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量注射泵临床应用中纠纷与事故的防范

肖丽萍;赖小英

关键词:微量注射泵, 临床应用, 医疗纠纷, 治疗及护理, 血管活性药, 工作责任心, 医疗仪器, 医疗事故, 医疗技术, 循环, 使用设备, 强心药, 可控性, 医院, 药物, 输入, 生命, 急救, 患者, 操作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各种各样的医疗仪器在临床上使用的机会越来越多.微量注射泵因具有长时间、微量、均匀、精确地输入药物和操作简单、可控性强等优点,成为医院急救、治疗及护理方面的常规使用设备,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特别在ICU、CCU、RCU,经常用于泵注血管活性药、强心药来维持循环,还要频繁地调整泵速以维持循环的平衡.如果一旦使用不当或工作责任心不强等,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甚至导致威胁患者生命的医疗事故的发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二种不同光疗方式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的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二种光疗方式的疗效和光疗副作用.方法:选择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符合光疗指征的患儿分两组,Ⅰ组使用双面蓝光治疗,Ⅱ组使用蓝光床进行光疗.观察胆红素的变化及有关副作用.结果:光疗前两组间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无显著差异,光疗后两组间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有显著差异,P<0.01;二组内的光疗前后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对比均有显著降低,P值均小于0.01.Ⅰ组和Ⅱ组24小时间接胆红素下降率分别是29.30%和20.69%,对比有显著差异; 光疗副作用Ⅰ组多于Ⅱ组..结论:双面蓝光的光疗效果优于蓝光床光疗的疗效,但副作用也大.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光疗方式.

    作者:刘桂芬;黄莹;李锐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改良式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式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需宫颈锥切患者的手术进行了改良,观察手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主要是继发性出血、宫颈粘连、狭窄等.结果:术中平均出血为22.5±5.2ml,平均手术时间为24.2±4.9分钟;术后无1例出血病例发生,无宫颈粘连及狭窄病例.结论:改良式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病变的治疗中是一种更有价值的诊疗方法.

    作者:陈健华;肖丽娟;余莉;黎普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NK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1984年Hercend T等发现体内有少许T细胞表面能表达NK细胞特有的标志,就把这部分细胞称为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简称为NKT细胞(NKTC).NKTC在体内数量虽少,但它种类复杂、功能多样,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间起桥梁作用.NKTC参与体内免疫调节、维持免疫稳定,能防止母体妊娠时对胎儿的免疫排斥,能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并在抗感染免疫、抗肿瘤免疫及防止器官移植排斥中发挥重要作用.NKTC已成为当前免疫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几年尤其热衷于NKTC诱导免疫耐受机理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感染、肿瘤、免疫性疾病的新思路.现就NKTC的研究概况,作一介绍.

    作者:童竞亚;严宜明;陈水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胸腺切除手术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切除胸腺的手术方法、应用解剖学基础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胸腺疾病和(或/伴)重症肌无力(MG)病人行胸腔镜辅助下胸腺切除手术.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12~53岁,平均28岁.行胸腺全切7例,合并MG者行胸腺扩大切除11例.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其中1例中转小切口(7cm)开胸.3例MG病例术后需短暂呼吸机辅助通气(<12h),二次气管插管1例,余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95分钟,平均胸腔引流2天,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5天.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胸腔镜辅助下胸腺切除手术较常规开胸胸腺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病人恢复快等显著优势,且符合该类疾病的外科治疗原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在技术上是成熟可行的.

