华;徐国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护理记录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在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内容包括生命体征变化、病情变化、出入量变化、异常化验结果、辅助检查和相应治疗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等,健康宣教写主要内容.自2003年5月中旬以来我科经过了组织学习讨论-试作-全面推广书写这一过程,394份病历中的护理记录整齐完整,科学实用,效果满意,根据妇产科特点,摸索了一些书写经验,鉴于其归档涉及的法律问题,提出了一些护理对策.
作者:李小花;冷玲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咽部手术,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手术之一.一般情况下,术后出血和疼痛是术后护理常见的问题.为了防止病人术后疼痛,常采用间断使用止痛剂,不能达到理想的止痛效果.而术后出血,更是护理上的难题.从2004年6月开始我们采用自制药物冰块,12小时内给咽部手术后的病人含服,达到了止血、止痛、镇静、消肿、消炎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秀春;刘华平;廖军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自1993年对甲状腺腺瘤切除手术作了几个方面的改进.1993~2003年共完成甲状腺腺瘤切除手术506例,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较原来大大缩短及减少,且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经宝;廖伟雄;张业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各种各样的医疗仪器在临床上使用的机会越来越多.微量注射泵因具有长时间、微量、均匀、精确地输入药物和操作简单、可控性强等优点,成为医院急救、治疗及护理方面的常规使用设备,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特别在ICU、CCU、RCU,经常用于泵注血管活性药、强心药来维持循环,还要频繁地调整泵速以维持循环的平衡.如果一旦使用不当或工作责任心不强等,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甚至导致威胁患者生命的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肖丽萍;赖小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通过总结5例舌癌患者行舌癌根治术、功能性淋巴结清扫加游离皮瓣修复术手术前后临床护理,认为术前应充分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保持头颈适当制动、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重视皮瓣的观察与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做好饮食护理是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刘长英;平小娟;马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的病原学及药物敏感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56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菌构成以及药敏感试验结果.结果:169例机械通气患者有56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3.4%,死亡率为35.7%;共培养出致病的革兰氏阴性杆菌50株,革兰氏阳性菌14株,占VAP居首的细菌是铜绿假单胞菌.结论:VAP感染的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且细菌的耐药率普遍较高,在治疗中应注重病原菌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合理使用抗菌素.
作者:甘亚娇;余晓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层流手术室是采用空气洁净技术对微生物污染采取程度不同的控制,达到控制空间环境中空气洁净度适于各类手术之要求,并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创造一个洁净舒适的手术间环境.现对层流手术室如何保持洁净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王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对189例引产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在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内注药,米非司酮150mg顿服后,采取两重时间应用米索前列醇0.2mg阴道给药, 观察两组宫缩出现时间、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胎膜残余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注药至宫缩出现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 依沙吖啶配伍米非司酮中期妊娠引产中,早期应用米索前列醇可以缩短引产时间及住院时间.
作者:赖玉华;宋华玲;温惠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探讨粘弹剂在前房积血穿刺冲洗术中应用效果及立止血在术中再出血的止血作用和它的安全性.方法: 在32例前房积血患者中应用粘弹剂以及6例术中再出血的患者应用立止血溶液冲洗前房进行前房穿刺冲洗术, 观察术中积血块分离抽吸冲洗的难易, 术中再出血的患者应用立止血的止血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应用粘弹剂的病人能较易抽吸出积血块, 术中再出血的病人应用立止血能很快止血, 无角膜水肿及白内障的形成, 结论: 前房积血穿刺冲洗术应用粘弹剂有利于术中血块与其周围组织的分离, 拓展操作空间, 易化积血抽吸, 减少手术并发症, 立止血能拮抗尿激酶, 对术中再出血有立竿见影的止血效果, 应用于前房穿刺术是安全的.
作者:肖芳兴;邓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改良式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需宫颈锥切患者的手术进行了改良,观察手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主要是继发性出血、宫颈粘连、狭窄等.结果:术中平均出血为22.5±5.2ml,平均手术时间为24.2±4.9分钟;术后无1例出血病例发生,无宫颈粘连及狭窄病例.结论:改良式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病变的治疗中是一种更有价值的诊疗方法.
作者:陈健华;肖丽娟;余莉;黎普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们从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对35例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温钦;熊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对2608例儿童口腔疾患的病种分布及治疗进行分析,了解儿童口腔疾患发生、发展规律及治疗状况,从而进一步了解家长及社会对儿童牙病的重视程度,并为口腔健康教育及促进、口腔卫生项目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方法:收集一段时间内儿童牙科初诊病例,将其主诉、诊断及治疗情况等进行记录统计分析.结果:2608例儿童口腔疾患的主要病种是:牙齿发育异常41.07%、牙髓病及根尖周病25.00%、龋病22.93%、错畸形4.10%、牙外伤2.11%、牙周组织病0.81%、粘膜病1.88%、其他2.11%.初诊患儿的治疗人数构成比为:拔牙术44.53%、充填术24.69%、牙髓治疗18.58%、矫治3.46%、预防0.87%、其他7.86%.结论:儿童龋病相当严重,但家长及社会对儿童龋病的危害性及乳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要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儿童牙病的防治水平.
作者:潘钢;耿发云;舒香云;周利文;包年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脾破裂是普外科常见病,我院自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行脾破裂修补及自体脾片移植1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承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