    作者:谢春发;李章红;江柏青;熊健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利咽活血汤加味治疗慢性咽炎30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2001年9月~2003年10月,用自拟利咽活血汤加味治疗慢性咽炎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衍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丙烯酰胺对小鼠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测定丙烯酰胺染毒小鼠的血和肝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和微核变化,分析丙烯酰胺与小鼠机体自由基变化和遗传毒性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健康小鼠40只,随机分成四个组,分别用生理盐水、丙烯酰胺不同浓度组250μg/Kg、500μg/Kg、750μg/Kg(生理盐水配制)口灌小鼠7天,割嘴取血,同一时间取肝组织和骨髓,分别测小鼠血和肝组织中的SOD和MDA值及骨髓中的微核率.结果:随着丙烯酰胺浓度在小鼠体内的增加,机体中的MDA含量总体上呈升高趋势(P<0.05),SOD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当小鼠的染毒浓度达到750μg/Kg,机体的抗氧化作用加强,SOD含量增加,则MDA含量降低;而骨髓中的微核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丙烯酰胺对小鼠存在氧自由基的损伤效应和遗传毒性作用.

    作者:李坊贞;刘菲予;黄贤华;周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骨水泥双极式半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讨采用骨水泥双极式半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0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部使用骨水泥双极式半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结果:经过18个月至3年随访,根据哈里斯髋部评分标准评定低分90.4分,高分98.5分,平均94.6分,全部属优.结论:骨水泥双极式半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满意,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

    作者:曾水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氨甲喋呤治疗输卵管妊娠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MTX)静脉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MTX1mg/kg+5%葡萄糖500ml静脉点滴,隔日一次共用3天,即第1、3、5天;另第2、4、6天四氨叶酸钙6mg,肌内注射.6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输卵管妊娠30例,观察其症状、体征、血β-HCG及B超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7例输卵管妊娠经MTX静脉点滴治疗成功,治愈率90%.腹痛症状于MTX治疗后5~10天内消失,阴道流血症状于MTX治疗后4~7天内消失.血β-HCG于MTX治疗后4周内转为阴性.B超检查附件包块85%于MTX治疗后4周内消失.结论: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与流产型输卵管妊娠但无明显贫血和休克征象的患者采用MTX治疗是有效的.

    作者:曾胜兰;张慧弘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显微实验室管理初探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有用人才的场所;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进行技术开发的前沿阵地;是办好高校的基本条件之一.为了更好地对实验室进行管理,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作者就我院显微实验室的目标管理、业务提高、实验教学的组织、实验备课、标本和显微镜的管理等进行了研究.

    作者:滕敏昌;张瑞其;熊跃玲;谢瑞莲;胡雅琼;肖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症治疗体会

    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症是引起急性腰痛的常见原因,但需仔细鉴别,排除其他病因,该症发病时下腰部疼痛剧烈,活动严重受限.自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旋转复位法和牵引拔伸推拿复位法治疗此症38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尺骨冠状突骨折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总结68例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治疗经验,根据骨折不同类型,分别采用正骨十四法手法整复及手术治疗,术后早期指导自主功能锻炼.结果:全部患者复查随访时间6月~36月,骨折愈合时间为4~7周,平均4.8周,根据Morrey等制定的肘关节功能评估指数评定,治疗优良率80.8%.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指导自主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关键.

    作者:熊昌盛;陈希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胆红素代谢与陈旧性和急性心肌梗死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胆红素代谢与陈旧性心肌梗死(OMI )和急性心肌梗死(AMI )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OMI、AMI患者血清甘油三脂(TG)、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OMI组TBIL、IBI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MI组TBIL、IBIL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TBIL、IBIL明显高于DMI(P<0.01).结论:OMI(稳定期)时,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胆红素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AMI时,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其可能有抗心肌缺血作用.

    作者:谢基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不稳定肱骨骨折

    目的:总结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不稳定肱骨骨折的经验.方法:对37例开放性不稳定肱骨骨折患者进行彻底清创,伤口显露骨折端,以1~2枚加压螺钉固定骨折端,外侧用单边外固定支架固定,伤口常规放置引流,感染性伤口延迟一期或二期关闭伤口,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37例均愈合,4例出现针道感染,3例出现5度以内成角畸形.本组无血管神经损伤.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不稳定肱骨骨折,能克服创口感染,保护软组织及骨折端血运,骨折端稳定固定,防止骨不连发生,是有效、简单、确切的一种治疗方法.早期功能锻炼防止骨折病发生.

    作者:陈子华;徐国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压力蒸汽灭菌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高压蒸汽灭菌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1999年12月~2003年12月压力蒸汽灭菌的管理采取预先控制,过程控制,结果控制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4年来共进行压力蒸汽灭菌2976锅次,消毒灭菌率为100%.结论:加强高压灭菌工作的质量管理,主要是做好压力蒸汽灭菌前、中、后的质量控制,确保压力蒸汽灭菌的效果.

    作者:刘华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阿斯匹林剂量监测方法的选择

    目的:探讨口服阿司匹林后几种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寻求简易、经济、可靠、适合常规的实验.方法:对正常健康人连续口服阿斯匹林过程中不同时间血小板聚集试验、血浆GMP-140测定、血浆TXB2测定实验结果比较.结果:在口服阿斯匹林过程中,血小板聚集、血浆GMP-140、血浆TXB2测定,三个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相似性.结论:血小板聚集试验为阿斯匹林剂量监测简捷、实用、有效的血小板功能试验.

    作者:周勇;彭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纤维胆道镜在胆道疾病的临床应用(附116例报告)

    目的:总结纤维胆道镜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对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治疗116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中行检查治疗83例,其中肝左外叶切除辅以术中纤维胆道镜应用8例,肝内结石取净率为82%,确诊胆囊出血2例,远端癌2例,确诊肝门部胆管癌1例,确诊胆总管远端重度炎症狭窄3例.术后行纤维胆道镜检查治疗33例,结石取净率95%,Oddi括约肌开口狭窄经纤胆镜扩张治愈2例,肝门部胆管癌用微波凝灼治疗后置镍钛合金支架1例.结论:纤维胆道镜在胆道疾病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易沪萍;曾庆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全肺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评估全肺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防治办法.方法:回顾分析48例全肺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病例资料.结果:101例全肺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48例(47.5%),其中死亡4例;呼吸循环衰竭4例,2例死亡;心律失常27例;支气管胸膜瘘合并脓胸2例, 1例死亡,肺不张伴感染7例;血胸4例;急性肺水肿4例,1例死亡.结论:病人的年龄、心肺疾病史、围手术期的输液管理、感染是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监护、机械辅助呼吸、呼吸功能锻炼能减少此类并发症和死亡率.

    作者:吴小勤;刘焕青;李咏松;高霞;张广云;蒋道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护理

    角膜炎、角膜溃疡是眼科常见的致盲眼病.随着眼科医学的发展,治疗各种角膜病的手段也逐渐增多,从以往的角膜移植术发展到现在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是用人类的透明角膜替换病变的不透明角膜,以达到增进视力或治疗某些角膜疾患的眼显微外科手术[1].其手术是由患者本人健康角巩缘组织或异体健康角膜缘组织,通过体外培养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并进行传代,再将干细胞羊膜上皮面向上行严重眼表病变的眼表重建移植治疗[2].我科从2003年3月~2004年9月期间对8例角膜溃疡的患者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富兰;何佛娥;廖志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医用化学教学改革及考核方式改变的必要性

    目的:探索医用化学教学改革及与之相应的考核方式改革的可行性、方式和方法.方法:结合我院学生特点并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从课堂教学模式、知识更新、考试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医用化学教学及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并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办法.

    作者:范小娜;丁冶春;黄志勤;李青松;程庚金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硝酸甘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5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比较硝酸甘油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分组方案为:A组硝普钠连续静滴(25~75mg/次),B组硝酸甘油连续静滴(25~75mg/次),C组硝酸甘油间歇治疗,以硝酸甘油(5~15mg/次),间隔6~8h静滴,各组均加用强心、利尿、吸氧等治疗.结果:心功能改善显效率A组40.6%,B组85.7%,C组100%.B、C组较A组有显著性差异.A、B、C各组有效率分别为87.5%,100%,100%,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病人中A组1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B组1例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和晕厥,C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硝酸甘油间歇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优于前两种方法,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值得推荐.

    作者:李晓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